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明确说明东汉是防备外戚的,其次不赞成高票@伶濛 的回答里两点:1、光武退吕进薄是警告后妃外戚。2、刘秀和豪族是盟友论。
先回答本问题:为什么东汉不防备外戚?
西汉就是亡于外戚之手,东汉怎么可能不防着外戚?但是两汉用人制度,在汉朝外戚共享皇权是天经地义。所以纵然防备,也无法彻底把外戚排除政治中心,总不能统统杀光吧,那储君需要倚仗的时候怎么办呢。东汉是既防备外戚,也重用外戚。两汉重外戚这是共识。
西汉亡于外戚之手,结果东汉依然发生外戚把持朝政的局面,所以提主可能觉得东汉没有防备外戚。
自古受命帝王及继体守文之君,非独内德茂也,盖亦有外戚之助焉。
因为外戚是合法辅佐皇帝的,他们经常担任侍中,侍帷幄,有通藉权,可以合法的留居宫中。他们是皇帝的姻亲,靠裙带关系成为亲信,因此受皇帝信任,或委以重任,或封侯,成为维护皇权一股重要力量。这股力量是不可能彻底消失的,也是不能缺失的力量。汉朝和外戚的关系是重用——打压——继续重用,东汉最著名的外戚梁氏也最终遭到皇权专制的打压。
皇权的独尊性和专制性就意味着它不允许任何人染指,外戚威胁到皇权,统治者就打压外戚,官宦威胁到皇权就打压官宦,官僚威胁皇权就打压官僚(比如宰相)帝相争权两汉不要太严重。但另一方面,皇权也不可能孤立存在,它必须依赖官僚,外戚,官宦,依靠他们来推动国家机器运转。因此,皇权对三大政治集团的打击又是有一定限度的。这就是为什么桓、灵二帝既防范、打击三大政治集团,又依靠、重用他们。
又如明帝纪里记载【帝遵奉建武制度,无所变更,后妃之家,不得封侯与政】这的确是刘秀防外戚的明令,但建武时期并没有这么做,阴氏一门五侯可是刘秀亲自封的。而刘秀重用阴氏这也是史料记载的,刘秀重用阴氏目的就是巩固明帝的地位。
《后汉书•阴识传》
及显宗立为皇太子,以识守执金吾,辅导东宫。帝每巡郡国,识常留镇守京师,委以禁兵。入虽极言正议,及与宾客语,未尝及国事。帝敬重之,常指识以敕戒贵戚,激厉左右焉。识所用掾史皆简贤者,如虞廷、傅宽、薛愔等,多至公卿校尉。
刘庄当了皇太子,刘秀就让阴识为执金吾,辅导东宫,执金吾在东汉比较权重,有镇守京师,临时征伐的特权。委以禁兵,还有管理武库的权利。
《后汉书•阴兴》
十九年,拜卫尉,亦辅导皇太子。明年夏,帝风眩疾甚,后以兴领侍中,受顾命于云台广室。会疾廖,召见兴,欲以代吴汉为大司马。兴叩头流涕,固让曰:"臣不敢惜身,诚亏损圣德,不可苟冒。"至诚发中,感动左右,帝遂听之。
建武十九年刘秀差点死了,托孤阴兴于云台,想让阴兴顶替吴汉大司马的位置。阴兴叩头哭泣,自认为不能胜任,刘秀才作罢。
上大会群臣,问:“谁可傅太子者?”群臣承望上意,皆言“太子舅执金吾原鹿侯阴识可”。博士张佚正色曰:“今陛下立太子,为阴氏乎?为天下乎?即为阴氏,则阴侯可;为天下,则固宜用天下之贤才!”帝称善,曰:“欲置傅者,以辅太子也;今博士不难正朕,况太子乎!”即拜佚为太子太傅,以博士桓荣为少傅,赐以辎车、乘马。
