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个回答下大多数人想象的太玄乎了。
很多人之所以整的那么玄乎,骨子里还是封建大一统的思想作祟,还是受汉人朝贡体系的残余影响,以至于看待历史的时候自觉不自觉的吧中原王朝摆在了一个先天“爸爸”的地位上,所以看待事物无法客观公正罢了。
换句话说,他们看历史时是带着情绪和立场去看历史的,所谓乱花渐欲迷人眼,故而看历史就跟看yy小说一样,只能看出个脑内高潮罢了。
其实南北朝大分裂时期,中原王朝特别北朝大多都是叫别人爸爸的,而非被别人叫爸爸。
当时的东亚老大是突厥人,南北朝时期,中原各朝各代基本都得给突厥人朝贡,可能的情况下甚至还得和亲、认爹之类的骚操作以谋求突厥人的支持。
世人都晓得儿皇帝石敬瑭,知道他认一个比自己小得多的当爸爸,但却不晓得这种操作早就是源远流长的事了。隋文帝叛变前都得送个亲女儿,当了突厥人便宜老爹才敢起事,甚至很多人眼中英明神武的李世民也给突厥人当了多年的狗。
换句话说,那个时候的东亚,特别是北边,主导东亚国际秩序的是突厥人,“东亚警察”也是突厥人。中原王朝皆是仰人鼻息而活的。
另一方面南朝虽然偏安南方一隅之地且日渐萎靡,但依然认为自己是所谓的华夏正统,承接着汉人遗留下来的政治资源,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尚未完全解体的汉文化圈秩序。
也即华夏朝贡体系的正统性。
北朝在实力上面得叫突厥人爸爸,在礼法上面,又必须和南朝进行争夺正统性。而这两点的交汇处就在于高句丽,对于南朝来说,高句丽是重要的战略伙伴,可以南北夹击中原“蛮夷”;对于突厥人来说,高句丽身处东北可以东西牵制中原,多一条进军路线威逼中原乖乖当狗。
而且最关键的是,解除高句丽的威胁,那么华北平原就是一个大后方而非前线。
其实看看唐朝中后期的藩镇割据核心在哪里,起源又是因为什么。
隋炀帝和唐太宗的做法就不难理解了。
再不理解,作为后来人,眼光更长远,看看宋朝时期的辽、金都起源自哪里,其实就全明白了。
很多人觉得古人蠢,目光短浅,自己回去就能如何如何。
但其实,即使学习了历史,了解了未来的历史的走向,很多人看的还不如隋炀帝和唐太宗透彻。
看不出东北地区是帝国未来的最大隐患之处。
所以才会问出为什么隋炀帝和唐太宗拼命的打高句丽。
给你开了透视挂也没啥卵用啊。
高句丽并不是高丽,不是后来的朝鲜。作为东亚朝贡体系的一部分,一个汉人和蛮族混合的华夏分支文明,拥有着相比于辽金元更加合理入主中原资格的“周朝”,再不济也是一个可以配合周朝造反的东夷,作为“商纣王”的中原王朝如果不警惕那真是白读史书了。
中国史观因为宋明两代对于世界政治体制的认识实在太过缺乏,习惯性地认为中原王朝在东亚东南亚任何时期都是最先进且唯一的。但隋唐两代时,尚无此错觉。到隋炀帝时期扶余人的国家是怎样一个状态呢?
首先能想到的是这个国家在5世纪初好太王的时代就两度击败日本,继而征服了新罗和百济。6世纪中,结束了内战的高丽已经完全在东北亚构成了一个小天下式的朝贡体系了。这个范围类似后来的伪满洲国+日属朝鲜。
不好意思放错图了。
更可怕的一点,地据东北坐拥广大平原的的高句丽不是一个渔猎政权,而是一个农耕政权。也不似后来的女真,高丽王室已经完全建立了律令制国家。国家由5个部落构成,一个国王和四个诸加,设百官,共同治理国家。并没有史料证明诸加把任何固定的封地私有的家族财产,却频繁地提及与高丽王共同治理国家,完整的律令制度下这个体系十分类似于后来日本飞鸟时代晚期的律令制。尤其是苏我氏时代。这个制度的形成大概比日本早了100-200年。蒙古高原部落制的游牧政权,占据的地方大而无用,高丽占据的地方可都是耕地,半个东北+半个朝鲜半岛的平原耕地。这样的国家是完全有能力消化秦汉故土辽东的。所以收复辽东,越早越好。
如果有比这个还扯淡的,那就是高丽的人口。截止到隋朝,中原政权已经分裂了将近300年,人口锐减。隋文帝休养生息,终于在开皇末年把人口提到了870万户,大约5000万人。而后隋朝又内战,有效人口在贞观年间又降到300万户,约1500万人。这也侧面说明了唐朝征高丽的难度要比隋朝大得多。根据秦升阳教授的研究,高丽176城灭国时的人口大概在300万左右。可以说在那个时代是怪物级别了。5:1的人口比例,中原想对东北灭国难度有多大呢?随意参考下吧:北宋9000万人,辽900万人;民国人口4亿人,满洲国3400万人。你就谢杨谢李他们征高丽的时候东北是守势吧,那时候的三百万放今天什么概念观众朋友们?将近两个亿啊!
