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不提指挥以外的能力,只是单纯说指挥本身,所以请各位读者别找茬,有问题可以回复提问。
本质上,合唱指挥和乐队指挥没有太大的差别,都是把总谱还原成声音的工人。但是,合唱音乐和乐队音乐本身的发展和差距造成了两个专业本身的问题。合唱无论是文艺复兴事情几十个声部的对位作品,还是近现代的大型合唱作品,在基本问题上变化不大,针对的主要就是歌唱技术,声部均衡,咬字,音乐表现等。有些人觉得几十个声部的东西那玩意是什么鬼,但是事实上,那个时代的音乐长度还算可以,即使几十个声部对于脑力虽然要求比较高,但是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虽然写起来我们觉得匪夷所思,但是从技术上,单纯对位的作品只强调音程关系,所以还好,有点跑题了。那么对于歌唱指挥来说,掌握歌唱技巧,能够准确的把握合唱团呼吸,能够准确咬字,能把基本和声对位后面的音乐逻辑解决,那就基本上差不多了。很多人说合唱指挥不太需要好的技术,这个话也不算错,但是不是绝对的,如果有空大家看看John Rutter或者伯恩斯坦的合唱作品,就知道,其实合唱指挥技术也可以很有挑战的。
那么乐队指挥比起合唱指挥本身没高级到哪里,只是,乐队音乐比合唱音乐要复杂得多,当然歌唱有几十个7声部的作品,但是那时候还没有纯器乐音乐呢。乐队作品,由于很多时候把演奏者的技术能力发会到了极限,所以,他们在演奏过程中需要有人帮助他们协调彼此的关系,因为他们有的时候的确做不到靠自己彼此去协调。再就是,器乐音乐在节奏上,和声上都比单纯歌唱要困难得多,音域上也了大了很多,人声也许可以演唱例如野蜂飞舞那种东西,但是,那基本就是极限了。所以,乐队指挥对于指挥本身的脑子,耳朵的要求要比合唱指挥高一些,其实只要想想,在老柴小协第三乐章那个速度能够准确的把握乐团,听准独奏,同时还能思考,那对于手耳脑子的协调能力可不是盖的。再加上近现代的器乐大爆发,19世纪中期到近现代的乐队作品越来越复杂了,学了两三年的指挥拿起春之祭的总谱我估计都得感觉很无助,我当年学第三年的时候看的 是理查施特劳斯的最后四首歌,真的是跪了,感觉脑袋都不够用了。再说歌剧,莫扎特时代的歌剧大多数都是按速度跑的,需要指挥技术的大多数都是宣叙调上的配合,即使自由的地方最多也就几个,但是到了普契尼那里,恨不得每几小节就得有一次速度变化,而且演唱者也比较自由,因为这些作品复杂,速度多变,就要求指挥拥有非常准确和灵活的技术能力,在德国培养歌剧指挥的要求就是保证在没有排练情况下,能拿下比如波希米亚人那种歌剧的演出。所以乐队指挥面对的压力和难度要远远超过一般的合唱指挥。
在德国大多数音乐学院培养过程中,合唱指挥都必须要学乐队指挥,乐队指挥也必须要学合唱指挥。刚开始,当然,都很烂,所以还看不出很明显的区别。但是如果在工作十年之后,就很明显了,乐队指挥在指挥合唱的时候有时候歌唱感不好,技术上过于犀利,不太符合歌唱演唱的需要,合唱指挥在指挥乐团的时候会出现技术不够准确,手脑耳朵反应太慢的情况。
这里没有贬低合唱指挥的意思。一个乐队指挥做合唱也许有时候会让人不太舒服,但是能完成合唱排练演出的任务,但是一个合唱指挥很难完成特别复杂的交响乐作品和歌剧作品的排练和演出任务。
肯定有朋友会问我有没有两种都好的指挥,答案是肯定有。但是这种指挥从事的一定是长期从事乐队指挥工作的指挥,同时本身比较精通演唱技术,例如我当年在魏玛的教授,他是歌剧院总监,但是学声乐出身的,所以他对演唱把控得特别好,他就能做好合唱。毕竟乐队指挥的技术能力的积累比合唱要难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