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朱元璋所说的“元以宽失天下”? 第1页

     

user avatar   qi-yan-tai 网友的相关建议: 
      

2021年8月16日追更一下,美国放弃了阿富汗,傀儡政权倒台,美军占领不到20年时间,比元朝短的多,评论里对占领军心态不太理解的,可以看看最近的新闻。

可以说朱元璋没说错。但是,元朝的宽不是现代人理解的宽。元朝的宽是一种漫不经心。

这是因为元朝统治者始终是以占领军的态度来对待被统治地区的。从这个角度说,有人认为元朝并不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朝代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不说元朝之前的蒙古时期,就是到了忽必烈建立元朝以后,元朝对于整个中原地区的管理和建设并不关心,他关心的只有两件事,一个是敛财,一个是打仗。所以元朝里边的汉族士大夫地位不高,在元朝地位高的是两种人,一种是蒙古的贵族,另一种就是色目商人,元朝定都汉地大都100多年,大多数皇帝连汉文都不会说。

元朝根本就不关心国家的制度建设和国家的管理。举个例子来说,元朝是中国古代自秦始皇以后各大一统朝代里唯一一个连一部成文法典都没有的朝代。元朝统治者连法律都懒得编。

虽然他们也入主了中原,但是他们仍然以草原为本位,根本没把中原当家。元朝和前边的北魏、辽、金以及后边的清都不一样。那些朝代是把中原地区作为自己的地方来经营的。元朝却是把这儿当成了一个及时享乐的地方。据记载元朝的宫廷经常举行长达几个月的宴会。北海公园现在还有一个元代的大玉海,据考证就是当年开宴会的时候成酒的酒缸。酒池肉林不是传说。

这种表现其实不像是一个王朝的统治者,倒像是占领军。比如当年的侵华日军,现在的阿富汗,伊拉克的美军,肯定不会关心被占领地区的法律制度建设。所以元代的宽并不是宅心仁厚,而是压根儿就懒得管。所以当朱元璋派徐达进攻大都的时候。元顺帝直接从大都的北门逃跑了,根本就没有想君王死社稷。没准儿他觉得这一天终于来了,终于可以回草原了。


user avatar   xi-nan-da-hu-y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元以宽失天下”这句话,朱元璋是同意的。

有的人说老朱从来没说过这句话,这是不对的。在成化年间戴用、张僖刊刻的《诚意伯刘先生文集集》的“赐刘基书”中便有:

皇帝手书付诚意伯刘基:近西蜀悉平,称名者尽俘于京师。我之疆宇,比之中国前王所统之地不少也。奈何胡元以宽而失,朕收平中国,非猛不可

类似的话,在洪武刻本的《皇明祖训·序》中也有:

革元朝姑息之政,治旧俗汙染之徒。

有的人可能就会奇了怪了,老朱在《明太祖实录》中明明怼了“元以宽失天下”这句话,咋可能自己还对刘伯温写信说这个论断呢?

庚子,上御奉天门,召元之旧臣,问其政事得失。马翼对曰:“元有天下,以宽得之,亦以宽失之。”上曰:“以宽得之,则闻之矣;以宽失之,则未之闻也。夫步急则踬,弦急则绝,民急则乱,居上之道,正当用宽,但云宽则得众,不云宽之失也。元季君臣,耽于逸乐,循至沦亡,其失在于纵弛,实非宽也。大抵圣王之道,宽而有制,不以废弃为宽,简而有节,不以慢易为简,施之适中,则无弊矣。

实际上,你要充分理解老朱这个人。老朱是一个非常、非常可爱的人,我常常在想,如果老朱穿越成为了一名现代人,那么他一定是网络上一个精力充沛的杠精中的杠精。

《明太祖实录》和《明太祖文集》中的老朱,真心是杠精中的战斗精,怼天怼地对空气,甭管有理无理,他都得杠你。于古人,他杠柳宗元、杠韩愈,他问韩愈,你说伯夷叔齐之忠义“日月不足为明”“天地不足为容”,这怎么可能,世界上最明的就是日月、最大的就是天地。

这不是杠精是啥?

