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之前到现在,这类研究已经好多Nature和Science了。都一个模子,然后说一个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的结论。
此类研究可以休矣!求求他们放过语言学吧!
最关键的是那类研究基本假设有问题:一个人说什么语言(语言学)跟他过什么生活(考古学),身上带着什么基因(分子人类)没什么直接关系。语言的接触不需要以基因交流为条件,语言的接触传播甚至不需要移民,击鼓传花式的地理扩散十分常见。所以这类研究在我看来基础就是错的,把三类高大上的东西堆一起,就为了搞个大新闻,属于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不少注定要进历史垃圾堆。
广州的大量黑人如果都留下来了,他们的下一代说着地道的广州话,从基因考古的角度,是不是要说广州越秀区的语言来自非洲了。
复旦人类所测了大批江浙语言学家的基因数据,相当部分的专家是百越,一部分是北方汉族,可是这些语言学家过着相同的生活,都说着吴语。
土耳其前一阵子搞的基因检测也很说明问题,说着突厥语的土耳其人,基因上就是安纳托利亚和希腊。
这类研究美其名曰“交叉研究”。严格意义上讲,交叉是伪命题。当初历史语言学起步之时借了生物学方法,也没说自己是生物语言学交叉。配价语法借了化学价的概念也没说自己是化学语言学交叉。方法的借用是很普遍的事情,内化后就是自己学科的东西,也不会是凑一起的两张皮。是问题推动方法借用而不是凑一堆、五管齐下,也不知道要解决回答什么问题,或者根本就不是问题,陷入无病呻吟、炒概念股的境地。
这类“交叉”研究还有其他取巧之处,网友已经总结的很好:
这类研究计算的语料依赖于选哪些语言入库,以及同源词判定,这些材料和后面计算的参数设定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结果。不少同源词看了让人啼笑皆非。还是那句经典的话“只要放宽语义条件 ,总有一款同源词适合你”。在找日韩同源词,“木(ki)”对不上,就试试“林(hayashi)”,再对不上,就试试“森(Mori)”,反正总有一款能对上。《说文》里那么多义符为马,声符各种各样的字,表示各种各样的马,什么毛色驳杂之马等,这一大批声符几乎覆盖了汉语所有的字音,你总能找到一款和另一种语言的“马”的语音形式建立某种联系。不规范的同源词判定会导致总有一款同源词适合你。
这类研究的智力活动主要体现在同源词判定和贝叶斯软件参数的调试上。算法是现成的,软件也有BEAST,关键就是参数调试。结果很可能随着参数设置不同,差之千里,不断调试,产生一个学界能接受的结果就可以写文章了。再就着目前的参数设定解说一番,说自己最早就认为这么设置是科学合理的,表面的行文上都是如此。然而换个参数结果就跑到反面去了,甚至不可理喻,这些你都看不到也不用管。
表面上看起来有数据、有算法、很透明、高大上的样子,其实是数据不坚实、算法现成、也不甚透明、智力活动稀薄的研究。
这类研究的结果既不可被其他材料所证实,也不可证伪。现在不可能,在可见的未来也不可能。所以他说说,你听听,你只能选择信或者不信。他说他五管齐下多牛逼,信他得永生,信他就发nature science。这跟宗教也没啥区别,宗教你只能选择信不信,它也有一套自洽的逻辑,最关键他不可证伪。最早欧洲用放血术治疗疾病,他宣称放血术治百病,那些治好的就是例子,那些治死的都是他们自己治疗得太晚了。他永远都是对的。科学之所以是科学是因为可以不断证伪,而不在于证实(可参看波普尔的科学哲学)。这类研究的结果对包括语言学在内的这些学科本体都没啥用。唯一的作用就是发了nature science,作者们可以鸡犬升天,大新闻可以热议一番而已。
再来看看运用贝叶斯算法做此类研究的后验问题,同样见网友的优秀总结:
借用一名历史语言学学者的评价:“这类研究投到任何严肃的语言学刊物都会被毙掉,也只能投一下Nature science”。此话真是意味深长。
大家可以看看nature science到现在发的语言学相关的文章,哪一篇是靠谱的,都是漏洞百出,在国内现有的N&S崇拜热潮下,会触动更多的投机分子去玩这些。
