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正常的执法行为有什么好讨论的,执法不严你们说社会不公,认真执法你们又“感情上受不了啦!”题干还问“是否涉嫌违法?”不敢说你反智,但至少是无知。借用此问下面一个乎友的回答“这个问题有人提出,就证明我国还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佩服佩服,看问题一针见血)。”
称自己心意、对自己有利,纵不合法也大谈要道德;不称自己心意、对自己不利的,即使合法也强辩没道德。你是一时一地一个体,法制面对的却是全时全地所有群体。没有对底线的严格守护,法制就没法保障大多数人的权益。
具体到这件事上,这个镇长这样做绝对不是第一个,在殡葬执法上比他严勇的人早已不断出现过;他起码还有执法队,我亲眼见过一个地方刚推行殡改时,还没有执法队,面对一个人数众多、势力强大的宗族,一个镇长逼得没有办法跳进墓坑里守了一天(这固然有考绩的压力,但关键时刻能冒死顶上去大部分人做不到),再让其他同事分散做通家属思想工作。
殡葬改革、推行火化不是什么新鲜事,全国最早的地区1950年代就开始了,而且早就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管理体系和流程。好多地方执法与优惠是两头抓的,比如平价(低价)公墓(墓型质量和卖给财政供养人员是一样的,但价格只有财政供养人员的五、六分之一),比如火化费减免、殡仪车一个县内免费接送、赠骨灰盒(实用型,但很多人基于对亲人的怀念会去自费买大几千大几万的,这东西售卖昂贵的其实是智商税、感情税)。
总之对比来看,殡改政策对穷人绝对是友好的,一个穷人如果说因为穷而火化不了葬不起,基层政府和民政部门是不敢不管不问的,再对比旧社会那些穷苦人卖身葬亲,简直天壤之别。殡改可以几千就搞定,相反如果土葬,买地、建墓、下葬,没有几万拿不下来,更不用说那些私自改装、非法营运、坐地起价的黑殡葬车。这一点,办过丧事的人自然懂。
有人不习惯殡改,那只能说你们那个地方殡改推得太晚太迟效果太差,还没有感受到好处从而转变观念;反对殡改的除了观念守旧的,更多是那些舍不得暴利的丧葬服务业者,高呼要传统,其实是生意。
知乎很多时情问题下面的舆论大多是一边倒的,却未必是客观的。我这篇回答估计“不合此问时宜”,会“伤害”某些人的感情。不删评不控评不回应,要骂便骂,触规的让小管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