平心而论,马翼的“元有天下,以宽得之,亦以宽失之”这个论断非常有水平。但是老朱就得杠你:

以宽得之,则闻之矣;以宽失之,则未之闻也。

实际上老朱的杠是不分人的,他不仅杠马翼,他也杠刘伯温、杠宋濂、杠杨宪。

例如,杨宪说:

先王用刑世轻世重,自元政姑息,民轻犯法,非重治之则犯者益众。

老朱马上开杠,你这么说就不对了,哪有什么“元政姑息“一说,民众就是要“轻典””:

上曰:民之为恶,譬犹衣之积垢,加以浣濯,则可以复洁。污染之民以善导之,则可以复新。夫威以刑戮,而使民不敢犯,其为术也浅矣。且求生于重典,是犹索鱼于釜,欲其得活难矣。故凡从轻典,虽不求其生,自无死之道。

可杠完杨宪之后,转头老朱就在《皇明祖训·序》中表示“元朝实在太姑息了,我们要坚决反对”:

革元朝姑息之政,治旧俗汙染之徒。

所以,朱元璋杠过的话不一定表示老朱发自内心的不同意,可能只是他发自内心的想杠一下文人,以此表示自己的见识出众。

所以,杠完马翼的“元有天下,以宽得之,亦以宽失之”之后,转头给刘伯温写信“奈何胡元以宽而失,朕收平中国,非猛不可”实在是再正常不过了。


user avatar   ma-yich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去搜索了一下,很多文章都说这句话出自实录和宝训,但在下载的文本里,竟没搜索到这句话。类似意思的倒有,如下:

○庚子 上御奉天门召元之旧臣问其政事得失马翼对曰元有天下以宽得之亦以宽失之 上曰:以宽得之,则闻之矣;以宽失之,则未之闻也。 夫步急则踬,弦急则绝,民急则乱。居上之道,正当用宽,但云宽则得众,不云宽之失也,元季君臣耽于逸乐,循至沦亡,其失在于纵弛,实非宽也,大抵圣王之道,宽而有制,不以废弃为宽,简而有节,不以慢易为简,施之适中,则无弊矣。

以宽失之,这个判断是与朱元璋对答的大臣所说。朱元璋的回答是反对这种说法的。朱认为,治理天下并不会因为“宽”而导致沦亡的结果。但他也对“宽”进行了定义和分析,他指出宽并不是“放纵废弛”,应该有所节制,我们在现代常听到的“简约而不简单”,大概就是类似的意思。

因此,朱元璋的观点是:宽 是治理天下帝王的一种必要方式,但必须要在宽大的原则下,进行必要的管制,要简而有节,要疏而不漏。不能像元朝那样,根本就废弛了管理,那就不是朱元璋推崇的“宽”,而是一种“慢”,也就是不放在心上,根本不顾及管理。

对于元朝统治的评价,实录和宝训里,还记录了一些朱元璋的评价,也可以参看:

元之号令纪纲已废弛矣,故豪杰所在蠭起,然皆不知修法度,以明军政,此其所以无成也

这里面就认为元朝和同时的其他义军,都没有法度约束,朱元璋还点评了同时人

天下有兵,河北有孛罗帖木儿,河南有扩廓帖木儿,关中有李思齐、张良弼。然有兵而无纪律者,河北也。稍有纪律而兵不振者,河南也。道途不通馈饷不继者,关中也。江南则惟我与张士诚耳,士诚多奸谋而尚间谍,其御众尤无纪律。

朱元璋并不是不看重军队粮饷这些东西,但他认为“纪律”才是一方势力能否争衡天下的最重要标志。

这也是他为什么几次说,元朝并不是“宽”,而是放纵:

元之末政,宽者失之纵,猛者失之暴。

因此,我暂时得出的结论,就是朱元璋没有说过这句话。但这只是我的搜索结果,我实在对明朝历史所知不多,也许在哪里还有这段话。不过,从上面所引用的话来看,即使朱元璋说过这句话,他的意思也绝不是字面意义上的“宽”,而是认为不能够放纵废弛。[1]