刘秀想让阴识当太子太傅,就问大臣谁能当太子太傅?群臣知道他的心思,所以就说阴识可以。这时候张佚出来质问刘秀了:陛下立太子是为了阴氏,还是为了天下啊?要是为了阴氏那就用阴识,要是为了天下就用有才能的人。刘秀回答说想给太子找个太傅辅导他,今天博士都直言纠正了我,何况是太子呢?所以拜张佚为太子太傅。
刘秀对阴氏兄弟是足够信任的,所以重用他们,委以禁兵,更想让阴兴当大司马。刘秀在位期间是没有过多防备外戚的,因为外戚根本威胁不到他的皇权。反而他要重用阴家,因为比起宗室,外戚更能成为明帝的倚仗,当然阴氏兄弟也的确是外戚的楷模。
汉朝的传统就是皇后之父或兄必定封侯,外戚以恩泽封侯这是汉朝常规操作。大抵是刘秀怕后世子孙压不住外戚,毕竟不是每个外戚都如阴氏这般,故留下后妃之家不得封侯与政的明令。明帝尊光武政策,明帝在位时马家没有封侯,但是章帝时期马家还是封侯了。
以下是对于高票回答里两点表示不赞同他的观点。
1、光武退吕进薄是警告后妃外戚。
《后汉书•光武帝纪》
甲申,使司空告祠高庙曰:"高皇帝与群臣约,非刘氏不王。吕太后贼害三赵,专王吕氏,赖社稷之灵,禄、产伏诛,天命几坠,危朝更安。吕太后不宜配食高庙,同祧至尊。薄太后母德慈仁,孝文皇帝贤明临国,子孙赖福,延祚至今。其上薄太后尊号曰高皇后,配食地祇。迁吕太后庙主于园,四时上祭。"
刘秀死前做了一件让后人不解的事,他将吕后迁出宗庙,而把薄太后放进去,对于此举古往今来也有不同说法。个人认为说此举是警告后妃外戚是站不住脚的,退吕进薄能起到什么样的防外戚作用?警告阴氏吗?如果刘秀防范外戚的手段就是这种,未免太苍白无力,可以说毫无卵用。当初刘邦还说非刘不王呢,结果刘邦死后吕后就大封吕氏为王。死人是管不了活人的,管得了那也是活人自愿遵守。
如果说退吕进薄背后肯定是有政治意义,那个人看法退吕进薄此举根本目的是巩固明帝的地位,宣示明帝的正统性。
《通鉴》
【王氏之祸烈矣!光武承之,百战而刘宗始延,惩往以贻后,顾命太子而垂家法,夫岂无社稷之臣?而唯阴识,阴兴之是求。识虽贤,何知其不为莽之恭?识虽不伪,能保后之外戚皆如识乎?饮堇而幸生,复饮以冶葛,卒使窦、梁、邓、何相踵以亡汉。光武之明,而昏于往鉴如是者,何也?帝之易太子也,意所偏私而不能自克,盈廷不敢争,而从臾之者,自郅恽之佞外无人焉。若张湛者,且洁身引退以寓其不满之意矣。东海虽贤,郭况虽富而自逸,光武不能以自信,周旋东海而优郭氏,皆曲意以求安,非果有鸤鸠之仁也。于是日虑明帝之不固,而倚阴氏以为之援,故他日疾作,而使阴兴受顾命领侍中,且欲以为大司马而举国授之。呜呼!人苟于天伦之际有私爱而任私恩,则自天子以至于庶人,鲜不违道而开败国亡家之隙,可不慎哉!】
王夫之在通鉴里指出刘秀的忧虑【于是日虑明帝之不固,而倚阴氏以为之援】。因为阴丽华母子得位不正,难以服众。刘秀怕有人借旧太子身份来兴风作浪(事实刘秀死后几个儿子都在造明帝的反),阴丽华母子为什么得位不正,因为郭圣通母子是无过被废的,刘秀本人无过废后是动摇社稷,此举历代遭人诟病。前太子刘强更是无辜被牵连,若是有人利用其身份来政治博弈,引起动荡,受累的也是刘秀和他的儿子们。