换句话说,高丽这个国家作为东北的霸主,又揽有辽东,其对中原的长期威胁远大于辽对北宋的威胁。其组织能力(律令制和众多人口)、军事科技(冷兵器时代176座城池啊兄弟们,比维斯特洛都多了、丧尸的是人家还修!长!城!)、生产模式(农耕为主,渔猎为辅)、宗教习俗(佛、道、萨满)都和你国毫无数量级差距。隋炀帝不惜身死国灭,唐太宗宁弃一世英名,也要劳民伤财,北上远征。加上唐高宗,三代人本着收复辽东故土的目的,才将这个国家按死与未发之际,古代君主的远见,可见一斑。中原王朝自秦以来,最是提防蒙古高原,然而历史一次又一次的证明,最有威胁的,还是能把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连成一片的政权。日后虽然新罗靠着站队艺术一统半岛,靺鞨人建立渤海国,不过失去对方的东北政权对中原王朝已无致命威胁,由他进表称臣就好了。中原政权下一次用几代人坚持进攻灭掉本土以外政权的事情,也是等了一千年之后才再次发生。
高句丽政权是中国东北的古代民族扶余人所建,当时已经立国六百余年,占据了我国东北大部分地区和朝鲜半岛北部地区。当时,朝鲜半岛西南部由同为扶余人建立的百济政权统治,而百济政权和日本列岛的大和政权同样关系密切,彼此言语互通。
绵延至今的日本菊花王朝皇室,便极可能是由来自朝鲜半岛的“渡来人”,跨海征服了当地土著“绳文人”,与之融合同化的产物。现代语言学家通过高句丽政权遗存的汉字注音文献,判断高句丽语和现代朝鲜语完全不同,反而和日语有相当密切的亲缘关系,也进一步佐证了这点。
换言之,当时的东北亚地区,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一个同种族、同语言的“扶余共同体”,包涵了关系密切的高句丽、百济和日本三个国家。现代朝鲜民族的祖先三韩人,要么在百济国为上层扶余人所统治,要么局促于朝鲜半岛东南部的新罗国,被扶余人建立的三个政权全部包围。
这个以高句丽政权为首的“扶余共同体”,从在东晋十六国时期击败的慕容氏后燕政权、灭亡冯氏北燕政权起,已经占据了中国辽东地区二百余年,以农耕为主业,依山修筑无数易守难攻的城池,可说是枝繁叶茂,根深蒂固。该国常备军至少不低于三十万,中国东北的众多古民族,如女真人的先祖靺鞨人,同样长期成为高句丽的臣属,受其征发差遣。(耿铁华《中国高句丽史》、杨秀祖《高句丽军队与战争研究》甚至认为,高句丽总动员兵力高达六十万人)
因此,高句丽绝不是如后世的李氏朝鲜那般的孱弱政权,而正类似于契丹人的辽国、女真人的金国、建州部的满清那样,是中原王朝在东北方向的强大威胁。因此,当隋朝结束了长达数百年的南北大分裂局面后,也势必要将铲除、摧毁这样的巨大威胁,提上帝国优先日程,而绝不仅是因为君主好大喜功,只为收复辽东地区这一汉晋旧疆。
公元598年,高句丽军万余人,试探性进攻隋朝辽西地区,被隋军挫败。隋文帝杨坚当即下令发兵三十万,水陆两路浩浩荡荡,加以反击,岂知隋军陆路出临榆关(山海关),军中突然爆发疫病;海路攻向平壤,又遭遇风暴,船多覆没,尚未与敌国开战,士卒已经多死于路途。
然而,隋朝面对挑衅的坚决和铁血,已经令刚即位不久的高句丽国王高元大为惶恐,他当即遣使请和,请求罢兵。
此时,隋朝正在和北方的突厥汗国进行着一场声势浩大的亚洲争霸战争,刚好也正是和达头可汗、都蓝可汗一决胜败的关键时刻。为避免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杨坚暂且同意了高句丽的请和。
终隋文帝杨坚之世,他始终将北方的突厥汗国视为头号强敌,隋军将士连年出塞,深入沙漠数百里,不断施加武力打击,同时更远交而近攻、离强而合弱,不断分化利诱,挑拨离间其酋帅。突厥人几乎连战连败,覆军折将不可胜计,累积杀伤、俘虏、投降多达数十万骑,终于不得不向隋朝称臣请和,突厥可汗伏地拜首:「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大隋皇帝,真皇帝也。」大隋王朝也成为公认的亚洲第一强国。
到隋炀帝杨广继位后,他西征青海,压制西域,又调兵遣将,定交趾、灭林邑、取琉球,平契丹,为了完成隋文帝杨坚的未竟之志,彻底解除帝国在东北方向的威胁,是为因此,征讨高句丽之役,已是势在必行。
时所说的,隋朝灭亡的直接导火索,便是三征高句丽失败。隋军与其说是输在战场上,倒不如说是明明已奋勇杀敌,几次将敌方打得几近亡国,却输在杨广的荒唐决策和虚荣心上;才会屡中高句丽拙劣的诈降计,贻误宝贵战机。
三十万隋朝府军精兵九军尽陷,仅奔还二千七百骑,如此巨大的损失几乎打断了帝国军队的脊梁,才让野心家们嗅得机会,纷纷起兵至天下大乱,局面一发不可收拾。
唐太宗李世民击平四方群雄,登基称帝后,连续攻灭东突厥、高昌、薛延陀等国,加冕“天可汗”令大唐王朝重新成为东亚霸主。甚至连开创吐蕃帝国的一代雄主松臧干布,在松州之战失利后,也不得不向唐朝臣服,受封为大唐的驸马都尉和“西海郡王”。
“天可汗”孤峰绝立,拔剑四顾,此刻唯有东北方向的高句丽,这个拥兵三数十万、多次击败前朝的劲敌,或许堪为对手。公元645年,李世民亲征高句丽之战,亲率兵马不过十万,却在野战连连以少胜多,斩杀高句丽军4万余人,俘虏其兵士10万人,获牛马各5万匹,并俘虏其民户6万、人口16万,降其大将二人,裨将及酋帅子弟3500余人,而唐军损失微乎其微,只因为顿兵安市城这座坚城下,天气渐转严寒,这才暂且撤军。
李世民回国后总结教训,发展海军,水陆并进,持续骚扰,令高句丽国疲于应付,元气大伤。
