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一个员工的离职成本到底有多高? 第1页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时候,是没法计算了,搞油气综合研究的,熟人太多,我匿了。

从上世纪90年代就在某盆地工作,一直负责热点区域的研究和井位部署,中间还经常参与各种区域研究。一工作就是15年,中间基本放弃了自我,全身心的投入了研究工作。

要知道,搞油气地质综合研究的,靠的是多年的用心工作和积累。

提起盆地内的那些探井就知道在哪出油,区域级别的成套图件还是亲自带着同志们做出来的。地层、储层、油藏、构造、断裂....尽在心中。

为了工作,可以没有周末,没有节日,经常通宵加班、思考....

一个一个解决了很多博士、博士后解决不了的难题

成功突破了前人的思维,在别人淘汰的区域为某桶油找到了几个油田,你说值钱不?几百亿

结果,换了主要领导,因为没去送礼,没去送礼,没去送礼,居然被穿小鞋。

一气之下,离开了,跟钱没有一分钱的关系,就是不愿意跟这种领导了!

气氛确实是传染的,骨干们立马都兔死狐悲,前后一段时间,纷纷离职了。

一个十几年打造出来的优秀团队,彻底完蛋了

然后,研究工作又一步退回到了十几年前

从基本的地层、构造、储层、烃原岩开始研究....定了n口探井,全部失利,别问我这钱有多少,起码10个亿了,心疼不?

不过话说回来,话国家的钱,谁TMD心疼,尤其是专心敛财和“官斗”的LD。

如果原团队在,这些井根本不可能去钻。我们原始团队先后发现5个油田,重点井全部成功,基本无失利,而后来,基本不成功。这就是新手与老手的差距,特别是团队作战的差距。

人走了,脑子没了,知识和积累归零。

以前我们汇报给专家,专家看个报告就能拍板定井成功,是因为我们坐在办公室盯着一条断层能思考半夜,回答无数个why的结果,而这些断层,融合了附近上千平方公里内不同层位提供的各种信息,人走了,要构建这种信息场,归零,专家再拍板,也是枉然。

一个无用的人离职,可能是无声的

一个有用的人离职,可能是无补的

特别是研究人员!

---------------------更新--------------

本来不想多说啥,其实,从国企出来的人,估计都有这样的体会

居然点赞的人这么多,就更新一下,首先祝各位知友中秋节节日快乐

看到很多赞的,也看到有疑问的,补充说明一下。

油气田的勘探研究是一个非常综合的研究过程,需要耐心、细心和极大的精力(当然,简单糊弄也能过去)。

你要能收集各类资料:尽可能多的地质、地球物理以及流体的资料,也就是常说的钻测录试、震和非震的资料;

你要尽可能多的占有空间上的资料与思维:区域的、区带的、以及同一构造带、同一层系的沉积规律。

你要做的就是利用这些资料,把地下的“场”重新构建出来。而且是构建出来一个“活”的地质体。

---沉积如何发生的、构造如何影响和作用的、流体如何形成、置换与聚集的....

最后,你才能得到一个大致的推论,为何有油气的聚集而不是水、二氧化碳、甚至是硫化氢....

我工作时,一定是要把这些要素尽量考虑清楚才会下结论的,所以:

离职后,被邀请参加另外一家公司,本想休息一个月也没休息成功

欣慰的是,我接手新区块后,负责部署的近10口探井仍然保持100%成功率

也许,是对油气地质还有一种敬畏吧

而不是为了工作而工作。


另外,大家也不用替我担心,出来的日子才真是打开了一个新的大门。比国企还是好了太多。


anyway,谢谢关注的每一位知友!


---------------------9.27更新-------------

没想到,这2天的赞已经突破4k了,让我受宠若惊

看到有些疑问为何早不离开?在此也捎带回答一下大家的这个问题

其实,在国企的研究单位,有知心的领导和一群好的队友,埋头工作,幸福感真的是很强烈的。似乎钱也不是那么重要。

我曾经的同事们:

为了及时交课题,常常毫无怨言的加班到凌晨4点,让我感动

女组员跟着我赶工作,孩子都是家里人送来喂奶,让我无法不感激

为了及时提交井位,大部分人都能陪着一起通宵达旦的工作

然后天亮去吃碗拉面,反正只要有需要,随时加班,毫无怨言

出油了,大家出去痛快的喝吨酒,不醉不休,然后回来继续加班

我曾经的领导们:

大领导,也能支持。啥事找到办公室总是笑意盈盈;

而直接领导,更是在后面默默的支持。还记得我计算错误,把生产费用用超时,领导默默找财务负责任人和老大给抹平了;还记着我们都是在夜深了才回家,而且在关键时候总是顶住上面领导的压力,为大家争取尽可能的福利,如进修等。可惜我认为那是虚的,浪费时间,多次拒绝了领导的好意,自己没啥,但带坏了团队(耽误了大家),大家都没进一步拿更高的文凭。

所以在工作的那么长时间里,从来没动心过出来。这也许就是国企的“感情留人”吧。

我也真感谢那时领导和同事们,至今我们还是钢铁一样的友谊。

其实,在2003-04年那个时候,已经收到很多邀请了,工资待遇给开到20万,外加一堆福利,但也从未有一丝的心动。

还记着那个年会,领导酒后坦言,“今年我知道好几波人来找过你,但我信你,信你不会离开我们”

换你,你会离开团队吗?

反正这种氛围,我是不舍。我相信,如果不是换领导,我还是会守着那股清贫在挑灯夜战,孜孜不倦。

而无怨无悔!

套用“极限挑战”的名言:这就是命


大家这么给面子,谢谢,春节快乐哈,再更新一下

---------------2019年2月12日更新....................

老人还在油田,于是春节回去,跟老同事们喝酒聊天

朋友之情依旧在,回忆当年颇唏嘘

留下的,要么退休了,要么升官了

但对于现在公司的管理和人员的状态,都已经失望了。

混日子,已经成为一种态势

只能说,有些国企,注定将在历史中沉沦。

---------------

大家关心那位老领导,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也了解了不少“内幕”消息

因为我毕竟还是有一点名气,因此我的离队,对公司,对他也造成了不可避免的影响。

我走后,除了我的团队,公司先后也走了其他部门的几个业务骨干。造成上级对他的不满

于是,他的位置也就定死在了处级,而且也被调动到了一个闲职。

唉,也替他可惜,本算是有点小才,事业上也曾是一条康庄大道,楞走出了荒原的味道

祝福他的这几年,平平稳稳的退休吧,就别折腾害人了!


user avatar   wo-bu-zhi-dao-12-47-86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瓜不好吃了,先来官方的,然后是我自己翻的资料的,不知道能留多久



近日,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原副主任设计师张小平离职事件引发社会较大范围关注。为回应公众关切,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现将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一、张小平个人基本情况

张小平1994年入职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2011年8月取得研究员资格,2015年3月起担任低温推进剂发动机型号副主任设计师,从事液氧煤油高压补燃和液氧甲烷发动机系统设计,参与了多项低温发动机项目论证。

二、张小平脱密期内离职情况

2018年3月,张小平向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提出辞职申请。出于爱惜人才考虑,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与张小平进行了多次沟通和挽留,但其离职意向坚决,并在单位未批准的情况下自行离所。

由于张小平为国家重要涉密人员,根据保密法和单位相关规定,离职前必须在所内非密岗位进行脱密,脱密期为2年。为此,2018年4月,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与张小平进行谈话,向其解读离职流程及脱密期管理规定,告知其须遵守国家保密规定,回单位履行脱密义务。但张小平仍然自行离所,对保守国家秘密和单位技术秘密带来了较大隐患。

三、《张小平参与我所型号研制情况》材料相关说明

鉴于以上情况,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向西安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申请,要求张小平继续履行聘用合同,按脱密期管理规定回所脱密。

2018年9月17日,根据律师意见,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承办人向仲裁庭提交了《张小平参与我所型号研制情况》材料。承办人因急于达到让其回所脱密的目的,在材料中措辞失当,夸大了张小平在所参与研制项目中的地位和作用。该材料经张小平个人朋友圈发布后,扩散到网络上,引起了较高的关注度和一些误解、误读,产生了不良影响。今后,我们将加强内部管理,在工作中更加严格、严谨,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承办人因急于达到让其回所脱密的目的,在材料中措辞失当,夸大了张小平在所参与研制项目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是做假材料了吧)



张小平的论文


院长的,很明显院长是行政管理人才


有传言说这文件是让张小平回来背黑锅的,报道是3月的,3月的时候还一切顺利,后面就都是张小平的错了,我是看不懂了

文件是你们院的,采访是你们院长接受说的,天晓得什么时候这回答就被删了.............

