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没有清朝,中国就不会落后衰亡吗? 第1页

           

user avatar   dai-ma-yi-feng-93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觉得,如果没有清朝,而是让明朝或一个汉族政权延续到19世纪,那么中国的情况要好得多,或者说至少要比清朝好。

要知道,清朝之所以落后,除了朝廷腐败无能之外,更主要的是观念落后。从皇帝到大臣,从士大夫到普通百姓,对其外部世界不仅缺乏必要了解,也缺乏了解的兴趣。结果在与西方发生冲突时,完全不知如何应付。完全是在西方的一次次打击下,才被迫放开思想和眼界。

而且,由于对世界缺乏了解,中国人对西方的认识总是走极端,从盲目自信盲目崇拜,“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崇日崇俄,中国人几乎始终没有客观冷静地看待西方,因而酿成了日后各种错误与悲剧。

中国出现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清朝造成的。清朝是个异族政权,这在汉人士大夫眼中就是原罪。如果满人放开思想控制,哪怕只是放开学术自由,清朝的合法性就会遇到危机。所以,清朝对读书人的控制极为严酷。特别雍乾时期的文字狱,迫使当时的读书人不得不远离现实,只能用考据来消磨精力。这造成清朝的思想文化始终是内敛的、保守的。

再者,满人在入关之前,文明程度很低,根本没有治理大帝国的经验。入关后,他们只能求助于汉人的统治制度,以及其背后的思想基础——儒家思想,而在各派儒家思想中,逻辑严密、推崇自律、强调纲常的程朱理学,显然更适合满人进行统治。所以,满人在把儒家思想中民族主义成分阉割(或者说是异化)后,将其定为占据绝对统治地位的国家意识形态。

例如,1694年(康熙三十三年),康熙把翰林院诸官召集到丰泽园,以《理学真伪论》命题考试,试毕,康熙历数假道学言行不一的诸多劣迹,随后说:“使果系道学之人,惟当以忠诚为本。”也就是说,以忠诚为本的理学家才是真正的理学家。由此不难看出,康熙眼中读书人归根结底是要以忠诚为本,严格遵守现有的政治秩序和伦理纲常。

再如,1740年(乾隆五年),乾隆下诏说:

程朱之学“得孔孟之心传……循之则为君子,悖之则为小人;为国家者由之则治,失之则乱,实有裨于化民成俗,修己治人之要。”

此外,清朝皇帝为了显示合法性,淡化异族统治者的身份,也特别重视宣传和贯彻程朱理学,在某种程度上确实做到了以身作则(这一点很像日耳曼蛮族摧毁罗马帝国后,对基督教的狂热)。

因此,清朝统治时期,原本在明末已经出现颓势的程朱理学重新卷土重来,并以更强硬的姿态控制着人们的思想。与此相应,儒家思想中那些消极因素,如因循守旧、退化史观、农本主义、夷夏大防(被异化的)、保守排外等等,也大行其道。

这股风气一直持续到清末,虽然在乾嘉年间汉学兴起,挑战宋代理学,但也仅限于学术之争,而在其他方面依然是“六经尊服郑,百行法程朱”。

在这样的思想环境下,清朝的各项政策几乎都表现出内敛和保守的特性,如轻视商业、轻视市民社会,闭关锁国等等,而这又加剧了中国人的思维僵化和无知。

因此,到了清朝末年,尽管朝廷已经无力进行严格的思想控制(相对而言),可为时已晚。广大民众长期处于与思想封闭状态,对外界一无所知。虽然有一些先知先觉者振臂高呼,要求进行近代化改革,但未经启蒙的民众普遍还是义和团式思维

相比之下,一个汉人王朝就要好得多。汉人王朝的统治者和人民间没有民族矛盾,而且中国的政治哲学又认同改朝换代,对血统出身看得并不太重。只要不是以夷变夏,只要能建立稳固的王朝,就会被认为是天命所归。

由于没有合法性原罪,汉人王朝往往没有那么强烈的动机去严控人们的思想,以维护自己的正统地位。

以明朝为例。明朝自中叶开始,对人们思想的控制就已经大为减轻。程朱理学虽然仍是官方意识形态,但已现颓势。民间思想解放运动风起云涌,王阳明的“心学”大放光芒,王艮、李贽等人的思想也广为流行,风头上完全压倒了官方思想。

并且,这些新思潮的兴起绝不仅仅是学术之争,而是带有批判精神的思想解放。例如,王艮指出,孔子“亦人耳,胡万世之称圣耶?”冯梦龙借小说人物之口强调:经商求富也是本业,也是正经。这种质疑传统权威重视现实生活的言论,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有很多相似之处。

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明朝的思想解放是一个由民间产生的社会运动。它既有知识精英的参与,也有深厚民众的基础。这种社会自发形成的思想解放,要远远强于以后清朝和民国那些由朝廷强行推动或由中外上层精英刻意引导的所谓的“国民性改造”。