到唐高宗李治在位时期,继续多次出兵东征,唐军名将程名振、薛仁贵、苏定方等连续大败高句丽军,多次取得斩俘逾万的大胜。最终,公元668年,年过古稀的开国老将军,英国公李勣挂帅出征,历时两年,一举功成,将高句丽国犁庭扫穴,完成了李世民、同时也可说是杨坚杨广的未竟之志。
在此前的公元660年,唐将苏定方已攻灭百济国,公元663年,唐将刘仁轨又全歼日本海军,焚烧敌舰四百余艘,并剿灭百济复国势力。日本惧怕唐军渡海登陆,仓皇请降,向唐朝臣服。同气连枝的“扶余三国”“共同体”也至此终结。
高句丽灭亡后,其国民一部分被唐朝内迁,为汉人同化,一部分和之前臣属他们的粟末靺鞨人合流,后来在唐玄宗时期建立了渤海国政权,并重新占据了原属高句丽北方的大部分地区,一小部分南迁,成为三韩人建立的新罗国的臣民。
后来新罗国崩溃,三韩人王氏王族建立的王氏高丽政权,占据朝鲜半岛大部分地区,“高丽”二字也同样取自之之前被唐朝攻灭的“高句丽”政权,并自称为其继承国,然而,和历史上真正的中国东北古民族建立的高句丽政权,已经关系不大了,只是三韩人的自说自话罢了。
为了维护领土主权,驳斥韩人谬论,我国从本世纪起,开始推进东北边疆历史与现状系列研究工程,其中对古朝鲜史(箕子朝鲜、卫氏朝鲜)、高句丽和渤海史研究都是重点,并得出结论:
【高句丽属于中国古代地方民族政权;高句丽与朝鲜的王氏高丽政权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高句丽的主体部分已经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其分支可能融入当前的朝鲜民族。从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来看,高句丽与当前的朝鲜民族,与朝鲜和韩国均没有必然的关系。】
东北边疆工程彻底拨乱反正,纠正了此前持续一千余年,封建史学家在我国东北古代政权沿革上的错误,澄清了高句丽政权的性质,和扶余、渤海等政权一样,同属于我国古代东北边疆政权,和三韩人后裔的朝韩两国没有必然关系,还历史以真实本来面目,有力抵制了韩人的狼子野心。
首先你要知道高句丽是个什么东西:
南北朝时期高句丽最大势力范围,用现在对比,大概是辽宁省+半个吉林省+北朝鲜+半个南韩。假设这是个独立的国家,这体量的国家是个什么东西,应该有数了吧。
和中原王朝一样的农耕制,思想文化。除了朝鲜北部多丘陵以外,东北平原,朝鲜半岛中部南部都适合耕种,东北平原距离内蒙近,还适合放马。
这是个可以称霸的地方。燕国只靠幽云+辽西就可以作为战国七雄之一。期间还把齐国给灭了一次,后来田单复国,齐国又活了直到被秦国统一。
高句丽是个大一号的战国七雄,手里还有辽西走廊。华夏生死攸关两大走廊之一,另一个是河西走廊。隋唐不可能不玩命去揍趴下这个高句丽,不打能行么?有时候你打高句丽还得吃冬将军。打高句丽花了隋唐两代,到唐高宗才打下来。隋唐起家一个依靠北周关陇核心一个依靠三晋大地就可统一天下,从隋唐发家的成本看,高句丽是一个体量的。不打能行么?
多说一点吧。高句丽不管会成什么样:
假设高句丽再大一号呢?这个国家叫契丹。塞北三朝之一的辽朝。顶在大怂头上压着。后来辽朝这匹野狼走了,又来了一只东北虎来,这只东北虎叫金朝。
再大一号呢?力量足够统一华夏了,这个国家叫清朝。清朝极盛领土差不多是中国古代“天下”的范围。
小鬼子入侵中国是个什么套路?朝鲜-中国东北-全面侵华。鬼子绝对研究过中国地理历史,从丰臣秀吉猴子就想这么干。局座钦定罪恶之源。
我党真正有实力统一中国是怎么做的?永远健康将军带着十万人混出关,三年之后把卫立煌揍趴下,拉着一百多万人横着走到海南岛。
在古代,辽东是和关中,河北,中原,四川盆地,江东等地一样,是可以争雄天下的。更别提整合整个东北附庸朝鲜的大型古代帝国了。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你不开疆拓土,说不定人家开疆拓土你。
要知道努尔哈赤手下的后金,最多也就是个高句丽的局势。。。
今日不取,后世必为子孙患。
历史书写的已经很露骨了
十九年二月,帝自洛阳次定州,谓左右曰:“今天下大定,唯辽东未宾,后嗣因士马盛强,谋臣导以征讨,丧乱方始,朕故自取之,不遗后世忧也。”
次安市。于是高丽北部傉萨高延寿、南部傉萨高惠真引兵及靺鞨众十五万来援。——当年就能拉出十五万人,辽东地区其实是相对于中原处于一个半封闭的状态,万一他日中原除了变乱,高句丽再休养生息几十年,乘乱入关怎么办?
“朕视高丽不止一弹丸,僻处一隅,风俗殊异,得人不足以广众,得地不足以广疆,历代所以征伐者,皆其自生衅端,初非中国好土地而欲吞并也。”(《明太祖实录》卷225)”。
“辽东本中国之地,隋朝数次远征皆失利,今朕御驾亲征,一为报中国子弟之仇,二为彻底剿灭其国。”
高句丽曾多次小规模袭击隋北部边疆。
对此,隋怎地很不满并致书平原王高汤,“辽水之广,何如长江?高丽之人,多少陈国?朕若不存含育,责王前愆,命一将军,何待多力!”。
598年,高句丽王率靺鞨骑兵万余进攻辽西,被营州总管韦冲击退。隋文帝派大军30万,分水陆两路进攻高丽,后因道路和天气的原因,粮草供应不上,同时高丽王慑于隋军威,亦遣使谢罪,隋文帝于是罢兵。
这次出征虽然没有实质性的战争,但为今后的大规模征伐埋下了引线。
611年,隋炀帝以高丽不遵臣礼为由,下诏征讨高丽,命天下兵卒,不论远近,都到涿郡集中。次年正月,全国应征的士卒全部到达涿郡。全军共计113.38万人,号称200万,统由炀帝亲自指挥。
