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有个好习惯,就是先问是不是,再问有没有。
比如说这里,题主匿名提问,提到:“一个人一定有优点有缺点,尤其是一个影响力这么大的人,一定有他的魅力所在。”
然后现有的四个回答之中,只有一个支持题主观点的、而且也是匿名的。
一般来说,如果不是回答的内容确实非主流,或者内容过于激烈,或者考虑到避免暴露自己的隐私,或者企图隐藏自己的真实观点,是不必在这个问题下匿名的。
先谈一谈这个问题所问的内容。
一个人一定有优点和缺点,这是一个没有太大价值的废话。比如说吧,希特勒有一个显著的优点,就是他能够正确的吃饭并消化掉食物,现实中大部分人都能做到这一点,但也有一些人连饭也吃不好,比如说很多婴幼儿和老人。这个优点就没有什么价值。希特勒还有一个显著的优点,比如说善于演讲。希特勒的这个优点就能符合题主“一定有他的魅力所在”的问题。
然而,怎么样才能认识一个人呢?
认识一个人,就要了解他的性质。
事物的主要性质由其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
对于希特勒来说,他的主要性质,就是极端反动、反人类的法西斯头目。
在这样的性质定义之下,他的穿衣品味吃饭风格乃至演讲能力,都是次要性质。甚至于,要这些优点服务于他的罪恶的角度来看待问题。
片面的真相有时就是谎言。看待一个人物,显然不能断章取义、片面看待,那样很容易产生错误的认识。题主这个问题却首先就撇掉了全面看待人物的可能,上手就要断章取义、片面看待人物,这样的话,很明显是不能正确看待人物的。直白地说,这样的提问应该就属于典型的低质问题。
对于甘地,他是有一些优点的。
作为一个宗教性质的政治运动领袖人物,他通过特立独行的方式赢得了很多名声。比如说给后辈年轻女性同床共枕。比如说建议蒋介石让日本侵略者敞开了杀中国人。比如说建议英国印度殖民地通过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争取权利。这种特立独行的方式乍看上去都是很稀奇的,但如果去掉这些细节,进行方法论的概括,那么不过就是“炒作”罢了。
用比较简单的话讲就是“哗众取宠”。
这种事情并不是什么稀罕事。
比如说东汉时代,孔融在家里让了大梨给哥哥吃,就被炒作得满世界都知道。还有个黄香,据说连夏天给父亲打扇子都吹成了至孝,结果飞黄腾达,后代甚至做到了三公之一的太尉。拿这些事情强行炒成名士,说实话其实都很勉强。别的不说,能给父母帮忙的小孩子多了去了,按照东汉时代的标准,都给他们个太守干干?这一看就知道实在是没什么可吹的了,只要找个大部分人都做的事来吹。
比如说90年代末00年代初,一度炒作出了很多年轻的“才子”、“才女”。一批年纪不大、高中毕业乃至高中肄业的男女作家甚至思想家突然崛起,引起了社会对“神童”的广泛关注。后来经过反复争论,后来发现这些神童有一些干脆就是拿父辈的资源在充数。
最近,一些博士研究生就提到,他们最害怕的事情就是导师的子弟突然跑进研究室转悠,因为一旦有什么好项目被“公子”看到了,就会“看到眼里拔不出来”,被导师的宝贝疙瘩拿去发表,自己的一作就这么没了……甚至网友疑惑地提问,为什么一方面理工科吐槽导师的那么多而文史类吐槽得非常少,另一方面理工科出的成果又显然比文史类更多更强。其实也很简单,就是理工科的成果有比较明确的实验数据做支撑,打脸权威更容易,文史类就更容易被前辈砸饭碗,不得不闭嘴。我也见过一些文史类的权威出错,结果整个圈子没有一个后辈敢说话的,都寄希望于“人类记忆能力中十分重要的遗忘功能”。
今年也出过一个疑似炒作的例子。一开始发生了一个不是炒作的真事儿,接着发生了一个被认为是模仿这件真事儿的、疑似炒作事件。先说真事儿。2019年6月中旬,一名小学二年级的8岁小学生质疑说,在小学课本后羿射日的故事里,先说十个太阳将江河里的水蒸干了,又说后羿为了帮助人们,“蹚过九十九条大河,来到东海边”,既然江河的水蒸干了,后羿又怎么需要趟过大河呢?前后是矛盾的。这个质疑发表出来以后,人民教育出版社马上道歉认错,表示确实写错了,很多地方都已经反映了这个问题,他们将在今后出版的教材里改正这个错误。这件事挺不错的,8岁小学生注意到了课文里的逻辑矛盾,出版社端正态度认错并积极改正,大家表现都很好。紧接着,6月下旬,被网络上认为是跟风炒作的事情发生了。一个11岁的五年级小学生对“鹬蚌相争”的寓言故事表示质疑。质疑说,既然蚌肉被鸟嘴夹住、蚌壳又把鸟嘴夹住,它们是怎么对话的呢?网友立即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分析,认为质疑鹬蚌相争一事明显是模仿前者,而且有蹭热度的嫌疑:
各位可以自己百度,后羿射日的新闻报道其实寥寥无几,百度搜索只有一页;鹬蚌相争的新闻报道铺天盖地全网都是,百度首页形成热搜专题,官媒转发的也都是鹬蚌相争而非后羿射日。8岁的孩子真正做到了修改课文,却被11岁孩子摘了果子。(全部分析过程见注释)。[1]
我觉得,对后者过分苛刻其实也无必要。也许他们也是看到8岁小学生质疑课文的事情才想到了自己也有同样的事情可以报道。然后做了集中报道的工作。并且,鹬蚌相争的寓言本身也是更注重说理而不是描述事实的故事,存有缺陷,令11岁小学生提出质疑也可以理解。但是,不论怎么说,后来这件事情,确实有比较明显的跟风炒作嫌疑。炒作被发现了,让人批判,于情于理都对,那也谈不上什么冤屈了。说起来,他们也就是炒作技巧不高明,不是专业炒作的,所以不知道炒作忌讳什么。所以,我觉得单从这一件事上来说,后者这一批人未必是什么坏人。因此,希望他们去做好人,不要因为这个事情走上歧途。
甘地所做,不过就是一种印度殖民地版本的炒作行为罢了。
要说优点,就是炒作得挺成功。
尤其是他的“非暴力”主张,很适合英国的殖民统治。英国殖民者曾经将甘地逮捕入狱,后来发现了一个“统计学规律”:甘地在狱中,则印度的暴力斗争明显增强;甘地被放出去,则印度的暴力斗争明显被压制。英国殖民者一看这对自己的统治很有理,于是就对甘地保持了战略配合,甚至极力促成了甘地与国大党的合流。
这样一来,甘地就在影响较大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影响,成为题主心目中“一个影响力这么大的人”。
知道影响怎么来的,就知道导致这影响力的优点是什么了。
就好像《水浒传》。
“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
甘地也是一样的。
甘地这个人,好就好在不抵抗——哦,好像,大概,也许,可能,说错了,是“非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