在明亡后,顾炎武、黄宗羲等人甚至提出了“批判君主制”、”限制君权“、“主张乡校议政”、“工商皆本”等类似西方资产阶级的主张。这些言论放到当时的西方世界,都不算落后。顾炎武、黄宗羲等之所以能提出这些主张,固然是受了明亡的刺激,但另一方面,如果没有明末的思想解放,他们也很难到达如此高度。

由于思想解放,明朝统治者和士大夫对外部世界普遍采取一种开放宽容的态度。海外贸易兴起,西方的科技、宗教、武器等都传入中国。如果你读一读西方的汉学史,就会发现,当时到过中国的西方人,对中国的文明和包容,普遍都持褒扬、推崇态度,这在后来还催生了西方的汉学热。

更为重要的是,明朝的市民社会也在蓬勃发展。读过《三言》的人都能体会到(没读过《三言》,《西游记》也可以),明朝市民文化的欣欣向荣。追求爱情、追求自我价值,妇女解放,经商求富 、学习技术、创造新产品、越洋探险等等,已经不再是离经叛道和不务正业,而是被广大民众接受的生活方式。

在这种社会氛围下,中国与西方始终保持着较为广泛的接触,民众和知识分子对新事物都抱有兴趣,西方的先进武器和科学知识也能比较顺利地传入中国。

如果这种状态能持续到19世纪,那么当中国面对西方时,肯定不会像清朝那样狼狈不堪。

中国地处东亚,与西方距离遥远,无论是英国还是俄国都无力迅速控制中国,中国必然有时间对外来文明作出反应。此外,中国不是一个神权国家,没有宗教的条条框框,而且中国人聪明好学,勤奋务实。如果中国人能早些睁眼看世界,能少走些弯路,那么中国人肯定能赶上西方。这一点只要看看中日韩在走对路后,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就能深有体会。

当然这种假设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任何王朝都有缺陷,都会经历各不相同的偶然事件。明朝在天灾人祸和内忧外患的联合夹击下,灭亡了,而清朝崛起了。此后明末的思想解放戛然而止,保守和封闭再次笼罩中国。这就是历史,谁也无法改变。

P.S. 我不是皇汉,也不讨厌满族。我在北京长大,有很多满族朋友。但清朝是个以少御多的封建王朝,其统治必有私心,这是造成清朝和中国后来这种悲剧的主要根源之一。

P.S. 我还有几个新的回答,欢迎大家也去看看。谢谢了!


user avatar   wang-ni-ma-59-54 网友的相关建议: 
      

11月14日更新:


评论区不少清粉说什么满清至少给民国留下了一个完整的中国……这种言论我真的是不想理的,太低级了,无知和无耻程度,足以让汪精卫感到汗颜。可是架不住一直有人一波又一波的跑来秀,我就集中回复一下。


满清为什么没有变成殖民地?


第一,因为大英帝国很忙。


失去北美十三州之后,英国不吃印度无以对抗法国。


吃印度及维稳吸引大英大部分精力,无力顾及更远的大清。


吃完印度后为了获取黄金,又投入南非战场。


1857年到1859年印度大起义。


随后东非还有持续17年的马赫迪起义。


哦,中间大清又闹了一波太平天国,严重的影响了英国在长江中下游的利益,于是英国佬又帮风雨飘摇的大清续了一波命,成为清吹吹嘘晚清“内政外交“的一大谈资。


很忙很忙的大英帝国,加上自身拥有的殖民地已经饱和(一个印度就够英国开发几百年),只好暂时将中国视为倾销市场,而满清的统治者是很听话的,卖国条约说签就签。英国需要满清为其在中国的利益背书,满清需要英国帮助其打击走私,镇压人民起义,可以说“宁与友邦不与家奴”就是爱新觉罗老爷们的心声。


实际上,那个年代伊朗也已经半殖民地化了,英国连伊朗都不能实占,何谈大清,伊朗比大清离欧洲可近很多。那些口口声声换了大萌中国早就被瓜分了的,真是睿智的无以复加。清朝人自己都不相信的所谓的“同光中兴”,却能够在21世纪的知乎收到这么多跨越时空的智商税,大概是因为作业太少(迫真)吧。


如果大英帝国不忙,清朝是什么下场?看看后来的日本就能够管中窥豹了,一个还是农业国的日本,如果不是其他列强干涉,甲午年就能让满清凉一半。


第二,辛丑条约以后,清朝的主权严重沦丧,列强在境内到处插旗,实际上已经处于即将被瓜分的状态。这应该是小学生都知道的常识。某些清粉居然能想到甩锅给民国,口口声声“大清保卫领土完整,民国四分五裂”,脑回路如此清奇,大概他们的语文是体育老师教的吧。


八里桥之战清军不过死了1200人,僧格林沁就跑路了(某些网络段子喜欢吹嘘清军战损比高达百分之六十,以极壮烈的姿态被英法联军击败),就这个表现,如果也算努力过,那么至少痛击过英国侵略者的印度三哥可以说是亚洲之光了。


一句话,清朝对列强战斗的表现,全世界最差没有之一。


11月10日更新:



很多人对于明朝平定麓川的战争,了解不多,因此可能怀疑明朝平定麓川武功的成色,质疑麓川是不是比得上准噶尔。


史图馆的图,对于麓川的版图有着巨大的低估,这和麓川因为被大明摧毁霸权过于迅速,缺乏宣传,所以存在感不高有关。不说别的,印度东北部的阿洪王国已经被思汗法打成了附庸,按规矩是应该画进麓川版图,史图馆却不画。而缅甸东吁王朝、贡榜王朝却都画出了附庸统治的泰国。


麓川巅峰时代能够出动战兵8万,辅兵20万,实实在在的东南亚小霸。其人口巅峰时代拥有200余万,几乎与和宋金鏖战200多年的西夏相当。而准噶尔巅峰时代战兵不过六万左右,本部人口数十万,算上所控制的新疆人口,也不到200万。


从账面上看,准噶尔的实力确实不如麓川王国。


而从续航能力来说,准噶尔也远不如麓川。麓川即便被大明夺取了老巢麓川路,仍然能在缅甸北部的孟养复起,一度攻灭缅甸阿瓦王朝夺取阿瓦城,面对连续数代英主的缅甸东吁王朝,都一度打出戛撒之围这种大捷,让有大帝称号的莽应龙几乎仅以身免,而准噶尔被清夺取北疆老巢之后,残余人口很快消融在俄罗斯和哈萨克当中了。


注:地图出自高金和《麓川思氏王国的历史兴衰》,学者论文,比起业余人士做的史图馆有说服力。


11月5日更新:



明朝对于南洋的贸易交流,是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一开始纯粹是官营贸易,七下西洋,目的是获取更多收入,并宣扬国威,增加明朝在南洋的影响力;与此同时,严禁私人贸易,以防控海盗,防止私人与朝廷争利,更重要一点,控制人民在土地上,避免因商害农,蹈元朝覆辙。这是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宣德开始,明代朝廷的控制力不断下降,官营贸易能力减弱,加上文官控制的朝廷在决策上偏于短视,所以放弃再下西洋。沿海人口上升,良田大量开垦,导致人口过多,需要通过下海维持生计。海禁政策由此开始松动,官府对于私人海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作奸犯科基本不会处理,私人海贸激增,与东南亚交往广泛,但是拒绝给百姓背书,依然维持适度的抑商政策,这是一个粮食紧张的农业大国不得已的选择。

第三阶段,从正德开始,朝廷由下至上地开放了与东南亚的私人贸易。东南亚市舶争往广州、福州等地,此时官营贸易和私船抽税并存。

第四阶段,日本战国导致大量武士逃亡中国沿海,以及欧洲人的东来,怂恿撺掇中国沿海百姓,引起海盗大潮。又由于宁波争贡事件激怒了嘉靖,嘉靖表现极为不理性,实施全面海禁,只堵不疏,导致海盗越演越烈,造成不好影响。倭寇大潮被胡宗宪、戚继光、俞大猷、傅应嘉、谭纶等人平定后,明廷开始反思

第五阶段,隆庆开海,给予百姓一定的背书。

第六阶段,明末荷兰人来袭,海防局势持续恶化,且经费极度紧张。明廷委托郑氏代理海防,经略台湾,体现出一个大国在面临恶劣局势下的灵活应变性。可惜明初的天子守国门,北京城离长城太近(定都北方是正确的,但若有缓冲会好得多,譬如定都邯郸,同样可以控制北方,而以幽燕为缓冲,也可以缩短漕运长度),导致难以在北方建立有独立性的屏藩来抵御外寇,终于崩盘。

明朝的海贸,是广泛交流与适度抑商并存。虽然明面上禁止私人贸易,但是实际上对于百姓出海后再回来定居管制很宽松。有明一朝,南洋的华人定居区持续增加。同时通过招引蕃舶,以及朝廷对东南亚局势的关注,维持了和东南亚国家的广泛官面联系。

清代比起明朝有一个极大的变化,就是红薯土豆等美洲高产作物的引进。这使得抑商的一个主要动机——粮食考量,大大地缩小了。

不可否认,有了红薯土豆玉米提供额外的粮食来源之后,清朝对于东南地区种植经济作物的管控进一步下降,对于商贸发展是有促进的。但是洋人在东南亚势力的扩展,欧洲人带来先进的生产力促进了南洋经济,提高了需求和供给,贸易行为的正当化(随着荷兰人在南洋势力的稳固,他们渐渐学会尊重中国的原则进行贸易,而一开始过来时频繁掠奴、抢劫,即便是对明朝的朝贡国这么做,也是中国的道德观难以容忍的),才是清代贸易额上升的主因。

相对明朝在南洋影响力的扩展,清朝确实做得很不够。


——————————



11月4日更新:


评论里对于“汉化”这个词汇比较有争议,我解释一下。


许多朋友对于“汉化”可能存在误解。汉化并不是消灭原来的民族特性,共和国普及普通话,本身就是一种大规模汉化的行为。金世宗完颜雍也反对汉化,但完颜女真不可避免地最终几乎都融入汉人,只有极少数融入后来的满族。所谓汉化,确切地说,应该叫华夏文化化,就好比把一堆面团揉成一个大面团,从炎黄子孙到华夏族再到汉族,本身就是不断吸纳其他民族而壮大的过程,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中华民族会成为中国所有人的称呼,也就没有什么56个民族之分了,然而汉族的文化在形成的新民族的比例里面是最高的,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其他民族的文化并不会丧失,反而更加广泛地保存起来。譬如楚人融入华夏族,以楚文化的方式保存其文化,同时吃粽子成为整个华夏民族的习惯。又譬如鲜卑人融入汉族,而鲜卑人发明了胡床,让汉人都解除了跪坐的习惯,开始使用舒适的椅子。在世界各地都在发生这个过程,民族互相学习而趋同。至于语言,汉语也是不断吸收其他民族的词汇和语法的。


——————————


原答案:


先说结论:没有清朝中国就不会在近代落后衰亡。


这个问题只要列一份表格就能够一目了然。


明朝给继任者留下的政治遗产:


1、一亿2000万的人口红利、红薯土豆的引进、900万顷耕地、潘季驯对于黄河的有效治理以及先进的治河技术,张居正经济改革。


继任者及格标准:人口爆发式增长的同时维持较为长久的稳定。


继任者优秀标准:黄祸席卷亚洲。


清朝成绩:及格。通过延续张居正经济改革进行摊丁入亩,清朝的人口得以保持高速增长。


2、对东北的有效经营。自唐失辽东以来,数百年的战乱,加上元朝的经营不善,导致明朝继承的东北,人口尚不足40万,且一半以上并非汉人,几与异域无疑。经过明朝政府的大力扶持,到了明朝中期,东北汉人的数量已经高达300万,同时东北地区初步具备了较为发达的农业和商品经济。


继任者及格标准:东北地区人口进一步爆发,吉林、黑龙江地区汉化。


继任者优秀标准:东北大开发成为中国粮仓。


清朝成绩:不及格。出于防汉的目的,清朝长期禁止汉人移民关外,肥沃的黑土地被荒废,因关外人口空虚,外东北被沙俄大量侵占;同样是因为关外人口不足,导致甲午战争时期东北地区无兵可用,只能使用劳师远征的内地兵,从而无力与日本陆军抗衡,不得不签订城下之盟,放弃朝鲜、台湾,赔款两亿养肥日本,为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至今美帝仍能以台湾——韩国——日本为核心的第一岛链对中国展开诸多封锁。


显而易见,明朝对于辽东的经略若是延续下来,吉林、黑龙江乃至外东北的汉化都只是时间问题,可以说满清对于东北不但无功,反而要为东北的荒废带来的诸多后果付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清吹所谓“东北是满清的嫁妆”的说法,完全就是颠倒黑白。


3、自明朝中后期以来汉族对内蒙的渗透,俺答封贡后蒙古对中原高涨的经济依赖,明蒙二百年战争被打散的蒙古各部。


继任者及格标准:汉化和控制内蒙。


继任者优秀标准:彻底推翻蒙古贵族的统治(在大量汉民带路党的帮助之下,这一点并不很难做到),改土归流、将内蒙完全纳入掌控,并且以内蒙为跳板初步控制外蒙。


清朝成绩:勉强及格。凭借与蒙古各部结盟和给予蒙古人超国民特权的方式,满清政府维持着对内蒙的有限统治和对外蒙的名义统治,然而还是出于防汉的目的,清朝直到王朝末期因“丁戊奇荒”带来的巨大的流民压力才不得不开放“蒙禁”,硬生生的把内蒙大规模汉化开始的时间拖延了两百多年。



4、对于西南土司的改土归流和分化瓦解,平麓川、侵安南、败缅甸,东南亚开疆拓土。


继任者及格标准;进一步的改土归流,打击东南亚强权。


继任者优秀标准:吞并缅甸或者越南。


评论区里有人对这一条表示质疑,我解释一下吧。万历年间,明朝联络指使泰国、木邦夹攻缅甸,将缅甸东吁王朝打的四分五裂,后倭寇侵犯朝鲜,明军为了避免两头作战只好退兵。明军走后,缅甸很快就重新统一。高句丽作为耗死隋朝的存在,都一样被大唐所灭,明朝险些将缅甸灭国,后继者以吞并缅甸作为标杆,还是比较合理的。


清朝成绩:不及格。清兵丧师辱国,一纸停战协议将中国在东南亚的诸多土地割与缅甸


5、对于西藏的友好交流。


继任者及格标准:进一步加强对西藏的控制。


继任者优秀标准:直接统治西藏。


清朝成绩:及格。


6、收复燕云、将胡化数百年的西北地区汉化、建立自兰州到嘉峪关的防御体系、威震西域。


继任者及格标准:加强对西域的控制。


继任者优秀标准:消灭一切西域强权。


清朝成绩:及格。满清政府花费七十年时间扫平准部,然而准部更西边,已尽是沙俄势力范围


值得注意的是,清准战争中,直到战争后期清军反攻收复敦煌之前,清朝一直是以明朝时期所建立的兰州至嘉峪关防线防御准部的攻击。可见准格尔这个敌人并没有超出明帝国的设定,这个问题下的某些答主惊呼“汉人王朝难以战胜准部”,可以说是被清吹严重洗脑。


7:对于台湾和澎湖的初步经略。


继任者及格标准:初步达成宝岛成就。


清朝成绩:能不提台湾吗?