被刘秀说有吕霍之风的是郭圣通,刘秀退吕进薄如果是针对谁,那也是针对郭圣通这个废后,刘秀就是想说有吕霍之风的郭圣通是不配进宗庙的。刘秀根本目的是强调阴丽华母子的正统性,阴丽华母子是他一手扶持上去的,也是他力挺的,被他说成有母仪之美的是阴丽华,此时用这个去警告阴氏不是精分吗?正因为阴丽华母子是他费尽心思改立的,所以他绝不允许有人会威胁到明帝的地位。如何巩固阴丽华母子的地位才是他会做的,而不是用这种没用的手段来防着外戚。真要防着阴氏不会这么做,而是把阴氏赶出政治中心,不重用阴氏。而阴氏正是刘秀给明帝培养的倚仗,他是不可能自打嘴巴以此来警告阴氏的。
用这个警告后世外戚,也站不住脚。
《后汉书•皇后纪》
【太尉张酺、司徒刘方、司空张奋上奏,依光武黜吕太后故事,贬太后尊号,不宜合葬先帝。百官亦多上言者。帝手诏曰:“窦氏虽不遵法度,而太后常自减损。朕奉事十年,深惟大义,礼,臣子无贬尊上之文。恩不忍离,义不忍亏。案前世上官太后亦无降黜,其勿复议。”于是合葬敬陵。在位十八年。】
窦氏倾覆之后,朝中一些臣子想要借光武废黜吕太后故事将先后窦氏迁出宗庙。和帝不许,窦氏才得以与汉章帝合葬敬陵。要知道,汉和帝的生母小梁贵人就是被这位窦皇后陷害而死,和帝的外公梁竦也是窦氏害死的。窦宪等人在章帝死后,借外戚辅政的机会,架空年幼的皇帝,权倾一时,完全视皇权为无物。无论从哪方面看和帝与窦氏一门都可谓仇怨不浅。但是和帝为了维护自己即位的正统性,依然坚持不废黜章德窦后的尊位。和帝无视光武黜吕太后故事,并非是不把光武放在眼里,是因为他是窦皇后养大的,也是依靠窦皇后的身份被立为皇太子的,他自然不能把她迁出宗庙。
2、刘秀和豪族是盟友论
盟友是建立在平等的关系上,刘秀的手下有哪个是和他属于平等的关系的?能称得上是刘秀盟友的也只有刘扬,当初二刘联盟的时候刘秀的身份只是更始政权的大司马,在河北占领了一些地盘和数万人马,刘扬是手握十万兵马的一方军阀,两人可以说旗鼓相当,加上联姻这层关系,这才叫盟友。刘秀和刘扬联盟的时候身份不是建武帝,只是更始政权的臣子。后来刘秀称帝,两人就由平等的同僚关系变成君臣关系。
梁窦是刘秀班底最豪橫的,特别是窦融,这位可是统辖五个郡的地方政府,但是刘秀拉拢窦融的时候已经是建武帝了,窦融和刘秀是盟友?两人地位都不平等如何友?窦融只能是建武帝的臣子,还想当盟友?做梦呢!
【刘秀是豪族,元功集团多是南阳,河北豪族。】这种说法网上随处可见。但事实如此吗?刘秀元功就是云台二十八将,而云台二十八将中三分之一是南阳人,三分之一是河北人,三分之一是颖川人,其余剩下的是河西的窦融,梁统,马援。若论最豪橫当属窦融,上面说了,人家是统辖五个郡的地方政府,云台二十八将加起来都不够他看!而云台二十八将基本都是小吏出身,一些小吏出身就敢声称是豪族?脸大呢。那刘邦也是豪族出身了。河北也就耿况,刘植,刘扬,彭宠算豪强。至于两支妻族,郭家是当地大姓,能称得上是豪族的得势力大,有一定政治影响力。郭家并未有这方面记载。但是郭家豪不豪的有什么关系?她家族又没给刘秀提供什么帮助。至于阴家,一乡绅土豪而已,阴,樊两家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有钱,但没什么政治影响力,特别是阴家,祖上多少代都没当过官。阴邓李三家当初是投靠刘演的,后面刘演和刘玄争帝位的时候,这些所谓“南阳豪族”连力挺刘演的资本都没有,看看刘扬和窦融,在刘秀关键时刻举足轻重,那才叫真豪!
