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当初好像有微博爱国大V说不用调查,不用追责。纯纯天灾。
啧啧,说实话,我爱国,也得离他们远一些。不知道还以为他们在帮倒忙。
作为经历了7.20的郑州一员,我对此报告是满意的。没有避重就轻,看到那些事件时又仿佛历历在目,触目惊心,心有余悸之余亦对当时之处置义愤填膺!再次感谢各地支援人员,再次对遇难者哀悼。
https://www.zhihu.com/video/1467936006205333504分享一个故事,两位小遇难者。
许玉昆和李浩鸣,两个14岁的初中生,相约一起玩耍,李浩鸣骑了一辆电瓶车去接许玉昆,出门时,雨不大,下午两点左右。
接到许玉昆后,折返途中雨越下越大,他们选择在郑州京广北路隧道避雨。
但是这次的暴雨让人措手不及,用不到3小时,水灌满隧道,两个孩子生死未卜。
后来第八天,两个孩子都被找到了。
他们还没懂得生命是什么的年纪,就被这场灾难吞噬了。
他们在死前可能都还不明白为什么自己逃不了。
在突如其来的天灾面前,生命是如此的渺小。
愿遇难者安息,生者平安健康 。
记者从河南省有关部门获悉,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对防汛救灾、灾害调查等作出部署。河南省公安机关对涉嫌违法犯罪的8名企业人员立案侦查并依法逮捕,河南省纪检监察机关按照干部管理权限,依规依纪依法对灾害中涉嫌违纪违法的89名公职人员进行严肃问责。
郑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地铁5号线五龙口站停车场建设工程设计项目负责人魏平安、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郑州地铁5号线项目负责人汪鹏、河南五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南四环项目部指挥长郭文胜等8人涉嫌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重大责任事故罪,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并依法逮捕。郑州市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任立公,郑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技术管理部部长赵运臣,郑州市工程质量监督站轨道交通科副科长孙红亮等3名公职人员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纪检监察机关立案审查调查并采取留置措施。
同时,河南省对特大暴雨灾害中存在失职失责问题的郑州市、荥阳市、巩义市、新密市、登封市、二七区、金水区党委政府及应急管理、水利、城市管理、交通运输、城乡建设、公安交管等部门86名公职人员进行了严肃问责。其中,给予郑州市委副书记、市长侯红党内严重警告、政务降级处分,给予郑州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吴福民撤销党内职务、政务撤职处分,给予郑州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李喜安、陈宏伟政务记大过处分。对其他相关责任人,也分别给予党纪政务处分或诫勉等问责处理。
灾害发生后,河南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组织地方各级党委政府深入开展防汛救灾工作,灾区群众及时得到妥善安置,生产生活较快恢复正常。党中央、国务院对灾害调查处理作出决定后,河南迅速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贯彻落实,进一步深入检查反思,深刻汲取教训,严格依规依纪依法对所有责任人惩处和问责,并对进一步统筹发展和安全、提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和管理治理能力作出部署安排。
来源:应急管理部、新华社
为什么这里的回答都没有评论呢
既然没有评论,不如把问题删了吧
政策是好的
都是底下执行出了问题。
毕竟,赵立坚对此表示,并不意外
至少这报告还能发出来,真是让人充满希望。
不堪回首。希望数字真实。以告慰那些死去的亡灵。
郑州的一把手被撤了,8人被捕,89人被问责。
随后,官方发布了《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调查报告》
在这份调查中,有人罗列了以下重点:
1
截至9月30日,郑州市因灾死亡失踪380人,其中在不同阶段瞒报139人:郑州市本级瞒报 75人、县级瞒报49人、乡镇(街道)瞒报15人。
2
郑州市对因灾死亡失踪人数统计上报态度消极,不仅没有主动部署排查、要求及时上报,反而违规要求先核实人员身份等情况再上报,以多种借口阻碍信息报送工作。
3
郑州在连发5次红色预警的情况下才启动I级响应,实际灾难已经发生。
4
