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了。
以色列人,或者说犹太人,从古至今都有在印度经营生意的。
绝对意义上的数量虽然不多,但是发的都是大财啊!
在我的知识储备里,在印度营商的著名犹太人至少有二位,第一位是《极简亚洲千年史》里的那位犹太胡椒商人——仅仅只是一位小角色,但是故事却很精彩。(参见:极简亚洲千年史);第二位呢,就是大名鼎鼎的大卫·沙逊(David Sassoon)。
沙逊是巴格达犹太人(Baghdadi Jew)的后裔,在19世纪上半叶来到了英殖民统治下的印度孟买,在那里发挥犹太人的商业智慧发家致富,成就了被成为“东方罗斯柴尔德家族”的沙逊家族。不过沙逊发家的营生却是肮脏的鸦片买卖,沙逊洋行是当时印度向中国出口鸦片的主要贸易商,他和其他犹太财团控制了印度的鸦片和棉花贸易。某种意义上来说,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直接受益者就是沙逊们。
沙逊家族也因此而在远东地区留下了大量的产业。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上海的沙逊洋行,当时远东最有名的建筑——一百多年后,这栋楼成了和平饭店的北楼;另一个重要投资就是近年名声大臭的汇丰银行(HSBC),其实汇丰银行成立的主要功能就是处理清政府给英国赔款的簿记、汇兑和贷款。
大卫·沙逊有个出名的曾孙叫维克多·沙逊(Victor Sassoon),香港的沙宣道(Sassoon Road)就是为了纪念维克多·沙逊。这位远东地产大亨,据称在上海租界及各处拥有1800多处房产。二战时期正是沙逊等人安排,中国庇护了大量的犹太人,后来以色列与中国的恩情也自此而来。
哦,对了,还有一个有趣的八卦。
有个洗发水叫VS沙宣(Sassoon),他的创始人叫维达·沙宣(Vidal Sassoon)。
这位沙宣也是沙逊的远亲,犹太人做生意的本事不得不服。
可能有朋友要问(杠)了,题目问的是以色列人和印度做生意,怎么说到东印度公司和大航海时代去了。
印度与以色列1992年才建交,根据印度驻以色列大使馆披露的信息,印-以2020-2021财年的双边贸易量是41.4亿美元,而本世纪以来以色列对印度的外国直接投资(FDI)才可怜的2亿多美元。与中国、美国和甚至一众中东能源大国相比,印度-以色列货物贸易与资本项下的流通量都不在一个数量级上。原因也很简单,印度和以色列的生产资源要素和产业结构并经济不互补,所以货物、服务贸易项下,两边的生意做得不大。
但是!
但是来了!
请大家仔细想想,以色列最大的特产是什么!
是军火啊!军火贸易量可不会记录在双边贸易里。
尤其近几年来,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以色列人可是和印度做了大把生意的。
印度的供货商名单上,第一是俄罗斯、第二是法国、第三就是以色列。
就在两周前,双方外长签订了10年国防战略合作协议。
这才是以色列在在印度做的最大的生意。
写到这里我才发现,本答案里写的以色列人(犹太人)在印度发的财,似乎都与中国有关。
其实,犹太人在印度的历史也有很多可以谈的内容,限于我的懒惰,就不展开了。挖个坑,回头写专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