至于刘秀出身豪族就更无语了,自古说刘秀起于匹庶,到了本朝倒成了豪族了。从来无视刘钦死后他家由官僚家庭变成平民家庭,舂陵嫡系造反失败导致舂陵刘氏地位下降的事实。哪个豪族出身的人需要自己种田?莫非真以为刘秀爱好种田?哪个豪族起兵之初连一匹马都混不上?哪个豪族上太学没钱需要自己赚取生活费呢。
这个问题, @伶濛 伶濛姐姐的回答已经很棒了,我再补充一点其他方面的原因吧。两汉对于外戚的认知和定位和后世有很大的不同,后世历代帝王几乎都把外戚视为洪水猛兽,和宦官一样是首要防范的对象,然而这并不符合汉代的实际情况。
首先,汉朝是把外戚视为宗室的一部分,汉初宗室兼称外戚、宗亲到东汉变为单指宗亲。两汉尤其是前汉帝王、皇族与外戚的关系远比我们想象的亲密。牟润孙在《汉初公主及外戚在帝室中地位试释》中曾经考证过汉代外戚称宗室、外戚不称异姓称肺腑、骨肉。窦婴是汉文帝窦皇后的亲属,是名副其实的外戚子弟,也被视为登记在册的宗室子弟。汉制禁止同姓宗室子弟娶掖庭外放宫女(防止禽兽行),按照常理应该只是禁止诸侯王,但实际上也将外戚涵盖在内。汉哀帝时期,司隶校尉孔光就是以“及根兄子成都侯况幸得以外亲继父为列侯侍中,不思报厚恩,亦聘取故掖庭贵人以为妻,皆无人臣礼,大不敬不道“的理由弹劾外戚王根父子。既然把外戚也看作是同气相出的宗室,那么对外戚的防范程度肯定会大大降低的。从当时的子从母姓、重视异父同母兄弟姊妹,出嫁女性所生子女仍被视为母族成员等诸多在后世看来有些难以理解的行为可以看出,母族对汉人的重要程度是远超后世的。陆抗是孙策外孙,母亲是孙策女儿,印象中,后世皇室外孙很少会用“王室所出”这样的词形容自己,但是由于吴国去两汉未远,父系宗族和母族的关系远比后世密切,陆抗潜意识也把自己看作是王室的一份子,为国效力,责无旁贷。
孝景三年,吴楚反,上察宗室诸窦【索隐:案:谓宗室之中及诸窦之宗室也。又姚氏案:酷吏传“周阳由,其父赵兼,以淮南王舅侯周阳,故因改氏。由以宗室任为郎”。则似是与国有亲戚属籍者,亦得呼为宗室也。】如窦婴贤,乃召婴……举適诸窦,宗室毋节行者,除其属籍。
《陆抗传》:“况臣王室之出,世荷光宠,身名否泰,与国同慼,死生契阔,义无苟且。”
汉朝重要的史书《史记》、《汉书》和《东观汉记》【这里不讨论范晔的《后汉书》,范晔已经是南朝刘宋时期的士人,他对史书体例的改变并不能正确反映汉人对外戚的认知】都是把皇后传记放到《外戚传》里,史书中并没有为后妃单独立传,可以说直到魏晋才开始为后妃单独立传。以「外戚传」来编纂历代后妃传记在汉代的纪传体史书中,是一种结构性的存在,不存在官修、私修、前朝还是国史上的区别。汉代外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外戚指的是太后父兄辈与皇后的父辈,当朝皇帝之母与妻族居于皇帝之长辈地位的成员。广义的外戚是皇帝母族妻族的成员,《史记外戚世家》以「某太后」之名来记载外戚,皇帝舅舅的身份又比皇后父亲的身份更为重要,汉代外戚和皇帝存在长幼辈分上的关系。在汉人看来,皇后的重要身份并不体现在她是某位皇帝的皇后,而是继位新君登基后,以太后的身份成为新皇帝倚重的外戚。
即使经历了外戚王莽篡位夺权的东汉士人班固,也对外戚的作用给予积极的肯定。在汉章帝看来汉家舅氏封侯就像皇子封王一样,是天经地义的合理行为。这本身就表明了外戚在汉王朝权力结构中具有正当合法的地位,本身就是王朝权力结构中合理的存在。再往下讨论,汉代的外戚辅政、担任侍中、为皇帝侍医药,就不只是因为专权才获得的权利,而是必须对皇室尽忠的义务,担负着保卫皇家的重要责任。
