五百赞了,没想到……
这篇文章真的只是随手写写的,起因是几个很好的朋友因为这事儿互相撕逼,我夹在中间写了这么个东西,算是表明立场,也有息事宁人的意思。
至于杨绛先生……我几乎没读过任何她的文字,其实也没有太大兴趣,自己主要是攻西方近现代文学,在她的问题下面得到这么多赞,真是诚惶诚恐,承蒙诸位厚爱。
以下为原答案
———————————————————分割线—————————————————————
马尔克斯,陈忠实和杨绛
杨季康先生昨日去世,大家都挺激动的,我也来凑个热闹吧。在说这个事儿之前,我想先谈谈老马。
老马是2014年去世的,我在他离世前几日恰好买了《百年孤独》,读了三十页,没完。得知这个消息,我的第一反应竟是:之前马老先生居然还健在?这也许有亵渎逝者之嫌,但我当时确实是这么想的,马尔克斯的年代似乎离我们过于遥远了,远得我们几乎忘了他其实还在世。
接下来,自然地,许多人都开始在网络上祭奠起来。我看到《百年孤独》里一些瑰丽而富有华彩的句子被粗暴地抠出来,配上鲜艳的图片,铺满了整张屏幕,不禁对老马的水平产生了怀疑,真的只是那样吗?而与此同时,我也看到有些人转发的说说颇为简短:“上校,马孔多在下雨。”直到我读完整本《百年孤独》,才明白那些看上去莫名其妙的句子正如美人顾盼流转的眼眸,抠出来美则美矣,不免失了生气;而马孔多在下雨的电报就像一则暗语,知道这句话分量的人们互相交谈,这就够了,不点蜡烛也可以。
而今年四月二十九日,陈忠实老师逝世。不少人向我推荐过《白鹿原》,连几位文学品味极高的朋友,都认为这是中文小说里难得一见的杰作,只是我一直无缘拜读。陈老在西北大地上勤勤恳恳种地,踏踏实实摇笔杆子,写出了满意的小说,最后病逝,也不失为一个好归宿。只是直到今天我才想起来,陈老的去世在我周围的人中间几乎没有掀起哪怕一点波澜。
杨绛先生的去世,同上面两位先生的去世,其影响力不可同日而语,身为无锡人,这种震动感更为强烈,我想就此分析一下原因。杨绛的离世何以如此轰动?我一点微小的看法是:杨先生的文学成就可能并不是主因。她最出名的几本散文集子,在我的印象里,多以回忆、人生感悟和真挚情怀见长,而在文学方面,这些书可能并没有那么高的价值,当然,也不需要有那么高的价值,打动人足矣。而她不出名的译作、有开拓意义的戏剧作品,则是鲜为人知。我想,倘若去掉那些回忆的文字,去掉那些民国文人式的光环,说得再直白一些,去掉那些同“现实”紧紧咬合的“故事”,杨先生或许也会像朴实的陈老那样,静默无声地离去。
所以,杨绛先生的去世,带给人们的更多是一种情感上的触动。对于真正读过她的文章、也产生共鸣的人来说,悲痛是自然的,也是真诚的。而那些仅仅是有所耳闻、并未真正了解过杨先生的人,他们感怀于一个有分量的生命如此离去,感到惋惜,也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但是某些时候,这种惋惜当中掺杂了一点杂质,促使他们把子虚乌有的“一百岁感言”当成金科玉律转发,促使他们制作一些看似文艺的图片,感叹爱情和人生,实际上,杨先生的文字远比这来得沉重,不经意间,我们便亵渎了逝者,当我们拿着杜撰的心灵鸡汤泪流满面的时候,可曾想到,杨绛曾对责编胡真才说过,如果去世,则不想成为新闻,不想被打扰。人文社亦透露,杨绛生前有遗言,火化后再发讣告。她苦求了一世的安静,却在最后将要圆满的关头,被一些冒牌的“新读者”搅和了,我想那些真正的爱好者们也会不平的吧。
万幸的是,我看到“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之类的字眼在默默地流传,就如同马孔多下雨的电报那样。其实有的时候,点蜡烛、双手合十并非是最好的缅怀方式。不针对什么人,我只想问一句:“多久没读书了?”
谈论一个作者的文化效应,这本来没什么,但如果止步于此,并认为自己对其人已经了若指掌,也未免太可笑了。其实这篇小玩意儿的中心思想只有一个,读书吧,虽然书本已经到了需要依靠死亡才能被人拾起的地步,不过如果真能引发人们读书的热情,也可称为功德无量了。更重要的是,虽然我们在几年内失去了老马,失去了特朗斯特罗姆,失去了艾柯、陈忠实、杨绛,但我们依然拥有莫言、余华,苏童,阿来这些人。而麦克尤恩、阿特伍德、托尼莫里森的作品还在积灰。能不能不要到了一位作者的忌日才想起去看他的作品?能不能再早一点?按下那个发送键的时候,我们可曾想过,写下的这些文字究竟对于我们有多重的分量?我个人的看法是,这个节点上,如果不能做到自发的真诚,就不要发,不光是对死者的不敬,更是对自我的一种搪塞。当然,真诚可能并不来自于对其人的大量阅读,但虚伪大多数来自于不阅读。
斯人已逝,将来故去的好作者们只会有增无减,唯有读书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