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
本文为非营利性质,亦无任何广告内容,仅作学习交流之用。以下唱片封面图片均扫描自印刷版本,未作任何修改,且已做降低分辨率处理。所有唱片封面图片仅限本文于本网页的配图,严禁转载!若有侵犯版权,请通知本人删除。
=========干货篇=========
欣赏古典音乐无需专业知识,无需艺术细胞,没有人是天生的音乐家,只要静下心来听就好。千万不要试图去理解或“听懂”它,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试着耐心多听几遍,觉得悦耳动听就足够了。用美感带给人们愉悦才是音乐艺术的真谛!绝大多数古典作品都是为讨好耳朵而作,历史上大部分古典作曲家的主要收入均来自于给贵族/宫廷当乐师、开音乐会以及出版乐谱,所以精神正常的作曲家绝不会故意让人“闻尔生畏”,否则就是砸自己的饭碗。
反对那些“听古典音乐前应先学习知识”的观点。人类对新事物的正确认识过程永远是从感性到理性,任何时候,任何方面都是如此。你们还能不能让没受过音乐教育的人开心地听听古典音乐啦?
套用一句俗话:不知道怎么入门?踹门进去就行了!
(三星带花,罗斯特洛波维奇指挥,柴科夫斯基《三大芭蕾组曲》)
下面推荐一个入门的列表,都是些容易喜欢上的作品。虾米、网易云音乐、土豆、优酷等网站都能搜到这些作品:
先从管弦乐入门:
(备选:施特劳斯《“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管弦乐听到这里算入门了。然后钢琴曲入门:
到这里钢琴曲就算是入门了。接下来就可以多接触一些其它形式:
(三星带花,博尔特爵士的精选集)
注1:如果精选集里曲目的名称让您一头雾水,请参见我的另一个回答,帮助您学习认识一部作品的名称:古典音乐是如何命名编排的?
注2:上面的曲目列表为作者原创,但作者放弃所有权利,喜欢的话可随意转载、修改、商业制作,旨在向更多的朋友普及古典音乐。但仅限于该曲目列表,不含文中其它部分!
以上作品都是比较容易接受的作品,并且按难度大致排了序,听的过程中还可以去网上搜相应的资料,了解创作背景和作品结构,会有很大帮助。如果接受不了就硬听它十几遍,这个过程很重要,很多作品我也是听了十几遍才听熟的(“听熟”是指从觉得不好听变为好听,并且能跟着音乐哼出旋律,本文会在稍后解释这一现象),但熟了就再也离不开了,百听不厌。如果实在不行就跳过去,相信总会遇到你喜欢听的。
不过有些作品确实很难入耳,老鸟也要听很多很多遍才能听熟,甚至永远不会喜欢。所以对于一部努力很久都不能接受的作品,却看到很多赞扬的溢美之词时千万不要沮丧。音乐家(包括演奏者)和听众对作品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大多数普通听众和你的感觉并无二致。比如我至今也无法接受皮埃尔·布莱兹大神的任何作品。
----------小碗鸡汤开始----------
前面说这么多,欣赏音乐好像成了练习听力做功课?是的,事实上这就是一种训练,一种让我们的心态平静缓和下来的训练,千万别指望速成。现代人类社会的分工越来越明确,人们都只在自己所专注的领域工作,很难有心情和时间去静下来欣赏艺术,仅仅是在娱乐中获得消遣。艺术审美——人类神性体现,都被单调的物质生活和快餐式的娱乐所磨灭了。
我们为了追求幸福感不惜付出大笔金钱和时间,知乎上也有大量关于幸福感的讨论(幸福感 - 话题精华 - 知乎)。然而人们似乎已经忘记,艺术的终极目标正是人类的幸福,并且它就在我们身边唾手可得。如果你懂得欣赏,如此美妙的东西伴你一生难到不是人生一大幸事吗?
你需要做的,仅仅是在闲暇时光适当放松,跟随伟大艺术家的乐思去找回最纯真的灵魂,平静的心态就会给你更加宽广的世界!
----------小碗鸡汤结束----------
看到这里,你也许还是会认为:流行乐又简单又好听,而古典音乐晦涩难懂,就是那些人矫情装逼、无病呻吟罢了。那么恳请你看完下面这些解释,可能你会稍稍改观对古典音乐的刻板印象。
人们对于各种音乐是存在先天审美的,即便是婴儿也会对一些音乐产生兴趣,比如儿歌和摇篮曲。可是为什么当我们长大了就不太喜欢去听这些音乐了呢?是因为它们难听吗?肯定不是。但我相信你心中是有正确答案的——那就是因为它们过于简单乏味了。这类歌曲天生容易听熟,但多听几遍就会觉得枯燥无趣。
显然,人天生喜欢有曲折起伏,有低潮高潮的音乐,这样的音乐往往会被铭记传唱;而那些简单重复,毫无新意的歌曲,则会被人们迅速遗忘,比如小苹果。后者这类歌曲可能需要听个一两遍就可以接受,但我知道你不会把它们存手机里的。
当你开始单曲循环一首歌,你可能会认为是“听懂了”,其实就是听熟了。这是因为你熟悉了歌曲的结构,记住了主歌、副歌的旋律,熟悉了不断重复的主题、节奏以及美妙的乐器、音响效果等,并在心中形成了回响。再听一遍时,传入耳中的音乐与脑海中的旋律相契合,自然就会感到舒畅愉快。
为了迅速抓住听众,大部分流行歌曲的创作方法就是将简单而优美的两三段小旋律拼接起来,配以新颖悦耳的电子混音,再辅以矫揉造作、哗众取宠的歌词。然而,由于这类歌曲中的旋律素材很少,甚至大同小异,而且多是简单重复,缺少变化,听上几十遍也就没什么新意了。想了解更多请看
【NiceChord】已购买侵删01為什麼流行歌聽起來都這麼像?_土豆视频 http://video.tudou.com/v/XMjQ0MzE0MzI1Ng==.html
在音乐艺术的历史长河中,古典音乐作曲家们总结出了非常繁复的规则来写出动听的音乐,并且会在一部作品中融入大量的素材,并对素材进行复杂的加工、变化和处理,结果导致普通听众刚刚开始接触一部作品时,根本听不出任何结构性的东西。甚至听了好几遍之后依然觉得“这么长的作品,旋律乱七八糟,前后毫无联系”,自然难以接受。
此外,古典音乐中所使用的和弦(由同时奏响的多个音构成)的数量和复杂程度也是流行音乐望尘莫及的,但科学研究表明,人对于和弦的接受程度,或者说对于什么样的和弦觉得悦耳,是取决于常听什么样的音乐。大多数流行音乐所使用的和弦走向都集中在有限的一些组合上,你听熟了几首就容易听熟其他的,但是古典音乐中的大量和弦你可能都没听过,尤其是近现代作品,这就直接导致你觉得“不好听“。
所以你需要的就是耐心,先慢慢接受古典音乐中大量的陌生和弦和音程,再坚持继续听下去,直到某一瞬间你忽然发现:原来某一段就是整部作品的大主题啊!那一刻无论你在做什么,肯定都会被艺术美感击中,并陶醉其中。继续听下去,这部作品里更多的素材和变化就会逐渐被你挖掘出来,慢慢地你就理解了整部作品的结构和创作思路。对于一些大型作品,当你听到这个程度就会中毒而无法自拔,一天不听就像耳朵里钻入了一只小虫。
当然啦,不同的古典作品结构的复杂程度也是大相径庭的,刚入门的同学可以按照我前面提供的歌单由浅入深的接受。在这个过程中,自己的乐感也会提升,对更复杂结构的洞察力也会越来越强。当你走过一年聆听者的过程后,你基本可以具有这样的能力:听到陌生的器乐作品时,很快可以抓住它的主干和结构,并判断出是否古典作品,甚至是大致的创作时期。
如果你觉得古典音乐作品优美动听,那也一定会对作曲家的身世以及创作背景产生兴趣。伟大的作曲家们都有传奇的一生,网上可以查到丰富的史料、轶闻,非常有趣。除了音乐本身,演奏家和唱片也有大量的故事等待你去挖掘。相信走完入门的过程,你就再也离不开古典音乐,艺术会成为你生命的一部分,带来一生的享受和幸福。
(三星带花,名扬四海之《奶妈碟》)
=================实操篇=================
具体来说,欣赏古典音乐最佳的途径就是听现场。古典音乐的演绎就是作品的二次创作,而且目前最顶级的录音和回放设备所达到的音质也与现场效果相差甚远。很多不喜欢古典音乐的朋友偶尔去听了一次音乐会后就被深深地迷住了,所以有机会一定要去听一次高品质(好乐团、好剧院)的管弦现场,绝对不会后悔。遗憾的是国内这样的音乐会太少了,有的话也比较贵,比如:祖宾梅塔上海音乐会。
另外,各大城市的音乐学院会经常组织学生演出音乐会,虽然水平参差不齐,但门票价格也低,甚至只有10元到20元。迎新季、毕业季、逢年过节都会举办音乐会,一些大音乐家们不定期前来访问也会举办专场,去校园里转转就能看到演出海报,学校官网也会有通知。如果认识学生的话还能买到内部票甚至免费赠票,还有一些音乐会根本不用票,你去听就好了。总体来讲学生们都比较热心,也乐意帮忙,在各种社交网络勾搭即可。
有一点需要注意,对音乐会曲目不熟悉的,务必做足功课再去,否则你很有可能中途退场。要做的功课包括:
对于歌剧还要额外了解作品的故事时代背景、内容梗概、所传达的思想理念,最好能提前在网上把以往经典的演出视频看一遍,如果没有时间,至少要听熟每一幕的序曲和里面所有的著名唱段。
这里再强调一下音乐会的基本礼仪:
做不到上面这几点,最好还是别去音乐会了。您妨碍了旁边的人欣赏音乐,您会给人家赔偿票价吗?另外,您有不鼓掌的权力,请善用此权力,不鼓掌比乱鼓掌强一万倍!
