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印度毛派的现状与前景如何? 第1页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印共毛|在“叛乱”中心的日子》节选


土地问题是最大的问题。土著农民不仅要受政府部门的掠夺,还受到他们的部落酋长的压迫,部落首领拥有更多的土地,他们必须先耕种首领的土地,然后他们才能耕种自己的土地,如果农民未能遵守义务,那么他们就要以酒,山羊等支付罚款,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会被驱逐。在那些游耕的部落,情况也是如此。当农民在首领的田地里忙完之后,才能耕种自己的土地,而当他们耕种自己的田地时,雨季已经过去,这就使得他们的收成受损,进一步恶化他们的处境。此外,无地和少地的原住农民人数众多,土地的缺乏和低产,迫使许多人沦为农业雇工。他们要么作为“自由劳动力”按季领取的工资,要么成为大地主的附属劳动力,以食物代替工资。此外,除abujmaad,林业部门禁止了游耕,但是却没有相应的推动定居农业,许多党的干部向我指出,这导致土地产量低下,并使农民受到奴役。


Sonu自豪地说,“当初有相当数量的失地农民,现在已经没有了。我们争得了300000亩林地。村庄内部的第一次斗争是围绕土地运动展开的。部落首领过去有大量的土地。现在民众获得了这些土地,他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在最初的年份里,经常村民有经常吃不饱,现在他们可以一天吃两顿了。因此,反对森林部门的斗争是与反对部落首领的斗争结合在一起的。”


但是,分配土地是一回事,发展农业又是另一回事。那时在整个Bastar和gadchiroli地区,被灌溉的田地只有2%。于是毛派开展运动,组织民众在村庄建造灌溉水渠。与此同时,他们引入了互助合作的发展模式。3-4户家庭一起耕种土地,建造房屋或做其他工作。“人民政府”的宪法中提到:“虽然土地是私有的,但政府鼓励集体劳动,鼓励农民在平整土地,耕作,移植,除草、收割,种植蔬菜,种植水果、养鱼、饲养牛及其他农业或与农业有关的工作中开展互助合作。通过发展合作运动,力争提高农业产量,满足人们对粮食的需要。集体土地、集体种植园、集体池塘、养鱼等,以及这类工作都应该在这个(农业)部门的指导下进行。”


这些劳动互助组,是按阶级成分组建的。“如果把贫穷农户和富裕的农民组在一起,就意味着当贫农耕种自己的土地时,季风就已经过去了”。合作制度使得农民逐渐有了集体和团结的意识。现在农民有土地了,还有了一些灌溉设施,这样就可以显着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农业生产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还要克服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有些地区比较发达,而在另一些地区比较落后,需要党的干部做更多的工作。此外,在一些地区游耕仍然在实行,而有地区已经使用拖拉机用于耕作,还有一些地区缺少耕牛。(伴随我到MAAD的小队中,有两个成员从来没有喝过新鲜牛奶或酸奶,因为他们那里没有牛)。作为发展农业政策的一部分,人民政府给MAAD买了106头水牛,现在死了14头,剩下92头。现在,转向定居农业的村民们被教会如何耕作,也学会了如何利用牲口来耕作。当地革命人民委员会的成员Narsingh 和 Kumma,带我看了几个合作农场,告诉我他们发现当地游耕比初级的定居农业更好。游耕的一个优点是,不仅产量更高,而且可以种植多种作物。


——《印共毛|在“叛乱”中心的日子(三)》

就队伍规模而言,排连已经取代了班组,马上要发展到营级。在巴斯塔经历过土改的地区,地主被没收的土地被人民政府分发给贫穷的原住民。这与安得拉邦发生的情况相反。在安得拉邦,没收的土地被闲置,地主试图出售这些土地但是被游击队阻止。事实上在“和平运动”的顶峰时期,丹达卡地区的一些土地也是闲置的,但现在土著农民已经开始恢复耕种田地,撂荒的土地少了很多。在巴斯塔,人民政府提供信贷和种子给贫困农民,鼓励他们使用耕牛取代人力。此外,在丹达卡地区,已经没有商店出售烧酒,不过仍然允许酿造传统酒类。因此,曾经在安得拉邦运动初期动员妇女反对饮用烧酒的方法,在这里已经不需要了。发生醉酒的情况已经减少了很多。而处罚也不超过人们所犯下的错。事实上,人们都很骄傲,普通的犯罪行为减少了。最后,一个土著同志说,“不像这里,安得拉邦的党员已经有些懒散了。这是真的”,他说在丹达卡地区,“我们自己做所有的工作,我们自己去集市购买和运输补给。在安得拉邦,他们使用手机下订单,然后物资将由拖拉机吉普车送达”。他说这样做非常容易暴露。

(出处同上)

示范性的集体农业: 村民在革命人民委员会提倡下清理出一块属于革命人民委员会的土地。村民抽出时间在这片土地上劳作,然后分享收获。合作农场是一种实践,最终将导向集体农业,这种模式下所有土地将归革命人民委员会所有。村户一起耕种,共同收获。大约两年前MAAD地区就引入了这种制度。在一个这样的合作农场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绿辣椒,在种植蔬菜的土地上,有四分之一面积种植了辣椒,其余土地上种植了八角、洋葱、茄子、丝瓜、手指饼、花菜、香蕉、玉米、菠菜、西红柿和冬瓜等…我问种植这些需要多少劳动投入。人们回答首先需要28个农民一个工作日来清理土地,然后附近村里的每户人家里都出一个人来播下种子,接着每八天需要有两个人来浇一次水,最后每一天都要有人轮流站岗防止野生动物毁坏农场。


农业专家narsimha向我展示了一块水稻田。那是一块一英亩半的土地。谷物已经成熟,过几天,村民们将要来收割。他认为这可以使他们自给自足,减少对外部市场的依赖。更重要的是在需要的时候,政府要给民众提供食物。这样的农场的收成是如何分配的?“收成根据阶层来分配,首先分给贫农,然后其他阶层。”蔬菜是供村民自己消费还是用于在市场交易?“原先我们计划在集市出售部分蔬菜,但市场已经转移到了政府的营地,所以已经无法出售了。所以,菜地可能要改成稻田了。”


让我引用一下2009年MAAD地区某个革命人民委员会的农业部门有关作物产量的记录:


水稻:产量共2610公斤,面积三英亩,收获花费60人两个工作日 干豆:15公斤,半英亩。收获花费三人一个工作日。 chavri(蔬菜):30公斤当作种子,100公斤用于消费。 巴尔巴蒂(蔬菜):半英亩,26公斤,收获花费一人一个工作日。 芥末:半亩种植150公斤。收获花费三个工作日,人数不知 油菜:138公斤,三亩土地,花费10个劳动力 芝麻:15公斤,不到半英亩的土地,花费2个人劳动力 南瓜:100公斤,三英亩 红薯:300公斤 番茄:40公斤 黄瓜:200公斤 茄子:20公斤 玉米:870公斤。 赖哈德干豆:10公斤 菠菜:10公斤 甘薯:15公斤 谷物被存储起来以度过夏季,或者分发给穷人。2009年MAAD地区的dumnar革命人民委员会将817.5公斤稻谷发给了10个村的109名村民,这个革命人民委员会在季风期又分发了243公斤谷物。2009年他们还提供了622.5公斤稻谷给 vedammetta 的革命人民委员会。


人民政权区域内有多少这样的农场吗?我无法找到这个数据,但近两年来这样的农场正在在每个村庄和地区的革命人民委员会下推广,因此,数量不会少。在MAAD我被告知每个革命人民委员会辖区内至少有一个这样的合作农场,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更多。但是我遇到的都是成功的例子,也肯定有失败的实践吧?答案是,没有一个合作农场是失败的。但我想,几年以后,我们就会知道这个势头能否一直保持。不管怎样,这些农场在保证粮食安全方面将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党员在讨论中指出巴斯塔土壤较贫瘠,需要化肥来改良,或许这有助于加快农业发展步伐,以满足战争中可能出现的粮食短缺现象。


(出处同上)

关于反对当局林业部门的斗争:


Murali是1980年代第一批进入DK的连队成员。他说“在1978年纳萨尔巴里运动受挫后,安得拉邦的卡里姆纳加尔和阿迪拉巴德地区出现了农民运动。于是在1977年,党决定“进入农村”。因此,在1978年,在安得拉邦沿海的特伦甘纳地区,党的干部为“进入农村”运动组织了十天的政治课程。在农村层面,反封建的民主GM被提上议程,党制作了各种小册子、海报,组织各种集会来吸引农民。”当时的任务是对该地区进行阶级分析。在Gadchiroli,高利贷剥削并不多,剥削主要自政府的林业部门,主要矛盾的是政府与人民的矛盾。在巴斯塔,主是土地问题,矛盾主要存在于森林居民与森林部门之间,这里剥削程度比阿迪拉巴德要轻一些,虽然部落中存在阶级分化,但不如特伦甘纳平原那里那么明显,因为这里虽然已经是阶级社会,但由于部落的传统,首领对部落民的剥削不是很厉害”。语言障碍呢?在他们第一次进入的地区,在Bastar以及gadchiroli两侧,泰卢固语是主要语言。然而,作为纳萨尔巴里运动的一部分,学习当地人民的语言,例如冈德语是必须的。学习这种语言需要花费一些功夫,但是如Murali说的,如果你渴望在民众中工作和生活,那么你学起语言来很简单。 调查之后,党决定把重点工作放在主要矛盾上,也就是民众和政府林业部门之间的矛盾。Sonu该告诉我们,最初他们为了让当地民众信任党,着实花了一番功夫。那时党做了一件事,第一次赢得了人们的好感,那就是教会民众烧开水,使得婴儿的死亡率降低了50%。于是民众开始愿意倾听党的话。


接下来党如何进一步获得信任?既然当地主要问题在于土地和森林产品,那么党在这一地区开展的斗争,主要是针对政府森林部门的。政府林业部拥有大量的土地,还控制了森林产品,例如罗望子,竹子。虽然Sonu说,我们也知道部落首领和民众之间存在矛盾,但人们还不愿反对他们。“民众对我们不太了解,他们担心党如果抛弃了他们,他们将面对部落首领的报复,”。因此,在最初的几年,Sonu说,他们把整个部落与森林部的矛盾作为主要问题。而要反对政府,必须动员民众,党最先动员部落中的最贫穷的民众,这些最受压迫的民众不仅最容易动员,而且在运动中往往最积极。党帮助农民建立了自己的群众组织,妇女也参加了,但是后来为了解放妇女,建立了单独的妇女组织。在动员民众的时候,党发现当地民众反映的一个主要的问题是,他们为承包商采集烟叶,砍伐竹子所获得的报酬极低,甚至低于政府规定的报酬。于是,1981年起党开始组织当地民众改变这一情况。


