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几个认识误区。
1、“盗窃行为”与“盗窃罪”有区别。
盗窃行为仅仅是客观上的秘密窃取行为,它仅仅是一个犯罪的组成部分之一(必要条件),但不是一个完整的犯罪(充分条件)。
法律上的“盗窃罪”,是对一个人实施秘密窃取行为的整个事件进行法律评价,它不仅要考虑客观上的秘密窃取行为,还要考虑这个人的主观故意是否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这个人实施该行为的目的或意图是否有正当理由,等等其他的犯罪组成部分(主观心态,行为人的身份、年龄、精神状态等等因素),作出刑法上的评价。但这个客观上的盗窃行为在刑法上的评价除了盗窃罪以外,还可能无罪,也可能是一般的违法,也可能成立贪污罪,侵占罪,职务侵占罪,等等。
所以你那句“感觉盗窃行为无处不在,最常见的就是不问自取,按照法律条款都可以适用盗窃”中,“盗窃行为无处不在”是正确的,但是后半句“按法律条款都可以适用盗窃”就不严谨,因为单独一个“盗窃行为”不足以根据法律条款作出评价。
2、犯罪构成中需要考虑行为人的主观内容。
不仅是法律条文中对“盗窃罪”的描述要求行为人“主观上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而且哪怕是按犯罪构成的理论,也要求行为人有“不法”(侵害某种合法权益)的主观认识和客观行为。
所以在你举的这些例子中,
1、不问自取拿关系好的朋友的吃的,比如一桶方便面
2、不问自取使用舍友的一点纸巾、洗发水
3、使用合租室友放在公共区域的洗手液
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根据双方的关系、相关物品的价值等生活经验,足以推定被害人事后知道了也会同意的情况,除非你额外脑补了“双方关系非常差、曾因为自己物品被动而发生争吵”等新的条件。
“被害人事后知道了会同意”,法律术语叫“推定的被害人承诺”,行为人基于这一认识而“不问自取”,仅仅是客观上的秘密窃取,但他的主观上并未认识到这是一种“非法占有他人财物”,所以不成立盗窃罪。
4、拿了公司的一点几毛到几块钱的小物品,比如A4纸、便利贴之类的。
这个,严谨地说,要看获得相关物品时是正当用途还是私用。后者才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盗窃行为。
这些文具由于价值较低,通常都是默认公司发放给员工后即将所有权转移给员工,因此员工不管是在公司使用还是拿回家用,只要取得时是正当目的,那都是对“自己所有的物品”的自由使用,并不是盗窃。
但是,如果是以公用的借口取得物品后,拿回家用,这就是盗窃或诈骗行为了,根据具体情况,可能会被刑法分别评价为盗窃罪、诈骗罪、职务侵占罪,等等。
当然,一方面这些物品价值过于轻微,不足以动用刑法手段去惩罚;另外一方面从证据上也不可能明明白白地区分清楚到底取得财物时是正当用途还是非法占有,我们根据生活经验可以推断“占便宜”的可能性很大,但光凭猜测不能认定犯罪。
5、万一因为纠纷而偷了东西呢?便利店标价显示有优惠的商品,付款时却没有优惠,工作人员不讲道理也不给解决,所有商品全部退款也不同意。然后一时冲动就偷拿了等价值的东西。(比如几元钱的东西)
因为纠纷而偷东西,需要看事由来判断这个盗窃行为是自力救济行为还是一种侵权。
前者缺乏非法占有的目的而无罪,后者是非法占有的盗窃。如果粗糙一点,通常可以用一般的社会道德观念来判断,符合一般社会道德的,就有正当性,不符合一般社会道德的,就是非法占有。
但具体到你这个例子中,因为价格问题而偷商品,明显缺乏正当性,是非法占有的盗窃。买卖自由的道理,不用我说了吧?
3、抢劫罪的成立
谁告诉你抢劫罪就一定要抢?
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暴力、威胁或其他手段取得财物。
打人的时候人家主动给你钱,以正常人的智商,都知道这个钱不该你得,所以你接过来了当然是“非法占有”的抢劫罪。这个不需要“听说”,我都可以明确地给出肯定的答案。又指望天上掉馅饼又希望这馅饼没风险,现实没这么美好啊。
4、转化型抢劫罪的成立
行为人在盗窃、抢夺、诈骗时,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的才构成转化型抢劫。
所以,小偷被打时还手,要分几种情况:
又不像手游有战力显示,谁知道小偷口袋里有没有刀,会不会反抗。所以以削弱小偷战力、控制其逃跑能力的一定暴力程度内的殴打行为,是正当防卫。如果小偷还手,那就是“以暴力抗拒抓捕”,属于转化型抢劫罪了。
而抢劫罪是允许无限防卫的,小偷还手的时候,被打死了也活该。
这种情况下,打小偷显然已经是一种侵害他人人身权益的不法行为,此时是可以还手的,而且小偷此时还手属正当防卫。但是,在证据上很难证明。
当然,只要对方没有下死手,不建议小偷还手。实践证明即使是为了泄愤而打小偷,小偷还手也很容易被打死。
这其实是证据问题,很难明显界定“抓捕”与“泄愤”的时间分界点。因此实践中一般倾向于尽量往A靠,只要没打死打残,警察也懒得管。
当然要是打死打残了,打人者就是防卫过当了。
综上,小偷被打时如果还手,不管是什么情况,从法律上都比较吃亏,很容易变成转化型抢劫罪;从经验上说,也很吃亏,很容易被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