7:与南洋的贸易网络。


继任者及格标准:海上丝绸之路欣欣向荣,华人遍及东南亚。

继任者优秀标准:成功的遏制西方殖民者在东南亚的扩张,华人在东南亚的殖民帝国初步成型。


清朝成绩:零分。闭关锁国,将下南洋的华人列为叛国者,治以重罪,任由原先作为明朝传统势力范围的东南亚沦为列强侵略中国的跳板


总结:


通过以上列举我们可以看到,明朝留给满清的政治遗产可谓是丰厚之极,远远好过秦之于汉,隋之于唐,更不用说元朝留给明朝的那一堆烂摊子了。而清朝的很多表现却往往只是顺水推舟的中庸之举,更有许多为了一族私利大开历史倒车的操作。


可笑的是就是这样一个野蛮腐朽的政权都有许多精神八旗为之顶礼膜拜,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弱到不相信主体民族国家在同样的条件下能做的比少数民族实行民族压迫统治的国家更好,是因为什么?


因为鸦片战争,因为剃发易服,因为文字狱。而这些精神上的辫子,都是满清所带来的。


user avatar   zhu-yun-yi-4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怎么说呢,我看到很多人用民族主义来解读历史,感觉让人啼笑皆非,然而事实上甲申国变不是汉民族主义者眼里所认为的汉族与满族的殊死战争,而是两个利益集团的之间的斗争,我说各位也太看不起汉人了,满族才多少人有资格和汉人殊死斗争?我更不用说所谓满族本身就有很多人是辽东汉人了,十万八旗兵就想占领大明?自己想想可能吗?日本以百万工业化大军面对农业中国,尚且激战八年而不得成功,那我问你为啥满清十万八旗就成功了?难不成八旗兵都是高达?。。。。。所谓甲申国变,无非是北方士绅和明军给自己换了个新的代言人罢了,十万八旗征服不了大明 但是百万绿营可以,对于北方士绅而言,明朝宗室占据大量土地,损害了他们的利益,更坑的是明朝无法剿灭农民军,为士绅们带来秩序,在朝廷里,东林党代表的江南士绅更是占据统治地位,北方士绅当然要给自己找个新的代言人,满清恰逢其会罢了,至于明军更是如此,两百万军户,两百万农奴,自土木堡之变后,士大夫逐渐掌权,到了明末,士兵更是如同奴隶,对明军而已,满清不仅能给他们脱离奴籍的机会,更是可以让他们在天下也分一杯羹,何乐而不为(这就是为什么甲申后上百万明军投降满清,上百万我可没夸张,至于为啥明军变成绿营后战斗力暴增你也能理解了,从奴隶变成分蛋糕的人战力能不提高吗?南明被抛弃是理所当然的)。。。。为什么清朝在江南屠杀的最厉害,你自己想过原因吗?偏偏江南反抗最厉害?难不成江南骨头硬些?北方士绅要分江南士绅的饼,江南士绅能不反抗吗?。。。。。。。。回到这个问题,你告诉我汉族地主们换张皮就不会衰落了吗?顺便说一句,很多答主说什么清朝不改革是因为他是异族,民族问题是导致清朝无法改革或者说改革缓慢的重要原因。。。。我不这么认为,所谓的满清是异族是不是对工业化改革产生了阻碍呢?必然是有的,但和士绅地主的阶级矛盾而言民族矛盾其实不值一提,中国可不是奥斯曼,不是奥匈,中国是个汉族占压倒性优势的多民族国家,与其说满族政权的基本盘是满人倒不如说满清的基本盘其实是汉族士绅,士绅才是清朝的基本盘,而满人和八旗不过是满清用来防止自己被士绅架空和与士绅们讨价还价的筹码而已,尤其是太平天国和二次鸦片战争后,随着八旗主力的消亡,实际上朝廷已经被汉人地主架空了,那我请问,汉人地主们推翻满清了吗?没有。汉人地主们工业化了吗?没有。为什么满清灭亡?还不是因为取消了科举和皇族内阁分配不均引起汉族地主们不满吗?要不然就革命党那几个小鱼小虾就能让清帝退位?。。。。。。那民国了,工业化了吗?土地不改革,怎么工业化?土地改革士绅们答应吗?看看民国,一个建立在士绅基础上的汉族王朝难道就不会走清朝的老路吗?答案基本是必然的


user avatar   gong-ke-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截止目前而言,近现代中国在世界视角上其实谈不上什么严重的落后和衰亡,反而是保住近代扩张成果最多的大国之一。