在这场斗争的过程中,民众看到了在针对森林部门和承包商的运动中的党的干部们所做的工作,于是增加了对党的信心。Murali说,在gadchiroli区域,Ballarpur造纸厂租赁了一片竹林雇佣民众为其砍伐竹子,报酬为每六捆(每捆20支)竹子支付1卢比。他说,过去,实际是公司的代理人将与部落首领会面,然后私下协议决定报酬水平,普通的民众没有发言权。这一直持续到1983年,党开始发动民众把报酬提高到1卢比三捆,然后在1984年是1卢比两捆,现在是7卢比每捆。同样,过去承包商为一捆烟叶(70片叶子一捆)支付3毛,而现在每捆报酬超过一卢比。这些斗争的成功帮助党赢得了人民的信任。这些行动都具有工资斗争的性质。今天,Murali自豪地说,在这一地区,民众的工资都高于当地规定的最低工资。


我问,他们是如何应对公司经理或承包商的?他说,“经理们”花了好几年才确信他们不可能绕过党,来达成对自己更有利的协议。于是他们开始行贿。在一次会议上,一个“经纪人”告诉他们,党的干部们已经为部落争取了利益,现在为什么不想想自己的利益。Murali说,党的干部反过来问经纪人,“你们也只是为你们的雇主工作,为什么你们要对雇主如此忠诚?你们给原住民支付公平的报酬对你们会有什么不好吗?如果你有足够的钱来向我们行贿,那么你们肯定有足够的钱向民众支付公平的报酬。”在那之后,这些经纪人不再试图贿赂他们。


这些成功为党影响力的巩固和扩张奠定了基础。Sonu指出,当原住民加入他们时,不是单个人一个个的加入,而是整个村庄一起加入,这是部落集体活动的传统。此后人们开始向党声诉他们与部落酋长的矛盾。1984年DK地区建立了森林联络委员会以指导当地运动。在1987年,一个政府委员会被选出,但由于没有一个中央级别的委员会,它在安得拉邦委员会下工作。在1989年,一个全DK地区的土著农民组织——丹达卡原住民农夫和劳工协会(DAKMS)成立了,今天它拥有超过100000名的成员。在这组织中,民众特别是失地农民为土地权益而抗争,他们统一的口号是——耕者有其田。

关于妇女解放:


女性:反对迷信,父权和政府与土地问题连在一起的,是妇女解放问题。妇女没有土地所有权,结婚后她们也不可以参加典礼或宗教仪式,也不能从一个村庄搬迁到另一个村庄,在月经期间还被迫待在村外,而且不能参与村里的会议。毛派鼓励妇女起来反对这些不公。经过六年的不懈宣传,部落内的女性拥有了婚姻自主权,部落首领或富农,以及森林部门和警查人员,再也不能随意欺辱年轻的部落妇女。


一个题外话,我们在MAAD的时候一名士兵问我,“你看到前面那块地了吗。”“是的”,我说,“这是什么呢?”“这片土地被我们清理干净,我们修建了围墙,然后让村民们将它作为一个集体农场耕种。这里适合种水稻。但村民们吓坏了,他们说,这土地是“天神”的,如果他们在上面耕种他们会生病。那么谁耕种了呢?我们做了,现在我们希望,村民们会看到在我们身上没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下一次他们能够自己种植水稻。同样,NiTi,一个地区RPC的党代表说,通常当人们生病时,他们就要去找“ojha”人(婆罗门种姓)治疗我们。我们不阻止他们。我们告诉他们可以去找“ojha”但也带上我们的药片。他们这样做了,如果他们把他们的痊愈归功于“ojha”,我们也无所谓,只要我们能用药物帮助他们就行了,因为我们知道只有药物才能治好他们。”


在运动中妇女非常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她们的人数增长了很多,但还不到参加运动的民众一半,大致在40%至45%之间。但看到年轻女性成为指挥官和人民政府的干部,是令人印象深刻的。但是,并不是所有妇女遇到的问题,都已经解决。并不是她们提出的所有要求都被满足了。其中一件事是,人民政府的宪法中关于农业的第三条规定“财产以家庭的名义,以丈夫和妻子的名义共同所有。这遭到民众反对,但他们正在推进这件事。在任何情况下,任何在JS地区旅行的人都会看到妇女在运动中的突出作用。我所有的谈话都不是只与男人进行,也包括妇女。人们在JS地区到处都可以看到进步的思想,在那里人们公开质疑和反对性别歧视和父权制。


还有许多问题我想弄清楚,比如同族群内的爱情婚姻问题,因为我已被告知,党支持这样的婚姻,而这违背了部落的习俗。我还想知道,夫妻是否共同分担家务事。我还需要知道,如果妻子和丈夫都是党员,而妻子要参加会议或做党务工作,丈夫是否帮忙做家务。不幸的是,除此外,我还要去abujmaad看看那里的发展情况,二者只能选一。我选择了后者。

还有教育和医疗:


现在推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是人民政府的责任了。RPC最初有7个部门,后来增加了工贸部和公共关系部。为了确保妇女参与人民政府,设定的目标是政府女性成员要达到50%,这个目标还没有达到,现在女性干部据说占40%左右。其中一个问题是,和党或PLGA的专职工作不同,在政府工作的女性往往还要做家务。除非男性分担这些家务,否则妇女很难承担行政工作。


人民政府开设了流动学校和流动医疗站。令我感兴趣的是政府是如何解决医院和医生缺乏的问题。有人告诉我,他们在游击区内举办了培训班,向RPCS的学员提供基本的医疗培训。由于疟疾、霍乱和象皮病是三个当地主要的疾病,医生向学员讲解了这些病的症状,并把相应的药物配发给他们,每种药物都有不同的颜色,这样,受过培训的医疗人员就可以向病人提供一些治疗。“这些“赤脚医生”不会把这些药物混淆吗?”“不能保证这种情况不会发生。但我们可以通过加强培训或让几个赤脚医生一起诊断来降低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


到目前为止,流动学校是设在营地里的,每一个地方的学生一次上15到20天课程,这取决于当地局势的紧张程度。每门课90分钟,一天4门课。大概有25-30个学生和3个老师。他们已经开始使用一些教学设备,比如在上历史和科学课的时候会播放CD影片,他们通过播放影片的方式展示生物进化,日月食的发生等现象。但在教授科学课程的过程中,他们遇到了一个问题,他们教授的有关进化论,宇宙,太阳,月亮等等的知识与当地的民间信仰起了冲突。教育部门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努力应对教学的挑战。

文艺和语言问题:


当我从MAAD地区返回,我遇到了负责文化工作的lenj 同志和歌舞艺术团的领导成员Chandru。我读过《人民游行》几年前对lenj同志的采访记录,他们现在有一系列活动要参与,因此我们交谈的时间很短暂。我问他自上次采访(2006年8月-9月)后这里的情况发生了什么变化。他告诉我,自那以后他们的党员人数已经超过了10000人。他说他们当前一件主要的任务是撰写丹达卡特区三十年文化事业的历史。他们的工作涉及文学、艺术、音乐和舞蹈。他们的成员在过去两年里创作了204首歌曲。“Jhankar”杂志是他们自己写的故事。他们既可以在街头,也可以在舞台进行表演。我问他们这些歌曲的主题?主题主要是宣传革命,讽刺政府,提倡辩证唯物主义,反对“和平运动”等等,他们采用传统乐器以及其它乐器,还使用“kikirh”,这个乐器类似早期的小提琴。他们自己制作音乐磁带,还有有一个流动的编辑站。但他说,那次采访中他所说的大部分情况目前仍然是有效的。以下摘录有关内容:


“我们培训艺术团的所有成员。从10岁儿童到老人都是艺术团的成员。我们正在尝试教儿童有利于培养科学思维的简单歌曲和舞蹈。但是我们更专注于训练年轻男性和女性。我们目前面临着严峻的安全形势,尤其是在gadchiroli(马哈拉施特拉邦),训练是一个大问题。我们去村庄,动员村民参加艺术团。我们根据人们的工作安排,制定4,5天或2天的计划。我们和他们一起参加生产工作并给他们培训。我们并不会一口气教他们许多歌曲,舞蹈,乐器。我们每次教一首歌或一个舞蹈或一种乐器。我们根据他们的天赋,兴趣和学习能力来进行教学。这带来了很好的成果。有些时候也作为训练的一部分,我们也教他们写歌。比如在2002年我们在南部巴斯塔举办五天的训练营。我们专注于鼓励他们创作歌曲,这里的人都擅长即兴演唱。

丹达卡特区的乐器非常古老。他们有18种乐器。现在只有少数还在使用。我们使用这些老乐器和一些现代乐器。乐器的重要性不可低估。我们把各种乐器组合起来,根据表演的需要使用现代和当地的乐器。我们最常用的是“Dappí”(一种打击乐器)和“Melam”(一种管乐器)……..

