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反董卓联盟,为什么无刘表,刘焉,刘虞? 第1页

  

user avatar   yu-huan-80-37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看到这么多点赞,我赶紧把史料补齐了。)

刘虞和刘焉是灵帝时期第一批任命的三个州牧中的两个,从地位和身份看,他们自然首先是汉廷的忠臣,或者说是灵帝刘宏的忠臣。

范书《灵帝纪》:是岁(中平五年,188年),改刺史,新置牧。
范书《刘焉传》:出(刘)焉为监军使者,领益州牧,太仆黄琬为豫州牧,宗正刘虞为幽州牧,皆以本秩居职。州任之重,自此而始。
——《资治通鉴》将此事置于三月。

再看反董那帮人,最先起兵的是张杨,鲍信这帮人,他们都是大将军何进的故吏;初平元年,才形成以袁绍为首的反董联军,此时,大都是汝南袁氏的门生故吏大抱团。

所以说,刘虞和刘焉又怎么会给何氏(故吏)、袁氏站队呢?

董卓虽然暴虐专权,但是当时朝廷还是姓刘啊!董卓又没有宣布改朝换代了,只不过换了个灵帝的儿子而已。

至于袁绍等人抛出“刘协不是灵帝亲儿子”这样的论调来,更是荒谬,其目的是为了给自己的叛乱行为粉饰,说谎都不带脸红的。

陈志《袁术传》裴注引《吴书》:时议者以灵帝失道,使天下叛乱,少帝(刘协)幼弱,为贼臣(董卓)所立,又不识母氏所出……(袁)绍复与(袁)术书曰:“前与韩文节(韩馥)共建永世之道,欲海内见再兴之主。今西名有幼君,无血脉之属,公卿以下皆媚事卓,安可覆信!……”

刘虞和刘焉都担任过宗正(管理汉室宗亲家族的事),刘协究竟是不是灵帝的儿子,他们自然最清楚明白。如果不是,他们肯定有理由附和反董(刘焉有私心,可能不会,但刘虞一定会,他受灵帝恩惠最多)。

陈志《刘焉传》:(刘焉)历雒阳令、冀州刺史、南阳太守、宗正、太常。

范书《刘虞传》:中平初,黄巾作乱,攻破冀州诸郡,拜(刘)虞甘陵相,绥抚荒余,以蔬俭率下。迁宗正。

《百官志三》:(宗正)掌序录王国嫡庶之次,及诸宗室亲属远近,郡国岁因计上宗室名籍。

第一个带头反董的张杨,等袁绍起兵后,还与他联合,却在袁绍得了冀州之后,又与袁绍分道扬镳,干脆又投奔董卓,封了官。

陈志《张杨传》:袁绍至河内,(张)杨与绍合,复与匈奴单于于夫罗屯漳水。单于欲叛,绍、杨不从,单于执杨与俱去,绍使将曲义追击于邺南,破之。单于执杨至黎阳,攻破度辽将军耿祉军,众复振。(董)卓以杨为建义将军、河内太守。

由此(张杨的案例)可见“反董”这帮人的根本还是为了自身利益,而不是所声称的“正义”。

——刘虞和刘焉又怎么会为这种叛乱行为摇旗呐喊呢?

刘焉这个人,本来是为了避难,在陈志及华阳国志本传都提到了他有私心,把这私心放大看,就是想当皇帝,或者是“益州土皇帝”。

我以为,应该是益州本地名士董扶自己想回家养老,就哄骗刘焉说益州有天子气,不论真假,刘焉信了。

陈志《刘焉传》:(刘)焉内求交址牧,欲避世难。议未即行,侍中广汉董扶私谓焉曰:“京师将乱,益州分野有天子气。”焉闻扶言,意更在益州。
《华阳国志》卷5:(刘)焉内求州牧以避世难。侍中广汉董扶私于焉曰:“京都将乱,益州分野有天子气。”焉惑之,意在益州。

刘焉去了益州之后,就着手招安汉中张鲁,张修,并让张鲁去夺了汉中,杀了太守苏固。

当时刘焉的几个儿子还在汉廷当官,对于董卓来说,是人质,是能让刘焉表面上听话的工具,所以刘焉也找个理由,说是“米贼(张鲁)”妨碍,无法与汉廷来往。董卓也只能默认这种局面,毕竟关东那帮人比刘焉更棘手。