《汉书外戚传》:自古受命帝王及继体过文之君,非独内德茂也,盖亦有外戚之助焉。
《后汉书皇后纪》:帝省诏悲叹,复重请曰:“汉兴,舅氏之封侯,犹皇子之为王也。
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确实为防范外戚做出了很多努力,然而他怎么做的呢?“及显宗立为皇太子,以(阴)识守执金吾,辅导东宫。帝每巡郡国,识常留镇守京师,委以禁兵“,其实东汉前期还是以整顿宾客和诸王交通的不法行为以及楚王一案为重点,外戚并不是首要防范对象。顾炎武也注意到了东汉初光武、明、章三帝在用人上实行重外戚而轻宗室的一贯国策。他说:“光武中兴,实赖诸刘之力。乃即位已后,但有续封之典,而无举贤之诏。明章已下,恩泽教训,徒先于四姓小侯,而不闻加意于宗属者。”随着东汉中后期儒家思想的深入人心,父系意识的成长,外戚与皇室关系中的「异姓」属性才为士人所关注,并不断受到士人的攻击,出现了很多否定外戚正当性的言论,“陛下富于春秋,纂承大业,诸舅不宜干正王室,以示天下之私“,皇室给予外戚权力变成了大权旁落、政在私门的体现。东汉由于皇统屡绝,母后多次临朝,外戚也确实多飞扬跋扈之辈,但是东汉士人反对外戚专权的背景是在父系意识不断成长、儒家理念的影响下作出的行为,目的是从根本上否定外戚在汉王朝权力结构中的正当性,然后按照他们的理念,改造王朝的权力结构(吐槽一下,在正统士人看来,皇帝不能重用宗室、不能用外戚、宦官,只用他们士人最好)。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这里前面的回答就完全是凭印象在回答,不但对后汉的制度变迁和政策变化只有概念上的感觉,更是对后汉的历史基本不了解。
后汉不防备外戚吗?刘秀没有借鉴前汉的外戚之乱吗?要知道光武帝可不是靠继承权得到的天下,而是靠武力在新莽王朝的末世里崛起的。王莽以外戚起家,宗族世权,更持国柄,五将十侯,终于改朝换代,就是前脚刚发生的事。所以后汉建立后,光武帝就已经开始压制外戚势力了。
刘秀本人是乡里豪族出身,其母族南阳樊氏为乡里著姓,两支妻族郭氏是真定郡著姓,南阳阴氏则是比于邦君的大族。光武帝的元功集团多是南阳、河北豪族,投奔刘秀时大多带领宗族宾客相随,多者数千。最后割据河西自守的窦融、马援、粱统等人倒向光武帝,为了拉拢这些河西大族,刘秀与他们大量缔结姻亲,世代联姻,巩固统治。为加强与豪族之间的盟友关系,后汉立国后特意制定以大族良家童女为对象的选妃制度,不如前汉以色取人,而是要求“淑哲令德”“合于法相”,而这种德才兼备的标准往往会被重视儒家教育的功臣列侯集团所垄断。
后汉建立后,鉴于前朝王莽篡位,刘秀在尊崇元从集团和姻亲河西集团的同时,就开始着手抑制外戚权力、巩固皇权了。后妃之家,不得封侯与政。
《东观汉纪》:光武闵伤前代权臣太盛,外戚与政,上浊明主,下危臣子,后族阴、郭之家不过九卿,亲属荣位不能及许、史、王氏之半耳。
前汉外戚专权的标配是以大司马大将军控制军权,领尚书事控制中朝中枢机构尚书台,从而实现对军政大权的控制。光武在统一全国后,开始改革制度,控制军权。先是降低大司马大将军和骠骑大将军的地位,使其在三公之下。然后退功臣、进文吏,功臣集团都以列侯就第,依然可以参预军国政事者仅十三岁就追随布衣刘秀的邓禹、为刘秀起兵兄弟宗族六十四人被杀的李通和每战先登身受十二创的贾复三人而已,自是诸将莫敢复言兵事。