Jhankar(艺术团杂志)是1994年七八月开办的 ……在杂志上人们使用冈德语、印地语、马拉地语,孟加拉语,泰卢固语,这是Jhankar的一大特点。他们用各种能够表达自己的语言写作。在丹达卡从事运动的人们,来自不同地区和民族,有原住民、非原住民,孟加拉人、泰卢固人、马拉地人和奥里亚人等。所以Jhankar是一个多语言杂志。我们要让作者不仅出自民众,也出自干部…他们在歌曲中很好的表现了他们面对的问题,情感,痛苦,欢乐…文艺团成员现在也在学习读写。我们正在校对和发表他们的作品。在这方面也有一些不足,因为我们不能完全专注于新作家的写作,并帮助他们提高……”

但有一件事我强烈的想问他,就是党内讨论的要使用冈德字母的事。我们被告知,目前他们使用梵文字母书写印地语和冈德语。然而,现在他们认为必须单独发明一套字母来表达冈德语。“为什么?”简·缪尔达尔问道,他说自己的母语瑞典语使用罗马字母,只另外增加了三个字母。通过保留通用的字母,有利于进行跨文化的交流和学习。如果瑞典单独使用一套字母,可能导致孤立隔离。我同意他。但我们被告知,这可能是事实,但是片面的。因为现有的字母无法发出很多冈德语的发音,如“gh”或“sh”。因此,如果人们有自己的一套字母,能够表达出他们语言的语音语调,那么他们会更加容易学习。这会不会使人们无法进行跨文化的沟通?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对错;而在于外界对毛派军事化和暴力化的刻板印像,与那些从事各种文化、经济,政治和社会事务的毛派的真实形象并不相符。财政问题(含对工业的态度):


创建一个政权是一回事,运作它则是另一回事。人们告诉我,RPCs的选举每三年举行一次,由这些RPCs再选举ARPCs的成员。平均每15个RPC组成一个ARPC。RPC举行全体会议,审查和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同样,ARPC举行包括所有RPC的扩大会议,讨论工作报告,如果有需要,RPC和ARPC可以召回任何官员。但我想知道ARPC的预算是怎么样的。在我们所在的地区,有14个RPC,每个RPC有大约160户居民,因此在ARPC大约有3000 +家庭。在ARPC有15个成员。一个女同志NiTi是委员会成员,shivnath是主席,balmati 是副主席。财政部的负责人是Naresh,Sushila是公关部部长和党的地区委员会成员。每个ARPC有常务委员会,主席、副主席、财政部以及武装部的负责人是成员。我要求看2009年的预算。是这个样子:


收入方面,2009年一共收入101000卢比。其中360000卢比是承包商缴纳的税收,500000卢比由上级政府拨派,250000卢比由该地区家庭缴纳。在支出方面,预算显示,他们花了506935卢比,军事,农业的花费一共是140250卢比,卫生事业花费100000卢比,10000卢比用在了教育事业,贸易方面是60000卢比,公共关系是5000卢比。我问,为什么军事支出这么高而教育支出这么少?NiTi解释说,自2004以来,人民政府开始承担为PLGA和民兵提供装备(三件制服、油、肥皂、牙膏、肥皂、梳子、火药、弓箭、和食品)的责任。那么教育支出呢,shivnath说支出少只是因为他们这里没有薪水很高“大师”,因此人员费用很低。教学人员都是党的干部,工资很少,开支主要用于维持学校运转。我问他们,我是否可以看一下在农业领域的开支细节。农业支出主要是发展渔业,收购农作物、种子,以及木瓜、芒果、番石榴、柠檬等水果。政府收购农民产品,部分转售出去,部分赈济贫民,政府也购买渔业用具、种子,用于发展养殖业(这个ARPC有四口用于养殖的池塘和7口井),和为买不起种子的农民提供种子。




——————————————————————————————————————————————————


我们谈到党反对印度政府的强制迁移居民,掠夺土地的政策,这使我自然的提出了一个问题,既然这里资源丰富,那么毫无疑问采矿业终究要发展起来,因此,如果他们反对企业的土地掠夺行为,那他们是不是也反对工业化呢?


正因为如此,Raju说,我们很快就会出台自己的矿业政策


那么他们的矿业政策的要点是什么? 这得等RPC正式发布才能知道,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印度政府现在规定的企业为开采铁矿石所支付的费用太低了,根据品位,开采每吨铁矿石,企业仅支付政府10到50卢比,而在国际市场,铁矿石价格每吨已超过10000卢比。他提到了一本在恰蒂斯加尔邦出版的小册子,那里面着重指出了政府偏袒外国和国内大企业的不公平政策。他说,印度国营铁矿公司供应日本的铁矿石价格是400卢比每吨,本地制造商购买铁矿石的价格是5800卢比每吨。恰蒂斯加尔邦工厂的工人已经举行过示威游行,要求雇主施压政府改变铁矿石的价格歧视政策,增加工人的工资。


根据Raju的说法,党坚决反对把采矿权租赁给跨国企业,也反对将矿产出口而不是供国内产业使用。他说,采矿业应该进行严格的管制。


那么规模生产,能源节约和生态恢复这些问题怎么办?“所有这些问题都将得到解决,我们党并不反对在当地发展工业。”我问他这是否意味着党会把矿山租赁给国内私人企业,如果这样的话,这些企业要遵守什么样的标准,做出什么样的保证?Raju微笑的说,我必须耐心等待细则出台。


虽然我会等待,但是,党已经意识到向公众推出自己的矿业政策的重要性,这就够了。他们似乎已经考虑过这件事。 Raju说,党不反对工业化,但他们坚决反对大工业,他们认为,应优先考虑发展森林制造业如余甘子,竹子、木材等。


另一个困扰我的问题是,党从哪获得财源来满足上述这些所有要求?


他们给了我一份文件,题为“我们的财政政策”,上面这么写道:


“我们主要有三种资源用于满足经济需要。一是党费和人民的捐献,二是没收敌人的财产收入,三是在游击区和根据地按照累进制征收的税收。目前,通过我们自己生产获得的收入还不是主要的收入来源(重点补充)。这只有在根据地建设完成之后才能实现。


我们的收入来源是有限的,但我们的区域正在扩大。战争的强度正在增加,而运动的地域正在扩大。所以我们的需求和支出也在增加。不同地区的收入不同,因为这些地区的运动发展程度也不同,这是自然的。事实上,我们的收入并没有开支增长的快。因此,我们有必要努力实现收支平衡。


要实现上述平衡,满足不断增长的军事和政治工作的开支,以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就必须增加财源,同时规范支出。因此,实行集中的财政政策和计划是十分必要的。这意味着所有的收入和支出都应该纳入统一的计划,财政政策和计划需要各级政府严格执行。


尽管实行了集中的财政政策,但要在印度次大陆这样广阔的地域内进行革命战争,财政上依然捉襟见肘。而要进行持久的人民战争,实现各区域自给自足也是十分重要的。在实施统一的财政政策时,我们必须考虑到上述所说的因素。因此,只有一方面努力让各地区自给自足,另一方面又能正确地实施统一的财政政策,才能有效地满足战争的需要。为此,国家和区域委员会应该在计划、资金筹措和支出管理中发挥关键作用。”


这是就党的财政政策,我想知道他们一年的财政收入是多少?是印度政府声称的140亿卢比?Raju笑说如果有这么多,他们能够做更多的事情。事实上,如果在和平环境,而且他们能够实现各种建设计划,那有确实可能达到这个数字。大多数的财政收入来自烟叶,山竹,罗望子等森林产品的专利费。依靠抢劫银行或没收财产是远远不够的。他们也对一些在“游击区”内的公司或承包商征税。印度官方称这是一种勒索,而他们称之为税。这种争论总没有结果的,他们的收入来自本地而不是外部,因此印度政府也被迫承认。


还值得一提的是,党三十年不断的干预带来了工资的明显变化,最直接的表现是民众采摘/收集烟叶,山竹和罗望子获得的报酬的显著上涨,因此党对民众的征税并不是很重的负担。有一些未经证实的传言或许可以帮助我们估计他们从鱼类养殖业获得的收入,据说南丹德瓦达的一个革命人民委员会从养殖业获得了500000卢比!这可能意味着其他革命人民委员会也或多会少也有这样的收入?而在我所在的地区革命人民委员会,来自养殖的收入却不到100000卢比,看起来在整个地域内各革命人民委员会的收入不是平均分布的,但是肯定都有收入。这和市场流通也有关系。由于战争封锁,许多本来可以在集市上出售获得收入的商品现在只能内部消费,这肯定影响了人民政府的收入。


我被告知,因为购买和运输纸张现在已经比较困难,所以人民政府正在考虑建设一个造纸厂以满足其需要。纸张原料比如竹子和水在这个地区是很丰富的,他们可以不用或者较少使用漂白剂,唯一的困难是电力的缺乏。如果他们能够确保电力供应或通过建造小水电(技术上不是问题,建设也不困难)发电,这个问题也能克服。他们的这种创新,进取的精神让人印象深刻。


政权建设:


革命人民委员会(RPC)


2001年,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提出了建设人民军队和根据地的主张。经过详细的考虑后,党决定建立游击根据地。用Sonu的话来说:“2001年,经过充分讨论,第一个根据地开始建设。人民政权拥有了具体的形式—革命人民委员会(RPC),每个RPC的辖区根据当地地形和人口进行划分,辖区内有500到3000名村民。人们认识到,没有人民军队,就无法保护人民的权力,人民军队和人民政权是联系在一起的。这种进步的认识,对人民军队和人民政权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帮助。每个分区有2到3个据点,10-12个据点组成游击根据地。MAAD地区成为中央游击根据地。” “游击区”和“游击根据地”并不是只有字面上的区别,还有实际意义的区别。在游击区内一些区域,仍然存在政府的军事力量,这些地方的控制权经常易手,但是游击区内另外一些地区,这些地方被毛派武装完全控制,党可以不受干扰的开展工作。这些很难进入和被渗透的地区就是“根据地”,RPC就设立在这些区域,这可以看作解放区的雏形。






第一步是创建村级的革命人民委员会,最多可以由15个村庄组成。第二步是在每个地区的根据地创建地区革命人民委员会(ARPC),每个ARPC由3-5 个RPC组成。2004年的12月,他们建立了第一个ARPC,到了2005年2月,第二个ARPC形成了。从2005年开始,直到2008年ARPC覆盖了所有据点。党决定在每个分区建立最少一个ARPC,目前还在建设中。为了加速这一过程,他们建立了分区的政权筹备委员会,第一个分区政府成立于2007年3月。在起步阶段,游击根据地对应的是排级的武装力量。现在,随着分区政权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连级规模的武装。随着军队规模的增加,营级的武装正在形成。2009年8月10日他们成立了第一个营。


在村一级政权,每个成年村民都参与管理。在更高层级的RPC,就由各村选取代表参加。同样,ARPC由低一级的RPC选出的代表组成,分区革命人民委员会也是如此。考虑到该地区的部落民对这种政权组织形式比较陌生,党在2008年2月举办了一次交流会,党的干部和民众自由的交流经验和观点,据Sonu说这是极富有成效的。另一方面,由于较高级别的人民政权的建立,党积极号召民众抵制政府的议会选举。比如党号召民众抵制2008年11月的恰蒂斯加尔议会选举,以及在2009年4月的第15次人民院(下议院)选举和2009年10月马哈拉施特拉邦议会选举。所有的RPC在村庄举行公共会议,告诉村们,他们已经选举了自己的政府,因此不能同时再选举另一个政府。


政府的军事部队,在过去选举期间被部署在选区,威胁群众投票,但是现在被PLGA和民兵有效地阻止了。在整个游击区只有2-5%的投票率。例如,在gogonda,有700选民,却有1000准军事部队驻扎在那。尽管政府精心安排,但只有10人投票,即使第三次重新投票也是如此。


