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古印度是否有和古中国相提并论的资格? 第1页

  

user avatar   dddavud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古代中国有很多文化来自于古印度,而古印度却几乎没有任何东西来自中国。因此古代中国没有资格与古代印度相提并论。”

这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啊,古印度发明了象棋,天朝发明了围棋,中国人从印度人那里学来了象棋,但是印度人没有学到围棋,因此天朝在这一方面就比印度劣等了。

按照这个逻辑只要我天朝闭关锁国,那就没有国家有资格与我天朝相提并论了。

我们再推论一步呢,就是说假设有一个原始部落,从来未与外界交流过,直到有一天殖民者过来把他们灭了,然后殖民者发现这个原始部落有一种草药很有用。那么这个部落就是任何文明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的了,因为他只有输出没有输入。

这种逻辑大抵如此吧。


user avatar   m3xiao-mo-g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发个中印相互赞美的史书段落:

《梁书 列传 诸夷》

汉和帝时,天竺数遣使贡献,后西域反叛,遂绝。至桓帝延熹二年、四年,频从日南徼外来献。魏、晋世,绝不复通。唯吴时扶南王范旃遣亲人苏物使其国,从扶南发投拘利口,循海大湾中正西北入历湾边数国,可一年余到天竺江口,逆水行七千里乃至焉。天竺王惊曰:“海滨极远,犹有此人。”即呼令观视国内,仍差陈、宋等二人以月支马四匹报旃,遣物等还,积四年方至。其时吴遣中郎康泰使扶南,及见陈、宋等,具问天竺土俗,云:“佛道所兴国也。人民敦厖,土地饶沃。其王号茂论。所都城郭,水泉分流,绕于渠緌,下注大江。其宫殿皆雕文镂刻,街曲市里,屋舍楼观,钟鼓音乐,服饰香华;水陆通流,百贾交会,奇玩珍玮,恣心所欲。左右嘉维、舍卫、叶波等十六大国,去天竺或二三千里,共尊奉之,以为在天地之中也。”

天监初,其王屈多遣长史竺罗达奉表曰:“伏闻彼国据江傍海,山川周固,众妙悉备,庄严国土,犹如化城。宫殿庄饰,街巷平坦,人民充满,欢娱安乐。大王出游,四兵随从,圣明仁爱,不害众生。国中臣民,循行正法,大王仁圣,化之以道,慈悲群生,无所遗弃。常修净戒,式导不及,无上法船,沉溺以济。百官氓庶,受乐无恐。诸天护持,万神侍从,天魔降服,莫不归仰。王身端严,如日初出,仁泽普润,犹如大云,于彼震旦,最为殊胜。臣之所住国土,首罗天守护,令国安乐。王王相承,未曾断绝。国中皆七宝形像,众妙庄严,臣自修检,如化王法。臣名屈多,奕世王种。惟愿大王,圣体和平。今以此国群臣民庶,山川珍重,一切归属,五体投地,归诚大王。使人竺达多由来忠信,是故今遣。大王若有所须珍奇异物,悉当奉送。此之境土,便是大王之国;王之法令善道,悉当承用。愿二国信使往来不绝。此信返还,愿赐一使,具宣圣命,备敕所宜。款至之诚,望不空返,所白如允,愿加采纳。今奉献琉璃唾壶、杂香、吉贝等物。”


挂人

知乎用户:古印度和古代中国有相提并论的资格么?



感情古代中国要变得比伊斯兰世界更保守排外,拒绝印度一切文化输入,反过来把中式建筑造到印度去,才算“武德充沛”,比印度高级了?

今天世界上最爱搞文化多元的是欧美,最排外的是朝鲜和伊斯兰世界,朝核威震亚太,清真寺造遍世界,说明今天朝鲜和伊斯兰世界比欧美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总有人把包容当懦弱,以为印度佛教能在中国兴盛是因为中国文化弱势的表现

印度缺乏史书记载,在某些人看来反而成了优势了

《魏略西戎传》:

浮屠所载与中国老子经相出入,盖以为老子西出关,过西域之天竺、教胡。

《旧唐书 列传 西戎》:

五天竺所属之国数十,风俗物产略同。有伽没路国,其俗开东门以向日。王玄策至,其王发使贡以奇珍异物及地图,因请老子像及《道德经》。

《明史》

其国,地大物阜。城池街市,聚货通商,繁华类中国。四时气候常如夏。土沃,一岁二稔,不待耔耘。俗淳庞,有文字,男女勤于耕织。容体皆黑,间有白者。王及官民皆回回人,丧祭冠婚,悉用其礼。男子皆剃发,裹以白布。衣从颈贯下,用布围之。历不置闰。刑有笞杖徒流数等。官司上下,亦有行移。医卜、阴阳、百工、技艺悉如中国,盖皆前世所流入也。