隋炀帝向高句丽使者传达其旨意:
“朕以启民诚心奉国,故亲至其所,当往涿郡,尔还日,语高丽王知,宜早来朝,勿自疑惧,存育之礼,当同于启民。如或不朝,必将启民巡行彼土”。
公元613、614年,隋炀帝又发动二次攻高句丽之战。皆以失败告终。
贞观十九年,在出征前,太宗谓左右曰:“今天下大定,唯辽东未宾,后嗣因士马盛强,谋臣导以征讨,丧乱方始,朕故自取之,不遗后世忧也。
至龙朔三年(663),唐大将刘仁轨大败援助百济的倭国军于白江口,破百济,其国王奔高句丽。总章元年(668),唐军攻占平壤,灭亡高句丽。
大唐高丽之战从645年到668年历时23年,最终获得成功。
高丽蒙古战争发生於1231年至1273年,蒙古对高丽发动了9次战争。
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后,1273年蒙古军队占领济州岛,高丽蒙古战争最终结束。
高丽最终成为元朝的藩属国,一度受到元征东行省的控制;而济州岛也长期成为元朝政府的直接管辖地“耽罗军民总管府”负责防倭和高丽海外侨民事务。
自从高丽元宗的世子忠烈王娶忽必烈的女儿为妻后,以后的高丽君主直到高丽恭愍王都是娶蒙古公主为妻。高丽君主继承人按照约定,必须在元大都以蒙古人的方式长大成人后,方可回高丽。
据说,大约从公元前一千年初叶开始,古代朝鲜半岛的诸部落就已经和中原政权有所接触。此后,秦消灭了包括北方燕国在内的各诸侯国,于公元前221年完成了统一。由于燕与古朝鲜接壤,大量燕国遗民便逃亡到古朝鲜。
公元前109年,西汉征服了朝鲜半岛西北部,在当地设置了乐浪、临屯、真番和玄菟四郡,其管辖范围包括朝鲜半岛北部的大部分地区和辽东的一部分。此后,中原王朝和朝鲜各政权之间的接触变得更加频繁。220年东汉灭亡后,中原王朝在朝鲜半岛西北部的统治受到挑战,当地豪族最终建立起了一个强大的政权—高句丽。但是,中原王朝的一些皇帝始终认为朝鲜半岛西北部是尚未收复的“失地”,它天然是“王土”,必须重建在那里的统治。隋廷正是由于这种观念以及高句丽在辽东的扩张而四次大规模征讨高句丽,其中三次以失败告终,最后一次夭折。征高句丽给隋朝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
618年唐朝建立,朝鲜半岛各政权迎来了同中原王朝恢复正常关系的朝鲜半岛北部的高句丽王高建武(即荣留王,618—642在位),分别在619和621年遣使向唐高祖朝贡。新罗和百济也纷纷效仿。高祖为了表示友好,在624年派道士回访高句丽,赠送老子像,道教从此在当地朝野流行开来。这位道士还为包括高句丽王在内的广大听众讲授《道德经》。高祖在给高建武的诏书中宣称,他希望双方通力合作,将隋与高句丽的战争结束后仍滞留在高句丽境内的隋朝军民送回故土。据说高句丽遣还了一万多名隋朝遗民。高祖在处理同高句丽的关系时非常稳健和务实。624年,他对派往高句丽的册封使表示,自己无意让高句丽称臣,因为这样做只会提高高句丽在朝鲜半岛的地位。不过,唐朝大臣劝说高祖不要在给高句丽的诏书中公开表明自己的意图。他们提醒高祖,高句丽离唐太近,不能听任它在政治上自行其是。他们还警告说,如果唐廷不尝试收复汉四郡,唐在朝鲜半岛的地位将被削弱。
和唐朝大臣一样,高句丽、新罗、百济的官员也迫切想要加深同唐朝的联系。不过他们的动机与唐朝的同僚截然不同,他们中的每一方都希望唐廷能支持自己实现统一朝鲜半岛的野心。唐廷企图从高句丽手中收回朝鲜半岛西北部,而朝鲜半岛各政权为了争夺霸权,想方设法拉拢唐朝。这样的局势必然导致唐廷越来越多地介入半岛事务。
626年,新罗和百济的使者试图说服唐廷干预朝鲜半岛政治。他们抱怨高句丽阻断了其入唐的道路,使他们难以前来朝贡。他们还指责高句丽袭击新罗和百济的边境城镇。唐派官员调解纠纷。高句丽上书唐廷,为自己的行为道歉。
朝鲜半岛各政权,尤其是与唐近在咫尺的高句丽,始终密切关注着唐廷的意图。唐于七世纪二十年代末攻灭东突厥后,朝鲜半岛各政权的忧虑进一步加深,它们担心唐廷下一步可能会将注意力转向半岛。628年,高句丽荣留王首先匆忙遣使来到长安,祝贺唐军大捷。使者还向唐廷献上了高句丽地图,这意味着高句丽臣服于唐朝。
唐朝新皇帝太宗对高句丽的态度远比父亲强硬。太宗出于对个人荣耀的渴求,以及一雪前朝隋朝所蒙受的历史耻辱的欲望,打算消灭只有意在朝鲜半岛建立霸权而对唐本身并不构成直接威胁的高句丽。唐朝的最终目的是控制朝鲜半岛北部。太宗以收集隋炀帝征伐高句丽时阵亡士兵的遗骸为名,派将士前往辽东城(今辽宁中部的辽阳)。唐军在收集尸骨时,拆毁了高句丽为纪念对隋战争胜利而建的“京观”(即战殁隋军士兵的骸骨堆),表明了唐帝收复朝鲜半岛北部的意图。荣留王惊恐万分,担心唐军可能来袭,命人沿从东北的扶余城(今吉林农安)到西南海岸(位于今辽宁营口)的边境线修筑长城,双方的关系日趋紧张,唐朝的一些大臣主张立即对高句丽用兵,太宗没有采纳。唐和高句丽的关系虽然暗潮涌动,但是表面上一切如常。640年,高句丽世子入唐进献方物,太宗对他礼遇有加。
