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一个乐种,叫“西安鼓乐”,其目前保留最早的一部乐谱,是唐代的,717年。更厉害的是,西安鼓乐一直保存至今,仍活跃于我们的生活中。
乐种,即民族器乐合奏,它与我们华夏民族的生活息息相关,西安鼓乐也不例外,它最早和西安地区的民俗活动有关,每逢节日庙会,人们都会拉起长队上山游玩,在路上通常会有很多乐队在路上演奏,这种表演形式,也就逐渐成为西安鼓乐中的“行乐”,而到了山上庙会,有一些民俗活动,乐师们不需要走动,于是乐器放在固定位置演奏,这种形式逐渐演变成西安鼓乐中的“坐乐”。
而在不同的乐队中,有的是由民间乐手组成的,有的是由僧人组成的,也有的是由道士组成的,这就促使西安鼓乐逐渐形成了“僧”、“道”、“俗”三种风格流派。三个流派之间会互相交流,互相切磋,这就使得每家有各自擅长的曲目,每家有自己经常演奏的体裁,每家也有自己保留的曲目等等。但,他们都叫“西安鼓乐”。
随着西安鼓乐的不断发展,慢慢会有人来当学徒,师傅教徒弟,徒弟老了再收徒弟,一代一代西安鼓乐一直在传承。而在发展的过程中,西安鼓乐内部演变出了很多的支流,不同的支流会有自己所属的派系,但也会有自身的特点,比如他们演奏时的队伍阵型、曲牌、结构、乐器编制、人数、乐器等都会有所不同,并且经常会将一个个曲牌经过不同的排列和组合进行演奏,形成一个个“套曲”,这些套曲还会采用不同的宫调,可能演奏不同的宫调还需要搭配不同的乐器,逐渐形成了一个非常庞大且复杂的音乐体系。
在西安鼓乐中,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通过目前保存下来的资料,看到我们祖先曾经的音乐,比如说在西安鼓乐的套曲中,有一种体裁叫做“大乐”,比如其中的《平调大乐朝天子》就能够体现出唐宋时期古代宫廷音乐的痕迹;还有一种套曲体裁叫“赚”,这是来自于宋代的说唱音乐“唱赚”;“曲破”是唐代大曲的重要组成结构,相同名称,类似结构的形式也出现在“西安鼓乐”中。甚至,目前已经有学者考证出了西安鼓乐与日本雅乐之间的联系。等等。
如果大家看懂了上面的内容或许或许就能感受到,它与西方音乐其实是两种思维,不能说中国音乐就比西方音乐低级,二者其实各有特点。如果我们有机会能深入了解中国音乐,或许就能感受到中国音乐的很多独特价值,其实是西方音乐没有的。
你是不是《闪光少女》看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