如果您只有条件听录音,那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一、发行
古典音乐专辑在历史上存在多过种发行方式。今天,黑胶唱片已经住进了象牙塔,DVD音乐唱片并没流行开来,所以现在的古典音乐唱片绝大多数仍是CD介质的专辑。一套古典音乐CD专辑主要有如下的几种形式:
这几种形式的排序代表它们常见的程度。除了最后一种形式,其他形式的几乎所有专辑都是由同一个乐团/演奏家演奏,这也算是一个发行惯例。比较著名的古典音乐唱片发行/制作公司主要有:
还有一些小厂,但唱片质量奇高,包括但不限于:Divox、Chandos、Melodia、TELARC、AVIE、Chesky、Reference Recordings、Brilliant、QUEST。选择上述品牌的唱片至少在品质上是有保证的。
(三星带花,安塞美之传奇录音,《皇家芭蕾》)
二、版本
同一部作品会有很多版本的演绎,甚至同一班乐团/演奏家在不同年代留下多套录音。因此大多数正规专辑都会详细标明每一部作品的这些信息,包括:作曲家(生逝年代)、作品编号、作品名称、调性、指挥、演奏家、歌唱家、合唱团、乐团、录音师、录音年代、录音地点、制作人、首发年代、发行公司等。缺失这些信息的录音价值很低。
对于你喜欢的作品,不妨听听不同的版本。比如古琴版和名琴版的《四季》,古尔德和图蕾克的巴赫《哥德堡变奏曲》,卡拉扬和小克莱伯的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等等。我和许多朋友都有这样一种体验:本来不大感兴趣的作品,偶尔听到另一个版本的演绎时就会忽然变得非常动听,然后“中毒”其中(烧友将“沉迷于”戏称为“中毒”),并且乐此不疲地对多个版本进行比较。
不过要注意,同一个版本的录音母带还有可能在多个出版公司之间流转,这也就产生了换汤不换药的专辑。看起来两个公司出品的,封面完全不同的专辑,可能里面的录音是完全相同的,要注意分辨。
还有很多经典的历史录音是从黑胶唱片(LP)转录为CD的,比如下面这张:
(卡拉扬指挥,勃拉姆斯《德意志安魂曲》)
不同制作公司的转录技术水平不同,出品的CD专辑质量也就不同。CD专辑的封底会看到这样的图案:
60年代以前的录音都是模拟的,因为那时就没有数字设备。如果制作公司拿到的是多声道母带,那就会利用数字技术进行混音,就是ADD。如果拿到的只是黑胶,那就只能AAD咯。最后一个永远是D,因为你听是数字CD光盘。
三、音质
古典音乐作品的音质直接依赖于唱片的录音和制作,不同唱片的录音品质差别很大,这主要取决于录音年代、录音师的水准以及制作公司的技术实力。可以先听听著名录音师威尔金森的传奇录音,包括Decca出品的《奶妈碟》、Szell《水上音乐》,索尔蒂《贝九》还有RCA出品的安塞美《皇家芭蕾》等,再与一般的唱片对比就会对录音水平差异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对于入门的同学来说要分辨录音品质的优劣可能存在困难,因此推荐参考《企鹅激光唱片指南》(百度网盘),这是由英国企鹅出版公司出版的广受欢迎的年度古典音乐唱片评价期刊,它对唱片的评鉴分为以下四等:
当然先捡三星带花的听啦~~下面说说数字格式的录音音质。由于CD光盘上原始音乐数据占存储空间很大,立体声wav格式1分钟约10MiB(10兆字节)。所以为了能在数字设备多存一些音乐,计算机科学家们发明了各种音频压缩技术。压缩技术分为有损和无损两种。有损压缩的压缩率非常大,可以压缩到1/10或更小,但是对音质有影响,比如mp3、ogg、acc等;无损压缩率较低,通常只能压缩到一半,但是对音质完全没有影响,比如APE、WV、FLAC等。管弦乐的声场和音域都非常宽广,许多经典录音可以说是挑战了电声设备的极限,因此对音质还原保真的要求很高。在电脑或随身设备上听录音的话就尽量选择无损格式,如果只有MP3就一定选320K的。
将录音从CD复制到电脑的过程称为“抓轨”,通常使用Exact Audio Copy(EAC)软件完成。整盘抓轨保留的信息最丰富,即一张CD一个文件。不少作品的乐章之间是连续的,比如贝多芬《皇帝》,尽管它的二、三乐章之间没有间隔,但在CD上会按照大概的时间分成两个曲目。对于这样的专辑如果整盘CD抓轨成一个文件就不会有任何问题,但如果按曲目分轨成不同的文件,一些设备/播放器(比如某些型号的iPod)会在连播两个文件的中间加入间隔,非常影响听感。此外,分轨以后曲目之间的原有间隔时间也可能被破坏,就再也无法复原为原版专辑了。
(三星带花,24K金盘面,门德尔松《仲夏夜之梦》)
四、设备
一定不要用太烂的设备听录音。笔记本/手机的外放以及地摊耳机会迅速令你对古典音乐失去兴趣,以致终生无感。“听古典只能用音箱而不能用耳机”也是很多人的一个误区,要知道千元以下的音箱和同价位耳机/耳塞的音质基本上是没有可比性的。所以入门的话只要用200元以上的入耳式耳塞基本不会漏掉什么乐器了,降噪也好一些。一般的手机电脑作播放设备都行,最好就在手机里放几部短作品,只要在户外就戴上耳机,好作品都很容易听熟的。
具体来讲,入门同学可以选用森海MX360、或索尼EX450,这些都是性价比很高的耳塞。对音质有一定追求的同学可用铁三角ATH-IM70或森海IE60。不差钱的同学推荐在电脑上连接Sony PHA-2耳放,加森海IE80(IE80听古典只能用C套,双节套会让声场变得非常窄),这是非常适合听古典音乐的金牌组合,如果买到是正品,那你一定会感受到震撼。此外很多人还有个误区,就是高音好的设备听古典,低音好的设备听流行。其实古典比流行更需要低音!如果用低音差的设备听管弦乐,低音提琴、大号、巴松这些乐器都将被自动过滤,听《莱茵的黄金》第一幕的Vorspiel(序曲)开始一分钟内你不会听到任何声音。
如果是在电脑上听古典,那么推荐使用Foobar2000播放器(http://www.foobar2000.org/),音质最佳,功能最强。但要注意两点:
(三星带花,加迪纳指挥,贝多芬《庄严弥撒》)
古典音乐圈子里的玩法很多,有人烧器材,有人烧唱片,还有人烧乐器。本人也是从烧器材这条路玩出来的,整个一血泪史。斗胆借用摄影圈的一句话“功放穷三代,音箱毁一生”,万望各位同学不要重蹈覆辙,只有音乐本身才是古典音乐的究极意义所在啊!
五、获得
大多数著名的古典音乐出版商并没有在国内专营的业务,要在国内出版也必须经过国内的出版公司作代理。由于古典音乐毕竟还是小众爱好,人们的欣赏水品也有待提高,所以高价引进的优秀专辑却卖不出去的情况比比皆是。这样一来国内出版商也不愿意代理引进了,导致在国内市场上很难买到好专辑,无论是线上线下都一样。而淘宝上的个体商户卖的所谓正版,其实大多都是盗版假货,朋友们千万当心!
如果您想要收藏到正版专辑,建议还是去eBay、Amazon的国外网站上用双币信用卡直接购买。下面这幅截图是我购买卡拉扬版《庄严弥撒》时的页面。选SIS派送运费是$8.98,要一个月左右送到;选AGE派送运费是$14.91,10天送到。
加上10刀左右的邮费虽然有点贵,但一次购买20张以内是不用交关税的,而且均摊下来的邮费也很便宜,更不用担心像在国内市场上一样买到假货。如果您尝试境外购买存在困难,我可以免费帮购(注意,不是代购),私信联系。
觉得这些唱片太贵?也没关系,现在虾米和网易云音乐已经提供了大量的古典专辑,其中也不乏精品,基本上常见的作品的许多版本都找得到(务必使用英文名搜索,有困难的给我发私信)。成为付费会员后还可以下载收藏。虾米用户可用App扫描下面的二维码关注我,有大量精选辑可试听。许多朋友问我为什么不开网易账号,其实我是开了的,但网易的曲目真的没有虾米全,而且网易对于古典曲目的介绍编辑真心不好用啊~~
(三星带花,李希特指挥,巴赫《勃兰登堡协奏曲集》)
什么?听说您真的一分钱也不想花?呃……确实有朋友私信问我原版古典音乐专辑哪里下载。我首先要声明:下载/播放盗版唱片属于违法行为!然后请参见这个问题:哪里可以购买和下载 hifi 的古典乐?如果您能访问Google的话,偷偷告诉你哦,按如下格式搜索也是个好办法:
site:pan.baidu.com 皇家芭蕾
六、歌剧
歌剧体裁真的有必要单独拿出来说一下,这一节是2015年4月19日补充的内容。
歌剧通常分为几幕,每一幕的时间都可能在40分钟以上,甚至长达一、两个小时。发行的歌剧CD专辑一套少说也有两、三张,这给我们欣赏完整歌剧带来了较大的问题,因为平时跟本不可能有这么多时间从头到尾欣赏一遍,更不可能听上几遍了。
然而歌剧虽说是一种剧,但其主要的表现形式是音乐和歌,因此除了直接欣赏现场或录像之外,还有一种欣赏方式就是只关注其中的音乐和歌,下面只介绍这种方式的入门。
歌剧有两种主要的演唱形式:“咏叹调”和“宣叙调”,二者穿插进行,配合少量的乐队间奏构成整部歌剧。“宣叙调”仅用来陈述剧情,旋律简单;而富有歌唱性的“咏叹调”通常用来抒情,这也就是我们应当关注的“歌”。但往往一部歌剧中的宣叙调占据了主要的表演时间,这会导致你随便听几个曲目发现都是在“念台词”,迅速失去兴趣。
那么具体而言,欣赏一部歌剧应当从序曲开始。对于作曲家来说歌剧都是相当大型的作品,会在序曲上付出相当的心血,所以质量水准很高,比如:
这些曲目单独拿出来听都是非常棒的管弦作品。(上面所列曲目请点击收听:著名歌剧序曲选辑)
序曲听熟以后可以去找里面著名的咏叹调听,比如:
这些都是令人百听不厌的经典曲目。然而咏叹调开始前通常都有几句宣叙调台词,专辑在划分曲目时又可能会把这几句划到咏叹调的曲目的开始,这会令你很难找到咏叹调在专辑中的位置。如果找不到曲目可以发私信来问我,我会告诉你大致出现的时间。
有些同学认为唱的什么词都不知道,根本听不懂。其实想想当你听外文歌曲的时候也不会先看看歌词是什么意思吧?再说,大部分歌剧都不是英语,国外能直接听懂歌词的人也不多呢,所以听旋律和唱功就好。当然,了解剧情和歌词对于欣赏绝对是有帮助的,可以让你更深切的体会角色的情感。各大著名歌剧的剧本都有中译版的书籍,里面有完整歌词,这些书都很容易找到。不过当你听熟以后过一段时间你会压根想不起来歌词是什么,相信我。
接下来可以去尝试熟悉整部歌剧,每次打开就从上次听到的位置或着你喜欢的唱段开始接下去听,遇到听不下去的宣叙调不妨先跳过去。听上一段时间后,你会慢慢发现一部歌剧里你喜欢听唱段越来越多,直到你爱上整部歌剧。
(三星带花,索尔蒂指挥,瓦格纳《帕西法尔》)
七、进阶
当您真的已经爱上了古典音乐,那么下一步就可以更深入地去了解每部重要作品的结构和创作思路。首先了解一些西方音乐史是必要的,推荐《西方文明中的音乐 (豆瓣)》。还要学一点乐理知识,可看教科书学习,推荐《乐理自学指南 (豆瓣)》,也可参考本人原创的系列乐理教程:
如果将“变奏”、“复调”、“交响性”、“奏鸣曲式”、“赋格”、“织体”等相关概念烂熟于心后,再去听古典作品就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许多伟大的作品在网上都有详细的曲式说明,比如贝多芬第五交响曲:https://zh.wikipedia.org/zh-cn/%E7%AC%AC5%E8%99%9F%E4%BA%A4%E9%9F%BF%E6%9B%B2_%28%E8%B2%9D%E5%A4%9A%E8%8A%AC%29
对照乐谱去研究喜欢的作品的结构,体会作者的创作思路真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在http://imslp.org/ 可以搜索并下载到所有古典音乐作品的乐谱。
对于决定深入探索古典音乐世界的朋友,我再推荐一本书:《聆听音乐》,克雷格 莱特著,是带你入门的绝佳教科书。
(三星带花,古乐学院版,亨德尔《弥塞亚》)
八、补充
入门后必听的一些作品:
进阶作品:
注:想听又找不到的朋友请私信我,我可以提供虾米链接,说清楚作品信息即可。
当你能对贝多芬的《庄严弥撒》发表见解,侃侃而谈时,相信你已经具有了很高的欣赏水平。下图是最为世人熟悉的贝多芬画像(约瑟夫·卡尔·施蒂勒作,1820):
请仔细看一下大师手上拿着的是什么:
Missa Solemnis——庄严弥撒
附赠:《历代重要作曲家生卒年代图》,括号里为作曲家的出生国家,每个橙色的横条代表他的生活年代,左侧数字为出生年份,右侧数字为逝世年龄。
点图放大(原创图片只可自存参考,不得盗图转贴。)
编写此文前后历时一年半,花费大量心血,如您已收藏本文,请不吝赐赞。
本文为Devymex于知乎原创首发,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发现必究,欢迎举报,谢谢!