还有司法问题:


ARPC的也有司法部门。他们平时要处理一些什么事情?主要是家庭成员之间的土地纠纷,特别是兄弟之间。过去,弟弟分得的土地比哥哥少,女人也比男人少,现在不这样了。RPC推行平等原则,同时他们也处理一些破除迷信的事情。


司法部门遇到的一件棘手的案件是三名商人被杀害的事件。这三名商人随身带了20000卢比,失踪了。一开始这起失踪的案件被提交到当地政府警查局。但是警查无所作为,于是失踪商人的家人找到了RPC。三个月后,他们的遗体被发现。司法部调查后发现,他们是被抢劫后杀害的,尽管流言说他们是被野兽袭击致死的。嫌犯被带到人民法院审判,有1500人出席,其中115人是遇难者家属。遇难者的家人想杀死罪犯。但经过协商,他们最后要求罪犯赔偿60只牛犊,40只山羊,15头猪,20只鸡,300公斤大米。罪犯最后支付了80000卢比赔偿金,死者的遗骨被交给了受害者的家属,进行了安葬。我问为什么对罪犯如此宽大,有人告诉我,80000卢比在森林地区是一个巨大的数额,而且罪犯家庭越富有,支付的罚金越高,假如富裕的农民要支付20000卢比,中间阶层就支付15000卢比,而穷人只支付10000卢比。此外,他们说,他们的宪法并不采取以命抵命的原则。

他们的宪法第5条(h)说,“人民法院遵循阶级路线和群众路线,根据司法程序进行工作。司法部门帮助解决人民群众的问题,通常并不采用惩罚手段。但是地主,僧侣,统圌治阶圌级的dǎng派首领,zhèng圌府guān圌员、jǐng圌察、武圌jǐng、jun圌队、jǐng圌察、阴圌谋者、破圌坏者,骗子,bào徒,盗zéi,无zhèng圌府主圌义者和其他类似的人,将被区别对待,进行惩罚,惩罚行为包括没收他们的财产等。要通过群众来遏制犯罪行为。那些犯下反革命罪行的人会被判处死刑,在实施死刑之前,地方人民政府必须得到高级法院的许可。除了反革命罪,犯下蓄意谋杀,谋杀未遂,对妇女施暴等罪行的人将被送进劳改营。在这些营地里,他们被强制劳动,还被要求学习政治理论。当然司法部门在进行审决时也会顾及当地的传统风俗。


第五条(I)说:“每一个案件都必须由法官进行表决,判决必须依据多数人的意见做出。即便只是轻微多数。但是重要的案件的判决必须有三分之二的多数。由司法部委员会主席或主审法官宣布判决。他们必须给予必要的解释。”


因此,与批评者认为毛派喜欢滥杀相反,他们是只保留了“反革命罪”的死刑。“反革命罪行”是什么意思?从我所了解到的这是一种极严重的罪行,如给政府部队带路,伏击游击部队,导致有人员牺牲,这可以招致死刑。不是每个告密者甚至杀人犯都会判处死刑。我曾多次被告知,死刑是罕见的,在判死刑之前会至少会有好几次警告。即使这样,即便是法律上允许他们判某人死刑,除非得到更高级部门的批准,往往要上到邦或分区一级司法部门的批准,否则仍然不会判决死刑。这是为了进一步核实事实,制衡权力的滥用。

白色恐布


到80年代末,农民和妇女组织在DK地区已经发展到了很高水平,涵盖许多邦的部落地区,民兵数量不断增加。但是政府的镇压也在增加。这个阶段,农民已经把农会当作他们自己的组织,并对其充满信心。由于部落的集体传统,每个村民开始参加这个组织。Sonu说“在最初几年,党利用部落的集体活动的老传统来进行革命。现在,他们开始了解组织和党的优势,它提高了人们的意识水平,以至于他们已经可以明确区分人民和部落首领之间的矛盾以及人民与政府的矛盾。所以,谁是敌人谁是朋友也很清楚了。当党和人民团结起来的时候,部落首领站在了政府的一边,“人民越来越意识到,要保住自己的土地,就必须组织起来战斗。否则,国家和首领们将抓住任何机会重新拿回土地。“这样党就指明了方向,如果你们组织和武装自己,那么你们将能够保护你们。”结果是,党的干部数量急遽增长。


就在那时,MP邦政府在1990-91年发起了“一月觉醒”运动。部落首领失去了土地以及他们的传统地位,农会逐渐取代了他们。“因此自然的,政府和部落首领一起密谋,组织了第一个白色恐布运动。”1991年,在马哈拉施特拉邦的Gadchiroli 和安得拉邦的Bastar地区,镇压开始了。在1991-1994年很多党员被杀。来自gadchiroli一个村庄的sukhlal,告诉我,他的村庄被袭击了15次。那时他还是青少年。就在这个时候,Sonu说党决定了要反抗正府。自那时起,党开始对政府军队采取行动。形成游击区的过程就这样开始了。所有村庄的问题都被提交到了农会。无论是传统的部落首领和还是政府村委会都失去了支持。“这是一种以最明确的方式进行的权力转移”。即使城市的税务官也不再来村里征税了。然而,党察觉到了权力的真空,意识到农会无法填补这个空白。于是在1994年,党正式决定要建立人民的政权。在1995年举行了全印度的特别大会,党批准建立权力机关的决定,称为“公社委员会”,由所有18岁以上的村民选举产生,主要专注于农业的发展。


部落首领的传统特权和政府的农村机构开始失去影响,他们和新生的人民政权之间不可避免的要发生碰撞。随着人民政权的巩固,政府在1997年再次发动了“白色恐布”运动,称为“一月觉醒运动”。在这场运动中,许多当地的同志被杀害,许多房屋被烧毁,人们被威胁投降。正府在一次集会上公开杀害一名同志,以此创造一种恐布的气氛。党发展了小股军事力量并展开行动了吗?是的。一个村的首领据说是一个残忍而臭名昭著的人,他被当成人民的敌人消灭。陆续的这样的一些人被找出来杀掉。这个阶段持续了6-8个月。然而于2005年6月5日开始的,被称为“和平运动”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与上两次运动不同。上两次运动基本上是当地政府组织的,而这次运动则是当地政府,邦政府和中央正府协调规划的产物。邦警查和中央准军事部队,以及当地bao徒分子都被派来对付民众,并且将持续很长时间。




自2004年在印共(毛主义)成立以来,人民运动不断发展壮大,于是他们成为政府的主要目标,而且一个统一的毛派党的出现,使他们能够形成一个强大的力量抵制政府对森林土地的掠夺。虽然1998年印度政府对纳萨尔派的立场有些转变,人民党全国民主联盟政府的内政部长L K Advani ,仍将纳萨尔派和毛派分子提升为对“国内安全”的威胁。而且,等到2004年由曼莫汉辛格领导的国大党团结进步联盟(UPA)上台后,政府进一步趋向镇压政策。正是在曼莫汉领导的UPA政府下,毛主义党被定性为“国内安全的最大威胁”。、在2004-2005年毛派在安得拉邦受到严重的打击,根据党的估计,他们失去了1800名干部。安得拉邦的镇压毛派的行动于2004年十月开始,并贯穿了2005一整年。紧接着,就是“和平运动”于2005年六月正式开始,这次运动是政府早有预谋的,目的在于铲除“人民政权”,让恰蒂斯加尔邦、奥里萨邦和贾坎德邦政府和企业签署的发展矿业的的协议得以执行。


从2005年6月5日到12月,白色恐布达到了顶峰。特别是bhairamgarh和Bijapur是主要的袭击目标,整个过程中至少有644个村庄被摧毁,民众流离失所。“按照政府的记录,35万人失去居所。只有5万6000人占被安置在33个“集中营”或所谓的“救济营”中”,Sonu说道。35000个部落到安得拉邦寻求避难。Sonu 说“大部分民众支持我们”。这个破坏性的运动将人民抛进集中营,过着悲惨的生活,而回到村庄的民众也不敢回村,大部分住在森林中,因为正府军警bao徒的抢劫、杀人和弓虽女干仍在持续。


那么党怎么做?


2006年1月,一个具体的反击“和平运动”的计划开始执行了。政府把“和平运动”宣传成一场民众独立的自发的运动,一次民主GM,但是党通过开展反击“和平运动”的行动,揭穿了政府的虚假宣传。这场战斗是为了原住民的生存。党号召群众为了生存参加民兵组织。作为其中的一部分,Koya Bhoomkal民兵组织成立于2006年,于当年2月10日举行仪式,把这与1910 年bhoomkal起义联系起来。根据党的说法,成千上万的民众加入民兵组织,为他们的生存与“和平运动”开展斗争。“人民,解放军,党,群众组织,各种运动形成了一个总的大运动,在国内和国际上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党将此归功于国内的民主力量。他们估计,和平运动在2006年5月-6月停止了。


据Sonu说,“和平运动”是政府发起的,旨在于掠夺这一地区的自然资源。随着人民党在2004年执政,到2005年已经签署了几百个协议。例如在恰蒂斯加尔,德克萨斯电力公司已经投资了500亿卢比。在 Lohandiguda,塔塔已经获得了大量的土地,在金达莱集团在Bansi也是如此。最终,这将威胁土著社区的生存,这是过去经验证明的,比如1970年政府引入日本企业开采bailadilla矿山,结果是日本公司获得了利润,而土著群落的生存环境却受到了损害。政府这一掠夺自然资源的政策是萦绕在土著社区的最大威胁。“曼莫汉辛格称毛派为最大的威胁,但是真正面临威胁的是原住民”。这就是为什么这么多民众反抗和平运动。事实上,远到Nagaland 和Mizoram 的民众都在抗议政府将他们的部队部署到这片地区。


2009年十月,政府终于公开声明废止“和平运动”。然而根据党的说法,“和平运动”只是战争的第一阶段,虽然这运动失败了,但是“政府马上开始动员其镇压性力量,对人民掀起了另一波更加强大的攻势,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绿色狩猎行动”。在“和平运动”期间,政府部署了18000-20000名部队。而今天,有超过二十万部队已被集结来对付毛派。所以“绿色狩猎行动”只不过是“和平运动”的进一步扩大。此外,这样的运动不仅仅针对DK地区,也针对比哈尔邦,奥里萨邦和恰尔肯德邦。