郑州市机构改革还人为设置两年过渡期,转隶到市和各区县(市)防办(应急管理局)的36人中只有1人有水利中专专业背景。
5
19日21:59至20日16:01的5次暴雨红色预警,电视台只是常规化在天气预报中播报,通过郑州三大电信运营商全网推送的也只有19日一次;城管、水利部门预警信息只发送给区县(市)防指或相关部门单位,未按预案规定向社会发布。
6
7月20日 10:30,常庄水库出现重大险情后,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和3位副市级领导都赶赴现场,当日市领导多在点上奔波,有的撞在一起、有的困在路上。
7
郑州地铁5号线停车场围墙按当时地面地形“百年一遇内涝水深0.24米”设计,经调查组专家验算“百年一遇”应为0.5米。
8
郑州地铁5号线亡人事件:郑州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和有关方面应对处置不力、行车指挥调度失误,违规变更五龙口停车场设计、对挡水围墙建设质量把关不严,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9
郑州京广快速路北隧道亡人事件:查实6人死亡;247辆汽车被淹,其中道内18辆、引坡段87辆、道出口道路上142辆,车内均无遇难人员,道内没有公交车。
10
郑州郭家咀水库漫坝事件:是一起因建设和施工单位侵占毁坏水工程、有关部门监管不力导致溢洪道堵塞,极端暴雨引发水库漫坝重大险情的违法事件。
11
登封电厂集团铝合金有限公司7月20日爆炸:爆炸导致房屋倒塌致5人死亡,但登封市告成镇党委、政府只上报“因灾死亡”,未如实报告真实原因,并且违规使用灾后重建补助资金400万元用于死亡人员家属补偿。
12
雨水管道2400余公里,与建成区面积相当的城市相比相差超过一半。计划投资534.8亿元的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已投资的196.3亿元中,实际与海绵城市相关的仅占32%,用于景观、绿化等占近56%,甚至在全国调集力量支援郑州抢险救灾的关键时刻还在“修花坛”。
以上这些问题,其实我都在曾经的《302人死亡、50人失踪,河南的暴雨,我们忽视了什么?》一文中提到过,但是囿于特殊原因,不敢过度拷问。
毕竟老胡言之凿凿,还有一些网友大声疾呼:不要带节奏,不要影响我们感动的热泪。
而且,当时登上热搜的,都是一些无关核心的问题!
他们嘲讽德国的无能,说德国瞬时最大雨量只有郑州的1/10却死了100多人,因此,还是中国厉害。
郑州某媒体甚至还在微博抒情:“这场历史罕见的大雨过后,城市会更干净,草木会更加翠绿旺盛!”
而那时,郑州的人民子弟兵们正在卖命救援。
再后来,就是不断渲染河南人民的乐观勇敢。
某公众号为了获取爱国流量,写了一篇《不是河南这场暴雨,我都不知道中国人这么牛逼》。
这个句式是被封掉的公众号“青年大院”写过的,原标题是《没有澳洲这场大火,我都不知道33年前这么厉害》。
而当暴雨还在下的时候,大家竟然都忙着给“捐款”的鸿星尔克大造舆论。
到处找没捐钱的主播,把他们骂哭。
现实就是很魔幻。
如果说1998年的那场洪灾,最振聋发聩的话是:“这是豆腐渣工程、王八蛋工程。”
那么河南暴雨,就是“你捐了吗!捐了多少!”
再后来,灾难就变成了网红捐款大战。
有人对记者表示,多拍一条捐款视频,就能增粉数千人,多卖不少东西。
流量,增粉,卖货。
灾难,善举,竟然成了某些人的生意经!
7月24日,德国的一个记者被郑州街头的群众包围,市民们揪着问他拍摄了什么内容,并指责他“诬陷中国”、“攻击中国”。
至此,主流舆论几乎完全甩开了对事故的问责,对遇难者的关切......
直到今天,官方公布了这一系列的原因,我们才开始重新审视这场灾害。
今天的中国,格外注重治理能力,治理水平的提升。
纪录片《零容忍》的播出,让人真切的感觉到,时代变了。
我们的国家正在想办法,纠正过去一直存在的不正之风。
但是,还是有不少人没有意识到新风正在吹起,还是在搞软抵抗,搞形式主义,试图瞒天过海,闷声发财。
就在当下,这一幕幕还在发生着。
什么“恶意返乡”先隔离再拘留。
什么一包爱心菜,几十个人接力。
记者提问的时候,安排一个人问:居家隔离期间,很多市民长时间在家看电视刷手机,会造成颈肩的疼痛,请问市民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三十分钟的发布会上,谈健康谈了十分钟......
我相信,这些搞出笑话的人,终究会被问责的,郑州就是前车之鉴!
我最近看到一个说法,觉得很有意思,前段时间,不是有学生举报老师吗?
干脆,给每个领导都配一个这样的学生当秘书。
秘书岗位的选择,要优先录取那些上大学时曾举报过老师的人,把他们安排在领导身边工作,这样就能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机制。
真的,权力需要监督,而不是歌颂。
生命无价,生命高于一切。
“逝者已逝,众恶徒已正法,然天下居庙堂者与处江湖者,当以此为鉴,牢记生命之重,人权之重,民生之重,法治之重,无使天下善良百姓,徒为鱼肉。
希望这300多位遇难者的名字,以及事故教训,都能被刻在石头上,为后人所纪念。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