然而,与此同时,太宗不动声色地开始搜集高句丽的军事情报。他命兵部职方郎中陈大德负责接待高句丽世子,随后又在641年派其出使高句丽。陈大德此行的目的实际上是实地侦察。他每到一个高句丽城市,就给当地官员送上精美的唐丝帛,然后对他们说:“吾雅好山水,此有胜处,吾欲观之。”当地官员收下礼物后,大都欣然陪同他参观游览,全然不知他们已经让陈大德进入了在双方未来的冲突中可能具有战略意义的要地。641年阴历八月,陈大德从高句丽返回,向太宗做了详细汇报。他说:“其国闻高昌灭,大惧,馆候之勤,加于常数。”不仅如此,高句丽重臣大对庐(官职名)曾三次来使馆,高句丽王在接见使者时也在旁边布置了大批士兵。太宗回答道:“高丽本四郡地耳,吾发卒数万攻辽东,彼必倾国救之。别遣舟师出东莱(今山东莱州),自海道趋平壤,水陆合势,取之不难。”
这是太宗首次透露对高句丽的作战计划。他打算两面出击,以钳形攻势夹击高句丽。但他出于两点考虑,没有匆忙出兵。首先,当时的山东地区(包括今天的山东省、河北省以及河南省的一部分)尚未从隋朝的苛政中恢复元气,无力支撑一场对高句丽的战争。当年,一些人为避征戍甚至不惜自残。有的人砍掉一只手,有的人剁掉一只脚,他们称被砍掉的肢体为“福手”“福足”,因为作为残疾人,他们得以免除兵役。这种极端做法一直延续到唐太宗时期。
其次,太宗还希望等到高句丽因内乱而元气大伤之后再动武。机会终于在642年出现。当年,荣留王铲除高句丽东部的部落首领渊盖苏文的计划失败,后者为反制而发动了血腥的政变。渊盖苏文是个不得人心的首领,当初他继承父位时就曾遭到部民的反对,他不得不在众人面前鞠躬道歉,恳求他们允许自己暂代首领之职,并许诺如果玩忽职守,可以将其罢黜。众人这才勉强同意让他成为首领。但是,渊盖苏文掌权后,很快就暴露出了残酷无情、独断专行的一面。荣留王对渊盖苏文非常不满,和主要大臣商议如何除掉他。渊盖苏文听到风声后,集合部众制定了对策。不久后,他邀请高句丽诸位官员视察他的军队,并设宴款待。他们刚一到场,就悉数被杀害。随后,渊盖苏文带领属下冲进王宫,杀死荣留王,并碎尸数段,丢弃沟中。荣留王的侄子宝藏王(642—668在位)被立为傀儡君主。此后,渊盖苏文以铁腕手段树立个人权威,独揽大权。
高句丽发生的一连串事件给了唐太宗动武的理由,他宣称要兴兵讨伐渊盖苏文。太宗对长孙无忌说:“盖苏文弑其君而专国政,诚不可忍。以今日兵力,取之不难,但不欲劳百姓,吾欲且使契丹、靺鞨扰之,何如?”长孙料想高句丽可能已经对唐朝有所防范,告诫太宗不要轻举妄动。643年,唐廷首次对渊盖苏文事件做出反应,在遣使参加荣留王葬礼的同时,也承认了新的傀儡王。但当年晚些时候,唐廷下诏威胁渊盖苏文,如果高句丽不停止骚扰新罗,唐将兴兵讨伐。渊盖苏文对唐廷的警告置之不理,声称将继续采取军事行动,直至从新罗手中收回所有失地。
渊盖苏文直截了当的拒绝激怒了太宗,后者在644年宣布将亲征高句丽。太宗还以道义为名替这次干涉辩护—渊盖苏文有弑君之罪,又侵犯邻国,高句丽理应受到讨伐。唐朝皇帝御驾亲征是史无前例之事,很多大臣反对太宗的决定。但太宗认为,亲征对鼓舞士气是至关重要的,许多唐军士兵对隋征高句丽的失败仍然记忆犹新。
太宗曾询问李靖,高句丽之役当如何用兵。李靖答道,唐只需三万士兵就能取胜。太宗显然大吃一惊。他问道:“兵少地遥,何术临之?”李靖给出了一个简单的答案:“臣以正兵。”所谓“正兵”,就是按照传统的大规模正面进攻的方式部署兵力。与之相对的是“奇兵”,即以机动兵力从后方或侧翼攻击敌人。就这样,征高句丽的军事策略在641年便确定了下来。
唐军将对高句丽发动钳形攻势,步骑兵从北方的陆路发动正面攻势,水师在南方的高句丽都城平壤附近登陆,水陆并进,从两个方向夹击高句丽。
在唐军计划展开地面攻势的辽南地区,冬季通常从阴历八月下旬开始,一直持续到来年的阴历三月。短暂的旱季过后,从阴历六月开始,这里就进入雨季。当地的气候条件决定了在该地展开的任何军事行动若想取得成功,就必须在冬季结束后立即开始,在雨季开始前结束。否则,冬天的严寒和夏天的暴雨将使行军变得非常困难,统军将领无法迅速调度和部署军队。唐军在到达辽东城之前,必须先向东北行进,穿过辽河平原。但是辽河平原被辽河及其众多支流一分为二,这些河流的走向基本都是自北向南。对唐军来说不幸的是,当年春天辽河泛滥成灾,唐军的行军受到了严重的阻碍。唐军士兵不仅要渡河,还要穿过河流之间东西绵延一百多公里、被称为“辽泽”的沼泽地。这里曾是隋军的“死亡之地”,很多隋军官兵殒命于这个几乎无法通过的地方,尸骨暴露在野外。太宗命士兵在搭设便桥之前先将这些骸骨掩埋。
唐军行军的最大阻碍是高句丽利用“山城”组织的顽强抵抗。高句丽人在筑城时会采用一种独特的双城模式,即在平原筑城的同时,通常也会在附近的山上修建一座山城。人们在和平时期住在平原的城中,战争爆发时就退居山城自卫。山城的布局与平原的城池截然不同,既没有通常的居住区,也没有官府衙门,只有适合军队驻扎的砌有火炕的半地下石头建筑。此外,山城还有贮藏生活必需品的地窖和与水源相通的深坑。数座较小的山城环绕、拱卫着一座主山城,构成了一个山地军事城堡群。
平壤城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修筑在大同江北岸的大城山上,于427年成为高句丽的都城。平壤城占地2.7平方公里,四周筑有7218米长的城墙。城内现已发掘出水塘、水井、地窖等遗址。唐代史料对平壤城有详细的描述:“城内唯积仓储器备,寇贼至日,方入固守。王则别为宅于其侧,不常居之。”