嗯,张小平离职影不影响上月球我们围观的不懂啦,你们说了算,他可以影响也可以不影响,薛定谔的登月张小平现象,但是你们院的口碑目前应该被败的差不多了。


中国载人登月的主动力系统480吨液氧煤油发动机的最关键技术岗位副主任设计师离职去了民营企业,直接卡住了项目

明着说等着摘桃子的人太多,技术骨干心灰意冷跑路了,然后载人登月直接被影响了

现在求着上级领导用行政力量把人押回来

简直滑稽的一比


载人航空看看国人的兴奋劲

载人登月因为摘桃子的撒布行政搁浅打击民族信心和额外开支怎么量化

没法开展工作不是我说的,是这群行政自己搞不定了求上级领导的时候说的

手动滑稽


user avatar   pioneerai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一哥们。2016年在一家大公司做外包,刚去时领导没把他当回事,交给他一个多年没人管的烂摊子。

他硬是靠自己一个人,把这个烂摊子给盘活了,本来做的运营,自学了编程,写脚本让工作效率暴增。还把用户运营给搞定了,一个人管理N个群,活跃度都超高,和用户打成一片。他都是两台电脑同时操作,一个跑脚本,一个做运营。

问题是太累了,同事都说他脸色差极了。收入也不高,税前8K*13,每年到手不到10万。干了一年半受不了了,提了离职。

用他的话说,领导还不错,对他很肯定,每次绩效考核都是高分,知道他一个顶俩,也是各种挽留,但奈何他负责的环节当时在业务中比较边缘(毕竟是没人管的烂摊子),也不想给他多少实质的好处。

他说他的处境很尴尬:既然一个人能干,那公司自然不会多投入,不值。也就是涨薪一点点,实质没有改变。

他走后,接手的同事就不停联系他,真的搞不定。他说,他写的脚本很简单,毕竟不是专业的程序员,写不出太复杂的,但是脚本和业务深度相关,必须懂业务细节+会编程才行,研发没他懂业务,运营又不懂编程,这个脚本只有他才能维护。

随着业务不断发展,后面的同事只能用笨方法解决问题,没有脚本的帮助非常枯燥,留不住人,几个月就跑了。

到现在,他的岗位足足招了5个人才搞定,并且每个人的收入都是他当时的两倍,公司的成本几乎翻了10倍。他挺无奈的,公司增加了成本,他也没挣到多少钱。双输。

不过后来他换工作,涨薪75%,岗位是他梦寐已久的产品经理,也算是对他的一种肯定吧。

然而他依然怀念原来那份工作,受肯定,气氛好,有自主权,不用撕逼,喜欢和用户聊天,如果坚持下来了,现在估计是个小组长了。


user avatar   chen-wen-bin-97-6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经济形式这种情况下,就别再打鸡血YY员工离职了,老板都是傻子了,亏了很多了什么的。

知乎上主要受众有很多打工的年轻人,很多答案顺着他们爱听的说,其实是在害人。

一个员工离职成本多高,取决于他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也取决于公司的管理情况和业务能力。

管理完善的公司,一般员工离职真的没啥大损失,该交接交接,该继续招人就招人。

有核心竞争力的员工离职当然是巨大损失,不过这种是很小概率的事件。

如果要举例的话,也有很多离职以后就希望原公司倒霉的人,自己离职后混的很惨的。

所以客观点说,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让你们从小学辩证法是为了让你长脑子,不是让你们把老板当靶子来YY自己的人生价值的。


清醒点,孩子们。大多数人都是平庸之辈,他们在资本跟前没啥加害权和话语权。

你要做的是努力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不是在哄着你开心的答案下面点赞。

自我欺骗自己是精英很容易。

猪也是这么想的。


user avatar   zhou-shi-yong-93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的企业多了,走的地方也多了,于是我这个非人力资源的想说两句:

这个问题不是如题目正文所设想的“有2个月的新员工招聘期、3个月的适应期,6个月的融入期;此外,还有相当于4个月工资的招聘费用,超过40%的失败率”,因为这仅仅是一种情况,实际上一个员工离职的成本,或是说损失是存在多个因子变量的函数,而不是这样一组常数。

首先一个因子就是获得劳动力的难度,这个难度在不同地方是不同的,深圳广州的难度和惠州东莞不同,惠州和东莞之间有不同;城市和郊区不同,郊区和农村不同。城市越大,劳动力流动越快,深圳的新员工招聘期可能远低于2个月,但是如果你是苏北农村的一个乡镇企业,你需要找一个工人,也许在方圆十几里以内都没有富余的劳动力给你。

其次就是这个岗位的稀缺程度,也可以说是高级程度,找一个搬运工和一个工程师不同吧,有些地区,救场所用临时工的市场非常成熟,能够有影响的可能只有专业技术和专业管理岗位了。

再其次,管理岗位和技术岗位不同,技术岗位缺失的影响是立竿见影的,管理因为临时好糊弄,多数时候决策问题会在未来造成后果,所以往往技术岗位的缺失因为“立刻很疼”马上对策而不会造成太大影响,管理岗位的缺失经常造成无法挽回的影响以后才开始想补救,却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第四,就是岗位的通用性,这个决定招聘和培训的时间,一个成本会计的岗位可能很通用,即使两个跨行的企业之间都可以共用成本会计,但是一个专用设备的维护人员可能需要从操作到调试,从调试到维修需要1年以上的时间,越是通用岗位,越是不会有太多的招聘和培训成本。

第五,就是企业内部职务顶替人员培养的程度,多数时候企业内部都会有一定的岗位备份,我见过最复杂的,因为A走了,不得不将B调来顶替A的工作(非B不可),再用C顶替B的工作(理由同A),然后调动D来顶替C的工作,最后外招一个人来做D的工作。很多时候企业只要足够大,都是左右腾挪得过来的。只要不发生雪崩式的离职活动,一般的个别离职造成的影响不会有太多成本。

第六,说一下适应期,这个决定招聘的成败,一个员工离职了,招聘的新员工需要多久可以适应,而且不会因为不适应而离开,至少留够一个时间段。我是觉得能不能适应,适应期多久,这个取决于企业本身的氛围,还有当事人自己的能力,算是一个非常不稳定的数据,有的企业好,有的人好。

第七,“一个员工离职会引起大约3个员工产生离职”,这个可不好说,离职本身并不总是负面的,比如一个部门摆尾的累赘员工,大家都会希望他离开,他不走别人都想走了。还有就是自己的顶头上司离职,难道不是自己的职业机会吗?很多人离开公司的原因是看不到自己上司升迁或离职的希望了。还有就是企业本身各方面不错,但是就是处在收缩周期了,有人愿意留下,有人愿意离职,离职的人造福留下的人。

第八,承接第七条,其实很多HR都有一个做法,那就是8-10年的员工,如果得不到升迁,HR是非常希望他们能够自己离职的,因为这个年份的员工如果离职,给公司节省的费用可能是会高于招聘新员工的所有成本。很多时候,等不及员工离职,HR即使炒掉并且按照工龄赔偿也划得来。华为清退40岁以上程序员 科技猎头:我们也不要

对了,题主说到了一个单词——“核心人才”,我是不喜欢用这个词汇,甚至不喜欢这个词汇。

企业从成立需要竭力避免的就是自己企业有人成为“核心人才”,有这种东西,企业的命门就不能自己掌握,企业管理的系统也发生了失效,核心人才的存在是企业生存的不安定因素,随时可能离开而造成企业的死亡。不是说没有因为核心人才离开而造成企业死亡的,而是如果发生这样的事情就说明企业管理是失控的,死了也活该。绝大多数时候,企业都是和地球一样,缺了谁都能转的。

还有就是题主说的“4个月工资的招聘费用”,这个有些扯了,你在前程无忧看4个月工资的简历,我是老板我炒了你。这里是中国,又不是所有企业都负担面试应聘者的来回飞机和旅店的费用,我的职业生涯也仅仅遇到一次,还是去香港;另外我还遇到一次管饭的,管饭已经很少见了。中国企业没有外资血统的,一般都是不习惯承担应聘者费用(破例的情况也有)。

最后回到问题,“一个员工的离职成本到底有多高?”

