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你觉得 2019 年中国的科普环境是变好了还是变糟了? 第1页

  

user avatar   yi-xiu-64-17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关于这个话题,首先要明确一点,什么是科普?很多学者对这一概念并不十分明确。科普就是被科学证实的知识,普及给大众,也就是说,把正确的客观认知,普及大众的一个过程。但在很多时候,科普学者并未按照这个要求,把像又不像、似是而非的知识传播于众,美名曰:科普,比如,大陆漂移被科普了好多年,发现有问题,又搞出板块运动,又科普了好多年,结果又有问题,又弄出了海底扩张,还是有问题,这样的科普意义还存在么?因此说,在没有得到科学证实的主流说法,是不能作为科普去普及的,一旦出现正确的答案,原来的科普算作什么呢?

来知乎很长时间了,感知了这里的氛围,这里不让讲真话,总会有一些人,自己思想守旧落后,就看不惯新事物的出现,没有质疑,科学哪有进步?真理也更不怕质疑,怕质疑的观点绝不是真理。一些学者看到有人和书本的说法不一样,并非是冷静的思考有无道理,而是一味地怒怼,讲不出道理,就举报,知乎管理也很乖,只要看到举报,不论举报的“对与错”,反正就是举报者有理。然后就是折叠,禁言,删贴,封禁,简单粗暴的解决了问题,这样下去,知乎很难火起来。


user avatar   huang-guan-liang-63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知乎科学

从大处来说,2019中国科普环境是糟的,准确来说近10年总体都是在变糟的。

从小处来说,2019中国科普环境是在变好的,祝愿2020开始会变得越来越好。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科普”下一个定义:什么是“科普”?

“科普”,是“科学普及”的简称,而对其中“科学”这个词语的解释,大部分人理解是“科学知识”。但我认为,应该是“科学方法”

我们中国人日常倡导“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藐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而科学方法,是一个唯物的,扎根于试验和数据,实事求是地去探寻事物本质真相的“方法论”。这套方法赋予人类在面对任何未知时,能用最理性的方式去看待它,结构他,认知它,解决它,掌握它。而不是单纯透过扎根于兽性的感性去片面地去看待事物,最后“不知所以然”。

科学方法自300年前萌芽,科学方法的发展几乎等同于人类的科学发展,可以说,没有“科学方法”,就没有“科学”。

对于任何一个年龄层的老百姓,只要掌握“科学方法”的基本框架,就可以对任何一个未知的问题以最理性的方式进行理解和分析。

以科学方法中最基础的“证实”概念举例,科学方法中的“证实”,是需要多个客观存在的事实和数据来说明一样事物的真伪。比如,看见“量子翻书”广告的家长,如果他们具备科学方法的思维,那么最起码他们会确认对方能出示相关专利证明,用事实举证,用批判思维去分析这种的方法的真伪。而不会在“不知所以然”的情况下盲目做出掏钱的举动。

那么今天的中国,懂得“科学方法”的人,是变多了还是变少了呢?

2015年中国已经拥有3700万在校大学生;22-25岁的年轻人中有接近50%受过高等教育,如果从2009年开始计算,十年后,这批大学生起码32岁了。相信不少人已经为人父,为人母了。

今天,互联网极度发达,知识和内容传播渠道极度丰富,在20多年前,为了学习一个科学小常识我还需要跑学校图书馆找书看。今天只需打开电脑简单搜索一下,或者打开知乎,知识简直包罗万有。

但种种现象表面,在中国仍然有不少人不时交着“智商税”:

·“权健”等伪冒保健品为何能在中国横行15年?

·面对各种虚假宣传和造谣,为何依然每每能形成大面积传播?

·“客观”、“理性”在生产力和经济取得重大进展的今天,为什么还不是一个国民基本素质,还需要作为一个褒义词去反复强调?

是中国人不爱学习吗?

显然不是,不然知乎等知识传播平台怎么火的。

是中国人不喜欢科学,不喜欢科普吗?

