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这种计算时候中国古代的那种干支/年号计算方法确实不如公元纪年方便。比如西游记里面,唐僧取经五百年前就写成了王莽时候,很难想象我们说2017年五百年前会有大错……
但是这通常限于吃瓜群众,历代文人在研究历史的时候会专门编制有关工具书,一般命名为长历之类的。
近代比较著名的工具书比如《二十史朔闰表》、《中西回史日历》,作者陈垣。不止给出逐年表格,还有月份朔闰。其于例言中简单提及了历代长历如下:
秦以前历法无考,汪曰桢为《历代长术辑要》,起周共和,然鲁隐以后与《春秋》不合,非史实也。顾栋高仿杜氏《长历》为《春秋朔闰表》,与《春秋》合矣,然与推算不符,亦不足征信。惟《通鉴目录》载宋刘义叟《长历》,断自汉高元年,今从之。
汉末改历前用殷历,或云仍秦制用颛顼历,故刘氏、汪氏两存之。今考纪志多与殷合,故从殷历。
刘氏《长历》止于五代,续之者有耶律俨《辽宋闰朔考》,载于《辽史·历象志》。南宋、金、元有钱侗《四史朔闰考》,明以来有汪氏《长术》,清有《万年书》,今表即根据诸书,参以各史纪志,正其讹误,终于清宣统三年,为旧历作一总结。
二十史朔闰表内容大概如下:
民国出版的这本书下面还有回历和西历年数。
还有文中提到的《资治通鉴目录》,鉴于资治通鉴编年体的性质,通鉴目录其实就是一个年份/大事表。
年经国纬,著其岁阳岁名于上,而各标《通鉴》卷数于下。又以刘义叟《长历》内朔闰月,及史所截七政之变营于上方,复摄书中精要之落散于其间。
目录一页概览(资治通鉴目录非常非常难用!):
没错,除了民国的二十史朔闰表记录了公历对应时间外,都还是需要用数干支……
中国古代历法计算中,依然是需要使用一种一直单向增加的数字用来计数年数,这种数据一般来说叫积年,从上元(就是最远的计数起点)就叫上元几年,中间的计数起点就叫中元积年,最近的计数起点就叫下元积年。上元一般有一些玄学含义,数字比较大,中元下元数字稍小便于计算。
其实,公元2017年,这就是积年法……
每部新制定的历法,不只是用来计算今后的历日,也会计算一下以前的,这项工作的部分的是检验历法对于以前天象的符合程度,也会标注过去经历的大事件。其实长历就是采用这种方法计算出来编制成表的成品罢了。
如后汉书中:
《四分历》仲纪之元(就是中元),起于孝文皇帝后元三年,岁在庚辰。上四十五岁,岁在乙未,则汉兴元年也。又上二百七十五岁,岁在庚申,则孔子获麟。二百七十六万岁,寻之上行,复得庚申。
又如新唐书中:
《开元大衍历》演纪上元阏逢困敦之岁,距开元十二年甲子,积九千六百九十六万一千七百四十算。
就好比是说,大衍上元96961740年。
《景福崇玄历》演纪上元甲子,距景福元年壬子,岁积五千三百九十四万七千三百八算外。
则是说,景福上元53947308年……
和我们说西元2017年没啥区别的……唔,可能还是有一点,就是数比较大……
明史记回回历法
《回回历法》,西域默狄纳国王马哈麻(Ծ‸ Ծ 你猜是谁)所作……其历元用隋开皇己未,即其建国之年也。
积年起西域阿喇必年,隋开皇己未。下至洪武甲子,七百八十六年。
将其回历纪年等同于汉历的积年。可见其实中国古代历法里面的积年性质和公元纪年差异不大。
明代回历在钦天监专设一科,和汉历互通有无,后来利玛窦来国,耶稣诞辰也是知道的。
大都欧罗巴诸国,悉奉天主耶稣教,而耶稣生于如德亚,其国在亚细亚洲之中,西行教于欧罗巴。其始生在汉哀帝元寿二年庚申,阅一千五百八十一年至万历九年,利玛窦始泛海九万里,抵广州之香山澳,其教遂沾染中土。至二十九年入京师,中官马堂以其方物进献,自称大西洋人。
说了这么多,古代取得这些内容成本确实不是很低,远没有现在方便的。普通人可能确实没门路,专业人士有方法有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