你是问可以量化的还是不能量化的,如果是可以量化的,如我前面所阐明,离职成本可能很大,可能很小,甚至可能是负数。

比如一个人离职了,如题主所说的“2个月的新员工招聘期”、“3个月的适应期”,企业花了2个月招聘,也就是说这个岗位的工资节省了2个月,而工作被离职员工前领导和其他同事顶了两个月,三个月的适应期,我理解为试用期吧,工资肯定比正式员工低些。所以,搞得不好还会省钱。

所以说,一个人离职前需要知道的是,你可能会给你的企业造成损失,但你一定会给你的前任同事们造成损失。在一个企业上班,不仅仅是和企业老板有一个交易的关系,也有一个和其他同事合作的关系,而且合作的关系并不会因为交易的存在而变得无情。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工作有问题搞不定,别的同事帮忙,他会觉得欠了别人很大的人情,——这是合理的亏欠感。如果你认为一个人的同事利用上班时间帮助他,而上班时间老板是给了钱的,所以他丝毫不需要感谢他的同事,——这就是不合理的理直气壮。即使正常的招进了新员工,所谓培训的成本和精力还是那些老同事老上司付出的,而且这些带新人的培训未必给自己带来额外的收入。还有一种更极端的情况,那就是人浮于事,十羊九牧的企业,如果有人离职,正好将这个岗位取消掉,直接节省一个人的工资,工作大家带一下。也有好心的老板,将取消的岗位的工资给那些分担他岗位的同事分享一下。

所以一个人离职的成本有多高呢?如果成本不拘泥于金钱,企业会付出不固定的成本,前任同事们肯定会付出无形的成本,而离职者自身也会付出一些成本。

——————————————————————————————

最后加一些题外话,其实吧,你去辞工,老板没有留住你,那是老板开出的价钱没有打动你,只要他想留住你,他一定会开出你可以满意的价钱,你说钱不够,他给你加工资,升职务,给干股......

你说老婆和你分居两地工作,没事啊,那个xxx部门的文员不是空缺了,留给你老婆.......

你说离家太远,他说小孩读书可以接过来,哪个重点中学老板动用关系帮你跑......

其实吧,无论老板是否挽留,一个员工最终可以成功离职,那么离职的成本都是可以承受的,都不高。高层而言,没有离职的成本(离职可能会带来麻烦),只有制止离职的成本。


user avatar   shu-jian-75-37 网友的相关建议: 
      

汽车行业。某德资二级供应商某天突然发函说供不上货了,原因是某个修设备的牛人去世了,设备坏了,修不好了。。。。。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将近八百页的作业纸也不止这个价吧。


user avatar   zheng-zheng-31-80-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元宇宙就是大型网游,那些什么元宇宙里的资产就像网游里的装备。

问题是现在还没确定以后谁的元宇宙是统一标准,现在投资根本就不知道你投的这个元宇宙能不能成为标准。

这就好像你现在你想给趁一个游戏火之前先充满氪金以后卖账号,但是你怎么知道哪个游戏会火哪个不会火。

一样的道理,我完全赞同以后元宇宙里的资产会很值钱,现在投资会很赚钱,但是你投哪里啊?你投了Facebook的元宇宙,过两年facebook倒闭了,苹果发布VR眼镜成为元宇宙主导怎么办?


user avatar   gu-quan-ji-li-yu-ding-ceng-bu-ju-5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是一名基层派出所民警。

可以说当今中国警察普遍羡慕美国警察可以采取暴力手段绝对的镇压不法分子。

但是,不得不说,这次这位美国警察,太过分了,不仅是过分,而且我的理解是那已经构成了犯罪行为。那黑人已经制服了就可以正常上拷带走了,没必要一直压着脖子压那么长时间。没能置身其中不知现场那美国警察的所思所想,反正我个人挺不理解他为啥那样干的。

只能说无论什么地方,无论什么行业,只要是人的社会,都有像样的也有操蛋的吧。

_________此处为分割线 _________

以下为统一答复评论中有些人质疑的我所讲的羡慕二字。

能够出现这种质疑在我料想之中,因为中国警察也有过过分的时代,据我所知就是在七十八十九十年代,就如同地痞流氓,看谁不顺眼就能打谁对老百姓而言没王法可讲,那时候的警察说好听点可以说是威风凛凛说难听点儿是横行霸道。