其王敬天朝。闻使者至,遣官具仪物,以千骑来迎。


user avatar   beifengzhish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不明白为什么很多中国人评价印度时会那么极端化,不是把印度捧到天上,把自己贬得一文不值,就是把印度踩到脚底,把自己说得天下无敌

这种幼儿园小孩比玩具似的简单思维,真的可取吗

如果你只是想像下面这位一样一言不合就开喷,那下面我写的我劝你还是就别看了,无论你想吹印度还是贬印度,你都不会看到你想看的


-------------------------------------------------------------------------------

多图预警

我只想罗列几个文化现象,不想谈过于宏观抽象的事情,诸位从中自我判断即可。

我先说说自己的观点吧:

古印度和古中国,都属于自源文明,属于Cradle of civilization。又都是极大影响了周边的次生文明。比如中华文明深刻影响了朝鲜半岛,日本列岛,越南,蒙古等地的文明。而印度文明也一样,在印度次大陆之外,泰国,缅甸,老挝,马来西亚,印尼等东南亚国家都能见到深刻的印度文化烙印。而且受两大文明交叉影响的次文明地区也很多,比如中国西藏与东南亚很多地区。

注意,我这里所说的古印度文明不包括尚未定位明确的印度河流域文明(Indus Valley Civilisation),不要把印度河流域文明与起始于吠陀时期并延续至今的古印度文明相互混淆

硬要比较两者有没有与对方相提并论,其实很难,应该说,两大文明各有所长,难分伯仲。古印度文明重在输出宗教信仰,古中华文明重在输出制度建设。但文学,艺术,建筑,思想。双方在历史上都不断创造着新的颠峰。

但相对于古中国之于古印度微乎其微的影响,古印度派生出来的佛教文化可是深刻影响了古中国文明,而且一直延续至今。我举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东西。

阎王爷大家都太熟悉了吧

其原型是印度教中掌管地狱的神明-阎摩

这个地狱的神祗被佛教借用,并在传播到中国时一并被介绍到了中国,从此,中国的民间信仰体系里有了地狱/阴间之主的概念,而地狱/阴间的形象也逐步清晰起来。而在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在古代中国的文化里,地狱或者阴间只是一种很含混的概念,比如马王堆出土的汉代帛画里,对于地下世界是这么描绘的

还有家喻户晓的阴间使者牛头马面,亦源自佛教。牛头源自佛教中的阎魔天,马面来自于佛教的马头罗刹

除此之外,与佛教相关的神祗基本上都能找到印度教的源头。现在很多人逢年过节去寺庙祈福,你拜的神佛,除了武圣关公是中国原产之外,其余的根源都出自印度。从家喻户晓的弥勒,观世音,四大天王到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都是如此

而由此而来的中国佛窟造像艺术,也能看到明显的印度文化烙印。

还有我们日常用语里有不少词和概念都源自印度,比如:塔,刹那,无间/无间道,醍醐灌顶等。没错,塔这个词以及这种建筑形式都是源自印度,梵语里是Stupa

而醍醐灌顶本身是意译自梵语的Abhiseka,醍醐是酥油的意思,醍醐灌顶则是一种印度王公即位或者宗教活动的仪式,至今在印度仍能见到

当然,诸如孙悟空形象源自猴神哈努曼之类没有明确佐证的说法,我暂不罗列

这么一比,古印度好似要强过古中国。但是且慢,历史上,中国在被古印度文明影响时,古印度也在被其他外来文明所影响。而且古中国对古印度的文明主要是吸收,借鉴并逐步中国化,而且最后中国化得还比较彻底,比如汉传佛教。而从中古时代伊斯兰势力对次大陆屡次的攻伐与渗透,波斯-阿拉伯文明对印度文明的影响也一直持续至今,而且对于波斯文化印度是以一种相对被动的方式接受的,到最后,波斯文明与印度文明水乳交融(尤其是北印度地区),你已经分不清是波斯文明在次大陆完成了印度化,还是印度文明被波斯化了。

比如印度古代建筑的代表作泰姬陵(简直快成整个印度的标签了),典型的莫卧儿伊斯兰式建筑,从这个建筑上,你可以看到一些印度传统建筑的因素,但整体上还是伊斯兰式的建筑

再比如印度著名的红堡也是如此

而对比比泰姬陵早一百年的紫禁城,却很少能见到外来因素的影响,其主体建筑规划风格甚至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的商周时代

而印度真正原生的建筑风格,却被波斯-印度建筑大大压了一头,不光知名度影响力小(几乎都是出现在印度教神庙的建筑上),而且很少被整理被系统总结过

比如帕塔达卡尔建筑群遗址

再比如,说起中国的传统绘画,大部分人都能脱口而出:国画。绘画能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琴棋书画的四艺之一,足见其在中国文明中的地位,传统中国绘画不光名家辈出而且流派众多。但提到印度传统绘画呢?大部分人,包括印度人恐怕就要思考上一阵了