这类研究在学术交流时也是肤浅的。在语言学这边贩卖一下人类学、考古学一知半解的东西,在人类学、考古学贩卖一下一知半解的语言学,学术倒爷,反正在哪个受众面前讲都让你不觉明厉,却总觉得哪里不对。
不过,这一篇还是比其他的同类研究有可取之处:
如果这篇文章详细论证绳文人的分布比以前学界认知的范围大,我是会点赞的(具体的还要专业人士来评定,我不对非语言学的内容作太多评价),是一篇基于实际数据的实证分析。为什么不这么写?为什么要扯那么多?我不明白是不是这样才能发到nature science上去,还是这样才能显示自己什么都懂?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语言学,语言学的理论方法如何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逐步推进,值得所有学者警醒和反思。
基于多年的审稿经验,我想说:
计算方法在有些人那里是更好地刻画语言现象发现新问题的方法,在有些人那里只是一个规避具体问题的工具,以“高大上”的外表哄骗不懂行的读者的噱头,扒了这张皮,你会发现他也没说明什么真正的问题。
不能,因为亲兄弟也要明算账不是。即使一个人,他有很多领地,也没办法把它们合并,何况不同领地的继承顺位也是不同的。欧洲这些王室疯狂乱伦,也没统一欧洲。不过查理五世的领地加起来是相当庞大。算血统,欧洲那些王室都是世代联姻的亲戚。
查理五世(1500年2月24日-1558年9月21日),即位前通称奥地利的查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519年-1556年在位),西西里国王(称卡洛一世,1516年-1556年),那不勒斯国王(称卡洛四世,1516年-1556年),低地国家至高无上的君主。 他在欧洲人心目中是“哈布斯堡王朝争霸时代”的主角,也开启西班牙日不落帝国的时代。
查理五世是哈布斯堡王朝广泛的皇室联姻的最终产物。他是出身于哈布斯堡家族的西班牙国王腓力一世与卡斯蒂利亚的胡安娜(疯女)之子,阿拉贡的斐迪南二世与卡斯蒂利亚的伊莎贝拉一世的外孙,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克西米连一世和勃艮第女公爵玛丽的孙子。
查理于1506年(他的父亲死于那一年)继承了低地国家和弗朗什孔泰。当他强悍的外祖父斐迪南二世在1516年去世后,他成为一片巨大领地的拥有者,这片领地包括他母亲的卡斯蒂利亚和斐迪南二世统治的阿拉贡、纳瓦拉、格拉纳达、那不勒斯、西西里、撒丁, 以及整个西属美洲(在他统治时期,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地由于征服墨西哥和秘鲁又扩大了好几倍)。
在祖父马克西米连一世去世后,查理又得以继承哈布斯堡家族在奥地利的产业。通过向选帝侯行贿等手段,他在1519年战胜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当选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1555年在击溃新教力量的最后努力失败后,查理五世就开始脱离政治生活。他把自己的个人帝国——西班牙和低地国家传给了儿子腓力二世;把神圣罗马帝国传给了弟弟斐迪南一世(1555年10月25日放弃尼德兰王位给腓力;1556年1月16日放弃西班牙王位给腓力;1556年9月12日放弃皇帝帝位给斐迪南)。
查理五世的家庭
妻子:葡萄牙公主伊莎贝拉,1526年结婚
子女:
腓力二世(菲利普二世),他的王位继承人,享年71岁。
玛丽亚(1528-1603),嫁马克西米连二世,享年74岁。
胡安娜(1535-1573),嫁葡萄牙太子若昂,终年38岁。
马克西米利安二世(1527年7月31日-1576年10月12日)是哈布斯堡王朝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564年至1576年在位)。1548年至1550年马克西米利安摄政西班牙,1562年被选为波希米亚国王(1564年-1576年在位)和罗马人民的国王(1562年至1576年在位),1563年又被选为匈牙利国王(1564年至1576年在位),1564年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他也曾试图成为波兰国王,但没有成功。
