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妇女”一词的定义在汉语词典上和中国的法律中是否矛盾? 第1页

  

user avatar   wuruxi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事实上,中国并没有法律或者司法解释规定妇女是指14周岁以上的女性。人们之所以流传这样一种说法,是因为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的规定。

  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第一款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奸妇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此条款规定的目的在于保护妇女的性自主权,而为了加强对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的特别保护,该条第二款规定:“奸淫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的,以强奸论,从重处罚。”与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发生性关系,不论是否采用暴力、胁迫或者其它相当于暴力胁迫的手段,均以强奸论处。

  因为第二百三十六条第二款对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进行了特别规定,因而第二百三十六条第一款关于“强奸妇女”的规定就被认为适用于十四周岁以上的女性,也就让大家产生了这样一个理解:我国法律认为妇女是指年满十四周岁的女性。

  但是并非如此,我国法律在使用“妇女”一词时,通常指所有女性。最为典型的,《妇女权益保障法》中就保障了所有年龄阶段的女性权益,保障范围涵盖“女婴”、“女性未成年人”、“老年妇女”等等。“妇女”是我国法律中描述所有女性的通常用词,根据北大法宝法律数据库检索结果,共有94部法律使用了“妇女”一词,而“女性”仅有24部。在使用“女性”一词时,通常作为定语使用,例如:“女性工作人员”“女性人民警察”“女性未成年人”“女性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女性公民”“女性科学技术人员”“女性公务员”等,单独使用“女性”只有两处——《妇女权益保障法》第十六条第二款“学校在录取学生时,除特殊专业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取女性或者提高对女性的录取标准。”和《收养法》第九条“无配偶的男性收养女性的,收养人与被收养人的年龄应当相差四十周岁以上。”

  至于我国法律为何偏爱使用“妇女”一词,这应该与中国近代的革命话语有关。

  另外,最早的中国文字中“妇女”本来就是指所有女性,“妇女”包括“妇”和“女”,嫁了人的就是“妇”,没嫁人的就是“女”。

  而关于法律用词的含义与词典含义不一致的问题,这与法律解释方法有关。

  一个词语在法律上的含义和在词典中的含义不一致,是一个常见的现象。通过一个词语的通常含义来理解法律,是一个基本的方法,但不是全部的方法。一个词语的词典含义并不能当然代表法律所欲表达的真实意思,因为语言文字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我们需要运用一定的法律解释方法来探寻法律的真意。例如民法中使用的“善意”一词,词典中解释为“好意”,而法律上的含义是“不知情”。




  

相关话题

  保姆声称我把她肚子搞大了并伙同她男友向我家索要一套位于北京的房产,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李维嘉回应代言奶茶店翻车,此前已解除协议,呼吁加盟商通过合法渠道达诉求,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信息? 
  如何看待新京报报道林生斌捐井是真? 
  为什么许多中国人不愿意打官司? 
  为什么理工类专业导师压榨学生的现象比经管法律类专业要严重得多?师生关系也明显更加紧张? 
  人们知道抢劫不合法,所以抢劫国土是不是更不合法?为什么没人管? 
  如何看待男子网吧上厕所回来发现奶茶被投安眠药,投药男子交代「看他长得帅」?出门在外该如何加强自我保护? 
  在中国,一个美国人打伤了一个日本人,怎么管,归谁管? 
  如何评价一男子因房子没有门牌号,花 20 万装修了别人家房子?你还遇到或听说过哪些「装修乌龙事件」? 
  有些法律没有什么可操作性,为什么不废止? 

前一个讨论
化工博士去设计院浪费吗?
下一个讨论
土拨鼠可以做宠物吗?





© 2025-04-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4-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