但我想表明的是,时过境迁,现在的中国警察无论是受舆论约束还是因为法治社会建设制度规范都已经变得逐步文明与规范起来,起码我认为从我们现在开始从公安司法院校毕业参加公务员考试考进来的新一代警察已经具备新的面目,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在这个行业内目前仍然存有历史的顽疾,仍然存在着臭虫,但我已经讲过无论什么行业都有操蛋的吧,这是个人问题,不是群体问题。相比之下,拍拍良心看,现在的整个警察队伍比照曾经确实过分的年代是不是已经是天地之别,问问曾经真正挨过曾经年代老警察欺负的中老年人就知道了。

为何会说起羡慕,因为警察每天面对的人群,大多是三教九流之辈,没有武力加身,很多事情在处理上警察显得软弱无能,说白了,好人谁没事儿上派出所转悠啊都忙着自己的生活呢,警察打人这句话,我们常常听到,但是但凡有点脑袋的人都能想明白,警察会闲着没事儿干把那在家里消停待着的遵纪守法的人抓起来暴揍一顿吗?

以上言辞不免更会有人质疑,请允许我解释,武力,当然不可滥用,我所说的羡慕不是羡慕美国警察的随意滥用武力,而是在合法范围内准许在对方不听从警察指令时动用武力,现在确实有人民警察法赋予了相关权力,但实践中现在的中国警察并不能或者说不敢执行人民警察法里的所有权力。拿防疫工作举例,卡口的工作人员在让出入的人员扫码登记时,就会有不愿意配合的人,然而这些不愿意配合的人可会知道工作人员的所做所为是为了整个社区的稳定安全,因为这整个社区包括了这名不愿意配合的人啊,在这个时候是否应当对其进行武力控制来保障其他居民的安全呢。同理,警察盘查也好,调查也好,总会有那些不愿意配合的人,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没问题所以警察不必要对其进行盘查所以就不配合,而警察当看到对方不配合时会以什么视角审视,难道要说谢谢您的不配合吗,万一这不愿配合的人真背着案子呢,那便是对更多的人民群众的不负责任。因此,我要说,民众的素质如果真正达到了人人互相敬重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文明程度,要求警察绝对文明不要有暴力举动,一点问题没有,一味强调了警察不该暴力执法而分毫不过问被执法对象自身是否存在问题,是不是看问题的角度些微的片面了些。

请注意,我说羡慕里的那句话尾巴实际已经表明了,羡慕的是暴力手段对不法分子的镇压,可不是对遵纪守法的百姓也要肆意妄为。例如像给群众办个身份证居住证之类的业务,警察当然应该热心服务。但当面对泼皮无赖时,还要笑脸相迎,得来的只有蹬鼻子上脸,警察都不怕了,您们认为这些无赖还有谁管得了。

列位存有异议的同志们,谢谢您们的教诲。言辞中犀利的同志们,谢谢您们的敦促。

让我知道当警察,需要吾日三省吾身。

还想要质疑甚或是骂的您们,若是能让您舒服,骂两句无妨。我不算您辱骂警察。不过是,道不同不相为谋罢了吧。

_____分割线

2020年6月5日22:53 出警在路上




  

相关话题

  济南警方对阿里女员工被侵害事件调查取证,济南华联称涉事员工停职接受调查,如果查实将承担哪些责任? 
  为什么 2021 年互联网大厂出现大规模裁员情况? 
  为什么很多领导都喜欢奴才而不是人才? 
  如何看待现在部分 20 多岁的年轻人已经开始担心他们 40 多岁将遭遇「中年危机」? 
  上班族的你如何吃午饭? 
  领导答应的涨薪拖了半年没有兑现,反而要361我,请问该如何行动? 
  一个公司日常管理中的哪些细节“暴露”了它的人文关怀? 
  职场新人如何避免被上司、同事随意使唤? 
  公司如何面对人员变动流失? 
  职场被同事歧视,该不该辞职? 

前一个讨论
秦始皇陵被打开后,能解开或者发现什么真相?
下一个讨论
「杭州保姆纵火案」凶手莫焕晶于 9 月 21 日被执行死刑。你认为应当保留死刑吗?





© 2024-11-0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0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