授权知乎日报转载。一般营利性机构非特殊情况不予授权。
如何欣赏,其实就两种,学习音乐知识和不学音乐知识。
“古典音乐”不同于其他音乐最大的不同就是它可以“引发思考”(serious)。因为古典音乐作品中蕴含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每一部作品都是不同时代作曲家在不同处境的思考结果,往往你能在欣赏这些作品的过程中获得你对音乐或人生的思考,而这一欣赏过程是需要有知识的支持的。也正是因为对背景知识的要求,所以爱听古典音乐的人比较少,且大家普遍认为它是“高级的”。
我同意大家不学习音乐知识进行欣赏的观点,因为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学习”是一件困难的事,而且不学知识,同样大家也可以有很多感性上的收获。但不能否认的是,学习一些音乐知识会让你获得更加深刻的认知和感受。我倒觉得这是两种选择,到底学不学音乐知识,是每个人不同的选择,并不是一定的事。很简单的一个逻辑就是“付出就会有回报”,你想要更懂一点就学学,想随便听听就不学。
基于我在音乐学院的学习、教学、科普经验来讲,我推荐大家学一点音乐知识。我觉得目前大家对学习音乐知识这件事比较纠结,是因为大家不清楚“学什么”和“怎么学”。
古典音乐的知识体系确实很复杂,且内容很多。但如果你能通过恰当的方式去学习,是可以花非常少的时间就可以理解古典音乐的。其实我觉得大家学习古典音乐会存在问题主要是我们的专业音乐教育和科普工作没做好。其实我们在中小学课本中,有非常体系、专业的古典音乐内容,但由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就导致我们的古典音乐知识十分薄弱。而在社会古典音乐科普的层面,也存在一个矛盾,就是专业音乐学院的人出来做音乐科普都特别学术,大家普遍听不太懂。而大家看现在真正比较有名的做古典音乐科普的这群人,真正有扎实学术背景的人很少。这就让一个普通听众在欣赏古典音乐时遇到了问题。
结合题主题的问题,我基于多年在音乐学院的学习和积累,尝试用“深入浅出”的文字,整理了一份关于交响乐、歌剧的欣赏指南。如果大家愿意稍微花一点时间来学习古典音乐,那么可以往下看看。
这两篇欣赏指南基本覆盖了古典音乐全部历史时期的重要作曲家的代表性作品(附有链接),想看相关内容的更完整版,欢迎关注我的专栏《古典音乐笔记本》,希望能通过这篇回答,让大家收获欣赏古典音乐的快乐。
(一)古典主义时期
“交响乐”是西方音乐艺术中的大型体裁,通常以乐队合奏的形式出现。交响乐这种体裁直接来源是意大利序曲(sinfonia),在古典主义早期,交响乐这种体裁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在古典主义时期交响乐通常会采用奏鸣曲式进行创作。其结构分为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这一时期,交响乐队的乐队编制通常有25—35人,小提琴负责指挥,弦乐成为基础,铜管乐在这一时期得到重视。
1.海顿
弗朗茨·约瑟夫·海顿(Franz Joseph Haydn,1732—1809)是奥地利作曲家,古典主义交响乐大师。海顿的交响乐创作分为四个阶段:
(1)模仿阶段(1732—1761年)
代表性作品:《D大调第一交响曲》(No.1,1759)
QQ音乐-专辑 ——《D大调第一交响曲》(No.1,1759)
(2)探索阶段(1761—1790年)
代表性作品:《“哲学家”交响曲》(No.22,1764)、《“哈利路亚”交响曲》(No.30,1765)和《“号角”交响曲》(No.31,1765)。
QQ音乐-专辑 ——《“哲学家”交响曲》(No.22,1764)
QQ音乐-专辑 ——《“哈利路亚”交响曲》(No.30,1765)
QQ音乐-专辑 ——《“号角”交响曲》(No.31,1765)
在1760年代末和1770年代初,海顿的作品要比之前更加宏伟、篇幅更大。代表性作品:《“哀伤”交响曲》(No.26,1768)、《“悼念”交响曲》(No.44,1771)、《“告别”交响曲》(No.45,1772)。
QQ音乐-专辑 ——《“哀伤”交响曲》(No.26,1768)
QQ音乐-专辑 ——《“悼念”交响曲》(No.44,1771)
QQ音乐-专辑 ——《“告别”交响曲》(No.45,1772)
在80年代,海顿的交响乐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代表性作品:6首《“巴黎”交响曲》(No.82—87,1785—1786)、《“牛津”交响曲》(No.92,1789)
QQ音乐-专辑 ——海顿:6套《“巴黎”交响曲》(No.82—87,1785—1786)
QQ音乐-专辑 ——《“牛津”交响曲》(No.92,1789)
(3)大师阶段(1791—1795年)
代表作品:《“伦敦”交响乐》
QQ音乐-专辑 —— 海顿:12首《“伦敦”交响乐》专辑
2.莫扎特
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e,1756—1791)。
(1)青少年时期(1756—1771)
代表性作品:《第1交响曲》(K.16,1764—1765)、《第4交响曲》(K.19,1765)、《第11交响曲》(K.84,1770)。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第1交响曲》(K.16,1764—1765)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第4交响曲》(K.19,1765)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第11交响曲》(K.84,1770)
(2)萨尔兹堡时期(1772—1781)
这一时期的莫扎特的创作,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相比于之前都有很大提高。代表性作品:《第15交响曲》(K.124,1772)、《第18交响曲》(K.130,1772)、《第21交响曲》(K.134,1772)、《第27交响曲》(K.199,1773)、《第31交响曲》(K.201,1778)、《第34交响曲》(K.338,1780)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第15交响曲》(K.124,1772)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第18交响曲》(K.130,1772)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第21交响曲》(K.134,1772)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第27交响曲》(K.199,1773)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第31交响曲》(K.201,1778)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第34交响曲》(K.338,1780)
(3)大师阶段(1781—1791)
莫扎特在人生的最后10年,交响曲创作十分成熟。代表性作品:《第35交响曲》(K.385,1782)、《第38交响曲》(K.504,1786)、《第39交响曲》(K.543,1788)、《第40交响曲》(K.550,1788)、《第41“朱比特”交响曲》(K.551,1788)。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第35交响曲》(K.385,1782)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第38交响曲》(K.504,1786)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第39交响曲》(K.543,1788)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第40交响曲》(K.550,1788)
QQ音乐-专辑 ——莫扎特:《第41“朱比特”交响曲》(K.551,1788)
3.贝多芬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德国作曲家,贝多芬的交响曲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体裁。
(1)第一成熟期(1792—1802)
在这一时期,贝多芬早期的创作体现出海顿的影响。代表性作品:《第一交响曲》(Op.21,1799—1800;1800)、《第二交响曲》(Op.36,1801—1802;1803)
QQ音乐-专辑 ——贝多芬:《C大调第一交响曲》(Op.21,1799—1800;1800)
QQ音乐-专辑 ——贝多芬:《D大调第二交响曲》(Op.36,1801—1802;1803)
(2)第二成熟期(1802—1812)
1803年,贝多芬完成了他的《“英雄”交响曲》,这部作品最初是为拿破仑而作的,但因为拿破仑称帝了,贝多芬将题目改了,改为“英雄交响曲”。《第四交响曲》和《第五交响曲》创作于在朋友家散心期间。在1811—1812年期间,贝多芬创作了《第七交响曲》和《第八交响曲》,这两部交响曲标志着贝多芬在这一阶段音乐创作的最高标准。
QQ音乐-专辑 ——贝多芬:《♭E大调第三“英雄”交响曲》(Op.55,1803;1805)
QQ音乐-专辑 ——贝多芬:《♭B大调第四交响曲》(Op.60,1806;1807)
QQ音乐-专辑 ——贝多芬:《C大调第五交响曲》(Op.67,1807—1808;1808)
QQ音乐-专辑 ——贝多芬:《F大调第六交响曲》(Op.68,1808;1808)
QQ音乐-专辑 ——贝多芬:《A大调第七交响曲》(Op.92,1811—1812;1812)
QQ音乐-专辑 ——贝多芬:《F大调第八交响曲》(Op.93,1812;1814)
(3)最后的成熟期(1813—1827)
在1822—1824年,贝多芬创作了《第九交响曲》,这部作品是他人生的最后一部交响曲,作品的内涵极为深刻,贝多芬在这部作品中想要表达的是“全世界的人们都是一家人”,有点现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感觉。
QQ音乐-专辑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Op.125,1822—1824;1824)
(二)浪漫主义时期音乐
1.舒伯特
弗朗茨·舒伯特(Franz Schubert,1797—1828),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的9部交响曲中,最有名的是《“悲剧”第四交响曲》、《第八交响曲》(“未完成”),《第九交响曲》(“伟大”)。舒伯特的交响曲虽然无法和同期的贝多芬的作品相提并论,但可以称得上是早期浪漫派风格交响曲的代表作。
QQ音乐-专辑 ——舒伯特:交响曲《“悲剧”第四交响曲》(D.417,1816)
QQ音乐-专辑 ——舒伯特:交响曲《“未完成”第八交响曲》(D.759,1822)
QQ音乐-专辑 ——舒伯特:交响曲《“伟大”第九交响曲》(D.944,1825—1828)
2.柏辽兹
路易·赫克托·柏辽兹(Louis Hector Berlioz,1803—1869),法国作曲家。柏辽兹最重要的就是交响乐。他通过《幻想交响曲》、《哈罗尔德在意大利》、《罗密欧与朱丽叶》三部作品,确立了浪漫主义时期“标题交响乐”的创作形式。真正将“标题”所蕴含的思想与内涵,融入到音乐创作中,这是前所未有的。
QQ音乐-专辑 ——柏辽兹:《幻想交响曲》(Op.14,1830)
QQ音乐-专辑 ——柏辽兹:《哈罗尔德在意大利》(Op.16,1834)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A4411Q7Dr/ ——柏辽兹:《罗密欧与朱丽叶》(Op.17、1838—1839)
3.门德尔松
费利克斯·门德尔松-巴托尔第(Felix Mendelssohn-Bartholdy,1809—1847),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一生创作了5部交响曲,7部管弦乐序曲。
(1)管弦乐序曲
在门德尔松的管弦乐作品中,最大的创作特色是他的“标题”。门德尔松是在管弦乐序曲中加入标题,确立了“标题性序曲”的创作模式。在他的管弦乐序曲中,最有名的是他根据莎士比亚的戏剧《仲夏夜之梦》改编的同名作品《仲夏夜之梦》(Op.21,1826)。
QQ音乐 ——门德尔松:标题性序曲《仲夏夜之梦》(Op.21,1826)
(2)交响曲
门德尔松的交响曲创作中体现出了一些浪漫主义音乐的特征,其中的《意大利交响曲》(Op.90,1833)、《苏格兰交响曲》(Op.56,1830—1842)是最著名的。《宗教改革交响曲》(Op.107,1829—1830)是门德尔松为纪念德国新领袖马丁·路德的“奥格斯堡信纲”三百周年而作,它在末乐章使用了德国新教众赞歌《上帝是我们的坚固堡垒》的旋律。
QQ音乐-专辑 ——门德尔松:《意大利交响曲》(Op.90,1833)
QQ音乐-专辑 ——门德尔松:《苏格兰交响曲》(Op.56,1830—1842)
QQ音乐-专辑 ——门德尔松: 《宗教改革交响曲》(Op.107,1829—1830)
4.舒曼
罗伯特·亚历山大·舒曼(Robert Alexander Schumann,1810—1856),德国作曲家、钢琴家、音乐评论家。舒曼的交响曲并没有他的钢琴作品和艺术歌曲出名,在作曲技术上也没有什么重大的突破。其中的《“春天”第一交响曲》(Op.38,1841)和《第四交响曲》(Op.120,1851)算是相对好一些的作品。
QQ音乐-专辑 ——舒曼:交响曲《“春天”第一交响曲》(Op.38,1841);《第四交响曲》(Op.120,1851)
5.李斯特
弗朗兹·李斯特(Ferenc Liszt,1811—1886),匈牙利钢琴家、作曲家、指挥家、评论家、教育家、音乐会活动家。
(1)交响诗
交响诗是李斯特创立的音乐体裁,它有很多典型特征:其一,交响诗都有标题;其二,交响诗为单乐章,它将原来交响曲多乐章的音乐结构逻辑布局融合到一个乐章;其三,交响诗在曲式结构上采用了奏鸣曲式作为基础,并进行发展与变化;其四,李斯特提出了“主题变形”的概念,即用一个音乐主题贯穿全曲;其五,交响诗十分强调音乐色彩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通过半音化和声和不同的乐队编制来完成。代表性交响诗作品有:
QQ音乐 ——李斯特:交响诗《塔索》(Tasso: Lamento e Trionfo,S.96,1849,rev.1850—1851,1854)
QQ音乐 ——李斯特:交响诗《前奏曲》(Les préludes,S.97,1850—1855)
QQ音乐 ——李斯特:交响诗《奥菲欧》(Orpheus,S.98,1853—1854)
QQ音乐 ——李斯特:交响诗《普罗米修斯》(Prometheus,S.99,1855)
QQ音乐 ——李斯特:交响诗《哈姆雷特》(Hamlet,S.104,1858)
(2)交响曲
李斯特的交响曲作品也是有标题的,他在作品中有一个总的标题,然后每一个乐章会有一个分标题。在他的交响乐中十分重对文学内容的表述,代表性作品:交响曲《浮士德》(Eine Faust,R.425,1857)、交响曲《但丁》(Eine Symphonie zu Dantes,R.426,1857)。
QQ音乐-专辑 ——李斯特:交响曲《浮士德》(Eine Faust,R.425,1857)(3个乐章:“浮士德”、“玛格丽特”、“梅菲斯特”)