其实,我简单看了一下朱元璋的宝训,还有一部分历史评论,个人直觉是:朱元璋的管理方式,基本构架都来源于农民的生产生活。朱元璋虽然和刘邦都是一介平民,但他俩的身份经历和知识背景截然不同,对于朱元璋来说,他后来的所有价值判断,都来自于早年在乡村的生活体验。他在管理上,往往强调要宽猛相济,但正如我们所了解的,任何一个管理者,一旦说“宽猛相济”这种理念,往往就意味着,这种管理要偏于“猛”,或者说完全就是以“猛”来主打,宽则只是外表的粉饰或者一种“帮忙”。这倒不是说朱元璋本人虚伪,而是管理本身,如果能够坚持“宽仁”,那就根本不用提到“猛”,因为“宽仁”本身就已经包含了严格管理的概念。

参考

  1. ^ 又查了一下网络,发现有人说这句话是来自朱元璋给刘基的信,不过,自己在这方面积累太少,也没有长时间细查,希望有知道的同学告知

user avatar   shaung-zi-shi-zi-zuo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关于这个问题,嵩县另一个回答下有位知友的 @木子樵 的回答特有意思,被我记入了Evernote,特翻出来与大家分享:


越细想“行中书省”这个概念,越觉得有意思。
中书省者,国务院是也。在地方上“行”中书省,并设左右丞相、平章政事,加之以宗王出镇。
感觉在思考胡元到底是不是中国之前,该仔细想想胡元到底是不是一个“国”。

(背景知识:中国现在的“省”起源于唐代三省六部制,类似现在的国家部门,成为地方概念是元代的“行中书省”)


user avatar   bu-wen-yi-1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他的水平究竟如何?
user avatar   hu-xin-xin-46-29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他的水平究竟如何?
user avatar   bu-cun-zai-4-32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他的水平究竟如何?
user avatar   tan-ji-dong-38 网友的相关建议: 
      

unbelievable = 无法相信


user avatar   qing-tong-hu-x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们仔细查查克林顿当政期间对中国和世界的所作所为,就会觉得川普实际上是个挺不错的人。

长相真能欺骗人的眼睛,眼睛能左右灵魂。


user avatar   chen-sheng-7-76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识字率

明代:

明朝对社学的入学年龄规定:“民间幼童十五以下者。”即15岁以下的孩子都可参加,入学时也不需要考试,招生数额也没有限制,凡是愿意读书的,都可以来参加。

《明史·杨继宗传》中记载了这么一句话,即:“成化初,用王翱荐,擢嘉兴知府.......大兴社学,民间子弟八岁不就学者,罚其父兄。”

明代小说出版业繁荣,有大量的人购买这种休闲通俗读物。

传教士记载:利玛窦等合法传教士的著作,他们不约而同地记载道:他们惊讶地发现明国老百姓识字率很高(而那个时候他们使用二十多个拉丁字母的西班牙葡萄牙母国的识字率可能还不如用几千个汉字的大明),并且把识字率高的原因归功于两点:1.中国人特别注重文化教育2.中国各地方言差异大,要互相理解必须靠文字作为桥梁。

清当局:

第一,生员不得言事;

第二,不得立盟结社;

第三,不得刊刻文字。

第四,大兴文字狱

第五,篡改历史文献

第六,禁毁和篡改汉语著作

通过以上手段,经过两百年黑暗统治中国人识字率终于达到历史最低的 1% (清当局学部在1909年的统计,当时中国人的识字率不足1%)





     

相关话题

  元灭宋金西辽西夏吐蕃大理、清灭明蒙古准噶尔和日本侵华有什么区别? 
  如何看待部分用户过分贬低元朝? 
  朱元璋为什么把皇位传给孙子? 
  有人认为古代汉人不在乎最高统治者的族群,为何岳飞是民族英雄? 
  乌兰巴托为什么没有重新易名为库伦? 
  朱棣以后的明朝皇帝祭拜过明孝陵吗? 
  朱元璋杀了恁多的人,为何蓝玉打胜仗之后还要那么猖狂,他傻吗? 
  朱元璋知道朱棣篡位吗?如果知道朱棣篡位,为什么朱元璋不把朱棣给杀了?你怎么看? 
  为什么说钓鱼城拯救了了半个世界? 
  同样御驾亲征蒙古枭雄,为什么康熙能打爆葛尔丹,明英宗朱祁镇却成了也先的阶下囚? 

前一个讨论
陈独秀为什么要右倾投降?
下一个讨论
明明是工人自愿去工厂为什么说是资本家压榨工人呢?





© 2024-09-1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9-1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