范书《刘焉传》:(刘)焉四子,范为左中郎将,诞治书御史,璋奉车都尉,并从献帝在长安,唯别部司马瑁随焉在益州。

再说幽州牧刘虞。初平元年末,袁绍和韩馥还要拥刘虞称帝,第一,刘虞有一定的声望,第二,刘虞可能是一副老实巴交的样子。就这样,“老好人”刘虞都敢把袁绍派来的使者给杀了,然后选拔田畴偷偷去长安表忠心,可见袁绍这帮人在刘虞心目中是多么不堪。

范书《刘虞传》:(韩)馥等又请(刘)虞领尚书事,承制封拜,复不听。遂收斩使人。于是选掾右北平田畴、从事鲜于银蒙险间行,奉使长安。

当然,刘虞的儿子刘和也在长安工作,田畴抵达长安后,献帝刘协就派刘和返回幽州去迎接“大汉忠臣”刘虞进京(长安)护驾(东归)。

可惜估计刘和回来的路上有点招摇了,先后被袁术、袁绍软禁,当成要挟刘虞配合入伙的人质。

范书《刘虞传》:献帝既思东归,见(田)畴等大悦。时(刘)虞子和为侍中,因此遣和潜从武关出,告虞将兵来迎。道由南阳,后将军袁术闻其状,遂质和,使报虞遣兵俱西。……和寻得逃术还北,复为袁绍所留。

刘焉和刘虞不反董,因为有亲儿子在长安朝廷工作也是一个小小原因,但不会是主因;比起董卓控制的朝廷,袁绍这帮人哪有什么更高的利益价值值得这两位刘姓宗亲重臣去参与反董呢?

最后说刘表。为什么最后说他,因为他这个汉室宗亲和前两人不同,他是党锢时期的重点抓捕对象(山阳党人和全国党人名单都有他),刘焉和刘虞在朝廷中当大官时,刘表还在隐姓埋名逃亡呢。

刘表也跟袁绍走得近,要知道袁绍早年也是党人的同情者及积极份子;中平年间,两人同入大将军府,成了同僚。

初平元年,刘表被朝廷(董卓)任命为荆州刺史,要知道上一任刺史王叡可是想反董的,结果死于内讧(被同为反董积极分子孙坚给杀了),刘表出场时的心态,自然是要防范这帮叛乱分子(袁术、孙坚)。

范书《刘表传》:初平元年,长沙太守孙坚杀荆州刺史王叡,诏书以(刘)表为荆州刺史。

再者,反董联军如火如荼时,刘表连刺史治所江陵都去不了,只能在襄阳依靠本地士族的力量,平定了襄阳一带的叛乱,又干脆把襄阳设为治所。襄阳北的南阳郡,这个全天下最大最有钱的郡给袁术占了,刘表也不敢说不好,他的目的只能是“以观时变”。

《南齐书·州郡志下》:荆州,汉灵帝中平末刺史王睿始治江陵。
范书《刘表传》:(刘)表遂理兵襄阳,以观时变。

“时变”的结果是二袁反目了!刘表又与袁绍勾搭上了,积极挤兑袁术。

——毕竟刘表和袁绍是曾经的党友、同僚,也符合刘表自身远交近攻的执政原则。

所以说刘表为何没参加反董,第一,初平元年时他没实力,第二,他确实与袁术没有搞好关系的理由。

最后补充一段:

要说刘表究竟想不想反董,我觉得难说,从自身利益看,他已经获得重用(荆州刺史),从感情上看,虽然他与袁绍亲近,但毕竟不是袁氏门生故吏(刘表师从王畅,韩馥则是袁氏故吏),他也没有必要替袁氏出头(这点与孔伷、刘岱不同),所以说,本传说他“以观时变”就是最好的解读。




  

相关话题

  古代王府的面积一般多大? 
  知乎上怎么这么多国民党地主的后代? 
  宋澶渊之盟正确不正确,用钱换来短暂和平,安于和平,重文轻武。? 
  为什么戏曲中人物很多和历史人物差别很大,庞太师,刘皇后,潘仁美这些贤臣写成奸臣? 
  如果没有闯王和农民起义军,大明拿出全力消灭女真,是不是就能持续下来了? 
  为什么自从阿拉伯帝国灭亡以后,阿拉伯世界就再没有出现世界强国? 
  如果逼献帝退位时献帝犹如孔明附体舌战群臣,骂死王朗会发什么? 
  谁能说一下麋芳为什么背叛刘备? 
  历史上盛极一时的阿拉伯地区如今为什么没有相对强大的国家? 
  战国七雄,除了秦国谁最有希望完成统一? 

前一个讨论
一个默默无闻的运动员退役时是什么感觉?
下一个讨论
我们看到的火焰是由什么组成的?





© 2025-01-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