QQ音乐-专辑 ——李斯特:交响曲《但丁》(Eine Symphonie zu Dantes,R.426,1857)(2个乐章:“地狱”、“炼狱”)
6.勃拉姆斯
约翰尼斯·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1833—1897),德国作曲家。
(1)交响曲
勃拉姆斯的交响曲虽然只有四部,但每一部都是勃拉姆斯的“心血之作”,特别是《第一交响曲》(Op.68,1862—1876),勃拉姆斯创作了14年才把它完成。这部作品的音乐创作手法和风格与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极为相似,所以人们也把这部作品称作是“贝多芬第十交响曲”。其他三部交响曲虽然没有第一部优秀,但同样体现了勃拉姆斯坚持的“古典主义音乐风格”。
QQ音乐-专辑 ——勃拉姆斯:《第一交响曲》(Op.68,1862—1877)
QQ音乐-专辑 ——勃拉姆斯:《第二交响曲》(Op.73,1877)
QQ音乐-专辑 ——勃拉姆斯:《第三交响曲》(Op.83,1881)
QQ音乐-专辑 ——勃拉姆斯:《第四交响曲》(Op.73,1877)
7.格林卡
米哈伊尔·伊凡诺维奇·格林卡(Mikhail Glinka,1804-1857),俄罗斯作曲家。管弦乐幻想曲《卡马琳斯卡亚》(Kamarinskaya,1848)是格林卡管弦乐作品最成功、最著名的一部。
QQ音乐 ——格林卡:《卡马琳斯卡亚》(Kamarinskaya,1848)
8.穆索尔斯基
莫杰斯特·彼得罗维奇·穆索尔斯基(Mussorgsky Modest Petrovich,1839—1881),俄罗斯作曲家。代表性作品:交响音画《荒山之夜》,交响音画是穆索尔斯基根据自己的创作意愿创新的一种体裁形式。它的本质就是根据几个俄罗斯民间音乐素材进行自由变奏的管弦乐作品。其强调“音画”是因为穆索尔斯基想要通过音乐来对画面进行描述。
QQ音乐 ——穆索尔斯基:交响音画《荒山之夜》
9.鲍罗丁
亚历山大·波尔菲里耶维奇·鲍罗丁(Alexander Porphyrievitch Borodin,1833—1887),医学院士,作曲家。他的《第二“勇士”交响曲》确立了俄罗斯史诗性交响乐体裁的创作模式。
QQ音乐-专辑 ——鲍罗丁:《第二“勇士”交响曲》(1871—1877)
《在中亚细亚的草原上》同样是一部交响音画,作品中有两个主题,描绘的是古代俄罗斯商队在中亚细亚长途跋涉的画面。
QQ音乐 ——鲍罗丁: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的草原上》
10.里姆斯基-科萨科夫
尼古拉·安德列耶维奇·里姆斯基-科萨科夫(Rimsky-Korsakov,Nikolay Andreyevich,1844—1908),俄罗斯作曲家,他是强力集团中最年轻,创作最多的一位。他的交响组曲《舍赫拉查达》(1888)是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在阅读完阿拉伯民间传说《一千零一夜》后创作的。
QQ音乐-专辑 ——交响组曲《舍赫拉查达》(1888)
11.柴科夫斯基
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Pyotr Ilyich Tchaikovsky,1840—1893),俄罗斯作曲家。
(1)交响曲
在柴科夫斯基的交响乐中,他的交响曲最能代表他的创作变化与艺术水准。他一生写了6部交响曲,分别为《第一交响曲》(Winter Daydreams,Op.13,1866;ver.1:1866;ver.2:1874)、《第二交响曲》(Little Russian,Op.17,ver.1:1872;ver.2:1880)、《第三交响曲》(Polish,Op.29,1875)、《第四交响曲》(Op.36,1877—1878)、《第五交响曲》(Op.64,1888)、《“悲怆”第六交响曲》(Pathétique,Op.74,1893)。
柴科夫斯基的前三部交响曲延续了格林卡的创作传统,近似“强力集团”的创作,以民间音乐为基础,也有一定标题音乐的性质。
QQ音乐-专辑 ——柴科夫斯基:《第一交响曲》(Winter Daydreams,Op.13,1866;ver.1:1866;ver.2:1874)
QQ音乐-专辑 ——柴科夫斯基:《第二交响曲》(Little Russian,Op.17,ver.1:1872;ver.2:1880)
QQ音乐-专辑 ——柴科夫斯基:《第三交响曲》(Polish,Op.29,1875)
第四、五、六交响曲的情感更加浓烈,戏剧冲突加大,突破了民族音乐风的限制,吸收了城市音乐及西欧浪漫主义音乐的创作风格。这三部交响乐中,第六部更为重要。
QQ音乐-专辑 ——柴科夫斯基:《第四交响曲》(Op.36,1877—1878)
QQ音乐-专辑 ——柴科夫斯基:《第五交响曲》(Op.64,1888)
《“悲怆”第六交响曲》,是他一生音乐的总结,他自己说过:“在这部交响曲里我倾注了自己的全部心血”。
QQ音乐-专辑 ——柴科夫斯基:《“悲怆”第六交响曲》(Pathétique,Op.74,1893)
柴科夫斯基的标题交响曲《曼弗雷德》(Op.58,1885)在交响乐中也十分具有代表性。
QQ音乐-专辑 ——柴科夫斯基:标题交响曲《曼弗雷德》(Op.58,1885)
(2)单乐章交响乐作品
在柴科夫斯基单乐章交响乐作品中,体现了他的深沉和思考,代表性作品有:
QQ音乐 ——柴科夫斯基: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Op.77,1868;ver.1:1869;ver.2:1870;ver.3:1880)(根据莎士比亚作品创作)
QQ音乐 ——柴科夫斯基:交响幻想曲《里米尼的弗朗切斯卡》(Op.32,1876)(根据但丁作品创作)
QQ音乐 ——柴科夫斯基:庄严序曲《1812》(Op.49,1880)。
12.斯美塔那
贝德里赫·斯美塔那(Bedrich Smetana,1824—1884),捷克作曲家。他的交响乐中体现了民族主义风格,民族情感浓烈。在斯美塔那的交响乐作品中,凝练了最多民族情结、最能代表他艺术水准的作品是《我的祖国》。《我的祖国》(Ma Vlast,1874—1879)的体裁是交响诗套曲,这是将多部交响诗组合到一起的体裁,每一部作品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一个整体。每首作品都是对捷克山河美景的描绘,分别为:《维谢赫拉德城堡》(Vysehrad)、《伏尔塔瓦河》(Vltava)、《萨尔卡》(Sarka)、《波希米亚的森林与草原》(Z ceskych luhuv a hajuv)、《塔波尔小镇》(Tabor)、《布拉尼克山》(Blanik)。在《我的祖国》中采用了捷克民间音乐元素,抒发了对捷克民族的深刻情感。
QQ音乐-专辑 ——斯美塔那:交响诗组曲《我的祖国》(Ma Vlast,1874—1879)
13.德沃夏克
安托宁·德沃夏克(Antonin Dvorak,1841—1904),捷克作曲家。他的《斯拉夫舞曲》(Op.46,8首,1878;Op.72,8首,1887)共16首作品,原来是钢琴四首联弹,后改为管弦乐作品。这套作品的音乐素材主要来自斯拉夫民族的民间音乐,反映了民族风格和特征。
QQ音乐-专辑 ——德沃夏克:管弦乐作品《斯拉夫舞曲》(Op.46,8首,1878;Op.72,8首,1887)
《“自新大陆”(或“自新世界”)第九交响》(Op.95,1893)抒发的是德沃夏克深处异地对捷克故乡的思念。在这一部作品中,既吸收了美国城市音乐的素材,同时也展示了捷克民族音乐的特征,彰显了德沃夏克“兼容性”的民族主义创作风格。
QQ音乐-专辑 ——德沃夏克:《“自新大陆”(或“自新世界”)第九交响》(Op.95,1893)
14.格里格
爱德华·格里格(Edvard Grieg,1843—1907),挪威作曲家。他的配乐《培尔·金特》(1875)是格里格最出名的音乐作品。配乐中的《索尔维格之歌》之最著名的一首,被誉为“挪威第二国歌”。格里格后来选取为《培尔·金特》的配乐,整理成了两部《培尔·金特》组曲。
QQ音乐-专辑 ——格里格:配乐《培尔·金特》(1875)
QQ音乐-专辑 ——格里格:《培尔·金特》组曲
15.西贝柳斯
野安·西贝柳斯(Jean Sibelius,1865—1957),芬兰作曲家。最能代表他民族主义风格的作品就是交响乐《芬兰颂》。
QQ音乐 ——西贝柳斯:交响乐《芬兰颂》(1899)
16.布鲁克纳
安东·布鲁克纳(Anton Bruckner,1824—1896),奥地利作曲家。交响乐是他写的最好的体裁。布鲁克纳一共创作了12部交响曲,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第三交响曲》(WAB.103,ver.1:1872—1873,1876;rev.1874。ver.2:1876—1877,rev.1877—1878;rev.1878—1879。ver.3:1877—1889);《“浪漫”第四交响曲》(WAB.104,ver.1:1874,1878。ver.2:1878—1880;rev.1881,1886。ver.3:1888)
QQ音乐-专辑 ——布鲁克纳:《第三交响曲》(WAB.103,ver.1:1872—1873,1876;rev.1874。ver.2:1876—1877,rev.1877—1878;rev.1878—1879。ver.3:1877—1889)
QQ音乐-专辑 ——布鲁克纳:《“浪漫”第四交响曲》(WAB.104,ver.1:1874,1878。ver.2:1878—1880;rev.1881,1886。ver.3:1888)
17.马勒
古斯塔夫·马勒(Gustav Mahler,1860—1911),奥地利指挥家、作曲家,晚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在马勒的交响乐创作中最能体现他创作水准和风格特征的的是《第八交响曲》(1907),也称《千人交响曲》;《第九交响曲》(1910);《大地之歌》(Das Lied Von der Erde,1909)(以中国李白、王维等人的诗作为歌词)。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4s41147HC/ ——马勒:《第八交响曲》(1907)视频版(真·千人)
QQ音乐-专辑 ——马勒:《第八交响曲》(1907)(音频版)
QQ音乐-专辑 ——马勒:《第九交响曲》(1910)
QQ音乐-专辑 ——马勒:《大地之歌》(Das Lied Von der Erde,1909)
18.理查德·施特劳斯
理查德·施特劳斯(Richard Strauss,1864—1949),德国作曲家。他的交响乐作品在晚期浪漫在主义音乐中也是有一定地位的。代表性作品有:交响诗《唐·璜》(1889)、《梯尔的恶作剧》(1895)、《死与净化》(1890)、《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1896)等。
QQ音乐 ——理查德·施特劳斯:交响诗《唐·璜》(1889)
QQ音乐 ——理查德·施特劳斯:交响诗《梯尔的恶作剧》(1895)
QQ音乐-专辑 ——理查德·施特劳斯:交响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1896)
QQ音乐 ——理查德·施特劳斯:交响诗《死与净化》(1890)
19.德彪西
克洛德·阿施尔·德彪西(Claude Achille Debussy,1862—1918),法国作曲家。德彪西的管弦乐作品虽然不多,但是非常有特色,确立了印象主义风格标题性管弦乐作品的创作范式。代表作品有:管弦乐前奏曲《牧神午后》(L’Apres Midi d’un Faune,1892)、交响三折画《夜曲》(Nocturnes,1899)、交响素描《海》(La Mer,1905)
QQ音乐 ——德彪西:管弦乐前奏曲《牧神午后》(L’Apres Midi d’un Faune,1892)
QQ音乐-专辑 ——德彪西:交响三折画《夜曲》(Nocturnes,1899)
QQ音乐-专辑 ——德彪西:交响素描《海》(La Mer,1905)
20.拉威尔
莫里斯·拉威尔(Maurice Ravel,1875—1937),法国作曲家,印象主义音乐代表人物之一。在拉威尔的管弦乐作品中,最著名的是他根据自己为舞剧《达芙妮与克罗埃》的配乐整理的《达夫尼斯与克罗埃》第二组曲和改编穆索尔斯基同名钢琴套曲的《图画展览会》。
QQ音乐-专辑 ——拉威尔:管弦乐作品《达芙妮与克罗埃》第二组曲
QQ音乐-专辑 ——拉威尔:管弦乐改编曲《图画展览会》
(三)20世纪
1.勋伯格
阿诺德·勋伯格(Arnold Schoenberg,1874—1951),美籍奥地利作曲家,表现主义音乐代表人物之一。勋伯格的创作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1)晚期浪漫主义时期
这一时期勋伯格的创作基本延续了瓦格纳、理查德·施特劳斯的创作特征,体现了德奥晚期浪漫主义音乐的音乐风格。代表性作品有:交响诗《佩里阿斯与梅丽桑德》(1902,与德彪西歌剧同名)
QQ音乐-专辑 ——勋伯格:交响诗《佩里阿斯与梅丽桑德》
(2)无调性时期
勋伯格在这一时期创作了第一部无调性管弦乐作品是《五首管弦乐曲》(1909)。在《五首管弦乐曲》中的第三乐章“夏晨的湖边,色彩”中,勋伯格提出了“音色旋律”的概念:勋伯格认为,即便是同一个音,在不同的乐器上是可以发出不同的音高的,这些音高连到一起便可组成旋律。
QQ音乐-专辑 ——勋伯格:《五首管弦乐曲》(1909)
(3)十二音时期
从1923年开始,勋伯格在创作中采用“十二音”作曲技术。代表性作品有:《一个华沙的幸存者》(Op.46,1947)为朗诵、男声合唱和乐队演出而作,勋伯格自己作词。叙述了德国法西斯在二战期间杀害犹太人的时间,表达了勋伯格内心的情绪与激动。
QQ音乐 ——勋伯格:《一个华沙的幸存者》(Op.46,1947)
2.韦伯恩
安东·韦伯恩(Anton von Webern,1883—1945),奥地利作曲家,表现主义音乐代表人物之一。他随着勋伯格开始采用无调性语言创作了一些交响乐作品,比如:
QQ音乐-专辑 ——韦伯恩:《六首管弦乐曲》(Op.6,1910)
QQ音乐 ——韦伯恩:《五首管弦乐曲》(Op.10,1913)
3.斯克里亚宾
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斯克里亚宾(Alexander Nikolayevitch Scriabin,1972—1915),俄罗斯钢琴家、作曲家。斯克里亚宾在1900—1905年信奉“神秘主义”。他基于自己的生日是12月25日,认为自己是“上帝”,认为自己是来“拯救世界”的。在这一时期观念的影响下,他主要创作交响曲用来“拯救世界”,代表作品有:《第一交响曲》(6个乐章,1899—1900)、《第二交响曲》(1901)、《“神之歌”第三交响曲》(包括三个标题乐章:《斗争》、《享乐》、《神的游戏》,1904)、《普罗米修斯》(又名《火之诗人》,1908—1910)等。
QQ音乐-专辑 ——斯克里亚宾:《第一交响曲》(6个乐章,1899—1900)
QQ音乐-专辑 ——斯克里亚宾:《第二交响曲》(1901)
QQ音乐-专辑 ——斯克里亚宾:《“神之歌”第三交响曲》(包括三个标题乐章:《斗争》、《享乐》、《神的游戏》,1904)
QQ音乐 ——斯克里亚宾:《普罗米修斯》(又名《火之诗人》,1908—1910)
4.拉赫玛尼诺夫
谢尔盖·瓦西利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Sergei Vassilievitch Rachmaninoff,1873—1943),俄罗斯钢琴家、作曲家。拉赫玛尼诺夫交响乐创作代表性作品有《第二交响曲》(1907)、《第三交响曲》(1936)等。