Sonu说:“整个原住民地区被矿藏和自然资源环绕着,虽然这片区域被外界称作“红色走廊”,实际上是一个资源走廊。他们(政府)感觉受到了崛起的人民力量的威胁,因此,他们正在发动了一次又一次攻势。和平运动失败了,现在我们看到绿色狩猎行动又来了。总结一下,白色恐怖开始于1990-1991年,那之后我们决定成立人民政府,紧接着是在1997年第二次白色恐怖。这之后,我们巩固了人民革命委员会,形成了人民政权的具体形式。然后是和平运动,自那时以来,我们逐渐形成了各级的政府权力机关,通过这些年的发展,在军事上,我们的规模已经从排级扩充到连级,并正朝着营级的规模发展。”


user avatar   sa-da-ha-lu-jiu-shi-zai-xia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几个概念的辨析。

1、毛派(maoist)与议会斗争共产党的区别。毛派从根本上反对议会斗争,认为议会是猪圈,所以,严格意义上的毛派不会去参与地方选举,也不会进入议会。喀拉拉邦和西孟加拉邦的执政的共产党不是maoist。在印度,参与地方选举的一般是印共(马)和印共(马列)。而印度的毛派派别众多,最具影响力的就是印共(毛)。我在本文一般默认印度的毛派就是印共(毛)。

2、毛派与印度东北地区的民族独立运动的关系和组织区别。印共(毛)在印度东北地区有布局有游击区,但是印度东北地区的毛派实力还很弱,因为东北地区是最近数年或数十年才作为印共(毛)的战略重点。在东北地区最成熟的叛乱组织是当地本土的基于民族主义的叛乱团体。但是很复杂的是印共(毛)在东北地区的介入发展,以及东北地区本土的毛派组织,典型的如曼尼普尔毛派党,这个毛派党与印共(毛)是兄弟关系协作关系不是上下级关系。

3、印共(毛)在印度国内实力最强的地区是中东部,不是东北部。

题目问的是现状与前景,我加一个,简要历史,其实网上也有一些印共(毛)历史的文献资料,我先用我以前写的简要历史贴上,然后再写现状和前景。

一、简要历史。

形成原因:印度国内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形态,严酷的种姓压迫,广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一个土壤之中,随着马克思主义在印度的传播,1920年成立共产主义小组,1933年12月建立全国性政党。要特别注意的是印度共产党分裂再分裂,非常复杂,我不详细说。只要注意,印共(毛)是由两个组织合并的,印度共产党(马列)人民战争集团和毛主义共产主义者中心,毛主义共产主义者中心实际上是独立于印度共产党(马列)的,也就是说二者不是同一个前身。实际上还有一些小派别分分合合。

构成阶层:领导层大部分都是知识分子,现任总书记以前是教师,基础力量是贫农工人激进知识分子年轻人等。因为知识分子不是一个独立的阶级,所以不需要指摘印共(毛)是精英主义。

之前干过什么事:干的事多了,特伦甘纳起义、纳萨尔巴里起义、斯里卡库兰起义这是七八十年代以前的大事。九十年代是整理期,没啥特大事,2004年成立印共(毛)是一件大事,2010年击毙七十余名警察是一件大事,2013年上半年击毙大恶霸卡尔玛是一件大事。

政治诉求:在游击区内建立革命人民委员会,农村包围城市,武装推翻印度政府,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新政权,实行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这几次是成功还是失败了呢:前三次大起义都失败了,但是积累经验,锻炼了队伍,创造了一些基础。后面的小战役都成功了,说白了没有纯粹的成功或者失败,都留着根呢。

印度的共产党和,之前尼泊尔的共产党有什么相似之处吗:首先,在当下印度国内,印度共产党(马)、印度共产党(马列)、印度共产党(毛)是并存的。印度共产党(毛)与联尼共(毛)的区别嘛,要分两阶段,联尼共(毛)的第一阶段是主张武装斗争的,跟印共(毛)的政治军事路线基本一致。联尼共(毛)后来放弃武装斗争之后,二者就是根本性的区别了。值得注意的是联尼共(毛)也分裂了一些派别,有的派别坚持武装斗争。

昨晚印度共产党发展的原因,有什么:是指印共(毛)吧,最根本的原因是阶级形势,有土壤,人民群众有需求,印共(毛)能发展的自身原因在于,其成员的不畏牺牲的精神,前期的挫败使其积累大量经验,内部更加团结,意志更加坚定。坚持了正确的路线,战术策略又是灵活的,敢于自我批评,及时调整战术,注意群众基础,反对格瓦拉主义。


——以上有点乱,以前写的。

二、现状。

印共(毛),手持两样武器,一个是人民解放游击军(PLGA),一个是统一战线。

印共(毛)是现在的印度国内的最具实力最具潜力最具野心的叛乱组织,印共(毛)要夺取全国政权。

印共毛的实力与它的长远目标来看,很弱。但是从印度近现代史来看,印共(毛)是历史上实力最强的毛派组织。

游击区分布:最北的阿萨姆邦和伪阿鲁纳恰尔邦的交界处,中东部的贾坎德邦、比哈尔邦、恰蒂斯加尔邦、中央邦、马哈拉施特拉邦、安得拉邦、特伦加纳邦、奥里萨邦,以及最南的喀拉拉邦都有游击区。中东部最强,最强的游击区是DK,即丹达卡兰亚特区。

PLGA的实力不错,善用路边炸弹,今年十二月二号是PLGA成立十四周年的纪念日,发表的文告中的杀敌数与己方伤亡数字比很惊人。

印共(毛)是在2004年成立的,当时是由印度国内两个主要的纳萨尔派组织合并而成,在当时是重大事件。印共(毛)成立后,便显示了强大的威力,政治影响力和实力大增,多次制造重大袭击事件,成为了印度政府面对的头号对手。
在这种情况下,印度政府在2010年左右,调整了政策策略,采用了一些高明的战术,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策略体系”,这些战术施行以后,获得了很大的效果,主要表现为,击毙抓获了大量的印共(毛)高层领导中央委员,使纳萨尔派的国际部、政治情报部门、军事情报部门、武器技术部门等受到重创,2013年上半年印共(毛)勇敢的承认了自己面临的困境,承认自己处于非常困难的境地,这种困难的根源是群众基础的削弱。
敢于自我批评,这是优良的品质。印共(毛)也迅速的调整了政策,强力推进“推进人民战争至全国”,在印度国内的东北部和南部地区新建了游击区,是印度政府忧心忡忡。同时调整加强了情报工作,警卫工作。在组织内部建立两套领导班子。减少主动袭击。同时在内部开展整风运动。这些应对措施的施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印共毛的形势在2013年的下半年开始有所好转。
这样,由于纳萨尔派的形势的好转,印度政府开始紧张起来,认真的评估当前形势,并制定新的应对政策战术,这也就是当前的背景了。

最新的是人民党政府制定了新的围剿政策,发起了绿色狩猎行动的第三阶段,来势汹汹,印共(毛)正在应对。

三、前景。

maoist是印度人民的希望。

印共(毛)的政治品质很优良,敢于自我批评,做错了事自我批评很诚恳,该道歉的能坚决道歉。

印共(毛)的领导层水平很高,你可以从他们的文章和访谈中看出来。基层领导和成员的意志坚定。

阶级形势在,印共(毛)的崛起是时间问题,我们大家拭目以待。



以下是我以前翻译的相关新闻。

女性越来越多的在纳萨尔派内出任领导职务

1、印共毛的领导层实行了激进的结构性变革,开始任命越来越多的女性干部,这些女性干部身处一线,扮演了战斗角色。

2、应该从战略角度来看待这种组织结构上的巨大转变,从一个由男性占主导的组织,转变为以女性为中心。一名高级警官引述情报报告:“在2008年,毛派的高层领导中女性仅仅占25%,而现在已经飞跃式的发展到了惊人的60%,这清楚地表明,印共(毛)在未来的日子里成为以女性为主的激进力量”,这名警官要求匿名。

3、情报报告显示,主要以以男性领导领导作战部队的情况已经逆转,人民解放游击军中的女性军官正在指挥排、连级别的部队,有的女性干部开始领导党的地区委员会和分区委员会。

4、最近任命苏迦达(Sujata)为丹达卡拉尼亚(Dandakaranya)特区军事委员会书记,Niti出任南巴斯塔分区委员会书记,以及玛达维(Madhavi)担任西巴斯塔分区委员会书记等就是很好的例证。

5、“此前,女性干部在工作中的角色只是在各个部门内协助她们的男性同行。现在,女干部已经开始在战斗一线扮演角色。去年纳萨尔派在恰蒂斯加尔邦伏击国会车队杀害27人的事件是一个证明。在参与攻击的部队中,发现女性叛军在数量上已经超过了男性叛军”,他补充说。很明显,女干部在很多重要的地方也被任命较低级别职位。

评论:可能说的有点夸张,但是印共(毛)的妇女工作做得非常好是事实,也经历了一个过程,印共(毛)在创造历史。

用翻译软件翻译的,自己修改,不通顺,请见谅。

印度学者评估与印共(毛)斗争形势,翻译

一、卡纳塔克邦、喀拉拉邦和泰米尔纳德邦三邦交界处的印共毛新的“南方战区”的存在让印度政府忧心,印度政府认为这个动向是印共毛的“战略基础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二、印度官员认为所谓从伯舒伯蒂(尼泊尔)蒂鲁帕蒂(安得拉邦)的红色走廊是“遥远的海市蜃楼”。

三、介绍了综合行动计划(IAP)的一些细节。“10%的IAP资金的比例应允许被用于聘请专业人士,如教师、医生和工程师。”加强中央后备警察部队与地方官员、地方警察、森林官员的配合。

四、文章实事求是的评估了毛派现在的“危害”情况:虽然在2011之后,毛派暴力活动趋于下降和收缩,但是在被视为受影响最严重6个邦的23个县,毛派的核心军事能力“丝毫无损”。

五、文章评估了前任政府在受毛派暴力影响地区的基础设建设和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结论是并不令人满意。

在文章最后,引用一名官员的话说道:“鉴于这些事实和情况,有必要重新审视和调整各项政策措施,以打击毛派”。

印度联邦政府内政部酝酿新的反毛派策略

1、加强250个基层警局的建设,扩大行动并进一步加强力量。

2、在纳萨尔派重灾区,部署80-90个营。原文如此,意思应该是包括以前部署的,增强后总计80-90个营。

3、建立新的丛林战学校。

4、放下武器回归主流社会的毛派成员将受到重奖,奖赏金额比以前几乎增加了一倍

5、在23个受毛派影响最严重的县,一个县分4-5个区域,每个区域建立一个集中有医院学校的中心。

6、综合行动计划(IAP,建医院学校)的管理将从印度计划委员会移交到内政部。

内政部将向内阁提交这项新政策建议,以寻求批准。

——这是另一篇文章的内容

贴几张印共(毛)的图片吧。


user avatar   flagleu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嗯~ o(* ̄▽ ̄*)o ,一直都有人回复觉得宠物绝育太过残忍,可以先点进去这个问题看一下哦

你们说的其实都对,确实挺残忍的

但是比起不负责任的善良,我宁愿选择未雨绸缪的残忍

当然啦,如果你真的能对自己宠物十几年里的后代们完全负责,那就是更好啦

如果你看完上面那个问题的答案还是想来骂一骂我呢

不如再看看上面那个问题的答主们是怎么批判题主的,就当我骂回去啦~~~~


-----------------------------------下面是原答案的分割线-----------------------------


我家是只小公猫 整天在外浪
有次还带过女朋友回来
终于下手把它阉了
当时他并没有意识到发生了什么
麻药效果过了后继续出去玩

然而...
它一般不到晚上不回来
那天出门不到一个小时就回来了
然后往床底下一钻就不出来了
要知道以前从来不钻床底的啊

可能是被女朋友嫌弃了吧
反正就不喜欢出门了……

....................... 3.20更新分割线.......................

