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明清时西方人记录的中国情况是否有着很大不同?若有,原因是什么? 第1页

  

user avatar   xiao-xia-yi-s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西方对中国观感的巅峰期现在看可能还真就是康熙时期,原因嘛,说不准还真是 @孟德尔 等人提到的,那就是世界人民本质上是对开疆扩土和军事扩张叶公好龙的,热脸贴军事强权放在任何时候都是常事。比如说BBC的国别印象调查,德日常年前三(德国常年第一),而这个规律可能也完全适用于中国历史。例如西欧对蒙古帝国的观感就曾经非常好,有Pax Tatarica之称(en.wikipedia.org/wiki/P)。

2008年版本

康熙年间确实算得上是古代王朝最后一次大规模的领土扩张,而这一段时间康熙都快给西方传教士说成哲学王了,白晋更是在《康熙帝传》中将其称之为“连做梦也未曾见过的伟大人物”、“自古以来统治天下的帝王中最英明的君主”,路易十四也因此亲自给康熙写信表示友好。而同样是传教人员写出来的东西,门多萨《大中华帝国史》对明朝军事就多有黑屁,连600万大军都出来了,这就是《历史》里的波斯帝国也是望尘莫及啊(yuedu.163.com/book_read)。。。

这种变化要是跟康熙当时打准噶尔地盘的军事行动完全无关,我还真不信,当时康熙朝制作的《皇舆全览图》就是在传教士协助下制作的,可以明确的看到外蒙古大片领土已被纳入清帝国版图,所以外国人显然是知道这个情况的。

到了18世纪末,随着清帝国的扩张和发展陷入停滞,西方对清朝的评价显然也再度走低了。

英国人写的”泥足巨人“论很多人都知道,不再赘述,此外叶卡捷琳娜二世也开始在对伏尔泰的信件中指责在中俄边境发生冲突时清朝官员”不懂礼仪“、”没有哲学精神“,为路易十四时代著过书的伏尔泰自然对中国印象很好,立刻辩护说:”也许这是因为鞑靼征服者不懂文化,不能代表古老的中国文明“,叶卡捷琳娜就回了一句话:”那他们这么厉害怎么还让满清给灭了?“(原话是:这也证明胜者没有被败者教化为文明人,而败者很轻易就模仿了占统治地位的风俗)。

以上段子出自论文《叶卡捷琳娜二世的中国观》,按照论文作者本身的意思,叶卡捷琳娜此时对中国领土早有觊觎,或许只是”看不顺眼就哪都不顺眼“的一种表现。




  

相关话题

  宦官权力的巅峰是在东汉还是在唐朝? 
  项羽为什么当不上皇帝? 
  清朝汉族官员有“职位天花板”吗? 
  清朝推行保甲人口编审后为何会出现在册人口爆炸式提高? 
  为何清朝要收复自唐代以来中央王朝失去近千年的西域(今新疆地区)? 
  《曹刿论战》中鲁公怎么会让一个乡间村夫曹刿来打这么关键的战役? 
  宋朝为啥这么多神仙下凡辅佐宋朝? 
  元清两朝汉族老百姓的生存状况比前朝差吗?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晚清时期的“东南互保”? 
  日军侵华和满清入关为何结果相反? 

前一个讨论
如何客观评价东吴孙坚、孙策、孙权3杰综合能力。以周瑜在东吴特殊地位,与孙氏是否存在过龃龉不合?
下一个讨论
王炽、乔致庸、胡雪岩、伍秉鉴这四个巨富哪个更厉害?





© 2025-05-2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5-2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