高句丽自六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扩张时,就着手修筑山城。高句丽的山城散布于今中国东北的辽宁省、吉林省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境内,其中很多在隋唐时仍在使用。山城不仅可以保护高句丽士兵,还可以被用作发动快速攻击的跳板。它们是高句丽持久战策略的基石,早在公元二世纪时就曾被用来抵御中原王朝的进攻。持久战的目的是使敌军的粮草消耗殆尽,将他们的军事行动拖延到冬天,到时零度以下的寒冷气温会让对手的战斗力大打折扣,因为敌军士兵大都来自长城以内气候较为温和的地方。然后,高句丽军队便会破坏敌人的补给线。持久战的最终目的是迫使敌军将领在不可克服的困难面前放弃作战。
645年阴历四月,唐军抵达辽东城。太宗与李会师并亲自督战。士兵们搬运土袋填平城外的壕沟,皇帝也身体力行,亲自将一个土袋放到马背上。诸将受皇帝身先士卒的精神激励,纷纷效仿。壕沟很快被填平。紧接着,唐军开始用抛车攻城。抛车“以大木为床”,能将巨石抛向五百米外的目标。李命数架抛车一字排开。高句丽守军慌忙张开大网拦截石块,但徒劳无功。待飞石摧毁女墙后,唐军再推出撞车。撞车的底座立有支架,支架上悬挂着一根巨木。士兵推动巨木撞向目标,以巨大的撞击力毁坏目标。
唐军连续围攻辽东城十一天,但还是无法消灭高句丽守军。与高句丽结盟的百济,为守城士兵提供了漆成金、黑两色的盔甲。太宗也派出全副披挂的精兵前来增援。双方士兵聚在一起,人数众多,他们的盔甲闪耀的光芒如日光一般炫目。正当李绞尽脑汁思考更有效的攻城战术时,疾风骤然而起,从南面吹向辽东城。李立即下令火攻。唐军士兵从冲杆顶端一举登上城西南角的塔楼,将其点燃。烈火很快就吞没了塔楼。强风将燃烧着的塔楼碎片吹向城中,许多房屋起火,万余人葬身火海。辽东城终于在第十二天陷落。太宗大喜过望,下令用烽火台向太子报捷。然而,太宗高兴得太早。当时已是阴历五月中旬,雨季将至,他速灭高句丽的计划将因此受挫。
李又攻克了辽东城东北的两座城池,然后挥师西南,兵临安市城(今辽宁海城营城子)下。唐军在那里遭遇了顽强抵抗。高延寿和高惠贞率领高句丽、靺鞨联军十五万人赶来救援。太宗希望阻止他们与守军会师;如若不然,安市城将成为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太宗对手下的文武官员说:“今为延寿策有三:引兵直前,连安市城为垒,据高山之险,食城中之粟,纵靺鞨掠吾牛马,攻之不可猝下,欲归则泥潦为阻,坐困吾军,上策也;拔城中之众,与之宵遁,中策也;不度智能,来与吾战,下策也。卿曹观之,彼必出下策,成擒在吾目中矣。”
高句丽阵中一位精通历史的老臣和太宗一样,也十分清楚高延寿应该采取何种策略。他建议说:“为吾计者,莫若顿兵不战,旷日持久,分遣奇兵断其运道;粮食既尽,求战不得,欲归无路,乃可胜也。”可惜的是,高延寿对此不加理会。他率军挺进安市城,在城外二十公里处安营扎寨。太宗为引诱敌军与唐军决战,派一千骑兵前去骚扰。高延寿以靺鞨精兵为先锋与唐军交战。战斗刚一打响,唐军骑兵就佯装不敌。高延寿见状道:“(唐)易与耳。”他误以为胜利唾手可得,于是一路追赶唐军骑兵,直至距安市城东南仅四公里处才停下脚步,依山势布阵。
高延寿此举是严重的失误。他的部队没有安市城防御工事的掩护,直接暴露在唐军主力面前。但他对迫在眉睫的危机浑然不觉。太宗为诱使敌人放松警惕,又派使者谎称:“我以尔国强臣弑其主,故来问罪;至于交战,非吾本心。入尔境,刍粟不给,故取尔数城,俟尔国修臣礼,则所失必复矣。”与此同时,太宗连夜召集文武官员,商讨破敌之策,最后决定夹击高延寿。他命令李率步骑兵一万五千人在西面的山岭布阵,长孙无忌率一万一千名精兵潜入北面的山谷,从后方偷袭敌军。太宗本人则率四千步骑秘密行至高延寿营寨北面的山头,以鼓、角、旌旗指挥作战。太宗坚信自己的策略会取得成功。他命人张起受降幕,并对手下说:“明日午时,纳降虏于此矣。”
次日清晨,李的部队在嘹亮的号角声中展开阵型,将敌军注意力吸引到西面。高延寿的兵力远胜唐军,他自恃兵力占优,向唐军发起冲锋。此时,太宗正在山顶观察战情。他看到北方山谷中尘埃四起,知道长孙无忌的奇兵已经就位,于是命令士兵击鼓鸣角,在山顶竖起旗帜,示意各路唐军发起总攻。长孙无忌的部队突然出现,高延寿及其部将猝不及防。惊慌失措的高延寿连忙分兵抵抗来自两个方向的夹击。仓促变阵乃兵家大忌,高句丽军队阵脚大乱,士兵不知所措。他们短暂抵抗后便开始四散奔逃。唐军穷追不舍,杀死了两万多名高句丽士兵。高延寿带着残兵逃回营寨。太宗下令包围营寨,毁掉附近的桥梁,使高延寿无路可退。
第二天,高延寿率领麾下三万多名士兵投降。高延寿和高惠贞踏进太宗大帐之后,向唐将下跪,乞求他们代为向太宗求情。太宗接受了高延寿和高惠贞的请降,训斥他们说:“东夷少年,跳梁海曲,至于摧坚决胜,故当不及老人,自今复敢与天子战乎?”
然而,高延寿和高惠贞的投降并没有导致高句丽溃败,安市城仍旧岿然不动。实际上,太宗和手下文武大臣在是否应倾全力攻下该城的问题上产生了分歧。太宗在攻打安市城之前曾告诉李:“吾闻安市城险而兵精,其城主材勇,莫离支之乱,城守不服,莫离支击之不能下,因而与之。建安兵弱而粮少,若出其不意,攻之必克。公可先攻建安,建安下,则安市在吾腹中,此兵法所谓‘城有所不攻’者也。”但李以后勤保障为由表示反对:“建安在南,安市在北,吾军粮皆在辽东;今逾安市而攻建安,若贼断吾运道,将若之何?不如先攻安市。”随驾出征的江夏王李道宗对此有自己的看法,他为这次战役提出了最为得当的战略:唐军不应攻击建安城或安市城,而应该绕过不重要的高句丽城市,直取平壤。他向太宗请战道:“高丽倾国以拒王师,平壤之守必弱,愿假臣精卒五千,覆其本根,则数十万之众可不战而降。”但太宗拒绝了他的请求,转而对李说:“以公为将,安得不用公策?”
