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网传某大厂要裁员,有的部门将彻底消失,如果是真的会对互联网行业有影响吗? 第1页

        

user avatar   shang-xing-ban-shao-ni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之前下班打车的时候,司机师傅跟我感叹互联网公司附近太堵车了。我跟司机师傅说,可不是么,一个公司就好几万人呢。司机师傅大为震惊,发出了一声灵魂拷问的感叹:做个APP要这么多人啊?

以前的互联网是招10个人,做40个人的活儿,发20个人的工资。处于业务的快速扩张期,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但现在的增长空间已经不明显里的,其实很多互联网公司内部是处于抢活儿干的程度,一个需求几个团队跨几个部门一起干,因为真的没有那么多需求要做。大部分的时间都是浪费在跨部门开会沟通上。我的同事们一天七八个会都是正常现象。跨团队跨部门沟通上,你一句意见,我一句意见,时间就这么过去了。业务真的没有那么多,但必须显得自己很忙,否则在向上管理的过程中就会吃亏,晋升和涨薪就轮不到自己。

不是某一家公司会跌下神坛,而是属于互联网快速扩张的神话时代已经过去了。


知乎:阿董Adong

公众号:阿董Adong

B站:有趣的阿董Adong

欢迎大家来玩!


user avatar   hou-tian-zao-sh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发展慢下来以后,

互联网的退休年龄,

恐怕要从35岁降到30岁了。

怪不得腾讯敢出退休计划。


user avatar   yang-chang-27-9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单个企业不清楚,但从行业来看,互联网行业像是在做“牙齿正畸”

为什么我认为互联网行业正在经历一个“牙齿正畸”的过程

就像有些孩子发育到一定的岁数,有可能会出现牙齿的畸形,通过矫正,比如说带上“牙箍”,能够逐步实现牙齿的平衡、稳定、美观。

为什么这么说呢?还是得从互联网发展历程来看,从1987年9月20日钱天白教授向世界发出“越过长城,通向世界”第一封邮件开始的,我们国家的互联网行业开始起步,从四大门户网站的时代到搜索时代,进入21世纪之后,逐步出现社交化网络的萌芽,2010年以来,互联网进入移动时代,并且融入生活以及生产等各个层面。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心中心的数据,截至2020年末中国网民规模已经超过了9.8亿人,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超过了70%。

如果再看一下互联网行业产生的经济效益,例如艾瑞公布的网络购物市场规模,截至2019年末,超过了9.9万亿元,2020年受疫情影响,大家只能待在家里,对于网络购物的依赖性更强,全年超过10万亿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如果大家对10万亿没有什么概念,我们可以算一下人均数据,2019年,网络购物市场规模9.9万亿元,网民规模9.04亿人,人均网络购物超过1万块。只要你是网民,平均算下来,每个人要在互联网上花掉超过1万块。

如果对这1万块还没有感觉,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559元,按照14.1亿人口计算,总的消费支出大盘子差不多30万亿元,而网络购物市场规模已经超过了30%,而且是从2013年的10%左右,仅仅几年时间,就快速增长超过30%。

这个行业在迅速增长的同时,也产生很多问题,就像孩子在发育,但牙齿开始长得不齐:

比如说行业发展不规范,企业间经常发生摩擦,影响老百姓的利益;

比如说互联网企业利用资金优势,无序扩张;

还比如说,互联网企业很容易利用高工资的优势,挖走实体经济企业的专业技术人才。

但是,产生这些问题就把互联网企业全部取消掉吗?

就像如果孩子牙齿长得不齐,也没必要把牙齿全部拔掉。

互联网已经融入到了各行各业,各个层级,

而且尽管有这么多问题,互联网企业仍然在发挥重要作用:

比如说,在疫情期间,正是由于互联网企业的存在,使得居家办公、会议成为可能;

使得信息快速传递、预防指南发布、谣言快速鉴别成为可能;

使得远程医疗成为可能,缓解了医院看诊压力,缓解了民众就医的恐慌,减少了交叉传染等等。

这些都是互联网企业发挥的重要作用,就像孩子的牙齿,尽管长得不齐,但仍然有重要的作用。

所以现在更类似于给互联网企业做一个“牙齿正畸”,加上一个“牙箍”。

希望这个行业更加健康、平稳的发展。

原先恶性竞争、无序扩张,甚至从实体经济抽血,要逐步引导去给实体经济造血,

只有行业健康发展,才能对优化经济结构产生积极作用,也才能够推动高质量发展。

另外,互联网企业还要肩负起重要的历史使命,就是要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

8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强化反垄断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的意见》,其中提到,要“统筹发展和安全、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国内和国际”。