吴汉以大将军为大司马,景丹为骠骑大将军,位在公下
偃干戈,修文德,不欲功臣拥众京师
同时,为了限制外戚控制尚书台,光武废除了以外戚统领中朝的制度,取消了外戚“平”“领”尚书事之权,逐步外移尚书台,内朝官员悉改用宦官。由是,政务枢机之权决与尚书台,尚书台通过宦官而非外戚与皇帝沟通,改变了前汉后期外戚专政的局面。于是“自宗室诸王,外家后亲,皆奉遵绳墨,无党埶之名”。
光武帝特意为了防备外戚,还在晚年做了一件意义重大的事:他把吕后搬出了宗庙,而改为祭祀文帝生母薄后。并下诏曰:
高皇帝与群臣约,非刘氏不王。吕太后贼害三赵,专王吕氏,赖社稷之灵,禄产伏诛,天命几坠,危朝更安。吕太后不宜配食高庙,同祧至尊。
作为后汉开国皇帝刘秀就是以前汉开国皇帝高祖刘邦的吕后为训诫,警告后妃外戚,不得干预朝政。
光武之后的明帝,对外戚的限制更加严格,违法者不宥情,有能者不任重职,甚而令外戚互相监察。尚书阎章精明能干,但因为其妹为明帝贵人,被出为比二千石的步兵校尉了。
章精力晓旧典,久次,当迁以重职,显宗为后宫亲属,竟不用,出为步兵校尉。
扶风窦氏强劲显贵,一门一公、两侯、三公主、四二千石,相与并时。自祖及孙,官府邸第相望京邑,奴婢以千数,于亲戚、功臣中莫与为比。其子弟多有违法,被明帝毫不留情的诛杀,并以前汉外戚窦婴、田蚡之事责怪窦融。
永平二年,(窦)林以罪诛,事在《西羌传》。帝由是数下诏切责融,戒以窦婴、田蚡祸败之事。融惶恐乞骸骨,诏令归第养病。岁余,听上卫尉印绶, 赐养牛,上樽酒。
其后梁窦之家,互有非法,明帝即位,竟多诛之,自是洛中无复权戚。明帝一朝,外戚无不谨慎自守,无人敢僭越犯禁,更甚于光武之时。明帝恩威并施的同时,又加以教化,让功臣外戚子弟学习经学,其中外戚樊氏、郭氏、阴氏、马氏合称“四姓小侯”。
至于后来外戚专权,本质原因还是皇帝大多壮年早死,少主即位,而即位的少帝又往往与太后没有血缘关系,还有安帝、质帝、桓帝、灵帝,皆以外藩入嗣大统。所谓东京皇统屡绝,权归女主,外立四帝,临朝六后。太后临朝,不得不依赖父兄,寄以腹心,遂成外戚势力。外戚如扶风窦氏、安定梁氏等本就是军功集团的豪族,依靠后汉选良家女的选妃制度、自身强劲的经济势力和庞大的门生故吏网络,可以迅速掌控朝政。而一旦外戚掌握权力,又不想出让权力,则又贪立外藩少帝以长久把持朝政,由是循环了。外藩入继则皇帝本身毫无势力,只能依靠太后,受太后控制。少帝则无理政之能,必然倚靠外戚执政。至于少帝能长大成功夺权后,最多活到三十多岁就一命呜呼了,后汉就只能沿着原路前进了。
如果想更全面了解的话,推荐几篇论文,虽然侧重角度不同,质量也有高低,但还是基本上把后汉外戚的相关研究成果总体呈现出来了。
《东汉桓灵时期的外戚及其政治》-郑先兴;
《东汉前期的皇权与政治》-秦学颀;
《东汉外戚官宦之间的斗争与士大夫的分化整合》-方燕;
《东汉外戚的作用》-刘太祥;
《东汉外戚政治研究》-顾凯;
《藩王太后与东汉外戚政治研究》-齐继伟;
聪明人靠统计数字和洞察来得出结论。
平庸的人仅依靠统计数字来获取信息。
笨蛋成天看个案小作文来悲鸣或自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