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HR对着一片空白的简历来就可以决定你将来是什么岗位,那不成了天桥上算命的廖半仙了?
秋天到了,又到了收获的季节,农民伯伯开始收割玉米。这一个田里出来的玉米,也有好有坏,有的粒粒饱满,有的瘪瘪瞎瞎,有的能做法式玉米浓汤,有的就只能做苞米茬子粥(我会说其实是一种东西?)。
老张是个仔细的人,每摘一颗玉米,都要细细辨别一下,属于什么品种,然后放到它专属的篮子里。老张给玉米分了九大种八十一小种,每次出门带八十一个篮子,把玉米分别装进他们的篮子里。结果刚收了不到一半,发现剩下的玉米都烂了,还被老王偷了个七七八八。
老刘更有经验,收玉米的时候不管三七二十一,全都收了先,用几天的时间把玉米全都收割完毕,然后再根据今年的收成情况和在收割时候的大概印象,把玉米分类,专米专用。
这里老刘好像显得聪明一些,但是换个角度,玉米高兴么?如果玉米能选择被谁收,是不是更想做玉米浓汤,而不是苞米茬子粥?
事实上,这种情况的第一根源在于应届生找工作的买方市场。先招聘后分组,显然是对公司更有利的。公司可以对这一届的学生先进行一个大体的了解,然后通过实习来更细致地掌握他们的能力和水准,最后按需分配。最重要的是,招聘季其实过去的很快,而分组是个很磨蹭的事情。要HR和小组leader沟通,层级越多的公司,沟通的成本就越大,时间就越长,有可能你还在沟通呢,人家就放弃了。而先招人后分组,是对公司来说更好地分配时间的方案。
因此,有不少大公司选择了批量招人,再把人分组的做法。据我了解,Google在给offer的时候就不告诉组(除非你面试非常出色并且要求不分配组不接offer)。当然,也有公司的处理方法是直接把招聘过程交给小组进行,你这个组要招人,我给你名单,然后你自己去面。这也是很多公司的处理方法,当年面Oracle就是这样的。
当然,我不知道题主说的「岗位」究竟指代的是什么。我这里说的可能是「Google Search Engine开发」和「Gmail后端开发」的区别,但绝不是「Google CTO」和「Google清洁工」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