马克西米利安1527年出生在维也纳,父亲斐迪南一世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556年至1564年在位),母亲安娜是波希米亚和匈牙利国王弗拉迪斯拉夫四世的女儿。1548年马克西米利安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1530年至1556年在位)的女儿玛丽亚结婚,查理五世同时也是马克西米利安父亲斐迪南一世的哥哥,即马克西米利安的伯父。(堂兄妹乱伦)
腓力二世。西班牙国王 (1556年-1598年在位)和葡萄牙国王(称腓力一世1580年-1598年在位) 。查理五世儿子。1570年马克西米利安将女儿安娜嫁给了腓力二世,成为他的第四个妻子。安娜是腓力二世妹妹玛利亚的女儿,生下腓力三世。(甥舅乱伦)
腓力四世,娶奥地利的玛丽亚·安娜(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斐迪南三世之女,母亲玛丽亚·安娜是腓力四世的亲妹妹)。(甥舅乱伦)
腾讯:黎明计划是外包的,工作人员的失误,现在已经辞退了,反正我流量已经赚到了,你再怎么喷我也不管你,反正没几天你们就忘了
腾讯:黎明计划是外包的,工作人员的失误,现在已经辞退了,反正我流量已经赚到了,你再怎么喷我也不管你,反正没几天你们就忘了
18世纪,北京话在奉天府(沈阳)、锦州府 取代了原本一直通行到明末的昌黎话(由满文《三国志》对音可证)。
奉天府的北京话,是现代东北话(哈阜片~大碴子味)的正源,当时的沈阳话是大碴子味(饿=ne),跟近代闯关东之后受胶辽官话强烈影响的“曲么菜味”沈阳话不同。
锦州府的北京话,是现代锦州、葫芦岛、秦皇岛几个区县(秦锦片)的正源。秦锦话从锦州府扩张,在卢龙(永平府城)取代昌黎话的时间应该晚于锦州,具体时间不明,可能是19世纪。秦皇岛由于形成市区的时间已经是近代,一开始就是说秦锦话。
18世纪的北京话另有两个分支:顺天府(北京)& 承德府。朝阳、赤峰的建置虽源自承德府,但近代受移民(主要是汴宋官话)影响形成的单元音化“干面子味”跟承德已明显不同。
了解了昌黎话之后,越来越发现,现代东北话虽然音系在17~18世纪被北京话洗掉了,但是词汇却可能有相当大的数量,是从明代辽宁(昌黎话)继承下来了。几个最基本的例子:
A、“没”的两个声调—— mei4来 vs mei2钱;
B、嗯呐,来自上古燕国【诺】(na:k),昌黎话最大特征;
C、唠嗑;;;D、屯里、屯下、老屯、XX屯 等等“屯”相关词汇;;
E、扔=leng,这个词原本以为是胶东话影响,现在看来是明代辽宁继承而来。
F、朝鲜朴氏=piao,这个很可能说明,丹东在明代并不说胶东话。
等等等,还有很多很多。
现在觉得,东北话的历史纵深一下就不一样了,
他全面融合了 幽州(北京)、平州/营州(卢龙/昌黎)、登州(牟平/蓬莱)的文化厚度,
近代在黑土地上,迎来了空前的爆发。
在《奇葩说》《圆桌派》《十三邀》等这类节目出现之前,人是不是都思想短浅,认知很慢?
甚至,在电视出现之前,人是不是都思想短浅,认知很慢?
更甚,在电出现之前,人是不是都思想短浅,认知很慢?
想想上面三个问题,就知道您的问题的答案,就是两个字,不会!
那些节目又不是孔子,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甚至,就是孔子本人,也达不到这个效果。更别说几个节目。
提升思想,提升认知的方式有很多种,看电视节目,并不是唯一,也不是最高效,最难以替代的途径。
比如,读书。
比如,求学。
比如,行万里路。
实践出真知。
思辨出真知。
电视节目出真知?这个,存疑吧。
所以,认真读一本好书,认真听一堂名校的网课,不见得比看一群人在节目里聊天收获少。
错过那些节目,无需太过焦虑。
把那些节目的作用看得过于巨大,反而会降低自己的思维深度和认知能力。
因为,真知来源于实践,来源于思辨,来源于探索,倒很少来自别人的价值观输出。
一点浅见,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