哇 新人没想到有这么多人点赞 感谢厚爱 补充几点哈哈

头像来自网络,但还挺像的……

1.关于散养

并不是故意散养, 也很不提倡散养

主要是它本来就是流浪猫

有一天开门他自己走了进来,吃完一顿饭后就决定住下来了

生性浪荡

我试图关住它,但它甚至能走阳台铁栏杆溜出去

我并没有办法创造一个24小时门窗全锁的条件

无数次的斗争后,为了不激发他的逆反心理,我宣告失败……

环境还好,邻居都认识它,经常给我直播它在哪干了啥

不过为了防止它在大开杀戒,我还是做了点努力

喂饱,定期减去指甲,给它脖子上带了一个叮铃咣啷的大铃铛

-------

谢谢知友们提醒带铃铛会影响听力

当时是为了防止它捕杀小鸟,回家后取下

不过后来搬家了它出不去啦,铃铛也没了

也就每天拴上猫绳出去溜溜

说真的它对带不带铃铛完全没反应 如果不舒服它应该会反抗吧

可能因猫而异?


2.女朋友的故事

BE预警

它的女朋友吧……第一眼感觉……好丑……

它自己作为一个毛巨长锥子脸大尾巴的橘猫小仙子

找了一个藏狐脸的姜黄色女朋友,具体请参考克鲁克山的脸部描写

女朋友性格敏感

跟回来两三次,只肯在门口转悠,不让关门,吃饱就离开了

当然

在我家猫失去了男人的身份后

也就再没见过这位女朋友

我后来有去寻找过她,但是她的地盘已经被别的更强壮的猫占领了

担心了很久

半年后在别的区看到了似乎是她的猫

那只猫站在墙上看了我一会

转身走了



3.绝育后猫对我的态度

很得意的说,不是我带猫去绝育的哈哈哈哈

不过确实消沉的很有一段行为啦,但是并没有影响到他对我的态度

我家猫一直把我当成他的好朋友

就是早上看到我起床了会过来蹭我的鼻子

跟他一起上楼梯的时候,我停下来了他会回头叫我

但是,由于它的毛实在是太长了

夏天的时候你们懂的

我试图给它剪毛

它也是开始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盯着我的手看了半天才发现背上秃了一大片

然后超生气的

从此再也没有蹭鼻子了TAT

真是不知道一只从来不舔毛,挂一身树枝回来等我给它梳的家伙怎么那么在意自己的毛啦……


4.关于割了后也能鼓掌

因为我说真的从来没见过它为爱鼓掌

所以也不能确切的说当时发生了什么

不过我觉得它当时是麻醉效果一过就出门了

可能某些机能还没恢复吧

后来就算恢复了

但是女朋友早没了……


user avatar   xiao-tu-59-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好久没上你乎了,我来强答一下。其他答主说的东西大家也比较熟悉了。我换个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

问:为什么知乎上许多人认为日语引进大量外来语是负面的,是否和母语是汉语有关系?

答:是。

问:为什么?

答:因为汉语长期是“上位语”。


---------------------------------------------------


I. 有关双层语言、上位语、下位语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把维基上diglossia的定义先抄下来。

In linguistics, diglossia (/daɪˈɡlɒsiə/) is a situation in which two dialects or languages are used by a single language community. In addition to the community's everyday or vernacular language variety (labeled "L" or "low" variety), a second, highly codified variety (labeled "H" or "high") is used in certain situations such as literature, formal education, or other specific settings, but not used for ordinary conversation.[1] In most cases, the H variety has no native speakers.

简单地来说,diglossia就是“双层语言”,在一个社区中有用于书面、文学、教育、科技等方面的“上位语”H和用于日常口头交流的“下位语”L。上位语是官方的、用于教育的,因此,上位语总是在通过知识分子和政权机构影响着下位语。单就词汇来说,上位语的词汇总是大量涌入下位语中。

在古代历史上,各个文化圈都有各自的上位语,例如欧洲的拉丁语、希腊语;伊斯兰世界的阿拉伯语、波斯语;佛教文化圈的梵语、巴利语;而在东亚文化圈,上位语则是汉语,或者说是文言文。

上位语有这样一些特点:

1. 上位语长期用于书面、科技、政治、教育等与权力和文化相关的领域,因而上位语带有官方、正式、有文化、先进等色彩。

2. 新的学术成果或者政治行为等等概念往往先用上位语表达,再向下位语传播。

3. 在封闭的文化圈内,新的概念用上位语表达时,往往没有可借鉴的词汇,因而倾向于使用上位语本身造新词。

4. 如有来自其他语言,特别是来自其他文化圈的借词,下位语往往是通过上位语辗转借入。

II. 作为上位语的汉语

好了,我们回来看汉语。虽然汉语在历史上一直有文白脱节的问题,但是汉语作为整体是东亚文化圈的上位语,直到近代,其上位的语的地位依旧有很大惯性。典型的例子包括:日本近代翻译西方的概念时是用汉字造词,这实际上是在用东亚文化圈的上位语(当然汉字已经被日本“内化”)在造新词或古词新用,以对应欧美文化圈的文明成果;越南很多外国的国名是按汉字读的,如俄罗斯叫Nga,是来自Nga La Tư,即俄罗斯,但这个词俄-蒙-满-汉-越一路而来已经面目全非了。

我说这些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汉语汉字词是上位语,通常它是第一手的概念载体,即使是在翻译中,它是第一次译文,所以它在同一时代大批量借入同一种非汉语言词汇的情况很少。当然,汉语依梵语借入的佛教词汇是另一个情况,因为在佛教领域,梵语才是上位语。

这里其实还有一个附加结果。因为汉语有上位语的优势,这使得很多汉语母语者或者东亚文化圈的人士感觉借词,比如日朝越借汉语词,是文明不够发达的表现,而汉语因为是发达文明的载体,因此借词很少。在你乎上,有一次讨论数目字“万”,我说这个词搞不好是突厥语等北方草原语言的借词。我猜到有人会反对,但是没想到反对的意见是:汉文明如此发达,数目词不可能是借词。其实,在这个论调中,直接就把借词和文明程度绑架了。但也正因为这样的想法,很多中国汉语使用者也比较倾向于外来的概念要汉语义译,不要直接借入,特别是借音。

III. 作为下位语的日语

我们再站在日本、日语的角度来看。事实上,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已经脱离了中国为中心的朝贡体系,但汉字和汉语作为上位语的历史惯性还存在,所以近代日本翻译作品往往仍用汉字造新词,当然,这和汉字在日本已经内化有关系。不过,由于近来以来日本的发展和中国的贫弱,汉字汉语作为上位语的地位不断衰落,但并没有确立新的上位语。这个时期的日语借词法语、德语、英语各占一席之地。但到了现代,特别二战以后,不仅汉字汉语作为上位语的地位基本消失,而且英语已经成为de facto的上位语。这以后的日语,借词大量的是英语借词,法德等语言已经很少了,即使有,也主要是集中在与国别文化、地域特产等相关的词汇中,新的科技词汇、新概念等,已经普遍是用英语借词。这实际上是上位语变化的原因。

类似的例子,我们可以举一下阿昌语。阿昌语是一种缅彝语,与缅甸语很接近。历史上阿昌族地区大多是傣族土司管辖,上位语是傣语,下位语是阿昌语。阿昌语中很多古典的政治、科技等词汇,都是使用傣语借词。但现在由于汉语的普及和流行,很多地方的阿昌语口语中出现了大量的汉语借词,替代了一些原来的傣语借词,甚至是替代了一些固有词。此外,羌语支大量语言过去奉藏语为上位语,现在也大量转向汉语西南官话作为上位语,也是这种情况。这和日语中大量涌入英语借词有一些类似之处。

IV. 日语中的固有词、汉字词与外来词

学习过日语的同学都知道日语中有固有词、汉字词与外来词。一般来说,汉语母语者会觉得汉字词更清楚明了或者相较于外来词更“日语”。但事实上,虽然日语中汉字词的比例非常高,但是汉字词读音的系统并非与日语十分契合。换句话说,即使是现代日语,汉字词的读音体系和日语固有词的读音体系仍有一定区隔。

随便举几个例子。比如,日语固有词是没有る打头的词语,但汉字词有,如“留守、類似”等。又如,古典日语少有浊音打头的词语,现代日语因历代音变造成一些浊音打头的词汇(如“出す”)也都很少,但汉字词就比比皆是,如:“学生、雑誌、男子、爆弾、疑問、事実、敏感”等等。再有,日语固有词一般没有拗音,今日=きょう,这样的例子也是历史音变的结果,而汉字词的拗音就实在太多了。

这实际上是说,外来词的概念即使翻译为汉字词,单从音系上来讲,未必有我们想象地那样贴合日语。

而更值得注意的是,日语是一种音拍语,词汇是由多个音拍(mora)连缀而成的,比如さかな是三拍,はずかしい是五拍等等。汉字词和外来词如果简单从音拍上来看,并没有像现代汉语的义译音译那么大的差距。我们来看一些例子:

日:(漢)哲学てつがく[4 mora];(外)フィロソフィー [5 mora]

中:(汉)哲学[2音节];(外)菲洛索菲亚[5音节]