如果认为丢掉天朝上国地位是落后衰亡的话,明朝仁宣年间其实是更重要的时间节点。


user avatar   yi-zhi-jie-n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衰落是另一回事,问题是你满清的吃相太难看了,完全把中国和汉人当纯粹的消耗品,前期以极其残忍和残暴的手段镇压汉地,大规模屠杀汉人,剃发易服,中期打压汉人,满人至上,为了利于满清集中权力的专制统治,大兴文字狱,禁锢文化思想,毁书烧文,压制汉人集体,在一个自称康乾盛世和十全武功的朝代里,饥荒和反抗那是层出不穷,康熙和乾隆后期官风腐败,压榨百姓,然后又对满清主子恭孝至极,隐瞒人民的苦难,白莲教起义是洗不掉的,后期被英法轮番入侵,又攻破北京,又被日本惨虐,宣战八国联军结果被暴打,不得已只能签订耻辱条约,当列强的狗,送香港,送台湾,送青岛,送外东北,送库页岛,完全不把汉人当人,日俄战争的时候让东北给两位爹打,自己保持中立,把中国当做满清皇室的消耗品,很多人说满清最大的贡献是什么?满清的灭亡就是他最好的贡献,至于清粉口中幻想的领土论,上图。


(这一张是满清官方的地图,清粉们还嘲笑晚明350万?领土贡献?幻想的贡献罢了,自己东北老家都不要了。)


user avatar   fan-fan-91-21-65 网友的相关建议: 
      

会的,中国一直以来都是具有这样的属性。但是不能否认清朝所具有的作用


user avatar   ni-zhang-72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国古代王朝有着自己的生命周期。

或许很多人都想把责任归于满清,但是推怨前人并不能为自己无能辩护。

明朝之所以被清取代,就只是因为暮年的明比青年的清更烂,仅此而已。


一个王朝在刚刚兴起的时候,总是充满朝气的。

一个王朝在衰落的时候,总是暮气沉沉的。

一个从无到有,刚刚建立起来的王朝无论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接受程度和速度,还是自我变更改革的程度和速度,都是迟暮王朝所不能比拟的。

原因很简单,越是年迈的王朝,既得利益者的势力就越强大。

这些既得利益者放在一起,叫做统治阶级。自宋以降,中国的“统治阶级”,就是依附在科举制度之上,通过土地兼并、知识垄断和裙带关系维系起来的士族地主阶级。

他们是压迫国内劳苦大众的主力,也是阻挠统治者进行变革的主力;

他们是支撑起王朝政权的中坚,也是葬送王朝命脉的祸首。

历朝历代,无不是如此。

弱小的国家虽然弱,但变革的阻力也弱。

秦国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战。将原本被贵族地主掌控的人口解放出来,把被贵族们截流的赋税收归国库。

列国难道没有看到秦国变法的威力吗?看到了。

那列国为什么不立刻学习呢?没办法,饭要一口一口吃啊。

因为国“强”,变革的阻力也强,消灭阻力就需要更长的时间。

想变法的大臣,会被同侪排挤打压;

想变法的君王,那个座位就一定要你来坐吗?你还有弟弟,还有儿子,坐在那里的是熊槐还是熊横,还是熊其他的什么,其实无所谓。

清朝和其他朝代没有本质区别。

自宋以降,趴在这个国家身上吸血的就是同一类人,那帮所谓的“清流”,那帮所谓的“士族”。他们维护的既不是儒家,也不是皇家,而是他们自家


很多人可能觉得,是慈禧、是光绪,是清朝的顶层统治者阻挠了进步。

然而事情恰恰相反,阻挠进步的中坚力量,是那帮“耕读”的汉族地主士大夫。

一个组织变革的阻力,主要来自其“中层”,而不是顶层统治者。

晚清变革的最大阻力,既非慈禧,也非光绪,不是什么皇帝太后,不是乾清宫里的衮衮诸公。而是深入到中国每一个城市,每一个乡镇,每一个村落的士族地主。朝堂上的王公大臣,也只是他们的代言人罢了。

是慈禧不想搞变革吗?仔细看看,清廷的洋务派多为后党。

是光绪不想搞变革吗?再仔细看看,戊戌年的雪光大刀砍的都是帝党的头。

是满清耽误了中国进步吗?且仔细看看,“驱逐鞑虏”的民国不还是一样的死气沉沉。

阻挠中国变革的力量,一直就是那帮士族地主。

没有暴力,既得利益者是不会主动让出含在嘴里的肉的。

无论明还是清,皇帝依靠士族地主保障自己的统治,所以他们革不了自己的命。

资产阶级革命派不敢同士族地主斗争到底,仅仅安于皇帝退位的表象。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资产阶级革命派连山中贼都不敢破,当然无法成气候。没了至高无上的皇权,他们在推行改革的时候被地主阶级掣肘地反而更严重,甚至民国反而还不如那个晚清!