QQ音乐-专辑 ——拉赫玛尼诺夫:《第二交响曲》(1907)
QQ音乐-专辑 ——拉赫玛尼诺夫:《第三交响曲》(1936)
4.巴托克
贝拉·巴托克(Bela Bartok,1881—1945),匈牙利作曲家,民族音乐学家。他的代表作有:管弦乐曲《两幅肖像》(1908)等。
QQ音乐 ——巴托克:管弦乐曲《两幅肖像》第1首(1908)
QQ音乐 ——巴托克:管弦乐曲《两幅肖像》第2首(1908)
5.席曼诺夫斯基
卡罗尔·席曼诺夫斯基(Karol Szymanowski,1882—1937),波兰作曲家。他的交响乐代表作品有《第三交响曲》等。
QQ音乐-专辑 ——席曼诺夫斯基:《第三交响曲》
6.亚那切克
莱奥什·亚那切克(Leos Janacek,1854—1929),捷克作曲家。在亚那切克的管弦乐作品中,最有名的是狂想曲《塔拉斯·布尔巴》(1910)和《小交响曲》(1926)。
QQ音乐-专辑 ——亚那切克:狂想曲《塔拉斯·布尔巴》
QQ音乐-专辑 ——亚那切克:《小交响曲》
7.沃安·威廉斯
拉尔夫·沃安·威廉斯(Ralph Vaughan Williams,1872—1958),英国作曲家。他的交响曲有9首,其中最具特色的是第二首《伦敦交响曲》(1913)、第三首《“田园”交响曲》(1921)、这两部作品根据英国民间音乐描绘了英格兰的景色,抒发了沃安·威廉斯的个人情感。
QQ音乐-专辑 ——沃安·威廉斯:《伦敦交响曲》(1913)
QQ音乐 ——沃安·威廉斯:《“田园”交响曲》(1921)
此外,为弦乐四重奏和双弦乐队写的《塔利斯主题幻想曲》(1910)和小提琴与乐队浪漫曲《云雀高飞》(The Lark Ascending,1914)也是著名的管弦乐作品。
QQ音乐 ——沃安·威廉斯:《云雀高飞》(1914)
QQ音乐 ——沃安·威廉斯:《塔利斯主题幻想曲》(1910)
8.科普兰
艾伦·科普兰(Aaron Copland,1900—1990),美国作曲家。他的交响乐代表作有:《管风琴与乐队交响曲》(1924,1928年改名为《第一交响曲》);用了墨西哥民间歌曲素材的管弦乐作品《墨西哥沙龙》(1933—1936);为朗诵和乐队而作的《林肯肖像》(1942);使用勋伯格的十二音作曲方法创作的《内涵》(Connotations,1962)和《内在特性》(Inscape,1967)
QQ音乐-专辑 ——科普兰:《管风琴与乐队交响曲》(1924,1928年改名为《第一交响曲》)
QQ音乐 ——科普兰:《墨西哥沙龙》(1933—1936)
QQ音乐 ——科普兰:《林肯肖像》(1942)
QQ音乐 ——科普兰:《内涵》(Connotations,1962)
QQ音乐 ——科普兰:《内在特性》(Inscape,1967)
9.格什温
乔治·格什温(George Gershwin,1898—1937),美国作曲家。格什温在1924年创作的《蓝色狂想曲》是他最成功的作品之一,在《蓝色狂想曲》中,格什温将爵士乐和专业音乐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新的“爵士交响乐”的体裁。《F大调钢琴与乐队协奏曲》(1925)、管弦乐曲《一个美国人在巴黎》(1928)延续了《蓝色狂想曲》的风格,在当时也获得了观众的喜欢。
QQ音乐 ——格什温:《蓝色狂想曲》(1924)
QQ音乐 ——格什温:《F大调钢琴与乐队协奏曲》第1乐章(1925)
QQ音乐 ——格什温:《F大调钢琴与乐队协奏曲》第2乐章(1925)
QQ音乐 ——格什温:《F大调钢琴与乐队协奏曲》第3乐章(1925)
QQ音乐 —— 格什温:管弦乐曲《一个美国人在巴黎》(1928)
10.斯特拉文斯基
伊戈尔·菲奥多罗维奇·斯特拉文斯基(lgor Feodorovich Stravinsky,1882—1971),俄罗斯作曲家,新古典主义音乐代表人物之一。斯特拉文斯的交响乐创作可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1)俄罗斯民族主义阶段(1882—1920)
来自于《火鸟》(1909—1910)、《彼得鲁什卡》(1910—1911)、《春之祭》(1911—1913)、《士兵的故事》(1918)的管弦乐是他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54411t7eZ/ —— 斯特拉文斯基:《火鸟》(舞剧版)(Zhar’-ptitsa,1909—1910)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k5411Y7GG/ ——斯特拉文斯基:《火鸟》(交响乐版)(Zhar’-ptitsa,1909—1910)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cb411a77c/ ——斯特拉文斯基:《彼得鲁什卡》(舞剧版)(Petrushka,1910—1911;rev.1946)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tE411p7Sq/?p=2 ——斯特拉文斯基:《彼得鲁什卡》(交响乐版)(Petrushka,1910—1911;rev.1946)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1x41157PF/ ——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舞剧版)(Vesna svyashchennaya(The Rite of Spring),1911—1913)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qE411V7qm/?p=4 ——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交响乐版)(Vesna svyashchennaya(The Rite of Spring),1911—1913)
https://v.qq.com/x/page/z05304dhrxt.html ——斯特拉文斯基:《士兵的故事》(舞剧版)(Histoire du soldat,1918)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7K411p7NB/ ——斯特拉文斯基:《士兵的故事》(室内乐版)(Histoire du soldat,1918)
(2)新古典主义时期(1920—1951)
这一时期斯特拉文斯基开始注重对古典主义音乐素材,期间创作了很多具有新古典主义音乐风格的作品。这一期间交响乐作品代表作品:受海顿、莫扎特音乐影响的《C调交响曲》(1940);歌词选自拉丁文《圣经》,根据巴洛克复调音乐创作的《诗篇交响曲》(1930);
QQ音乐-专辑 ——斯特拉文斯基:《C调交响曲》(1940)
QQ音乐-专辑 ——斯特拉文斯基:《诗篇交响曲》(1928—1929)
11.兴德米特
保罗·兴德米特(Paul Hindemith,1895—1963),德国作曲家。他的创作代表性交响作品有:《室内乐队曲》(第1,1922);《室内乐队曲》(第2—7号,1924—1927)
QQ音乐-专辑 ——兴德米特:《室内乐队曲》第1号(1922)
QQ音乐-专辑 ——兴德米特:《室内乐队曲》(第2—7号,1924—1927)
12.奥涅格
阿瑟·奥涅格(Arthur Honegger,1892—1955),法国作曲家,“六人团”成员之一。他的管弦乐曲《太平洋231号》(1923)使用不协和和声、快速变换的节拍节奏模仿了火车头启动、运行、停止的全过程。奥涅格共写了5部交响曲,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第二交响曲》(1941)、《第三交响曲》(1946)、《第五交响曲》(1950)。
QQ音乐-专辑 ——奥涅格:《第二交响曲》(1941);《第三交响曲》(1946)《第五交响曲》(1950)
13.米约
达赖厄斯·米约(Darius Milhaud,1892—1974),法国作曲家,“六人团”成员之一。他为家乡普罗旺斯创作的管弦乐《普罗旺斯组曲》(1937)。
QQ音乐 ——奥涅格:管弦乐《普罗旺斯组曲》(1937)
14.肖斯塔科维奇
德米特里·德米特里耶维奇·肖斯塔科维奇(Dmitriy Dmitriyevich Shostakovich,1906—1976)俄罗斯地区作曲家。
肖斯塔科维奇《第一交响曲》(1925)是他的毕业作品
QQ音乐-专辑 ——肖斯塔科维奇:《第一交响曲》(1925)
肖斯塔科维奇在这一时期的创作始终想要将俄罗斯传统古典音乐风格和现代音乐风格想结合,这个想法《第四交响曲》(1935—1936)中得以实现。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Pt4y11747/ ——肖斯塔科维奇:歌剧《姆钦斯克县的马克白夫人》(1932)
1937年,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五交响曲》(1937)让他重新确立了他在俄罗斯音乐中的地位。
QQ音乐-专辑 ——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响曲》(1937)
1941年,德国入侵苏联,列宁格勒遭到围困,期间肖斯塔科维奇创作了《第七交响曲》(1941)。次年,这部作品在苏联演出,引起巨大反响,他的这部作品成为了“反抗纳粹的象征”。
QQ音乐-专辑 ——肖斯塔科维奇:《第七交响曲》(1941)
在1953年,斯大林去世,肖斯塔科维奇在这一年创作并演出了《第十交响曲》(1953)。
QQ音乐-专辑 ——肖斯塔科维奇:《第十交响曲》(1953)
1957年,肖斯塔科维奇为纪念“十月革命40周年”创作了《第十一交响曲》(1957),为纪念列宁创作了《第十二交响曲》(1961)。
QQ音乐-专辑 ——肖斯塔科维奇:《第十一交响曲》(1957)
QQ音乐-专辑 ——肖斯塔科维奇:《第十二交响曲》(1961)
1961年,肖斯塔科维奇根据苏联诗人叶夫图的诗作创作了《第十三交响曲》(1961),但因被认为触犯当局而遭禁演多年。
QQ音乐-专辑 ——肖斯塔科维奇:《第十三交响曲》(1961)
1966年,国家授予肖斯塔科维奇“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作于1969年的《第十四交响曲》(1969)共11个乐章,有歌词的,内容都与死亡有关,实际上是对所处时代的一种隐性的抗议。《第十五交响曲》(1971)交响曲也是他十分优秀的作品,是肖斯塔科维奇对一生交响乐的总结。
QQ音乐-专辑 ——肖斯塔科维奇:《第十四交响曲》(1969);《第十五交响曲》(1971)
15.普罗科菲耶夫
谢尔盖·谢尔盖耶维奇·普罗科菲耶夫(Sergei Sergeyevich Prokofiev,1891—1953)俄罗斯地区作曲家。他的交响乐代表性作品有:《古典交响曲》(1916—1917)、《第二交响曲》(1925)、交响童话《彼得与狼》(1936)、《第五交响曲》(1944)、《第七交响曲》(1952)
QQ音乐-专辑 ——普罗科菲耶夫:《古典交响曲》(1916—1917)
QQ音乐-专辑 ——普罗科菲耶夫:《第二交响曲》(1925)
QQ音乐-专辑 ——普罗科菲耶夫:交响童话《彼得与狼》(1936)
QQ音乐-专辑 ——普罗科菲耶夫:《第五交响曲》(1944)
QQ音乐-专辑 ——普罗科菲耶夫:《第七交响曲》(1952)
16.布里顿
本杰明·布里顿(Bernjamin Britn,1913—1976),英国作曲家。布里顿比较重要的管弦乐作品有:《布里奇主题变奏曲》(1937,他早期的成名作)、《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1945)、《春天交响曲》(1949)、大型声乐器乐曲《战争安魂曲》(1962)等。
QQ音乐-专辑 ——布里顿:《布里奇主题变奏曲》(1937)
QQ音乐 ——布里顿:《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1945)
QQ音乐-专辑 ——布里顿:《战争安魂曲》(1962)
(一)巴洛克时期
歌剧(opera)是一种综合的艺术形式,音乐需要和戏剧、文学、舞蹈等艺术相结合。
歌剧诞生于佛罗伦萨的一个叫“卡梅拉塔”的艺术社团,这个社团的三成员作曲家卡契尼(Giulio Caccini,1545—1648)、作曲家佩里(Jacopo peri,1561—1633)、诗人利努契尼(Ottavio Rinuccini,1562—1621)创造出了一种体裁,叫“单声歌曲”(monody)。“单声歌曲”是类似于朗诵式的,也可以说是具有“宣叙性”的一种演唱形式,这种形式后来就被称为“宣叙调”,在早期的歌剧作品中,会使用大量“宣叙调”。
在1597年,卡契尼、佩里根据利努契尼的剧本,写了第一部歌剧《达芙妮》,但可惜的是,这部歌剧只保存下来了脚本和一些音乐片段。虽然是第一部,但没有史料可以证明。
第一部音乐完整保留下来的歌剧,还是佩里、卡契尼根据利努契尼脚本创作的《尤里迪茜》,这部歌剧的音乐,基本上运用的就是他们创造的“宣叙性”的“单声歌曲”。
https://url.cn/DfiANnc5?sf=uri ——佩里、卡契尼:歌剧《尤里迪茜》
在后来的作品中,真正超越了《尤里迪茜》的是蒙特威尔第的《奥菲欧》。《奥菲欧》和《尤里迪茜》讲的其实都是一个希腊神话中的爱情故事,但两个故事的结局不一样。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b7411Z71L/ ——蒙特威尔第:歌剧《奥菲欧》
在这一时期因为人们听腻了总是类似朗诵时的演唱的“宣叙调”,所以开始有音乐家创作了“咏叙调”,这是一种介于朗诵和演唱之间的曲调。后来大家听着还是有点恶心,就出现了完全是旋律主导的“咏叹调”。至此,大家熟悉的歌剧中的“宣叙调”和“咏叹调”的形式在这一时期就基本确立了。
亨德尔(Georg Friedrich Handel,1685—1759)是巴洛克时期代表性的歌剧作曲家,他的歌剧作品在巴洛克时期代表了当时的最高水准。代表性作品:歌剧《里纳尔多》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qs41197J4/ ——亨德尔:歌剧《里纳尔多》(一)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qs41197J4/?p=2 ——亨德尔:歌剧《里纳尔多》(二)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qs41197J4/?p=3 ——亨德尔:歌剧《里纳尔多》(三)
(二)古典主义时期
1.格鲁克与歌剧改革
18世纪,意大利正歌剧(opera seria)逐渐衍变为一种贵族宫廷社交的装饰品,正歌剧的内容题材仍然是神话、历史,人们开始对这种题材感到乏味。再加上阉人歌手(castrato)在演唱时,经常为了炫技,唱嗨了就一直不下台,让大家非常累。
18世纪开始,德国作曲家克里斯托弗·威利巴尔德·冯·格鲁克(Christoph Willibald von Gluck 1714—1787)在音乐历史上的主要贡献,就是他对正歌剧的改革。他的改革影响了后来很多歌剧作曲家的音乐创作。主要实现他创作改革的歌剧作品是:《奥菲欧与尤里迪茜》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s4411F7YC/ ——格鲁克:歌剧《奥菲欧与尤里迪茜》
2.喜歌剧的诞生与发展