显然也不是,每一次国家科技取得重大进展,群众都会欢饮鼓舞,从未有人质疑过科学和科学家对发展的重大意义。

归根结底,透过现象看本质,症结就是在我们科普的环境中,缺乏对“科学方法”相关概念的倡导与传播。

这十多年,我们的科普,一直在“授鱼”,而没有“授渔”。

“科学方法”的传播和植入,需要大量的倡导与潜移默化,我记得我小时候看黑皮装的“十万个为什么”,里面讲富兰克林雷雨天放风筝验证雷电是否带电的章节,里面详细描述了富兰克林的整个思考流程和分析过程,说明了是什么最后导向他要亲自去做这个实验的。还有牛顿被砸后的思考过程,居里夫人进行大量实验去证实放射线功能等等。

而几年前,偶然拿起一本新版的为什么,发现大多只是讲故事,讲结论,于我而言,这跟故事书没什么区别,在富兰克林的章节里,甚至给我一种“只要我够莽,我就能发现新东西”的感觉。

今天的孩子们看了这些,会有什么想法?

在过去,信息渠道狭窄,可以想象到老一辈科普工作者认真思考,将倡导科学方法与科学知识内容权重一致,精心地编写了老版本的“十万个为什么”。

今天,信息发达了,传播容易了,简单地传播科学知识变得更为容易,描述倡导科学方法与思想的工作与之相比变得困难了,艰巨了,就有了今天各种科普文章避重就轻的现象,就有了大部分国民仍不掌握“科学方法”的结果。

但从小处来说,这次知乎响应号召为科普出力,出谋划策;国家再次加大对科普工作的重视和支持,我相信在不久将来,这个小小但关键的缺憾最终会被完美解决。


user avatar   wei-jian-sh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难说

科普的传播者、媒介,以及接受者

作为原生力量,传播者在成长,不论哪一年去看,这都是好事

媒介,不好说,媒介越来越朝着定制娱乐化迈进

接受者,接受者在受媒介的影响,越来越严重

我们越来越像美国,不是那个我们看到的科技和金融强大的脸

是那张媒体舆论诱导、培养、甚至创造消费终端的信息统治者的脸

前有新闻编辑室,后有最响亮的声音

虽然只是新闻界极端化的例子,但也代表了媒体的基本属性

内容——流量——广告——钱

这种模式下对比下,科普是一个非常小众的涓涓细流

绝大部分科普都在选择搭乘时尚、娱乐的快车,甚至被其裹挟

流言终结者,荒野求生

剩下的纯科普,跟5G手机时代的诺基亚板儿砖一样“不合时宜”

How it's made, 科技袁人

一件事能否进行下去,看回报

要想看科普环境是变好还是变糟,看科普的回报情况就好

科普不可能靠政府发工资,那科普人在正常工作之余的科普又是否获得了足够的回报?

只要这个节点有问题,科普就不会变好

因为和科普有限人的有限无私奉献相比,竞争信息传播的人在人类本能的帮助下跑地飞起

中国的中产还在膨胀,消费欲膨胀比中产人口膨胀更甚

即便在媒体增量时代的风口下,科普是否能飞得更好都不好说

因为和以前相比,现在才是真正的卖导弹不如卖口红的时代


user avatar   qin-zi-chu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感谢 @知乎科学 邀请~

先讲讲自己今年的科普方面经历。

从去年开始我, @Congyu @张队@廖俊棋 一起的科普创业活动大约在今年上半年宣布破产了(๑ ๑)ノ。当然可以找的借口有很多啦,主要是我们四个两个人要出国,另外两个忙于答辩和毕业。现在从公众号开始做古生物的科普很难,虽然我们保持了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容稳定性,但是实际效果和收益都远不及预期。

进入2019年以后,我们的团队转型在跟 @科普中国@中国科普博览 合作,以DinosaurX团队的名义在它们成熟的平台上发送我们修改过的更适合“大众向”的而不是“爱好者向”的作品。这接近一年来也算是收获颇丰,我这边只有我自己的数据,作品大约获得了接近一百万的阅读。而 @廖俊棋 写的更勤奋,估计是我两倍以上,哈哈。

我今年暑假来到英国这边继续学业,在出国之前,也曾和物理所的几位前辈 @袁嘉浩 @李治林 学习过他们做微信号和视频直播先进经验。奈何时间过得太快,很多想法还没来得及落实就离开IVPP了。