新中国之所以新,就在于不仅彻底消灭了旧地主阶级,还将这个阶级存在的精神基础(对就是那个运动),彻彻底底地连根拔起。


user avatar   shuo-shu-44-10 网友的相关建议: 
      

会落后,但不至于如此落后。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西方,这是事实。中国的民族资本家也在尽力模仿。但是,八旗统治集团非常忌惮汉族人掌握强大的社会资源。而八旗集团本身,不仅人数少,智商也不及汉族人。应当承认,八旗集团在各路入侵的北方胡人中,相对来说,智商还是可以的。极少数人也留洋学了理工科,在中国也学会了真正的汉语,甚至能写格律诗,要知道大多数八旗子弟,只会北京内城话(他们阿尔泰语系和汉语混出来的中介语,普通话的前身)。少数不够聪明的武装集团,来控制很多聪明人,就压制了,拖延了,聪明人在中国实现工业革命。当然八旗集团的担心并不多余。汉族掌握了现代科技,的确有可能反。“东南互保”,要不是八旗集团隐忍,洋务派李鸿章就差一点反了。结果掌握新军的袁世凯 从内部反了。汉独孙中山,从外部反了,其背后有很多工业资本家的资助。


user avatar   mu-rong-chen-xi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华民族在近代遭逢的危机,是数千年历史以来,第一次面临不但亡国而且灭种,不但国家覆亡而且文明至此消散湮没的危机,

满清王朝作为名义上的国家政府早已腐朽之极,彻底堕落,甘当欧美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恬不知耻地鼓吹【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大片国土遍布种植着毒品原作物,各类毒品泛滥成灾,甚至在很多地区取代货币流通,吸毒人口从人数到比例都高居世界之最;

五千年来辉煌灿烂的华夏文明,被开启了近代化的洋人不屑一顾,视为野蛮落后的标识,亿万万炎黄子孙甚至被近代文明世界视为“未开化人”,与原始丛林的众多野人同类;其他国家对中国人的普遍印象,便是面黄肌瘦、体格羸弱,是为……“东亚病夫”。

欧美列强以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全方位手段渗透,攫取我国家财富,毒害我国民体魄,摧残我民族精神,欲令这个曾经辉煌璀璨的文明,永久沉溺于泥潭,世世代代为其剥削奴役之劣等民族。

炎夏之土,泱泱中华,俊彦之士,所在多有,这个英雄辈出的古老民族,多少未曾屈服的仁人志士,苦苦探索救国之策,却一次次被无情残酷的现实挫败,只得发出如此悲鸣撕吼,蹈海自尽,只为惊醒国人……

俄罗斯,自北方,包我三面;英吉利,假通商,毒计中藏;法兰西,占广州,窥视黔贵;德意志,胶州领,虎视东方;新日本,割台湾,再图福建;美利坚,也想要,割土分疆。这中国,那一点,还有我份;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压制我,众汉人,拱手降洋!

归根结底, 便是三百年前那场“甲申之难”,让只有数十万丁口的满洲八旗集团得以君临华夏,建立“小族凌大国”的胡族征服王朝,就已经注定了!

华夏王朝和胡族征服王朝的根本差别,从来不在于皇帝是什么血统什么民族,而在于王朝的执政当局用什么心态来治理国家,来对待自己国家的主体民族。

  • 唐太宗说:【君王如舟,百姓如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 康熙帝说:【一入汉习,即大背祖父明训,朕誓不为此!】【设使皇太子入于汉习,皇太子不能尽为子之孝,朕亦不能尽为父之慈矣。】
  • 慈禧太后说:【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 溥仪说:【我不管日本人在东北杀多少人,运走多少粮食和煤,只要不让我当大清的皇帝我就不会心甘。】
    ——这就是本质差别

以当王朝面临危机时,胡族征服王朝如满清,一定会尽可能竭力压制和愚化主体民族,而绝不会努力去开启民智、激发民气,自我革新,只因这是其以“小族凌大国”的本能反应,生怕这些变革是“中国不保大清”,并赤裸裸地以此为罪名,去镇压杀戮体制内的革新势力,如“戊戌六君子”等,也就顺理成章。

  • 刚毅「他他拉氏」:(反对戊戌变法)【我家之产业,宁可赠之于朋友,而不必畀诸家奴。】即【宁赠友邦、不与家奴】的原始出处。
  • 文悌「瓜尔佳氏」:(诋毁维新派)【名为保国,实为乱国】【徒欲保中国四万万人,而置我大清国于度外。】即【保中国不保大清】的原始出处。

当近代化时代来临时,要赶上国际浪潮,只有将王朝战争为全民参与的总体战,骑士冲锋变成排枪枪毙,用满山遍野的血肉去填战壕,才不至于在激烈的国际争端中沦为任人宰割的鱼肉。

所以任何一个成功近代化国家的领导阶层,就必须是主体民族,就必须具有主体民族意识,如此才能实现普遍征兵制,释放出【民族主义】大杀器,和【举国总动员】这一撒手锏。

以1871年普法战争为例,3600万人口的法兰西帝国坐拥60万大军,尚且被3100万人口的以普鲁士为首的北德意志联邦在不到一个月时间,动员超过100万大军击败;法军28万人伤亡,47万人被俘,而北德联军仅伤亡10万人;

而彼时满清统治下的中国,号称4亿人口,十余倍于普鲁士,其动员力又是多少?不算那几十万彻底废掉不堪用、只存在于账面的的八旗与绿营兵的话,勉强可用的湘淮军尚不足二十万人。

满清当局的财政又能支持多少近代化军队持续作战?他们敢和德英法美那样开启民智,敢和列强那样去对本国国民宣扬民族主义和爱国热情么?绝无任何可能!