唐军自阴历六月下旬开始围城,经过整个雨季,一直持续到阴历九月中旬的初冬。安市守军以兵器和粗言秽语加以反击。他们一看到唐皇室的旗帜和华盖,便登城高声谩骂。太宗在盛怒之下批准了李的请求,安市城陷落后,将城内男子悉数活埋。这个消息非但没有软化守城士兵的意志,反而坚定了他们战至最后一兵一卒的决心。面对唐军接二连三的猛攻,安市城依然固若金汤。太宗的辽东之役陷入僵局。
高延寿和高惠贞这两个已经接受了唐廷封号的高句丽降将向太宗陈情:“安市人顾惜其家,人自为战,未易猝拔。”他们提出的建议与李道宗大同小异,即唐军应放弃攻打安市城,直接进军平壤,攻克沿途小城,一举夺下首都。太宗及群臣纷纷表示赞同,唯有长孙无忌反对,他争辩说:“天子亲征,异于诸将,不可乘危徼幸。”他担心如果唐军直接向平壤城进发,可能遭建安城和安市城守军背后袭击,因此“不如先破安市,取建安,然后长驱而进,此万全之策也”。太宗接受了长孙无忌的建议,改变了主意,因而错过了扭转战局的最后机会。
安市城的战斗空前惨烈。李道宗命士兵在城东南角筑土山,以便从那里观察城内高句丽军队的动向。高句丽守军则迅速加高城墙作为反制之策。与此同时,李指挥士兵从西南方用撞车和抛车攻城。一有女墙被毁,高句丽士兵便立即在该处立起木栅栏。双方每日交战五六个回合。唐军日夜不停地加高土山,终于在两个月后完工。土山距城门外的瓮城仅数米之遥,可俯瞰城内。李道宗在山顶部署士兵备敌。不料,土山因山顶士兵的活动突然倾倒,这些士兵乱作一团,安市城的瓮城也被土山压出一个缺口。数百名高句丽士兵趁机从侧门一涌而出,控制了小山。他们在山顶挖好沟堑,把它变成前哨阵地。太宗大怒,下令处死李道宗的一名下属,命令诸将立即夺回土山。新一轮战斗整整持续了三天,但唐军未能如愿。
此时天气越来越冷。初冬时节,草枯水冻,唐军的物资、粮草供给出现问题,太宗不得不决定是否撤军,否则所有人都可能死于饥寒。
张亮指挥的唐军舰队也未取得太大的成果。他们从莱州启航渡过渤海后,夺取了辽南的卑沙城,然后挥师建安城,在城外安营扎寨。张亮曾多次上书太宗,反对用兵辽东,现在对执行太宗的计划并不热心。他未等士兵布置好兵营守备,便急着派他们出去寻找木柴,放牧战马。敌人突然来袭,唐军陷入恐慌,张亮吓得目瞪口呆,呆坐在床上,一言不发。可笑的是,他的部下竟然以为主帅是临危不惧。唐军士兵在张亮副将的指挥下才将敌人击退。
唐两路夹击高句丽战略中的海路、陆路军事行动均以失败告终,太宗决定撤军。他在接见一名特地从长安赶来献策的官员时,内心的沮丧溢于言表。他对这名官员说:“安市不降,平壤尚远,我虑三军寒冻,已命班师。”唐军在撤兵前先将高句丽三城的七万名百姓迁往中原,其中大部分将被贩卖为奴。太宗又命唐军在安市城前列队通过,最后一次展示军威。安市城大门紧闭,士兵躲在高墙之后。城主随后出现在城墙上,察看唐军是否真有意解围撤军。他向太宗鞠躬道别,太宗则称赞他守城时坚韧、顽强,并留下一百匹丝绢嘉奖他对高句丽王的忠心。随后,唐军撤退。这时已是阴历十月下旬,唐军士兵在穿越辽泽时遭到暴风雪袭击,很多人死于饥寒。共有数千名士兵和八成战马死于归途,其余人侥幸回到营州。太宗为损兵折将懊悔不已,他叹息道:“魏征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
太宗最终在646年阴历三月回到京师。他在和李靖谈话时问道:“吾以天下之众困于小夷,何也?”李靖答道,只有李道宗能回答这个问题。他显然为“正兵”之略的失败感到惭愧。李道宗在答复太宗时再次提到自己曾经提议直接攻打平壤城。太宗尴尬地回答说:“当时匆匆,吾不忆也。”
高句丽不敢公开庆祝在辽东挫败唐军。646年战事一结束,高句丽使者就来到唐廷,为双方的冲突赔礼道歉。但失败后的挫折感和征服高句丽的决心,使太宗对其近邻采取了强硬立场。高句丽使者献上两名美女作为礼物,以示和解,但太宗严词拒绝道:“归谓尔主,美色者,人之所重。尔之所献,信为美丽。悯其离父母兄弟于本国,留其身而忘其亲,爱其色而伤其心,我不取也。”唐廷还指责高句丽来信言辞失敬,而且还曾怠慢唐使。最令太宗恼怒的是,高句丽公然违抗旨意,拒绝停止骚扰新罗,高句丽和新罗边境上战事不断。太宗赐给渊盖苏文一张弓和一副盔甲,以示不悦。渊盖苏文当然明白太宗想要传达的信息—唐会再次对他用兵。渊盖苏文不敢拒收太宗的礼物,但是决定不承认收到过它们。这一举动想必让太宗更加恼火,他不准高句丽朝贡,很快便开始准备第二次出兵征讨高句丽。
太宗下令征召更多士兵,在南方建造多艘大船,并把山东半岛北面的小岛乌湖岛变成兵站,储备了大量物资和武器装备。这一次,唐廷官员似乎就最佳军事策略达成了共识,他们决定以骚扰战削弱高句丽,最终控制鸭绿江以北地区。他们认为,高句丽的山城确实易守难攻,但太宗上次亲征时,高句丽的耕地因战事而荒废,唐军在夺取城镇后又缴获了大批存粮,再加上此后的大旱,高句丽出现大面积饥荒。因此,“今若数遣偏师,更迭扰其疆场,使彼疲于奔命,释耒入堡,数年之间,千里萧条,则人心自离,鸭绿之北,可不战而取矣”。年阴历五月,身经百战的唐将李率军重新从陆路对辽东发起试探性攻击。两个月后,两名唐将从海上进攻辽东半岛南部。唐廷原本计划在次年大举出兵,但太宗在649年去世,唐朝的第二次高句丽之役随之夭折。
在大众的记忆里,高句丽虽然不是弱国,但东北深山密林中的国家仿佛自带野蛮bgm出场一样,使它真实的面目完全被地理上固有的成见印象给遮蔽了起来。
