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总体来说,自16世纪开始亚洲火器整体上开始落后于西方,尤其是管状火器,但是,即使到了18世纪末,仍有一部分亚洲火器被引入欧洲。
典型例子就是康格里夫火箭。
康格里夫火箭于1805年由工作于Woolwich兵工厂的英国炮兵上校威廉·康格里夫仿制成功。其母版是英军在1792和1799年的迈索尔战争中缴获的印度火箭。据说这种火箭是在元代或明初传入中国。
英国王家海军和英国陆军将康格里夫火箭作为一种新式武器在拿破仑战争中进行了大量的实战应用,其中比较出名的例子就是纳尔逊指挥英国舰队对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的攻击。
而在1814年美英战争中英军使用康格里夫火箭对麦克亨利要塞的攻击被当时在要塞附近的律师弗朗西斯·斯科特·基写入了诗歌《星条旗》中,该诗后来成为了美国国歌的歌词。
英军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也大量使用了康格里夫火箭,对清军造成了大量损失。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也使用过相当数量的火箭,但不能确定是否是康格里夫火箭。而清廷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也试着仿制了一些康格里夫火箭,并应用于镇压各地起义的战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