当然并不是说古印度没有绘画艺术,其实古印度的石窟艺术非常灿烂,里面的壁画风格也深刻影响了东亚,东南亚等地(包括敦煌石窟)的石窟艺术。比如阿旃陀石窟

再比如,10世纪时出现在东印度地区的贝叶纸经书上的佛教画作

出土于纳兰陀寺的大般若经里的绘画

但这些绘画风格没有在印度本土得以有效传承,而且随着佛教的衰微而逐渐衰落,更惶论形成有名有姓的绘画流派

而流传至今并有影响力的印度传统画作还是要追溯到德里苏丹国和莫卧儿王朝时期,这一时期衍生出多个绘画流派,但都深受伊斯兰文化的影响

比如德干小型画派,岗格拉画派,莫卧儿画派,拉其普特画派等等,这些画派的画作几乎都可以看到波斯绘画风格(尤其是波斯细密画)的影响

一幅莫卧儿画派的画作,描绘了莫卧儿皇帝奥朗则布登基时的场景,创作于约17世纪末

一幅拉其普特画派画作,描绘印度王公的宴饮场景。创造于约18世纪

一幅岗格拉画派的画作,描绘了在树林里休憩的罗摩和悉多

而深刻影响印度绘画的波斯细密画,而波斯细密画从起源上也是深受中国传统绘画的影响(源自蒙古西征后带去的中国画绘画技法),这也算是为数不多的,中国文化对印度文化的间接影响的例证之一。

相比之下,中国的绘画艺术要灿烂得多,而且自古以来名师画作就经常的被收藏,临摹,绘画艺术的传承在中国比印度要强得多

所以说,强行去比较中国和印度文明孰高孰低,很难得出准确的结论,实际上,两大自源文明都有自己深厚的底蕴,谁都很难比过谁一头,正因如此,这样的话题将会被持久地辩论下去,而且很难得出较为一致的观点。

-------------------------------------------------------------------------------------------------------

我知道肯定会有人看得不爽不服气,那我就额外再补充两个中国明显强于印度的文化现象

  1. 古印度文明的传承性相比古中国明显要弱一些。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文字。

虽然印度河流域文明被公认是最早出现在印度次大陆的古文明,但人们对该文明所知甚少,对其后的印度本土文明有无影响都还在争论,而出土文物中出现的符号到底是成体系的文字还只是图画符号至今都还未有定论,更别提传承了。因此印度次大陆出现的最早的有明确历史的文字是婆罗米文。大约从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5世纪被广泛使用。而且这种文字使用的字母是否受到外来的阿拉米字母的影响也有待研究

阿育王石柱上的婆罗米文,目前普通印度人根本无法辨识这些古文字(这种无法辨识是连基本字母也不认识,根本无法拼读),只有专门研习婆罗米文的专家学者才能识读

而同一时期的战国末期里耶秦简是这样的,完成高中教育的普通中国人,基本能辨识部分篆体文字,而经过简单的训练几乎可以通读两千多年前的文书

而后,在4世纪到8世纪,从婆罗米文发展出了笈多文。而同婆罗米文一样,现代印度人,无论是通晓印地语还是泰米尔语的人士,对于笈多文基本没有辨识能力

于此同时,笈多文又出现了几种变体,最重要的是悉昙文,主要用于书些梵语佛教典籍,当年玄奘从印度背回来的佛教典籍应该就是悉昙文所书

公元7世纪初,藏于日本法隆寺内的悉昙文佛教典籍,已经很像现代的天城文,但对一般受过教育的印度天城文使用者,还是难以辨识(包括字母辨识)

而笈多文与悉昙文盛行的时代,正好是中国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此时中国的书法艺术已经相当成熟,王羲之,褚遂良,颜真卿这些书法大家的名作,大众别说可以完全辨识,就是今日也有很多人在临摹

这是最接近原作的兰亭集序神龙本,为唐代冯承素所做,就算是摹本也是处在印度笈多文盛行的年代,现代中国人,只要完成高中教育,基本可以通读全文

再后来,在8世纪后,从笈多文发展出来的城文开始出现,这一文字孕育了现代印度人广泛使用的天城文,而城文普通印度受教育者在借助一定的训练后可以识读

公元12世纪,刻有城文的铜牌

之后,在城文的基础上又发展出了现在通行的天城文,以及藏文和孟加拉文

2. 武器,尤其是刀剑文化,这一点,中国可以完爆印度

从知名的越王勾践剑,楚式剑,到明清单手宝剑,中国的刀剑无论文化还是技艺都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传统,且文物最早基本都能上推至3000年以上。这里我就不详细展开了。

