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俗称不同于学名,原本就没有严格的分类标准。
假如按照 ibex, goat(山羊) 乃至 sheep(绵羊) 都叫“羊”来类推,
天鹅、雁、鹅,乃至鸭子,在汉语里也该有个“总称”。
然而实际日常口语中并没有。
因为给具体动物起名这事,有很多偶然性。
压根没有绝对的道理可言。
关于汉语里“羊”是怎么由专指“绵羊”延伸到兼指“山羊”的,推荐阅读知友 @Naiefjongen 的答案,梳理得很清晰。小编只从其它角度补充些信息。
这种满布动物世界的归类差异,远不仅体现在汉英两种语言之间。
换作其它语言,随便拎几组动物,叫法规律不同,也再正常不过。
「猪突猛進」-「ちょとつもうしん」,这里「猪」显然只能是战斗能力爆表的野猪
即便在同一语言内部,俗名体系也是乱的,很难逐一追出理由。
它们可比“绵羊”和“山羊”、“黄牛”和“水牛”相近多了。
如果算上野生动物,俗名就更主观了,基本取决于最早给它起名的人先联想到的是什么。
比如“斑马”不叫“斑驴”,就让人感觉像是一种马而不是一种驴,尽管这三个物种谱系是并行的,斑马和马的亲缘,并不比和驴的亲缘更密切一些。
同是猫亚科的物种,
尽管美洲狮 puma 不属于“狮”,起的名字听起来还是像一种狮子。
尽管猎豹 cheetah 不属于“豹”,起的名字听起来还是像一种豹子。
金猫、狞猫、虎猫看着更像猫,起的名字听起来就还是像一种猫。
猞猁看着和猫差别有点大了,又不太像狮虎豹之类,就单起个名字。
和狗相关的动物就更有意思了,
不知有多少看动物世界的小朋友,对鬣狗最初的印象,是一种丑丑的“野狗”吧。
延伸阅读:
为什么翻译「巴伐利亚」时不是按照德语「Bayern」翻译为「拜仁」?
西班牙语 b 和 v 发音是一样的,为什么还要分成两个不一样的字母?
多邻国,免费学习英日韩法德西等40种语言
首先,羊这个汉字最早的语义也仅能指绵羊。山羊被称作羖䍽。至于为什么汉英两种语言后来的发展不同,更多的还是语言之外的条件决定的,例如文化、历史、地理等等。下面开始分析:
从生物学分类上看,英语区分山羊和绵羊还是很符合逻辑的!英语在大类上区分 sheep(绵羊属,即 ovis)和 goat(山羊属,即 capra)。需要指出,ram 和 ewe 虽然在很多英汉词典里被简单地翻译成 公羊 和 母羊,但是在英语词典中它们都只是 male sheep 和 female sheep,并没有 male goat(英文叫做billy (goat)或buck)和 female goat(英文:nanny (goat)或doe)的意思。而buck和doe同时又可以指代好多种其他哺乳动物的雄性和雌性,容易混淆,所以要在语境中使用。因此还是billy和nanny用的更多。说句题外话,不少汉英词典把ram翻译成公羊而把billy goat翻译成公山羊,是否也在佐证,其实羊在汉语的默认语义也是绵羊而非山羊呢?
而汉字的羊,最早在甲骨文中也仅仅 绵羊的意思(参见:羊年的「羊」应该译为哪个英语单词,Sheep、Goat 还是 Ram? - 曹世木的回答 - 知乎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209284/answer/39967183)。
而这个回答中也提到,满清翻译十二生肖的时候,经过考证后将”羊“翻译成满语的”绵羊“(honin)。(羊年的「羊」应该译为哪个英语单词,Sheep、Goat 还是 Ram? - 難忍別離淚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209284/answer/39928467)
因此,更有趣的问题应该是:羊字本身在汉语中只代表绵羊,为什么慢慢地语义变宽了?回答是:(来自 @曹世木 回答下的 @紫枫血 的评论)
从目前的考古挖掘而来的遗骸证据来看,绵羊传入我国的时间要早于山羊。其次,甲骨文中的羊字,字形上具有巨大而弯曲的角,造型接近盘羊及绵羊。此外,从不同朝代的出土文物来看,在商至秦汉时期,形象多为具有巨大卷型角的绵羊造型。例如商代的四羊方尊、春秋时期的三足羊首鼎等,其就是典型的绵羊形象。在晋代,随葬的青釉羊中开始出现带胡子的山羊造型。而在唐宋之后,带胡子的山羊的形象逐渐增加,并大有成为主流之势。这反映了两个问题,一是绵羊在我国的养殖应早于山羊;二是山羊逐渐在我国中原和南部兴旺起来。这可能由于绵羊对草场要求较高,适合于西北草原地区饲养,而山羊则管理更为粗放,在我国南部也可饲养。而唐宋之后随着中原文化向南移动,因此中华文明中羊的形象,也逐渐从绵羊向山羊开始了过渡。
那么,在文言文中,对于山羊就应该有其他的称呼了?确实如此:羖䍽(音:gu3li4,中古音:ku lek)(感谢知友@知乎用户qOulTo)
这个词典的sheep词条解释 sheep = ovis/ovine(绵羊属),第一条的补充里面说了:a wild mammal related to this, such as the argali, bighorn, and urial. 就是说sheep不仅仅指家养的绵羊,但是同样可以指代它的野生亲属,例如:盘羊、大角羊、东方盘羊,他们都属于ovis(绵羊属)。
Merriam-Webster词典的定义也一样:sheep = ovis,不像牛津词典区分sheep(提供羊毛的家羊)和mutton(提供羊肉的家羊):
最后,说到这类问题,我还很好奇,为什么中文必须分清蜗牛和螺蛳,而英文只需要一个snail?
@张睿 补充:汉语的“萝卜”也涵盖了好多英语词:
另一个中文一般只用上位词(hypernym)而外语爱用下位词(hyponym)的情况就是龙虾。这个词在中文正常可以指代两种动物:左边一种有钳子的(波士顿龙虾,其实是一种鳌虾),右边那种没钳子的(澳大利亚龙虾,真龙虾)
在中文的语境中说龙虾就可以了。但是在某些语言,比如法语、意大利语、俄语里头是区分的
波龙-有钳子:astice(意大利语)、homard(法语)、омар(俄语,读音omar,来自法语)/лобстер(俄语,读音lobster,来自英语)
澳龙-没钳子:aragosta(意大利语)、langouste(法语)、лангуст(俄语,读音langust,来自法语)
我之所以记得如此清楚,是因为……当时我在佛罗伦萨一家海鲜餐厅点餐,问他们有没有astice(当时我以为龙虾都叫这个),结果跟我说没有。不久我看隔壁桌上了澳龙(aragosta),感到受到了欺骗,遂质问老板。老板说,他以为我只是问的波龙,当然就说没有了。结果我就错过了龙虾。
雷霆雨露,莫非天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