德国格鲁克在受到了当时启蒙思想的影响下,针对正歌剧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了歌剧改革。在18世纪20—30年代,兴起的意大利喜歌剧、英国民谣剧、法国喜歌剧、德国歌唱剧,也开始对传统正歌剧造成了影响。
(1)意大利喜歌剧(Opera buffa)
意大利的喜歌剧本是正歌剧中穿插的幕间剧。意大利喜歌剧最有代表性的作曲家就是佩格莱西(Giovanni Battista Pergolesi,1710—1736)的《女仆做夫人》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AE411F7XS/ ——佩格莱西:喜歌剧《女仆做夫人》
(2)法国喜歌剧(Opera comique)
法国的卢梭,在当时按照意大利的音乐风格,创作一部短小的法国喜歌剧《乡村中的占卜者》。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Y7411r7cJ/ ——卢梭:喜歌剧《乡村中的占卜者》
(3)英国民谣剧(Ballade Opera)
英国作曲家佩普什和诗人盖伊在1728年创作的《乞丐歌剧》就是民谣剧。它的题材就是讽刺当时的贵族和宫廷,音乐基本上使用流行歌曲和民谣进行填词并插有对白。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eW411q7p7/ ——佩普什:歌剧《乞丐歌剧》
(4)德国歌唱剧(Singspiel)
约翰·亚当·希勒(Johann Adam Hiller,1728—1804)根据其他国家的喜歌剧进行改编,创作了德国的第一部歌唱剧《魔鬼出笼》。
3.莫扎特
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e,1756—1791),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的歌剧代表着古典主义时期的最高水平,旋律动听是他歌剧最大的特点,全部作品如下:
https://www.xiami.com/album/400673579 ——莫扎特:歌剧Apollo et Hyacinthus,1767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w5411r7vX/ ——莫扎特:歌剧:La finta semplice,1769
https://www.xiami.com/collect/1097135083 ——莫扎特:歌剧Bastien und Bastienne,1768(莫扎特第一部德语歌剧)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ps411e7pa/ ——莫扎特:歌剧Mitridate, re di Ponto,1770
https://v.qq.com/x/page/u3063cxjsh2.html ——莫扎特:歌剧Ascanio in Alba,1771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ra4y1t7Pw/ ——莫扎特:歌剧Il sogno di Scipione,1772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Tx411Y7eJ/ ——莫扎特:歌剧Lucio Silla,1772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i741127g5/?p=2 ——莫扎特:歌剧La finta giardiniera,1775
https://v.qq.com/x/page/c03450y5rx2.html ——莫扎特:歌剧Il re pastore ,1775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S7411R7tM/ ——莫扎特:歌剧Thamos, König in Ägypten,1773
https://c.y.qq.com/base/fcgi-bin/u?__=Qd5wiWq ——莫扎特:K.124,《第15交响曲》,1772
https://c.y.qq.com/base/fcgi-bin/u?__=OEgwiWZ ——莫扎特:K.130,《第18交响曲》,1772
https://c.y.qq.com/base/fcgi-bin/u?__=L1zwiWg ——莫扎特:K.134,《第21交响曲》,1772
https://c.y.qq.com/base/fcgi-bin/u?__=hPTwiW7 ——莫扎特:K.199,《第27交响曲》,1773
https://c.y.qq.com/base/fcgi-bin/u?__=f8twiWw ——莫扎特:K.201,《第31交响曲》,1778
https://c.y.qq.com/base/fcgi-bin/u?__=dOKwiWu ——莫扎特:K.338,《第34交响曲》,1780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Qb41177Cp/ ——莫扎特:歌剧 Idomeneo, re di Creta,1781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qx41157FP/ ——莫扎特:歌剧Die Entführung aus dem Serail(《后宫诱逃》),1782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iJ411V7BK/ ——莫扎特:歌剧L’oca del CairoLo 和sposo deluso(年代不明)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zI1NTAyMDQ4.html ——莫扎特:歌剧Der Schauspieldirektor,1786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pT4y1J7aF/ ——莫扎特:歌剧 Le nozze di Figaro(《费加罗的婚礼》),1786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eW41187v1/ ——莫扎特:歌剧Il dissoluto punito, ossia Il Don Giovanni(《唐·乔万尼》),1787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3b411J7um/ ——莫扎特:歌剧Così fan tutte, ossia La scuola degli amanti(《女人心》),1790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Mt411H7kU/ ——莫扎特:歌剧Die Zauberflöte(《魔笛》),1791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FW411a7zZ/ ——莫扎特:歌剧La clemenza di Tito(《狄多的仁慈》),1791
4.贝多芬
贝多芬的唯一一部歌剧是《费德里奥》(1814)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9E411Y72e/ ——贝多芬:歌剧《费德里奥》,1814
(三)浪漫主义时期
1.法国歌剧
浪漫主义时期的法国歌剧主要有以下四种:
(1)大歌剧(Grand Opera)
法国大歌剧是随着法国中产阶级的壮大而产生的,大歌剧通常采用宏伟的场面,大规模的构思,历史题材,矛盾与冲突鲜明,有乐队、舞蹈、合唱,这种风格让法国中产阶级十分喜欢。代表性作品:梅耶比尔的《胡格诺教徒》(1836)、阿列维的(Jacques Halevy,1799—1862)《犹太女》(1835)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Vt411E7Ng/ ——梅耶比尔:歌剧《胡格诺教徒》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DEyODM2MDUzMg==.html ——阿列维:歌剧《犹太女》
(2)喜歌剧(Opera comique)
法国喜歌剧对白不用宣叙调,规模比大歌剧小,音乐简单,要求演员少,不用历史题材,情节是喜剧性或感伤的。代表性作品有:奥柏(Francois Auber,1782—1871)的《魔鬼兄弟》(1830)、比才(Georges Bizet,1838—1875)的《卡门》等。
https://v.qq.com/x/page/n0874vx2831.html ——奥柏:歌剧《魔鬼兄弟》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t4411f7oR/ ——比才:歌剧《卡门》
(3)谐歌剧(Opera bouffe)
谐歌剧又称“轻歌剧”,是从法国喜歌剧发展而来的,但它更强调“讽刺”。代表作品:奥芬巴赫(Jacques Offenbach,1819—1880)的《地狱里的奥菲欧》(1858)、《美丽的海伦》(1865)。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x4411f7H6/ ——奥芬巴赫:歌剧《地狱里的奥菲欧》
https://v.qq.com/x/page/p0515o3n2em.html ——奥芬巴赫:歌剧《美丽的海伦》
(4)抒情歌剧(Lyric Opera)
抒情歌剧是介于喜歌剧和大歌剧之间的体裁形式,规模比喜歌剧大、比大歌剧小。题材主要选自浪漫戏剧或幻想文学,音乐上强调优美抒情的旋律。代表作品是:古诺(Charles Gounod,1818—1893)的《浮士德》(1859)、圣-桑(Charles Camille Saint-Saëns,1835—1921)的《参松和达丽拉》也是抒情歌剧的代表作品。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gs411w7gY/ ——古诺:歌剧《浮士德》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Ex411H7Yv/ ——圣-桑:歌剧《参松和达丽拉》
2.德国歌剧
(1)韦伯
卡尔·玛利亚·冯·韦伯(Carl Maria von Weber,1786—1826)出生在德国奥尔登堡的厄丁。他最著名的歌剧作品是《魔弹射手》(Freischutz,1821)。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2s411d7yK/ ——韦伯:歌剧《魔弹射手》
(2)瓦格纳
理查德·瓦格纳(Richard Wagner,1813—1883),德国作曲家。瓦格纳在歌剧音乐中是有着重要的地位的。他的歌剧创作可分为两个阶段:
1)歌剧阶段
这一时期瓦格纳主要创作了德国传统歌剧作品,代表作品有:歌剧《仙女》(Die Feen,1834)、歌剧《黎恩齐》(Rienzi,1837—1840)、《漂泊的荷兰人》(Der fliegende Hollander,1841—1843)、《汤豪塞》(1842—1845)、《罗恩格林》(1850)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Tc2ODg1NDA0.html ——瓦格纳:歌剧《仙女》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MTMwNDA1MjM3Ng==.html ——瓦格纳:歌剧《黎恩齐》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Vb411v7ZG/ ——瓦格纳:歌剧《漂泊的荷兰人》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ut411w7YD/ ——瓦格纳:歌剧《汤豪塞》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Kg4y1v74k/ ——瓦格纳:歌剧《罗恩格林》
2)乐剧时期
瓦格纳在这一时期提出了“乐剧”的概念,他认为自己的创作属于“乐剧”和德国、法国的歌剧是不同的。乐剧代表作品有:《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Tristan und Isolde,1857—1859)、《纽伦堡的名歌手》(Die Meistersinger von Nuernberg,1868)、《尼伯龙根的指环》(Der Ring des Nibelungen,1869)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qE411P7ZW/ ——瓦格纳:乐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kW411G7e3/?p=6 ——瓦格纳:歌剧《纽伦堡的名歌手》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5W411Y7U4/ ——瓦格纳:歌剧《尼龙龙根的指环—莱茵的黄金》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5W411Y7U4/?p=2 ——瓦格纳:歌剧《尼龙龙根的指环—女武神》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5W411Y7U4/?p=3 ——瓦格纳:歌剧《尼龙龙根的指环—齐格弗里德》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5W411Y7U4/?p=4 ——瓦格纳:歌剧《尼龙龙根的指环—众神的黄昏》
在70年代,瓦格纳完成了他最后一部乐剧《帕西法尔》(Parsifal),这一部歌剧相比于之前的歌剧似乎要逊色一些。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2x411K7NM/?p=2 ——瓦格纳:歌剧《帕西法尔》
3.意大利歌剧
(1)罗西尼
焦阿基诺·安东尼奥·罗西尼(Gioachino Antonio Rossini,1792—1868),意大利作曲家,意大利歌剧的重要人物。罗西尼的代表性作品是:正歌剧《唐克雷迪》(1813)和喜歌剧《意大利少女在阿尔及尔》(1813)、《塞维利亚的理发师》(1816)、《威廉·退尔》(1829)
https://v.qq.com/x/page/d03637cs1nq.html ——罗西尼:歌剧《唐克雷迪》
https://v.qq.com/x/page/y08097n13fn.html ——罗西尼:歌剧《意大利少女在阿尔及尔》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DE411q7Ez/ ——罗西尼:歌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DI4NDI2ODY1Mg==.html ——罗西尼:歌剧《威廉·退尔》
(2)贝里尼
温琴佐·贝里尼(Vincenzo Bellin,1801—1835)生于意大利的卡塔尼亚,祖父和父亲都是音乐家。贝里尼的歌剧对剧本的要求很高,他十分注重对人物角色的刻画,特别是心理活动的刻画。最具代表性的是《梦游女》(La Sonnambula)、《诺尔玛》(Norma)、《清教徒》(I Puritani)。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YW411B7ug/ ——贝里尼:歌剧《梦游女》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Js411D76i/ ——贝里尼:歌剧《诺尔玛》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ss411x79p/ ——贝里尼:歌剧《清教徒》