日:(漢)物理的ぶつりてき[5 mora];(外)フィジカル [4 mora]

中:(汉)物理[2音节]、物理的[3音节];(外)菲济卡尔[4音节]

日:(漢)百貨店ひゃっかてん[5 mora];(外)デパート [4 mora]

中:(汉)百货店[3音节];(外)迪帕特门特[5音节]

尤其是最后一个例子,日语广泛吸收外来语后,形成一些改造的方法,使其适用于日常口语,也就是和制英语、和制外来语。常见的例子还包括プリクラ、パソコン、ワイシャツ、ベビーカー、ジーパン等等。

以上的例子试图说明,如果单看语音结构,日语使用音译的外来语与使用汉字词并没有太大的优劣差别,至少比现代汉语使用音译和义译的差别小。

V. 日本学者对外来语涌入的看法

大家也都观察到了日本国内对大量涌入外来语的批评。为此,日本还设立了国立国語研究所「外来語」委員会。下面抄两段该委员会的公开文书(没时间可以跳过):

外来語・外国語の問題点
近年,片仮名やローマ字で書かれた目新しい外来語・外国語が,公的な役割を担う官庁の白書や広報紙,また,日々の生活と切り離すことのできない新聞・雑誌・テレビなどで数多く使われていると指摘されています。例えば,高齢者の介護や福祉に関する広報紙の記事は,読み手であるお年寄りに配慮した表現を用いることが,本来何よりも大切にされなければならないはずです。多くの人を対象とする新聞・放送等においても,一般になじみの薄い専門用語を不用意に使わないよう十分に注意する必要があります。ところが,外来語・外国語の使用状況を見ると,読み手の分かりやすさに対する配慮よりも,書き手の使いやすさを優先しているように見受けられることがしばしばあります。
伝え合いとしての言葉を
そもそも,どんな言葉を使うのが適切かということは,話し手・書き手の意図,想定される聞き手・読み手,話題,使われる環境など,その時々の様々な条件によって変わります。同じ内容の話をするにしても,大人に話すときと子どもに話すときとでは,使う単語,声の調子,話す速さ,文の長さなどが変わってきて当然です。また,同じ大人でも,相手がその話題に通じているかどうかによって,言葉選びや言葉遣いにおのずと違いが出てきます。相手や場面に応じて,適切な言葉遣いが変わることにいつも留意することが大切です。このことは,私たちの言葉について国語審議会がかねて提言してきた「平明で,的確で,美しく,豊かであること」を実現する具体的な努力の一つと考えます。

这里面主要说的意思是大量外来词比较难理解,特别是对于老年人来说比较困难。更重要的是影响了全社会的交流。他们因此提出了语言的“简明、准确、优美、丰富”的目标。该委员会还提出了外来语替换的提案(具体可参看pj.ninjal.ac.jp/gairaig)。

这里面有个问题,为什么用汉字词就更加“简明、准确、优美、丰富”呢?这实际上就是前文几次提到的“内化”。日本作为东亚汉字文化圈的重要成员,在几千年的历史中,汉字已经成为其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部分,不论汉字词的音系与固有词有没有区隔,汉字词已然成为其语言的基石之一。汉字和固化的汉字读音已经是日语内在的一部分,即“内化”。从这个角度讲,外来词改汉字词也是用自有文化消化外来文化的方式。

但是针对这点,日本国内也有不同意见。1943年出生的著名日本国宝级日本语专家山口仲美就认为:和制汉语(汉语词)是与中国文化浸淫的时代相称的方法,但现在日本则浸淫在美国文化中,因此也许可以看到用片假名照搬的外来语其含意固着下来。

和製漢語は中国文化が浸透していた時代に合っていた方法なのであって、現在の日本はアメリカ文化が浸透しているのだから、片仮名の外来語のままにしておいて意味の定着を待つべきではないか。

山口仲美的这条看法实际上一定程度上包含前文所说的上位语变换的问题。

以上这些争论说明,即使在日本国内,对外来语的排斥,主要不是语言本身的问题,而更多是民族文化和民族感情的问题。

VI. 汉语古典音译词的内化

另外一个比较次要的方面就是汉语自身的音译词问题。实际上汉语的外来音译词很多,但是由于借入时代久远,当时的音译已经参与到后来的汉语音变历程中,变得很“汉化”了,因而让人不觉得是借词了。特别是有关佛教的词汇。

比如,说到中国传统建筑,很多人都说到“塔”。但是“塔”是明确的梵巴借词(梵stūpa,巴thūpa)。再有,刹那(梵kṣaṇa),这样的词是随佛教传入的概念。甚至很多我们熟悉的地名都是外来语译作汉语的。但是我们为什么不觉得它们“异质”呢?

现代汉语以普通话为音译标准。普通话音系的特点是声母缺少浊音,辅音韵尾仅有-n和-ŋ,因此音译一些外来词的时候,会拆出多个音节来。但古代汉语的音系更丰富一些,声母有清浊,辅音韵尾有-p, -t, -k, -n, -m, -ŋ,一些音译相应使用较少的音节。这点在佛经翻译上就很明显。一些现代翻译的上座部佛经是用普通话作的音译,与古典汉译对比,往往音节偏多,或者用字明显就是现代欧美音译词的感觉,例如:

Mahāmaudgalyāyana (Moggallāna) 古译:摩诃目犍连;白话译:马哈摩嘎喇那

Mahākāśyapa (Mahākassapa) 古译:摩诃迦叶;白话译:马哈咖沙巴

更加重要的是,佛教已经完全中国化了,有关佛教的词汇,不论是义译的世界、轮回,还是音译的刹那、劫(万劫不复)、涅槃,亦或变形了的音译词罗汉、菩萨、修罗,都成为汉语日常使用的一部分,异质感在历史中已经消失。因此,可以说这些佛教相关的词汇在汉语使用中,没有“外来词的感觉”。

如果剔除了佛教相关的音译词,汉语的外来语直接借词就很少了。即便是现代融入的外来词,所占比较也很低。这也是汉语母语者对直接标音的外来词下意识感到排斥的原因之一。



补充两点:


前面有同学提到外来语的涌入在日本日常生活中带来的种种不便。这个问题从语言发展的长期轨迹上来说,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汉语词汇大量涌入日语时,文化人和普通民众的仅因汉语词造成的语言断层不可谓不大,在历史发展中也渐渐弥合了。这也是山口仲美上面评论的来源,要知道山口老师可是研究平安时代日语文学的泰斗,同时还研究现代日本青年人的日语。


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所谓“语言净化”运动,不论打着什么旗号,都带有明显的民族主义色彩。而东亚世界一些语言放弃汉字词而使用欧美语言音译词的行为又可能带有去中国化的色彩。考察类似外来语这样的问题时,这两个方面的色彩都应当予以重视。


user avatar   liu-yang-56-37-3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好久没上你乎了,我来强答一下。其他答主说的东西大家也比较熟悉了。我换个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

问:为什么知乎上许多人认为日语引进大量外来语是负面的,是否和母语是汉语有关系?

答:是。

问:为什么?

答:因为汉语长期是“上位语”。


---------------------------------------------------


I. 有关双层语言、上位语、下位语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把维基上diglossia的定义先抄下来。

In linguistics, diglossia (/daɪˈɡlɒsiə/) is a situation in which two dialects or languages are used by a single language community. In addition to the community's everyday or vernacular language variety (labeled "L" or "low" variety), a second, highly codified variety (labeled "H" or "high") is used in certain situations such as literature, formal education, or other specific settings, but not used for ordinary conversation.[1] In most cases, the H variety has no native speakers.

简单地来说,diglossia就是“双层语言”,在一个社区中有用于书面、文学、教育、科技等方面的“上位语”H和用于日常口头交流的“下位语”L。上位语是官方的、用于教育的,因此,上位语总是在通过知识分子和政权机构影响着下位语。单就词汇来说,上位语的词汇总是大量涌入下位语中。

在古代历史上,各个文化圈都有各自的上位语,例如欧洲的拉丁语、希腊语;伊斯兰世界的阿拉伯语、波斯语;佛教文化圈的梵语、巴利语;而在东亚文化圈,上位语则是汉语,或者说是文言文。

上位语有这样一些特点:

1. 上位语长期用于书面、科技、政治、教育等与权力和文化相关的领域,因而上位语带有官方、正式、有文化、先进等色彩。

2. 新的学术成果或者政治行为等等概念往往先用上位语表达,再向下位语传播。

3. 在封闭的文化圈内,新的概念用上位语表达时,往往没有可借鉴的词汇,因而倾向于使用上位语本身造新词。

4. 如有来自其他语言,特别是来自其他文化圈的借词,下位语往往是通过上位语辗转借入。

II. 作为上位语的汉语

好了,我们回来看汉语。虽然汉语在历史上一直有文白脱节的问题,但是汉语作为整体是东亚文化圈的上位语,直到近代,其上位的语的地位依旧有很大惯性。典型的例子包括:日本近代翻译西方的概念时是用汉字造词,这实际上是在用东亚文化圈的上位语(当然汉字已经被日本“内化”)在造新词或古词新用,以对应欧美文化圈的文明成果;越南很多外国的国名是按汉字读的,如俄罗斯叫Nga,是来自Nga La Tư,即俄罗斯,但这个词俄-蒙-满-汉-越一路而来已经面目全非了。

我说这些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汉语汉字词是上位语,通常它是第一手的概念载体,即使是在翻译中,它是第一次译文,所以它在同一时代大批量借入同一种非汉语言词汇的情况很少。当然,汉语依梵语借入的佛教词汇是另一个情况,因为在佛教领域,梵语才是上位语。

这里其实还有一个附加结果。因为汉语有上位语的优势,这使得很多汉语母语者或者东亚文化圈的人士感觉借词,比如日朝越借汉语词,是文明不够发达的表现,而汉语因为是发达文明的载体,因此借词很少。在你乎上,有一次讨论数目字“万”,我说这个词搞不好是突厥语等北方草原语言的借词。我猜到有人会反对,但是没想到反对的意见是:汉文明如此发达,数目词不可能是借词。其实,在这个论调中,直接就把借词和文明程度绑架了。但也正因为这样的想法,很多中国汉语使用者也比较倾向于外来的概念要汉语义译,不要直接借入,特别是借音。