2500年前的越王勾践剑,至今仍然锋利,这可是实物,这种文物在印度是不可想象的

还有汉剑,不光出土文物多,而且被仿的也多

现在刀剑行当里这玩意都快多得烂大街了,而且还出口到国外受到部分洋人的青睐

而对比印度,你想找出印度2000年前的宝剑,基本就只能在梦里了。你跟印度人说印度剑长啥样,都能未必有明确的回答

而印度虽然武运不昌吧,但好歹也有大批尚武的武士阶层存在。按说也应该有自己一套刀剑文化吧

遗憾的是,现在知名的所谓印度剑基本都是德里苏丹到莫卧儿王朝时期的舶来品。

比如经常出现在刀剑市场或者印度影视作品里的Talwar弯刀,是源自12世纪出现在波斯的Shamshir弯刀,而这种刀本身就是随着16世纪莫卧儿王朝的征服而被带到印度的,而此时正处在中国明朝中后期


包括经常能见到的印度传统剑术比武,用的也是这种加了护拳的弯刀

当然印度电影人自己对此缺乏了解,在印度电影里,这种15-16世纪才出现在次大陆的剑直接穿越到了孔雀王朝时期。类似的,如现在一部中国历史剧把明清刀剑直接穿越到春秋战国,我估计导演得被骂死

还有源自西欧的Firangi直剑,这玩意严格来讲并不算印度本土货

唯一有明确历史传承,且为印度本土原创的刀剑,就是Khanda剑

但这玩意目前没有真正的实物出土,最早的都是近代的遗存。为何依然能认定此物为古印度所有?因为宗教神像,包括不少流传到中国的菩萨像或者护法神像都有这种印度式的剑

大黑天挥舞的就是一把Khanda剑,这至少说明此剑在印度还是有相当长久的历史。当然了,印度人自己说此种剑能追溯到公元前三世纪的孔雀王朝时期,大家就当个乐子听吧,那个时候次大陆有这刀剑制造水平?

还有印度人自己的说法,有一种特殊的软剑Urumi,可以追溯到孔雀王朝时期,当然也是没有出土文物作证,大概是这个样子,有点像鞭子



熟知印度电影的朋友是不是对此有点眼熟?没错,电影阿育王里沙鲁克汗饰演的阿育王就用过这种软剑

当然,你非要说这玩意出现在公元前3世纪,我也只能呵呵呵了,还有,这玩意也算剑??

除了上面这些刀剑之外,按照印度人的说法,还有一种叫Asi的古老刀剑,在古老的梨俱吠陀里就出现了,还有说是当年阿育王的佩剑。不过这玩意不光没有出土文物,连真正长啥样都没人知道。不过后来印度人在拍电影时,创造性的做成了这样

嗯,笑笑就好,别当真。


user avatar   guan-mao-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那么,唐僧在花果山念一段紧箍咒,就会当上猴王吗?

如来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花果山的猴子会认为如来是猴王吗?

不扎根基层,群众是不会认可的!


原答案被折叠了:

盖世猴王为何裸死猴山? 数百头母猴为何半夜惨叫? 动物园最大猴群为何屡遭黑手? 游客投掷的食物为何频频失窃? 连环强 J母猴案,究竟是何人所为? 动物园管理处的门夜夜被敲,究竟是人是鬼? 数百只小猴意外身亡的背后又隐藏着什么? 这一切的背后, 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 是性的爆发还是饥渴的无奈? 敬请关注今晚8点CCTV12法制频道年度巨献《题主的不归之路》 让我们跟随着镜头走进题主的内心世界…




  

相关话题

  既然印度人和中东人都不富裕,为什么国内的中东餐厅和印度餐厅全部很贵? 
  如何看待印度宣布将永久禁止 59 款中国 APP 包括 TikTok 、百度、 UC 浏览器等? 
  如何评价杜兰特为“印度落后美国20年”言论道歉? 
  印度动不动就怼中国,中国却一直对其颇为宽容,原因何在? 
  如何评价印度总理莫迪? 
  印度低种姓可以通过教育实现社会流动吗? 
  为什么每次印度阅兵就要叠罗汉表演各种杂技? 
  印度疫情失控,群众把尸体丢入恒河,但恒河最终会流入大海,会不会影响海洋生态,破坏海产品? 
  印度历史上曾经主宰过印度洋吗? 
  如何看待印度近日雾霾爆表,官方建议民众吃胡萝卜应对并多听音乐? 

前一个讨论
如果莫斯科电影制片厂拍摄《兄弟连》,会拍成什么样?
下一个讨论
感觉两晋以后,以华夏为主体的文明自信已经变成纯属符号化的自欺欺人,那么可以这么说:两晋之后无华夏吗?





© 2025-03-3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3-3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