(3)唐尼采蒂
盖塔诺·唐尼采蒂(Gaetano Donizetti,1797—1848)是在贝里尼去世后,最为重要的意大利歌剧作曲家之一。唐尼采蒂的歌剧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拉美摩尔的露琪亚》(1835)、《宠姬》(1840)、喜歌剧《爱的甘醇》(1832)、《唐·帕斯夸尔》(1843)等。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fW411P7pu/?p=3 ——唐尼采蒂:歌剧《拉美摩尔的露琪亚》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hW41197Yj/ ——唐尼采蒂:歌剧《爱的甘醇》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8x41187Ty/ ——唐尼采蒂:歌剧《唐·帕斯夸尔》
(4)威尔第
威尔第是西方音乐历史上伟大的歌剧作曲家,19世纪意大利歌剧的音乐创作经验在他这里得到总结。
威尔第的歌剧创作可分为三个时期:
1)早期(1818—1853)
这一时期代表性作品有:《纳布科》(Nabucco,1842)《黎哥莱托》(弄臣)(Rigoletto,1851)《游吟诗人》(Il Trovatore,1852)《茶花女》(La Traviata,1853)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iW41117Dj/ ——威尔第:歌剧《纳布科》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eb411g7dD/ ——威尔第:歌剧《黎哥莱托》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js411U7SC/ ——威尔第:歌剧《游吟诗人》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BE411R755/ ——威尔第:歌剧《茶花女》
2)中期(1853—1871)
这一时期最能体现威尔第创作水准的是《阿伊达》(Aida,1871)。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tW411175i/ ——威尔第:歌剧《阿伊达》
3)晚期(1871—1893)
《奥赛罗》(Otello,1887)是威尔第意大利歌剧创作的高峰,成为真正的音乐戏剧。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XE411y7Gy/ ——威尔第:歌剧《奥赛罗》
《法尔斯塔夫》(Falstaff,1893)是继威尔第早期《一日为王》后唯一一部喜歌剧,代表了19世纪意大利喜歌剧的高峰。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qx411Y7TG/ ——威尔第:歌剧《法尔斯塔夫》
4.真实主义歌剧
真实主义文学的盛行,对意大利歌剧产生了直接影响,特别是有两位作曲家以真实主义文学的创作理念进行了歌剧的创作尝试,他们是马斯卡尼和列昂卡瓦罗。
(1)马斯卡尼
彼得罗·马斯卡尼(Pietro Mascagni,1863—1945)的《乡村骑士》确立了真实主义歌剧在历史上的地位。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xE411C7GD/ ——马斯卡尼:歌剧《乡村骑士》
(2)列昂卡瓦罗
鲁杰罗·列昂卡瓦罗(Ruggiero Leoncavallo,1857—1919)人生中唯一一部成功的作品就是真实主义歌剧《丑角》(Pagliacci,1890),让他轰动一时。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yJ411K7Ht/ ——列昂卡瓦罗:歌剧《丑角》
5.普契尼
贾科莫·普契尼(Giacomo Puccini,1858—1924)最有代表性的歌剧作品是:《艺术家的生涯》、暴政下的爱情悲剧《托斯卡》、日本妇女与美国兵的凄惨爱情故事《蝴蝶夫人》、中国元代传奇宫廷爱情故事《图兰朵》。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Q441197MR/ ——普契尼:歌剧《艺术家的生涯》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Xa4y1v7SL/ ——普契尼:歌剧《托斯卡》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X7411z7rz/ ——普契尼:歌剧《蝴蝶夫人》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jW411G7ZJ/ ——普契尼:歌剧《图兰朵》
6.格林卡
米哈伊尔·伊凡诺维奇·格林卡(Mikhail Glinka,1804-1857),俄罗斯作曲家。格林卡最重要的创作是歌剧。代表性作品:《伊万·苏萨宁》(又名《为沙皇现身》)(Ivan Susanin,1834)、《鲁斯兰与柳德米拉》(Russlan and Ludmilla,1842)。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Dt411m7dU/ ——格林卡:歌剧《伊万·苏萨宁》(Ivan Susanin,1834)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mx411v7hj/ ——格里卡:歌剧《鲁斯兰与柳德米拉》(Russlan and Ludmilla,1842)
7.穆索尔斯基
莫杰斯特·彼得罗维奇·穆索尔斯基(Mussorgsky Modest Petrovich,1839—1881),俄罗斯作曲家。《包里斯·戈杜诺夫》和《霍万斯基之乱》反映了俄罗斯的历史与文化,继格林卡的《伊万·苏萨宁》之后,将俄罗斯历史题材歌剧推向了高峰。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9J411t7jR/ ——穆索尔斯基:歌剧《包里斯·戈杜诺夫》(1868—1871,rev.1872)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X7411u7mq/ ——穆索尔斯基:歌剧《霍万斯基之乱》(1872)
8.鲍罗丁
亚历山大·波尔菲里耶维奇·鲍罗丁(Alexander Porphyrievitch Borodin,1833—1887),医学院士,作曲家。鲍罗丁的《伊戈尔大公》(1869—1887)是他的代表歌剧作品。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db411u75m/ ——鲍罗丁:歌剧《伊戈尔大公》(1869—1887)
9.里姆斯基-科萨科夫
尼古拉·安德列耶维奇·里姆斯基-科萨科夫(Rimsky-Korsakov,Nikolay Andreyevich,1844—1908),俄罗斯作曲家。他的歌剧代表性作品:《雪姑娘》(1881)、《萨旦王的故事》(1900)、《金鸡》(1907)。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6E411c7kj/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歌剧《雪姑娘》(1881)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MJ411L7AE/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歌剧《萨旦王的故事》(1900)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ms411G7dJ/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歌剧《金鸡》(1907)
10.柴科夫斯基
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Pyotr Ilyich Tchaikovsky,1840—1893),俄罗斯作曲家。
柴科夫斯基一生写了10部歌剧,它们的地位在柴科夫斯基的音乐创作中,和交响乐一样重要。这10部歌剧包括:《督军》(1868)、《水妖》(1869)、《禁卫兵》(1872)、《铁匠瓦库拉》(1874)、《叶甫根尼·奥涅金》(1878)、《奥尔良少女》(1879)、《马捷帕》(1883)、《女巫》(1887)、《黑桃皇后》(1890)、《约兰塔》(1891)。其中影响最大、艺术价值最大的是《叶甫根尼·奥涅金》和《黑桃皇后》。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U54y1B74J/ ——柴科夫斯基: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Yevgeny Onegin,Op.24,1878)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Us411c7kT/ ——柴科夫斯基:《黑桃皇后》(Pikovaya dama,Op.68,1890)
11.莫纽什科
斯坦尼斯拉夫·莫纽什科(Stanislaw Moniuszko,1819—1872),波兰作曲家。在莫纽什科的歌剧创作中,最著名的作品是《哈尔卡》。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DM2OTcyMzMyMA==.html ——莫纽什科:歌剧《哈尔卡》(Halka,1847)
12.理查德·施特劳斯
理查德·施特劳斯(Richard Strauss,1864—1949),德国作曲家。晚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在理查德·施特劳斯一生的创作中,他的创作重心在歌剧。代表性作品:《莎乐美》(Salome,1905)、《埃莱克特拉》(Elektra,1908)、《玫瑰骑士》(Rosenkavalier,1910)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R4411F7Sr/ ——理查德·施特劳斯:歌剧《莎乐美》(Salome,1905)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vx411A7H9/ ——理查德·施特劳斯:歌剧《埃莱克特拉》(Elektra,1908)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bE411Y7DR/ ——理查德·施特劳斯:歌剧《玫瑰骑士》(Rosenkavalier,1910)
13.德彪西
克洛德·阿施尔·德彪西(Claude Achille Debussy,1862—1918),法国作曲家。德彪西只写过一部歌剧《佩里阿斯与梅丽桑德》(Pelleas et Melisande,1902),这部作品取材于比利时印象主义诗人剧作家梅特林克(Maeterlinck,1862—1949)同名话剧。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YE41117ja/ ——德彪西:歌剧《佩里阿斯与梅丽桑德》(Pelleas et Melisande,1902)
(五)20世纪
1.亚那切克
莱奥什·亚那切克(Leos Janacek,1854—1929),捷克作曲家。亚那切克创作歌剧的最大特征就是十分擅长对捷克民间音乐的使用。他一生创作了9部歌剧,其中最著名的是三幕歌剧《耶奴发》。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7s411r7JN/ ——亚那切克:《耶奴发》
2.沃安·威廉斯
拉尔夫·沃安·威廉斯(Ralph Vaughan Williams,1872—1958),英国作曲家。沃安·威廉斯的歌剧广泛的采用了英国诗人的作品,需要用英语演唱,这就让作品具有了独特的气质。代表作品有《恋爱中的约翰爵士》(Sir John in love,1928)
https://v.qq.com/x/page/s0757tnun88.html ——沃安·威廉斯:《恋爱中的约翰爵士》(Sir John in love,1928)
3.格什温
乔治·格什温(George Gershwin,1898—1937),美国作曲家。他的歌剧《波吉与贝丝》(海沃德(Dubose Heyward)加入了爵士乐,因其轻松的风格被人称为“轻歌剧”。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rE411L7Pq/ ——格什温:歌剧《波吉与贝丝》(1935)
4.兴德米特
保罗·兴德米特(Paul Hindemith,1895—1963),德国作曲家。歌剧《画家马蒂斯》(1934—1935,脚本根据宗教改革时期德国画家马蒂斯部分真实经历加以虚构而成,1934年改编为同名交响曲)是他的重要代表作品。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X4411171K/ ——兴德米特:歌剧《画家马蒂斯》(1934—1935
5.奥涅格
阿瑟·奥涅格(Arthur Honegger,1892—1955),法国作曲家,“六人团”成员之一。其中代表性歌剧作品有:歌剧《大卫王》(1921)
https://c.y.qq.com/base/fcgi-bin/u?__=828Rowk ——奥涅格:歌剧《大卫王》(音频版)(1921);
6.肖斯塔科维奇
德米特里·德米特里耶维奇·肖斯塔科维奇(Dmitriy Dmitriyevich Shostakovich,1906—1976)俄罗斯地区作曲家。代表作作品:歌剧《姆钦斯克县的马克白夫人》(1932,脚本根据19世纪俄罗斯作家列斯科夫的小说改编而成)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Pt4y11747/ ——肖斯塔科维奇:歌剧《姆钦斯克县的马克白夫人》(1932)
7.布里顿
本杰明·布里顿(Bernjamin Britn,1913—1976),英国作曲家。布里顿的音乐创作主要集中在歌剧。他在1945年创作的歌剧《彼得·格兰姆斯》(1945)表现了个人与社会的矛盾与冲突,最终酿成悲剧的故事,成为20世纪最成功的歌剧之一。其他的歌剧还有:《比利·巴德》(1951)、《螺丝的转动》(1954)等。
https://v.qq.com/x/page/y0881fwbxua.html ——布里顿:《彼得·格兰姆斯》(1945)
https://v.qq.com/x/page/p08427vw5ii.html ——布里顿:《比利·巴德》(1951)
https://v.qq.com/x/page/i3040ym22pc.html ——布里顿:《螺丝的转动》(1954)
谢邀
(图片较多,流量党小心)
这个问题很大...只能挑一部分来答,说说古典吧,分几个阶段来叙述一下。当然,每个阶段都只有一个本质:听它,能让你真的感觉到心情愉悦,就足够了。这个看似简单的要求,却是绝大部分现代人不具备的心境,试问:
国内有几个同学,听古典不是为了装逼?
国内有几个同学,听古典不是为了票圈骗赞?
国内有几个同学,听古典不是为了在妹子面前充斥一点打肿脸的高逼格谈资?
