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若介意与曹操缔结君臣关系,当初便不会选择为曹操效力。
彧去绍从太祖。太祖大悦曰:"吾之子房也。"以为司马,时年二十九。
他担任曹操的司马,已经是当时标准的君臣关系之一,真在意这个的话,早飘然而去,另寻下家了。
荀彧投反对票,是对曹操篡汉意图的表态,而不是耻于做曹氏之臣。曹操在当时位极人臣,职官待遇方面纵然还能有所增加,也只是隔靴搔痒,聊胜于无。臣子这条路已走到头,不安于现状,便要谋求打破礼法限制的方式,董昭谋划的封建五等即是此法。
对于荀彧而言,他想维系汉家天下,天子人可以换,但姓不能改。曹操与董昭要走这个形式,他自然反对,也只能反对,不能反抗。
说来可笑,曹操杀边让吞兖州之乱这苦果,不杀刘备促成了毕生之敌,欲杀祢衡需假他人之手,诛杀孔融尚则用路粹构陷,那么杀荀彧呢?
某种角度出发,荀彧与刘协一样可怜,大汉尚书令貌似风光无限,实则土鸡瓦狗。论才干,智慧,能力,谋略,名望等他远胜前者,更怀有忠汉之心,可事到临头是怎样的?没有武装反抗,消极的政治对抗,若不是最后还有以死明志之举,在维系汉室这件事上,他比刘协也就是半斤八两。
刘协是傀儡,荀彧也是傀儡,一个替曹操掩饰真正意图,经营汉室的傀儡。荀彧任凭曹操攫取天子与汉庭的权力,那么后来自然也不会具有阻止曹操篡汉的力量。汉朝就是空壳,大汉尚书令又能有个啥力量,最后连个大烟膏子就酒的机会都没有。
他能做的就是劝阻,然后等候命运降临。寄望于伟力归于自身的曹操大发慈悲放过改朝换代,自己做皇帝的念头,这本身就是件蠢事。
在不改其志前提下,荀彧有个好结局,只能寄望于二件事,要么曹操换成刘备,即便称帝也是汉家天下,刘氏江山;要么曹操换成诸葛亮,即便行君权也不失礼,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但无论怎么讲,说荀彧因为不想和曹操缔结君臣关系才反对其称公都是没可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