或许也是在希望,互联网企业不仅在国内发展,还能在国际层面发挥积极作用。


user avatar   visit0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前几年在淘宝的年消费都在十几万,到去年今年已经不足一千,我想像我这样的消费者不在少数,淘宝问题很大,他们在远离消费者,哪怕是不自知的情况下。

自大和自满。就像很多游戏公司,总想教你什么是好玩的,根本听不到,也体会不到消费者想要什么,关心什么。

也许公司大到一定份上都会经历这个阶段。


我随便举2个例子:

1个是88会员:设计的人,可能想,消费者除了一定频率的消费次数和额度,还要评价,还要拍照,还要转发,几项加起来的积分,绝对超过88会员的达标阈值,貌似给消费者留出了余地。

可很多高频或高额消费的人,很多很多根本不屑于拍照转发评价得到那几个积分,他们就想买完了买够了,简简单单的交88块钱,你就给我弄上就行了,甚至开通自动续费,我就每年88块钱包你会员就行了,别让我再天天盯着他们了。

另1个是促销设置:各种花样各种说法各种预付款,刚开始还新鲜新鲜,后来越来越感觉浪费时间,我不缺那块八角的,你弄个简单痛快的,直观点,我就花钱行了,买个东西我还要看看微积分教材墨迹不墨迹。而且有的大促前后间隔过短或快速变价优惠卷和活动,给人一种骗人的感觉,明明自己喊着最低价,你买了,结果他是最低价,但优惠卷不最低,翻着花骗人玩。1000元史低价能用100元优惠卷,紧挨着结束后的下个活动,1100元非史低价但能用300元优惠卷。那你的1000元史低价不是糊弄人吗?只是举例说明下。这就是赤裸裸的把买家当傻X。人家缺那10%或者等那几个小时吗?人家是忍受不了被侮辱。


以上两个例子的通病,就是设计这些的人,想的是不同消费人群的边际效益不肯放;而且不光员工要有KPI,买家卖家我也给你们弄上。合着88会员我除了每年消费,交着会费,我还要天天给你这上班是吗?卖家还惯着你几年,等买家越走越多,卖家们也会转移重心。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自己公司就有属蚂蚁的,这点道理不懂?


买家,不是阿里你们的员工,无论是88会员,还是支付宝,少弄一些类KPI的伎俩,我想怎花钱就怎花钱,想用什么功能就用什么功能,想不想评价转发,那是我的意愿,别隐性强迫别人,否则会有更多的人远离你们。


user avatar   sun-ding-ru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该回答显然并不符合知乎的政治正确,既没骂资本家,也没骂马爸爸和阿里,甚至还搞出来一套“行业见顶、裁员必然”论,来为阿里(不知道是不是莫须有)的裁员洗地。我要么是屁股坐歪了的工贼,要么是收了钱为主子消灾的奴才。总之,我背叛了打工人。

不知道我这个叛徒是不是还有资格继续问几个问题:

  • 房企们30%甚至50%的裁员为什么没人讨论、少有人同情?难道地产从业者不是打工人?
  • 相比于房企们30%的裁员比例,我说阿里8%的比例已经克制了,有哪里不对吗?难道是地产人活该30%?不配8%?难道打工人也要区分三六九等?
  • 难道除了刑法上写明的工作外,还有哪一个行业可以永远站在风口、永远保持高利润高收入,从业者永远站在国民收入金字塔顶尖?
  • 真的有人会天真地认为,阿里裁员8%就会因此跌落神坛?

当然,屁股坐歪的人,说什么都不对!不,连说话的资格都不应该有!


2万人听起来很吓人,但相比于阿里超过25万的员工总数,占比也才8%左右。假设年底绩效结果按照“3-6-1”原则分布,10%的绩差员工也达到了2.5万人。相比于地产行业动辄30%起步的裁员比例,阿里真的算是良心了。即使与同行业大开大合的字节、网易相比,阿里都算的上克制。

当然,阿里比较克制,并不代表阿里裁员就一定是对的。但这确实从某种程度上预示着互联网疯狂扩张的时代基本上结束了,整个行业开始进入调整期,将逐渐回归理性和平稳发展。

今年以来,国家层面不断出台政策来“规范”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多家互联网巨头收到了巨额罚单。其实从几年前开始,互联网行业攻城略地圈钱的速度就已经明显放缓,再也没有提供出对人们日常生活产生巨大影响的产品和观念。说明整个行业尚未找到新的突破方向,遇到了增长的天花板。今年双11购物节尽管依旧,但显然缺失了往日的“狂欢”。如果找不到新的赚钱方向,那么资本退潮几乎是迟早的事情。

一旦一个行业的发展失去了资本的亲睐,那么行业的风口也会慢慢消退。对于从业者而言,意味着什么呢?

