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制药巨头礼来为什么在 2017 年大幅裁员? 第1页

  

user avatar   lorance-edwi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首先从礼来全球业务看,调整在所难免,这也不是礼来一家,是所有的跨国企业都在调整业务,将不赚钱的老药打包卖掉,包括相应的场地,销售等,将资源投入创新药或疗法的研发,比如单抗,双抗,比如CAR-T,诺华CAR-T疗法的批准应该是一个再明确不过的信号;

其次,礼来过去是一家非常传统的企业,极少有并购,这些年比较大的买卖就是买了ImClone,但礼来的资金流其实挺庞大,毕竟百年的积累;退休的CEO是化学家出身,也趋向保守,新CEO是销售出身,上台时就说过并购对他来说是个选项;

然后,礼来之前阿尔兹海默临床研究失败的影响其实还是很大的;

最后说说礼来亚洲。如果没记错的话,礼来应该是第一个建立亚洲投资基金的跨国公司,好像是07-08年。礼来在2015年和信达生物签了两个合作协议,金额之大当时相当轰动。礼来亚洲风投基本把中国这几年有点意义的创新企业投了个遍,比如贝达,和黄,信达,Just。所以对于礼来亚洲研发中心被关,这是毫无悬念的,策略就是和本土创新药企合作,而不在依靠自己的研发团队。

最后的最后说说跨国药企的在华研发中心。当时受国内政策影响,跨国企业在华一窝蜂的建立了研发中心,然而这些研发中心的表现基本都是毫无产出,个钟原因复杂,其中最主要的一条是,在华研发中心并不受总公司信任,所以能够承担的任务有限,大多是支持一下本地生产企业,或者非常前端或偏的研究内容,核心任务,本土研发中心是接不到的,当初GSK的研发中心应该是做的最好的,在臧敬五领导时,然而结局也都看到了。其次,这些研发中心的成本其实并不算低,因为跨国企业对研发人员的福利待遇摆在那里,薪资还是很高的,氛围也相对轻松,更加使这些研发中心成了鸡肋。这两年国内初创企业雨后春笋般崛起,跨国公司发现只要和这些公司合作就行了,不用自己维持庞大团队,代价低,国内企业效率高,费用低,更懂国情,产出也高。所以长远的趋势就是跨国研发中心基本都会被关闭,取而代之的是合作机制。

补充一句,跨国研发中心关闭,按照这两年国内创新药发展的趋势,很有可能会被国内公司接手。




  

相关话题

  2021 年降薪裁员的设计院多吗? 
  如何看待 360 公司 CEO 周鸿祎称今年年会特等奖为「免裁券」? 
  为什么互联网大厂一边大规模裁员,又一边招聘? 
  2018 年各公司裁员为什么都变得不怕仲裁了? 
  互联网公司把裁员称为「毕业」合适吗? 
  2018年出现裁员潮了吗?2019年会转好吗?裁员潮会持续多久,影响多久? 
  思科 cisco 上海硬件部门全部裁员,人均赔偿 100 多万,情况是否属实? 
  对于任正非批华为PFC裁员超千人这件事有什么看法? 
  如何看待大疆在 2020 年疑似悄然进行大规模裁员并禁止员工进入办公室,这是真的吗? 
  2022 年互联网大厂都在集中裁员,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Yann LeCun宣称『他已经做好放弃概率论的准备』?
下一个讨论
投行的人为什么加班的时间那么长?





© 2025-04-0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4-0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