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何高校近来热衷于招聘博士后? 第1页

  

user avatar   divinites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谢 @星日马 邀请。 博后在生物、材料、化学、物理等领域早已经是博士之后的正常轨,除非表现非常的突出,才能够在博士毕业之后直接拿到教职,否则一般是先干两届博后再来讨论这个问题。经管类之前没有这个问题,但是这些年来也在不断的增开,我觉得是因为教授和学生双方都有这个需求所导致的。


首先,设置博后对于缓解就业是有好处的,尽管这些人中的大部分依然会找教职。比如每年我们如果毕业100个博士,有80个教职,那么入职率是80%。那么如果我们现在开设了20个博后,那么显然这一年所有人都有工作了,入职率100%。


然后看第二年,第二年又有了100个新博士,那么这100个新博士和去年的20个博后,共同竞争这80个教职和20个博后的职位。也就是最终的入职率是 100/120 = 83.3%。你看,虽然没有之前100%那么多,但是毕竟比起来完全不设博后,还是缓解了就业压力的。并且要考虑到博后阶段也是有分流的,拉的时间越长,总会有人退出学术界去政府或者业界,所以设置博后对于缓解就业压力要比我们刚才的计算的作用还要更大一些。


其次,在我之前工作过的某个智库,曾经收到过director一封措辞严厉的信,希望教授们不要再试图用机构的钱去招博士后了。为什么呢?他说:

I know professors like to have a lot of postdocs around, since they want cheap working papers!

博后一般来说是不能作为研究基金的PI的,所以博后是要依附于某个项目或者基金下面来做研究,受某个教授或者项目机构的管理。而这种情况下,博后作出研究成果,一般是会挂指导教授的名字的,所以教授就获得了更多的工作论文。而从积极的一方面来说,博后的时间相当于是博士的延长,没有行政和教学工作,可以专注于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力,为上工作市场做准备。


其三,有些项目是跟着研究基金走的,而研究基金是有年限的。像英国的社科基金最长的资助是5年,大部分是那么五年项目结束之后能不能获得延期资助,这个就不好说了。所以也无法支持永久的职位,这个时候博士后相当于临时研究者,招收对这个方向感兴趣的博士来干几年,博士获得了经历和文章走人,项目也获得了成果。


第四,有一些博后的职位,尤其是有些顶级企业开设的,是非常好的市场信号,在里面也可以获得到学界很难得到的资源和机会。MIT前年的市场明星卡罗尔就曾经在微软做过一年的博后,从事网络方面的研究。有兴趣的可以看看去微软做经济学研究的博士后们,几乎全部都是当年的明星级人物。


以上种种,德国是个例外。因为历史的原因,德国体制下的博士后和助理教授分野相对不明显,可以等同于助理教授。有不少人博士毕业可以在德国做很多年博士后,然后突然就直接评上教授了。经济学传统上是很少有博后这个职位的,但是现在也越来越多了,目前管理学诸专业——营销、会计、组织行为等等,还是一片净土,让我们拭目以待看管理学能支持多久。


user avatar   present-is-gift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一说一,其实性价比最高的4K蓝光播放设备很可能是二手xbox




  

相关话题

  从事食品研发工作的人的一天是怎样的? 
  中科院派出专项工作组调查“90多人集体离职”事件,你觉得科研人员集体离职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各位医生和科研工作者穿着白大褂如何上厕所的? 
  氖对什么会产生反应? 
  如何评价 2021 年腾讯科学 WE 大会嘉宾阵容?他们有什么成就? 
  如何看待清华大学博士生建议同名者改名? 
  一篇论文引用过百,是否可以认为这篇论文比大部分发表在《Nature》上的论文强? 
  如何评价饶毅教授文章《五十年来中国高校的考评方式:0次学术考评是否最佳?》?你更赞同哪种考评方式? 
  你身边有因为毕业论文抑郁的同学吗? 
  读了八年博士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前一个讨论
刘备的双股剑如何在骑马时使用?
下一个讨论
既然“不要臉”能混得更好,那我們為什麼長期以來都要接受“要臉”的教育呢?





© 2025-05-1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5-1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