挣快钱的时代结束了

伴随着公司逐渐进入微利时代,公司内部成本管控力度会越来越大。不仅调薪机会越来越少、调薪额度越来越低、奖金逐渐减少,甚至连公司的福利补贴政策也会进一步收紧。大家看看万科近期发布的关于“节衣缩食”和“战时氛围”的倡议,一点儿不是危言耸听。

内部调薪慢了下来,跳槽涨薪的幅度也会很快降下来,以往动辄30%甚至翻倍的涨薪幅度将会越来越少。带来的间接效应就是,新老员工的薪酬倒挂问题将会很大程度上缓解。这真的是老员工们愿意看到的现象吗?不患寡而患不均?

熬资历的时代来了

伴随着公司扩张步伐放缓,内部提供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小、向上的走的通道变窄,基本就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再加上人力成本管控,内部晋升机会会越来越少,整体晋升速度将会放缓。以往5年甚至3年就可以晋升到经理岗位,以后有可能需要10年。职场天花板越来越低,35岁现象会更多。

当然,在熬资历的时代,稳定性越高的人越会受到公司的青睐,从而越容易获得更多晋升机会。而那些跳槽频繁的人,跳槽的性价比会迅速降低,跳进坑里的风险反而越来越高。

人才泡沫破裂,越来越多的人会被行业淘汰

一方面,伴随着抢人大战的结束,人才跳槽的性价比迅速降低。另一方面,行业的定期裁员将会成为常态。所以阿里的裁员,即使这次被证明是假消息,真裁员也会越来越近了。

当然,只要公司没有遇到重大经营困难,都不会是无差别裁员,总有一部分人更容易被裁掉,比如基层员工、比如非主流业务团队、比如绩效表现差的、比如新员工。

危机来的时候,那些反应慢的人,终究会被落在时代后面。


user avatar   lv-kun-2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截至2021年6月30日

阿里巴巴员工总数254702人,腾讯员工94,182人,京东40万员工(其中包含24万物流员工,以及一定数量的兼职及实习生员工)

从员工数量扩张的速度来看,腾讯和阿里呈现出完全相反的态势,一快一慢,一多一少。

目前来看,阿里巴巴在电商领域之外的业务,都面临着不小的压力。

文娱板块基本上宣告失败,本地生活被美团死死压住,蚂蚁金服前途未仆,其他业务的大扩张成果有限。

不管裁员2万人的消息是真是假

但人员的精简提效是非常有必要的

结合时代背景及政策趋势

慢下来,强起来,人少一点,骨骼更壮一点,总是好的


user avatar   a-san-sh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当一则明显不利于企业口碑的流言出现后,衡量它真实与否的标准有两个:

1.企业官方回应的内容是什么;

2.资本市场反馈是什么。

只看题目描述,至少目前官方没有对此表达一种基本的“纯属谣言已报警”的态度,那么可信度就增加了不少。

而股票……

能玩出接近90°垂直线,可信度就进一步提升了。

虽然股价波动可能是受到之前财报成绩不理想的影响,但反过来说如果一家企业的财报未能达到市场预期,开源节流就是必然选择。

开源嘛,现在国内增量市场基本没了,别说是中小企业无法生存,巨头们之间都得互相卷。

节流,那就是减少运营的成本,而裁员也是一种手段了。

所以我大概从今年初就开始在知乎上写观点,认为目前互联网从业者千万不要有“自己永远能够在行业里获得高收入”的错觉。

巨头们喊出取消大小周跟加班,真不是因为它们足够善良,而恰恰体现出上升空间见顶之后,必须要节省开支、缩小规模以控制成本。

更何况,正因为目前行业发展趋势见顶,但新的人才始终源源不断涌向市场,因此年年发生大厂毕业生薪资倒挂等现象,也就是情理之中。

坑已经不会再多了,将一些实质上贡献跟毕业生差不多,甚至还不如毕业生(体力)的员工“优化”掉,在依法予以赔偿金的情况下(如果没有依法赔偿倒是可以打官司),还真没办法遏制类似这个趋势发生。