只因【民族主义】此物一出,持续二百余年的满蒙八旗对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歧视压迫,就将大白于世人,而主体民族的民气一旦激发,八旗贵族集团的统治注定土崩瓦解。

是以,胡族征服王朝没有任何能自我进化改革的可能,在近代化和工业化时代注定失败;哪怕慈禧、光绪、鬼子六、荣禄这些满清的顶层精英,都换上现代穿越人脑子一样白搭,因为他们面临的是无解难题。

而如果换了汉人王朝,面临近代化的西洋列强入侵,却又会如何应对?就不用举日本明治时代一众精英的表现了,看看暹罗(泰国)的朱拉隆功、埃塞俄比亚的孟利尼克这种例子吧,这就是正常有为的封建民族国家君主,在面临近代化大潮和西欧殖民者入侵时做出的正常反应。

因此,如果是汉人王朝的明君英主,如汉武帝刘彻、唐太宗李世民、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这等伟大君主,他们如果真要是在近代化的大背景下,当然会随机应变与时俱进,可不会和历史上的满清朝廷一样,不敢民族主义的实质变革,生怕激发了主体民族的民智民气。

所以也可以说,清朝的胡族征服王朝实质,就是中国的近代化和工业化的最大障碍。

可叹李少荃国士之才,若能敢为天下先,斩首满清中枢,割据直隶,哪怕提前群雄逐鹿、诸侯混战几十年,总能打出个结果,也好过如历史那般半死不活当裱糊匠,拖着整个民族一起沉沦,致有甲午与庚子之耻! 自作自受,徒唤奈何!

然而,生而为龙,即使曾经折断掌牙,拔裂鳞片,瞎目断爪,坠入浅滩,龙依然是龙。纵久历劫火猛烈,焚之不失,烧之不尽,燃之不消。

百年鸿图,千秋大业,中华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哪怕是气运游丝于缕,哪怕是曾经窘迫到了绝境,但我们这个伟大民族,总有英杰圣贤出而力挽天倾!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聪明睿智,光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万里崎岖,为国效命。频年苦斗,备历险夷;还我河山,卫我国权;此物此志,永矢勿谖。经武整军,昭告列祖;实鉴临之,皇天后土。】

终于,一位华夏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英雄,重新让这个国家找回了前所未有的尊严,重新让这个民族获得了挺立千秋的自信,成就了20世纪最伟大的人类英雄传奇!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今天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上,依然有“金田起义”和“武昌起义”两处浮雕,反清英烈注定与天共老,与国无疆!

至于满清王朝治下,那些寻章摘句学富五车的学术大家,那些文章写得花团锦簇的状元探花,又有几人在意他们姓甚名谁?


user avatar   nan-ke-ju-shi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多说,看看隔壁那个,完全照搬“皇明”各种政治制度的朝鲜王国。亡得把自己变成俩了。

一个十万人不到,经济文化远远不如明朝的渔猎部落都对付不了,你说“皇明国朝”能对付从经济、技术、军事领先你一个世代的英国人,法国人?岂非梦呓?

拿明朝史实来说,甲申之前,葡萄牙强租澳门,其舰队还驶入过珠江口,炮轰过广州,“大明朝廷”有任何反应吗?荷兰占领台湾,“大明朝廷”有任何反应吗,哦,有一道给天启帝的奏疏,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相关话题

  康雍乾盛世是谎言么? 
  为什么古代用兵总会有粮草问题? 
  对于古代封建王朝,辽东重要还是河西重要? 
  为什么明代以后在提拔实际上的宰相,即内阁大学士时,越来越不重视其地方行政经验? 
  二战中英军是一个什么水平?为什么在东南亚初期会被日军打败。 
  为什么蒋介石从早期的亲苏联突然转变为反苏,尤其是蒋经国还在苏联的情况下? 
  当年下乡是强制的吗?当年有没有人不想下乡躲过去的? 
  想读马克思的著作,本人大二药学生,有推荐的书籍或者阅读顺序吗? 
  日本人如何看待徐福传说? 
  为什么外国网友说你知道诸葛亮空城计最棒的部分是什么吗?它从来没有发生过空城计基本上是一个智力游戏?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NASA公开怒骂蓝色起源,贝佐斯都赞助20亿美元支持登月了,难道不比马斯克有诚意?
下一个讨论
巅峰马拉多纳为什么要从豪门巴萨转会弱旅那不勒斯?





© 2025-01-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