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应该怎样分析甲乙行为,应该怎样判案? 第1页

  

user avatar   wang-wei-lin-1 网友的相关建议: 
      

补充修改:

丙的定性还受环境背景的影响。

1.如果是室内或人迹罕至的旷野的,或者深夜人少时,那么丙应该能意识到自己不救助将必然导致乙的死亡。这里推定一个直接故意应该没太大问题。

2.大白天马路上或公共场所杀的:这里是间接故意,因为丙可以相信别人也有机会救助乙。

而丙承担责任是来源于介入事件这一点,你既然介入了,就参加了因果关系。(为了防止有人疑惑,为啥别的路人不判故意杀人。)

但无论如何不是单纯的教唆犯,因为丙不提供救助这本身是一个行为。单纯的教唆犯本身除了嘴炮是不实施行为的。



1.甲成立故意杀人罪既遂。解释:

不认定是犯罪中止的原因。犯罪中止是指行为人基于自己的意志自动有效地停止犯罪/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其包含实施行为前和实施行为后的中止。

甲已实施犯罪行为,中止要件就必定得包含:有效地避免犯罪结果的发生。

从结果看,无效。

因此认定既遂。

2.丙成立故意杀人罪既遂。解释:

这里不是间接故意的情形。是推定直接故意的情形。

间接故意、一般直接故意、推定直接故意略有不同,

一般直接故意是知道行为可能或必然会引起危害性结果而积极追求;

推定直接故意是明知行为必然引起危害性后果而放任;(注意【明知、必然】这种情况下只能认为你是故意的了。)

间接故意是指,明知行为可能引起危害性后果而放任。

丙明知不作为(不作为也是一种行为)以及教唆甲不作为(教唆行为)必然导致乙死亡,却予以放任,应为推定的直接故意。

3.综上,二人成立故意杀人罪(既遂)的共同犯罪。甲主犯,丙可以主/从犯。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张扣扣案一审判处死刑? 
  2016-2020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率为 13%,你怎么看?通过率应该提高还是降低? 
  春节假期如果适当延长,推迟办公或在家办公期间,工资应如何计算? 
  法学专业都有哪些梗? 
  美团因涉嫌垄断被调查,企业因「二选一」被立案传递出哪些信息? 
  看守所的犯人是怎么吃饭的? 
  证监会表示满足合规要求的 VIE 架构企业备案后可以赴境外上市,这意味着什么?还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信息? 
  北京排查整治超时加班问题,依法保障职工工时和休息休假权益,会带来哪些变化? 
  关于法官通常有哪些误解?法官的日常工作有哪些?发展前景如何? 
  嫂嫂对小姑先骂后推,小姑顺手拿木板把嫂嫂鼻子打出血,嫂嫂去医院检查费用该谁买单?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男子殴打扫地小男孩」事件?
下一个讨论
A强迫B把C杀了,该如何判定?





© 2025-04-1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4-1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