当然,现阶段认为什么阿里等巨头跌下神坛,那只能说太年轻了。

毕竟还是那句话,当互联网行业增量已经见顶之后,巨头们的日子可能会难过一些……

而中小企业根本就活不下去。

所以只要互联网市场还存在,巨头们的地位就不会那么轻易被撼动,最多让全行业的收入平均水平回归到符合中国国情的地步。


user avatar   shuo-shu-44-10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主业的营运利润连续两个季度呈两位数同比下降(抱歉有点翻译腔,这个不常用中文讲)我手头数据,17年起的,至今头一次。以前出现过两次一位数下降,下一个季度就翻正了。(另有一个回答讲得很好,有些 app 设置,就是没事硬给消费者找事。就说明有些人是多出来的。)


user avatar   zhi-ye-zi-xun-shi-jacky 网友的相关建议: 
      

当一个行业的头部企业都大规模裁员的时候,证明这个行业发展预期并不乐观。

互联网行业丧失用户增长空间,再也没有可见的红利,能带来巨大回报的领域。各家巨头都陷入存量博弈,甚至都内卷到进入社区团购领域抢夺小商贩一瓜一菜的生意。行业丧失增长空间,没办法通过开源来满足资本对利润的要求,就只能从节流方面想办法。裁员,精简机构,提升集团运营效率自然是必然选择。

阿里这种巨头都在裁员过冬,行业里其他中小企业必然更加严峻。阿里一次性对社会输送2万名高级人才。必然会对互联网行业人才市场供应体系造成冲击。再考虑到当前的经济大势,完全可以想象到互联网行业求职者竞争环境有多恶劣。

程序员的高薪时代或者一去不复返,计算机专业劝退也不是危言耸听。当互联网行业发展成熟,其从业者的待遇和传统行业看齐是必然的。没有什么职业永远稀缺,永远处在风口上。


user avatar   li-yi-53-93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阿里的境内业务已经没有增量空间了

1.我国上网人数已经见顶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末中国互联网上网总人数9.89亿人。

阿里巴巴全球年度活跃用户数破10亿,一季度国内月活跃用户9.25亿,单季增加2300万。

2.我国经济结构问题,结合疫情影响,居民可支配收入受限,电商市场规模难以扩张

3.市场份额碎片化

直播和短视频爆发后,电商流量来源多元化,竞争对手进入市场,市场集中度开始分散。阿里的市场份额很难继续上升。

二、可能的出路

1.裁员瘦身,让人数和业务规模相适应。


2.学习华为,强攻第三世界国家,占领当地电商市场和电子支付市场。

(1)疫情期间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从南亚、东南亚到美国,全球的航运都受到疫情的严重干扰而延误。

西方国家产业链有高度全球化的特征。在部分国家间断性停工、国际航运不畅、卡车司机短缺的条件下,工业生产效率大打折扣,长期下去部分工厂会倒闭。如果产业链的某些环节崩溃,可能导致全产业链无法运行。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只有产业链完整的国家才能全力生产,并形成马太效应,对其他国家的工业资本产生虹吸效应

在这样的环境下,各国产业链要不“本土化”,要不“中国化”。中国制造的市场份额将持续增加。


(2)该发展方向符合“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布局,可以得到各方面支持。


三、困难

1.由于各国互联网基础设施发展情况、交通和物流发展情况、政治经济情况都有很大不同,出海并不容易。

需要联合国家资本对相关国家进行贷款,由中建、中铁、中交、电力集团等公司承揽工程,改善当地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

再组织国内快递企业外出铺设网络,再海外建设中转仓囤货,电商才能顺利开展业务。


2.国内电商企业金融化、买办化、封建化。

可考虑将现有企业内部愿意拼搏的人集中起来,成立新的部门或者公司。国家资本也可以支持愿意出海打拼的企业内部人才离职创业。


只有依靠国家支持,建立能打硬仗的团队才可能成功。




        

相关话题

  为什么职场待久了会变得像是自己以前讨厌的那种人? 
  你知道什么反鸡汤语录? 
  自称遭性侵阿里女员工被诉名誉侵权,原告系原阿里集团副总裁 ,案件后续会如何发展? 
  如何看待百度因员工虚报打车发票一事开除员工? 
  浪潮集团内部通报「加班标语」一事,系员工未经部门负责人审核布设,如何看待这一回应? 
  如何看待李永乐老师宣布和西瓜视频独家合作? 
  普渡 CEO 公司群内怒骂员工领红包不点赞,你遇到过哪些没有格局的同事/上司,工作体验如何? 
  如何评价阿里的新任淘宝总裁蒋凡? 
  如果 Google 全球服务器崩溃一天,会产生什么重大影响? 
  哪些学科可以报效于我国当前的半导体产业? 

前一个讨论
你写网文签约上架后第一笔稿费有多少?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中国留学生芝大校园抗议枪支暴力,「我们是来学习,不是来送死」?留学生的自身安全如何才能到保障?





© 2025-01-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