III. 作为下位语的日语

我们再站在日本、日语的角度来看。事实上,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已经脱离了中国为中心的朝贡体系,但汉字和汉语作为上位语的历史惯性还存在,所以近代日本翻译作品往往仍用汉字造新词,当然,这和汉字在日本已经内化有关系。不过,由于近来以来日本的发展和中国的贫弱,汉字汉语作为上位语的地位不断衰落,但并没有确立新的上位语。这个时期的日语借词法语、德语、英语各占一席之地。但到了现代,特别二战以后,不仅汉字汉语作为上位语的地位基本消失,而且英语已经成为de facto的上位语。这以后的日语,借词大量的是英语借词,法德等语言已经很少了,即使有,也主要是集中在与国别文化、地域特产等相关的词汇中,新的科技词汇、新概念等,已经普遍是用英语借词。这实际上是上位语变化的原因。

类似的例子,我们可以举一下阿昌语。阿昌语是一种缅彝语,与缅甸语很接近。历史上阿昌族地区大多是傣族土司管辖,上位语是傣语,下位语是阿昌语。阿昌语中很多古典的政治、科技等词汇,都是使用傣语借词。但现在由于汉语的普及和流行,很多地方的阿昌语口语中出现了大量的汉语借词,替代了一些原来的傣语借词,甚至是替代了一些固有词。此外,羌语支大量语言过去奉藏语为上位语,现在也大量转向汉语西南官话作为上位语,也是这种情况。这和日语中大量涌入英语借词有一些类似之处。

IV. 日语中的固有词、汉字词与外来词

学习过日语的同学都知道日语中有固有词、汉字词与外来词。一般来说,汉语母语者会觉得汉字词更清楚明了或者相较于外来词更“日语”。但事实上,虽然日语中汉字词的比例非常高,但是汉字词读音的系统并非与日语十分契合。换句话说,即使是现代日语,汉字词的读音体系和日语固有词的读音体系仍有一定区隔。

随便举几个例子。比如,日语固有词是没有る打头的词语,但汉字词有,如“留守、類似”等。又如,古典日语少有浊音打头的词语,现代日语因历代音变造成一些浊音打头的词汇(如“出す”)也都很少,但汉字词就比比皆是,如:“学生、雑誌、男子、爆弾、疑問、事実、敏感”等等。再有,日语固有词一般没有拗音,今日=きょう,这样的例子也是历史音变的结果,而汉字词的拗音就实在太多了。

这实际上是说,外来词的概念即使翻译为汉字词,单从音系上来讲,未必有我们想象地那样贴合日语。

而更值得注意的是,日语是一种音拍语,词汇是由多个音拍(mora)连缀而成的,比如さかな是三拍,はずかしい是五拍等等。汉字词和外来词如果简单从音拍上来看,并没有像现代汉语的义译音译那么大的差距。我们来看一些例子:

日:(漢)哲学てつがく[4 mora];(外)フィロソフィー [5 mora]

中:(汉)哲学[2音节];(外)菲洛索菲亚[5音节]

日:(漢)物理的ぶつりてき[5 mora];(外)フィジカル [4 mora]

中:(汉)物理[2音节]、物理的[3音节];(外)菲济卡尔[4音节]

日:(漢)百貨店ひゃっかてん[5 mora];(外)デパート [4 mora]

中:(汉)百货店[3音节];(外)迪帕特门特[5音节]

尤其是最后一个例子,日语广泛吸收外来语后,形成一些改造的方法,使其适用于日常口语,也就是和制英语、和制外来语。常见的例子还包括プリクラ、パソコン、ワイシャツ、ベビーカー、ジーパン等等。

以上的例子试图说明,如果单看语音结构,日语使用音译的外来语与使用汉字词并没有太大的优劣差别,至少比现代汉语使用音译和义译的差别小。

V. 日本学者对外来语涌入的看法

大家也都观察到了日本国内对大量涌入外来语的批评。为此,日本还设立了国立国語研究所「外来語」委員会。下面抄两段该委员会的公开文书(没时间可以跳过):

外来語・外国語の問題点
近年,片仮名やローマ字で書かれた目新しい外来語・外国語が,公的な役割を担う官庁の白書や広報紙,また,日々の生活と切り離すことのできない新聞・雑誌・テレビなどで数多く使われていると指摘されています。例えば,高齢者の介護や福祉に関する広報紙の記事は,読み手であるお年寄りに配慮した表現を用いることが,本来何よりも大切にされなければならないはずです。多くの人を対象とする新聞・放送等においても,一般になじみの薄い専門用語を不用意に使わないよう十分に注意する必要があります。ところが,外来語・外国語の使用状況を見ると,読み手の分かりやすさに対する配慮よりも,書き手の使いやすさを優先しているように見受けられることがしばしばあります。
伝え合いとしての言葉を
そもそも,どんな言葉を使うのが適切かということは,話し手・書き手の意図,想定される聞き手・読み手,話題,使われる環境など,その時々の様々な条件によって変わります。同じ内容の話をするにしても,大人に話すときと子どもに話すときとでは,使う単語,声の調子,話す速さ,文の長さなどが変わってきて当然です。また,同じ大人でも,相手がその話題に通じているかどうかによって,言葉選びや言葉遣いにおのずと違いが出てきます。相手や場面に応じて,適切な言葉遣いが変わることにいつも留意することが大切です。このことは,私たちの言葉について国語審議会がかねて提言してきた「平明で,的確で,美しく,豊かであること」を実現する具体的な努力の一つと考えます。

这里面主要说的意思是大量外来词比较难理解,特别是对于老年人来说比较困难。更重要的是影响了全社会的交流。他们因此提出了语言的“简明、准确、优美、丰富”的目标。该委员会还提出了外来语替换的提案(具体可参看pj.ninjal.ac.jp/gairaig)。

这里面有个问题,为什么用汉字词就更加“简明、准确、优美、丰富”呢?这实际上就是前文几次提到的“内化”。日本作为东亚汉字文化圈的重要成员,在几千年的历史中,汉字已经成为其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部分,不论汉字词的音系与固有词有没有区隔,汉字词已然成为其语言的基石之一。汉字和固化的汉字读音已经是日语内在的一部分,即“内化”。从这个角度讲,外来词改汉字词也是用自有文化消化外来文化的方式。

但是针对这点,日本国内也有不同意见。1943年出生的著名日本国宝级日本语专家山口仲美就认为:和制汉语(汉语词)是与中国文化浸淫的时代相称的方法,但现在日本则浸淫在美国文化中,因此也许可以看到用片假名照搬的外来语其含意固着下来。

和製漢語は中国文化が浸透していた時代に合っていた方法なのであって、現在の日本はアメリカ文化が浸透しているのだから、片仮名の外来語のままにしておいて意味の定着を待つべきではないか。

山口仲美的这条看法实际上一定程度上包含前文所说的上位语变换的问题。

以上这些争论说明,即使在日本国内,对外来语的排斥,主要不是语言本身的问题,而更多是民族文化和民族感情的问题。

VI. 汉语古典音译词的内化

另外一个比较次要的方面就是汉语自身的音译词问题。实际上汉语的外来音译词很多,但是由于借入时代久远,当时的音译已经参与到后来的汉语音变历程中,变得很“汉化”了,因而让人不觉得是借词了。特别是有关佛教的词汇。

比如,说到中国传统建筑,很多人都说到“塔”。但是“塔”是明确的梵巴借词(梵stūpa,巴thūpa)。再有,刹那(梵kṣaṇa),这样的词是随佛教传入的概念。甚至很多我们熟悉的地名都是外来语译作汉语的。但是我们为什么不觉得它们“异质”呢?

现代汉语以普通话为音译标准。普通话音系的特点是声母缺少浊音,辅音韵尾仅有-n和-ŋ,因此音译一些外来词的时候,会拆出多个音节来。但古代汉语的音系更丰富一些,声母有清浊,辅音韵尾有-p, -t, -k, -n, -m, -ŋ,一些音译相应使用较少的音节。这点在佛经翻译上就很明显。一些现代翻译的上座部佛经是用普通话作的音译,与古典汉译对比,往往音节偏多,或者用字明显就是现代欧美音译词的感觉,例如:

Mahāmaudgalyāyana (Moggallāna) 古译:摩诃目犍连;白话译:马哈摩嘎喇那

Mahākāśyapa (Mahākassapa) 古译:摩诃迦叶;白话译:马哈咖沙巴

更加重要的是,佛教已经完全中国化了,有关佛教的词汇,不论是义译的世界、轮回,还是音译的刹那、劫(万劫不复)、涅槃,亦或变形了的音译词罗汉、菩萨、修罗,都成为汉语日常使用的一部分,异质感在历史中已经消失。因此,可以说这些佛教相关的词汇在汉语使用中,没有“外来词的感觉”。

如果剔除了佛教相关的音译词,汉语的外来语直接借词就很少了。即便是现代融入的外来词,所占比较也很低。这也是汉语母语者对直接标音的外来词下意识感到排斥的原因之一。



补充两点:


前面有同学提到外来语的涌入在日本日常生活中带来的种种不便。这个问题从语言发展的长期轨迹上来说,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汉语词汇大量涌入日语时,文化人和普通民众的仅因汉语词造成的语言断层不可谓不大,在历史发展中也渐渐弥合了。这也是山口仲美上面评论的来源,要知道山口老师可是研究平安时代日语文学的泰斗,同时还研究现代日本青年人的日语。


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所谓“语言净化”运动,不论打着什么旗号,都带有明显的民族主义色彩。而东亚世界一些语言放弃汉字词而使用欧美语言音译词的行为又可能带有去中国化的色彩。考察类似外来语这样的问题时,这两个方面的色彩都应当予以重视。




  

相关话题

  “印度”这个概念是不是西方人提出来的?是不是在近代以前只是一个地理上的概念而非国家概念? 
  叙利亚政府是否使用了化学武器? 
  我想知道现在美国拿的是什么剧本明末的还是清末的? 
  印媒称「边境紧张,印度人仍追捧中国手机」,这种现象你怎么看? 
  朝鲜和越南的外交关系如何?越南有没有自己的核计划? 
  美媒称「印度拥有 13 亿人口,目前才拿 3 枚奖牌」,如何看待此报道? 
  印度德里苏丹国和莫卧儿帝国对东南亚国家尤其是海岛的伊斯兰国家有哪些影响? 
  有没有一些关于五常的段子? 
  印度人民党,或莫迪的软肋在什么地方? 
  如果印度向中国扔蘑菇弹,会怎样? 

前一个讨论
清华北大理工科教授有没有很水的?
下一个讨论
《红楼梦》里有哪些经典桥段引人深思?





© 2025-01-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