但凡抱有这种心态的人民群众,古典的门其实永远是关上的 —— 古典音乐,真的是值得用毕生精力去体会,喜爱并且为其倾倒的人生部分。所以,在听音乐前,先问问自己,到底是为了愉悦自己,还是取悦他人。
下面我用我美国+北京同屋哥们儿从零开始,到现在沉醉于古典的过程作为案例,分析一下怎么欣赏古典音乐(说实话,这个问题如果是《如何欣赏贝多芬的奏鸣曲No.17,会好答很多...):
1 入门
古典音乐入门,有两个字极其关键:悦耳。
对,就是进入耳朵的一瞬间,让你感觉到:“哇,好美。”的音符 —— 请注意,个人建议,刚刚入门的时候,不要尝试交响乐,或者交响化程度很高的协奏曲,比如:
1 ”兄弟,马勒的交响曲不错,听听看?” —— 毁
2 ”听古典不听贝多芬的交响曲,那还叫听古典音乐?”于是乎打开第6,第7,保证你5分钟后无奈关掉音响,并且严重质疑自己的艺术欣赏能力
3 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开头极其波澜壮阔,好听的一塌糊涂,然后,5分钟后,就进入了《只能听开头好听后面就听不下去然后就觉得自己音乐素养好差不能欣赏高雅音乐》系列了。
所以,言归正传,什么是悦耳的古典音乐?下面我推荐几个案例,都是极其悦耳的古典音乐入门好材料。
@Devymex Wang大神从结构上已经给大家完整的呈现了古典音乐入门的方式了,在这里,我就不班门弄斧了,只把自己喜欢的一些小片段组织一二,推荐几个自己喜欢的版本,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入门。
喜欢朋友可以私信我,我发给大家:
小提琴入门
1 维瓦尔第 《四季》
这基本上是古典音乐,最好的入门之一。维瓦尔第的《四季》,旋律优美的让人沉醉。这盘是个人认为的《四季》的最佳版本,祖斌 梅塔指挥,演奏的四位大师分别是:
1 斯特恩 《春》
2 祖克曼 《夏》
3 明茨 《秋》
4 帕尔曼 《冬》
之所以标黑最后帕尔曼的《冬》,一方面是此版本的《冬》,音色极其甜美,室友基本第一时间便沉醉于帕尔曼的技艺中,无法自拔;另一方面,帕尔曼作为小提琴浪漫小品的顶尖大师,对于入门的你来说,简直是小提琴不二的选择。
此版本是否是企鹅三星带花我不记得了,但是我敢肯定,这是我从小到大,最喜欢的古典音乐唱片之一,每次手持这盘四季,总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兴奋。
2 贝多芬Violin Concerto其中一盘精选 帕尔曼演奏 巴伦博伊姆指挥
为了让室友入门,我节选了这盘CD中,最最甜美的部分出来
每当第一个音符想起,那种灵魂震颤的甜美,简直划破天际一般的倾泻在你的心田,毫不夸张
3 格雷米欧 巴赫Partita D小调 作品1004 片段
同样的,格雷米欧圣洁辉煌的1004,同样让入门者完全沉醉
钢琴入门
3 哥德堡变奏曲(1955+1981 古尔德演奏)
推荐两盘,一个人录的,两个截然不同的版本,都来自加拿大天才,格伦 古尔德。
主题,尾声和30个变奏,从1955年的青春飞扬,到1981年的虔诚,古尔德用自己的灵魂,诠释了自己对于巴赫的理解。这个入门,不仅仅是音色悦耳,更是一个顶尖大师对于一部作品虔诚的理解和赞颂。
入门的同志,一定选择听一下
另外,补一个弦乐致敬古尔德的哥德堡变奏曲版本,演奏乐器为大/中/小提琴,也相当悦耳:
4 贝多芬 钢琴奏鸣曲 第17号 暴风 第三乐章 肯普夫演奏
贝多芬《第十七钢琴奏鸣曲》(作品第31号之二), 作于1802夏。d小调奏鸣曲列于贝多芬最受欢迎的奏鸣曲之中,它是当之无愧的,因为它是贝多芬最富有美妙诗趣的灵感的作品之一。
演奏者威廉 肯普夫,20世纪德奥系钢琴顶级大师,20世纪贝多芬最佳演绎者之一。
听这部作品,请认真的观察大师的眼神,以及令人沉醉的琴声
其他的钢琴/小提琴小品,悦耳的入门作品,数不胜数,这里不一一列举,如果今后有幸回答此类问题,我再做细致的介绍和阐述。至少,当你把上述几个作品听的比较熟悉之后,我们来看看协奏曲
协奏曲入门:(钢琴/小提琴)
当室友有了一定的钢琴和小提琴非大部头作品有一些了解后,进入了协奏曲的大门。
协奏曲曲目样式极其繁多,这里就不做一一介绍了。
小提琴协奏曲,推荐三部,是四大小提琴协奏曲之三:
1 贝多芬 小提琴协奏曲
2 柴可夫斯基 小提琴协奏曲
3 门德尔松 小提琴协奏曲
版本的话,各推荐几部:
贝多芬 小提琴协奏曲
第一部:帕尔曼/巴伦博伊姆版本
第二部:列宾版本
第三部:施耐德汉版本
三个版本各有利弊,其中,帕尔曼和列宾采用了克莱斯勒华彩(这个大家百度一下都会很清楚,这里就不展开了),当然我个人是帕尔曼铁粉,所以第一个版本听的更熟悉,也相对比较浪漫和悦耳;区别比较大的,是施耐德汉的版本,相对比较硬,特点也十分鲜明。表达也没有前两版细腻,也没有采用克莱斯勒华彩,感兴趣的同志,可以对比一下。
柴可夫斯基 小提琴协奏曲
第一部:帕尔曼/奥曼迪 版本
第二部:海菲兹 版本
第三部:大卫 奥依斯特拉赫 版本
第四部:柯岗 版本
第五部:米尔斯坦/阿巴多 版本
之所以推荐五版,是因为柴小协的表达丰富度,基本是各大小协之冠。第一版是青年帕尔曼版本,帕尔曼的激情,速度,尽显无疑;海菲兹作为20世纪当之无愧的小提琴皇帝,在第三乐章的推进速度和演绎华丽技巧上,无可匹敌;奥依斯特拉赫/柯岗,作为苏联贡献的顶尖小提琴大师,对于本民族作品的诠释,味道更正统,更有俄罗斯民族的战斗精神,特别是柯岗对于第三乐章的诠释;最后一个推荐的版本是米尔斯坦与指挥大师阿巴多的合作,米尔斯坦作为冷静,理性巅峰的大师,对于柴小协的演绎,和海菲兹呈现了完全不同的风味
门德尔松 小提琴协奏曲
第一部:安妮 索菲 穆特版本
第二部:格雷米欧 版本
第三部:帕尔曼/巴伦博伊姆版本
这里着重推荐第一/第二。门小协的”抒情的主题犹如清新的海风,伴着浪涛的轰鸣,变化出华丽的花朵“,穆特作为女性小提琴的顶尖大师,演绎的惟妙惟肖;作为帕尔曼前演绎浪漫主义莫扎特的最大代表之一,格雷米欧的门小协也是极其精彩的。
钢琴协奏曲 重点推荐四部:
贝多芬 第五钢琴协奏曲 皇帝
拉赫马尼洛夫 第二钢琴协奏曲
柴可夫斯基 第一钢琴协奏曲
肖邦 第一钢琴协奏曲
贝多芬 第五钢琴协奏曲 皇帝
只推荐一部,肯普夫/柏林交响乐团
两个原因:
1 肯普夫作为20世纪贝多芬最佳演绎者之一,演绎贝五的富丽堂皇,再合适不过。
2 肯普夫是为数不多的,可以把如此坚毅,冷峻,苦难的贝多芬,演绎的辉煌灿烂的大师
3 最正的血统(肯普夫是普鲁士人),与柏林交响乐团合作。
拉赫马尼洛夫 第二钢琴协奏曲
这个问题,我在前面的问题已经谈过,大家可以看一下:
柴可夫斯基 第一钢琴协奏曲
同样,只推荐两个版本:
阿格里奇/达特奥伊特 版本
阿格里奇/阿巴多 版本
下面版本,在网易云音乐上有,链接是:
网易云音乐 听见好时光阿格里奇作为钢琴史上最具性格的女性大师,演奏风格极其奔放,被人们称为“音乐的女大祭司”;技巧过人的她,音色铿锵有力,光彩夺人,演绎柴可夫斯基,简直是天作之合。
肖邦 第一钢琴协奏曲
推荐两个版本:
1 齐默尔曼版本
2 鲁宾斯坦版本
作为20世纪诠释肖邦的第一代言人,鲁宾斯坦必须上榜,但光从肖钢一一首曲子来看,齐默尔曼基本可以与鲁宾斯坦并驾齐驱,都非常推荐。
好了...推荐了如此多,最后写几句话:
1 听古典音乐,一定要极其耐心 —— 即使一开始不容易接受,但是慢慢听,反复听,基本上所有人,都能找到自己喜爱的风格和曲目,基本没有例外。
2 室友说,自从开始喜欢古典音乐,整个人的心宁静了不少,原来急躁的情绪都有所缓解 —— 古典音乐的治愈功能,自古有之,它的优美高贵,实在是这个浮躁的社会里,最缺乏的因子之一
3 以上所有版本,我这里都有。喜欢的M我即可,我会分批分期的发给大家。
写那么多,只有一个心愿:
希望大家喜欢古典音乐
以上
听古典音乐十五年了,占到全部生命的2/3,感觉这个比例会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越来越趋近1。
古典音乐是我灵感的源泉,是安居的栖息,更是我面对苦难的庇护所——就像《肖申克的救赎》中,Andy 那句“有莫扎特陪着我”一样——如果离开音乐,或者因为生活的苟且,忽略音乐的启发,我不知我将成为怎样的存在。
尽管知道音乐是好东西,但我很少向不听古典的朋友介绍入门作品——就像习练绘画的同学,功夫下得越深,越不愿与人谈论不同大师的笔触——言语只是冰山一角,听得越多,越感到“他人即地狱”;对音乐的接触、理解和内化,远不是列个 listening list 可以轻松传递的——每次用心感受唱片,每次 suit up 坐在音乐厅、关掉手机用心欣赏一场 live performance,都是你我数十年生命感悟的集中映照。
音乐有点像宗教,言传不了,身教也大多是失败(参见中国琴童的音乐体操),至多只能靠兴趣启蒙,其余自己体验……某一个阶段都会有几个“忽然醒悟”的时刻。
凡不可言说者,皆宜沉默,那我就 keep it simple,只说两点 : P
1. 保持开放的心态:
中学时代我一直不喜欢肖邦,更觉得李斯特是彻头彻尾的垃圾,肖邦是个矫情、肤浅的糖水制造者,李斯特是个自大狂,或者更直白地说是 big-swing cock。表面原因是受尼采、古尔德观点的影响,觉得所有写旋律的都是表面文章,只有苦大仇深的、复调的, structured work 才是好作品;潜在原因可能是小时候被虐得太惨,小笨手跑动不灵活 T^T
后来随着中二病痊愈,感觉浪漫派也能听了,也好听了——生活不易,何必严肃生活?真的以为自己是寒冬腊月半掩柴门一个人吃酸菜肘子忍住单相思的北德人么 233333
肖邦的耀眼天才,17岁、20岁相继写好了两首钢琴协奏曲,中二时期的青涩、活力与忧郁,每个人都经历过,听肖邦就是听年轻的自己。S.Richter & K.Kondrashin 演绎的李斯特《第一钢琴协奏曲》,似乎是“人生丰收时刻”的酒酣耳热。巅峰感受是体验上的,不是审美上和分析上的。
2. 不时回溯经典演绎版本(大俗):
我印象中,2011年之后,有一种现象是古典乐友的交流越来越密集,大家似乎都在批判卡拉扬等经典大师的“百科全书式”、“录音文库式”的演绎,寻找各种不知名的小众指挥家、独奏家的诠释——其中很大一部分还是粗粝的广播录音、爱好者私自盗录版本。大家纷纷“以听大俗为耻”:
谁提到伯恩斯坦、阿巴多,简直无药医;
索科洛夫、切利比达克,勉强可聊,打发开场前的时间;
如果言语中体现了对苏特纳、山田一雄的推崇,知音难遇,互加联系方式吧。
当我受够了 H. Abendroth 的聒噪, S. Fiorentino 的故弄玄虚,V. Sofronitsky 的夸张变形,返回去听"入门必听"、“十大xx家”的里赫特、古尔德、罗斯特罗波维奇,觉得这样被两三代人听了几十年,四平八稳、细节经得起推敲的的演绎,还是不应被underestimated,值得我们继续听下去,直到我变老,直到我的孩子也变老,“直到长出青苔”——就像李商隐诗“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二十三岁的我看来,和十四岁的我看来,句子是一样的句子,演绎还是那份演绎,感受却大为不同。
凤凰社:
比尔转述邓不利多的话, 只要不把他从巧克力蛙的卡片中撤下来,他们做什么他都不在乎。
邓不利多卡片:
被公认为当代最伟大的巫师
邓布利多广为人知的贡献包括:
一九四五年击败黑巫师格林德沃,
发现龙血的十二种用途,
与合作伙伴尼克·勒梅在炼金术方面
卓有成效,邓布利多教授爱好室内乐
及十柱滚木球戏。
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