还有就是参与科普书籍审阅、翻译工作。参与了由 徐老师和@张队 牵头的一本新的恐龙书(可能是第一本由研究者亲自写给孩子们的龙鸟演化中文原创科普)的部分内容,这本书 @廖俊棋@Congyu 贡献很大,大家可以期待一下,我估计2020年可以出版(毒奶)。

以上就是我这一年和恐龙科普有关的经历。

从一个局内人的角度,我明显地感觉到2019年中国的科普环境变好了。包括前面提到的与科普中国的合作,我们团队非常感谢他们。这个计划极大的增加了我们创作内容的阅读量,实打实的也能给我们创作者一些反馈。我明显地感觉到中科院内部今年对科学普及的重视,尤其是IVPP(中科院古脊椎所),是前所未有的。除了我们团队之外,还有一些老师和师兄师姐们在抖音和快手等视频平台上进行了一些有趣的科普活动,效果也非常不错。就是我其实也挺想一起吃鱼头泡饼的。。。

另一个角度,我也是恐龙科普的读者,是受众。就像我前几天在想法里面说的,19年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在b站和知乎上,用“演义”形式介绍演化故事的视频系列和文章系列非常火爆,比如 @攀缘的井蛙@阿尔萨斯肉丸 。我也读了一些这些作者的作品,只能说非常羡慕现在的“小恐龙迷们”。因为在我是一个“小恐龙迷”的时候(啊,好多年前啊!),爱好者圈子里面(比如中恐网或者贴吧)主要以介绍新物种和“臭名昭著”的斗兽文化为主。我现在作为一名演化生物学的研究者,我意识到演化故事实际上是比某些节点更重要的,也更有趣的。所以现在这种故事性的古生物科普,能够更好的告诉大众什么才是过去世界真正的样子。过去的世界和现今一样,是不断变化的,有兴衰演替的一幕幕“历史剧”,而不是一两个类似T.rex那样的“大明星”和KT那样的“大事件”构成离散的、间断的“知识点”。


以上的变化也反应了一个好的趋势,就是中国的恐龙(或者是古生物)科普工作者,无论是业余的还是专业的,都在变得更加“专业化”了。在恐龙科普沉迷“比大小、比早晚”的时代,实际上也是真正反应了内容创作者还不能很好的理解科研的一线成果,也就是论文。哪怕是“门外汉”去看恐龙的论文,这个恐龙多大,生存年代,都是很简单的事情,甚至都不需要很高的英语水平。但实际上恐龙的论文并不只是这些内容,取个名字,说个年代,说个大小就完事了。实际上远远不止。而现在,越来越多的科普开始着重讲演化故事,讲树的变化,讲一些特征的变化,讲一个单系的兴衰荣辱,讲几个类群的竞争与适应。这些工作真的很难,也真的需要支持。尤其对于非专业人士而言,能写好这种故事,需要非常大的文献阅读量和专业知识积累。我自己是做中生代的,但我有时候想了解下古生代的大致演化故事,我也会选择在知乎上看一些答主比如 @攀缘的井蛙 的内容。

回到问题:你觉得 2019 年中国的科普环境是变好了还是变糟了?

当然是变好了,希望明年更好!

以上就是絮絮叨叨的科普总结,祝大家吃好喝好!




  

相关话题

  在一个空间无限大的系统中,所有分子无序运动,同一个物质分布状态会出现两次吗? 
  动物有哪些让人觉得神奇的行为? 
  中国地铁为什么不把运营时间延续到0点之后? 
  为什么人类没有发展出攻击性的器官? 
  肠道微生物组增加宿主寿命的原理是什么?人类能否通过某种益生菌来延缓衰老? 
  科普一些关于现代前沿物理领域的知识是否真的有意义? 
  为什么进化似乎无情地将生命形式从简单走向复杂? 
  如何看待电子科技大学「不足 28 岁的年轻教授刘明侦即将当选副院长」? 
  大自然有哪些 bug? 
  数学工作者可以佛系搞科研吗? 

前一个讨论
给孩子读完绘本,需要做延伸讨论吗?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大连城市 logo 设计?





© 2024-11-2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