换言之,这个国家在文化上的水平以及国家对内部资源的调配能力,其实相对你脑子里的样子,要先进的多得多。
下面,我们先看一张图:
高句丽政权以安鹤宫作为王宫约始于公元427年(中国南北朝时期,北魏太武帝和南朝宋文帝对峙),到公元586年迁都长安城为止,历时160多年。安鹤宫规模十分庞大,同时深受中国建筑的影响。
1967年—1970年北朝鲜发布的发掘报告显示,安鹤宫遗址约为边长622米的平行四边形,地势自北向南倾斜,宫城内秩序井然,有严格的轴线。
已发掘的宫内52处建筑遗址,其中有21座殿堂,31条连接各处建筑的回廊。北朝鲜根据发掘的遗址,将安鹤宫划分为南宫,中宫,北宫等群组,中宫两侧还配置有东西宫,北门与西门附近有假山和池苑,东南角有莲池遗址。
在安鹤宫的各建筑群中,南宫遗址的面积最大,东西宽约280米,应当是举行国家重大礼仪的场所。南宫正殿面阔11间,进深4间(49m×16.3m),规模之宏大可与当时中国的宫殿相比,从中也可以看出高句丽不小的野心。
南宫与中宫以宽3间的回廊连接,中宫正殿面阔7间,进深5间,两侧各有面阔5间,进深4间的建筑。根据记载,中宫是国王日常听政的场所。北宫为寝殿,东宫为太子住所,西宫则安置妃嫔。
安鹤宫周围以土筑宫墙环绕,推测高约8米。东西两侧的宫墙外还发现有护城壕的遗迹。
南面开有三门,其余每面各开一门。有水道贯穿东部,所以南北宫墙上各有一道水门。南侧三门,面阔均在45m左右,应当为正面7间,进深2间的建筑。其他3面各开一门,规模为5间×2间。这些城门和中国内地将城楼建在城座上不同,而是直接将城楼建在地面之上。
安鹤宫遗址出土了许多和当时内地形制相似的瓦当,鸱尾,土器等。其瓦的尺寸较大,宽约37-58cm,长度约65-70cm。遗址中发现的一尊三彩鸱尾高达2.1米,可以据此推测当年的建筑规模。
日本和韩国的一些学者,如米田美代治,成周铎都认为,安鹤宫的建筑群配置形态受到了中国汉代的天文思想——五行配置思想的影响,按照【史记 天官书】的五星座位来布局的。
从遗址的发掘情况来看,安鹤宫规模宏大而且内部结构复杂,至今只弄清楚了中轴线附近地带的建筑,从这些建筑遗址来看,其功能分区和魏晋时期一致。
值得注意的是安鹤宫中各建筑群的主殿基本采用了正殿加东西堂的形式,而这种形式在曹魏洛阳宫中早已得到使用。曹魏洛阳宫的太极殿两侧为东西堂,太极殿是引见听政的地方,东西堂是皇帝起居之处。这一形式也被东晋的宫殿所继承,建康宫城中太极殿也有东西堂,而且式乾殿两侧有东西斋,显阳殿两侧有徽音阁和含章殿。到南朝刘宋时期,东西二堂失去了居住功能,成为仪式和听政场所。
此外,安鹤宫北部还发现了集中成片的园林。其中还造有人工假山,至今残迹留存仍有8米之高,南北70m,东西120m。
根据配置来看,安鹤宫北方园林已经成为宫的一部分,这不同于魏与西晋时期的华林园, 明显是仿照南朝华林园的格局。
此外安鹤宫南宫西侧则同配有大型园林,其中配有莲池。莲池内根据现今考古发掘,起码有3座人工岛屿,旁边建有带着亭子土山与观景石。
这与魏晋时期皇宫以景阳山和天渊池为主景格局别无二致 。
安鹤宫北为大城山,建康宫北为覆舟山。安鹤宫南4km外为大同江曲水,建康宫4km外为秦淮河曲水。安鹤宫与建康西均为江流道。安鹤宫位于都城北部,南北大路偏东15度左右,并向南延伸过大同江,跨过大同江木桥也就是高句丽桥继续南去。建康城南北中轴线也偏东,中轴线向南延伸跨过秦淮河上的朱雀航,直抵建康南门宣阳门外13华里的南郊。安鹤宫与大城山城的关系,或许就等于建康与乐游苑后苑。
足以看出高句丽刻意模仿南朝的的宫城布局之细致。
总说高句丽后期首都平壤,其实事实并非如此,高句丽在平壤城附近新建的“长安城”才是高句丽真正的最后首都。
而高句丽的新都长安城,则继续沿用了中国的里坊布局。
高句丽在旧都平壤不远处新建长安城。其目的很明显就是为了加强统治秩序,平壤城因为防御需要,城中官民混杂,而长安城按照内中外三层把王室,百官和居民分开。很明显这也是中国思维的影响。
其实长安城的地理位置并不适合方方正正的里坊,但高句丽依旧乐此不疲,足以看出其模仿中国的决心之大。
为什么花这么大篇幅写高句丽宫阙?第一,证明高句丽长期效仿南朝的文化水准(高句丽从晋安帝到陈宣帝100年间受封南朝12次,并非不接壤就断绝联系)。第二,能营建这么大的工程,足以证明高句丽的内部资源调动能力和对百姓的控制力水平之高。
高句丽好太王碑记载了当时的永乐年号。而高句丽本身就有史书【留记】百卷,后编制为【新集】,可惜未能流传下来。
至于高句丽的文学作品,只剩下四首流传于世诗文,可窥一斑:
翩翩黄鸟,雌雄相依。念我之独,谁其与归?——高句丽琉璃明王【黄鸟歌】
正桠五叶,背阳向阴。欲来求我,锻树相寻。——高句丽【人参赞】
迥石直生空,平湖四望通。岩根恒洒浪,树杪镇摇风。偃流还渍影,浸霞更上红。独拔群峰外,孤秀白云中。——高句丽定法师【咏孤石】
神策究天文,妙算穷地理,战胜功既高,知足愿云止。——高句丽乙支文德【遗隋将于仲文】
由此可见,高句丽是一个已经形成了强大的集权制度与先进文化的东北亚强国,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隋唐二朝将其视为劲敌也是可想而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