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这个事情刚出来的时候,我就在猜很可能商家动过配方。现在创始人的道歉视频出来,果然不出所料,商家承认了自己动了配方。
对于这件事,我的观点是:
我下面来具体分析一下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
事情的起因是,上海市消保委对目前销售额第一的「田园主义低脂全麦欧包」进行了送检,最后结果发现,真实的营养成分数据,跟包装上的印的营养成分表对不上:
稍加计算你会发现,这个「对不上」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总结下来,这款全麦面包真实的能量,蛋白质,碳水和钠含量,都比包装上写的要高不少,考虑到产品主要面向的大部分是追求健康、减脂的用户,这种「对不上」造成的影响是很恶劣的,而且可能有主观作假的嫌疑。因此在网上引发了很大讨论。
加上之前该品牌一直使用薇娅的肖像进行宣传,丁香医生也给他们带过货,所以这两个媒体也连带着一起被骂。
根据田园主义创始人的道歉视频,用大白话来说是这样的:
「我们在主观意愿上没有作假,是错误判断才导致了营养成分表的差异。」
按照创始人的说法,田园主义这款产品本来的营养成分表是没问题的,但 8 月份他们把配方改了,加入了更多的谷朊粉(就是面筋蛋白)。
改配方之后,他们以为营养成分的误差还在法规允许的上限以内,所以就没动营养成分表。没想到这是错误判断,实际营养成分的误差早已「十万八千里」了,这才造成了之前的「对不上」的情况。
谷朊粉就是面筋蛋白粉,它主要是用来改善最终面包的口感的,添加了谷朊粉后,面包会膨胀得更大,吃起来更软,更筋道,此外它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面包失水变干,延长面包的保存期。
估计田园主义之所以要增加谷朊粉用量,主要也是为了起到改善面包口感,延长保存期的作用。
这个我觉得是存疑的,造假的可能性更大。为啥呢?有两点不符合逻辑。
第一点,我们来看看蛋白质含量。
蛋白质含量在营养成分表里标的是每 100g 里有 6.4g,而实际测试结果是 16.4g,可以得知配方里估计多加了 10% 左右的蛋白质。而这造成的能量增加为 16.7*10=167 kJ/100g,营养成分表上的总能量为 764 kJ,能量增加率为 167/764*100% =21.8%,这已经超过国标 20% 的限度了。
这种 1 分钟简单计算就可以算出的结果,怎么可能会直接「错误判断」成无事发生呢?
一般我们在做研发的时候,配方微调(比如淀粉加个 0.5% 之类),基本不改变原先营养成分和配料顺序,那标签不改还说得过去,你蛋白质都直接多了 10%,这么大差别,标签还不改,我觉得不能简单归结于「错误判断」了。
第二点,如果配方的改动只是增加了「谷朊粉」的用量,那怎么解释「钠含量多出 133%」的事情呢?
因此,我觉得创始人「错误判断」的说法是存疑的。
以下是我的不负责任的猜测:
第一,我猜配方的改动不止「增加谷朊粉用量」一方面,可能还涉及了其他方面的改动。
第二,可能他们知道改动之后营养成分表可能需要一起改变,但可能是因为侥幸心理或者经济原因没有改。(换包装意味着之前所有库存包装全部报废,新印包装需要新的版面设计,印刷及包材的费用,也没法跟消费者解释为啥能量高了那么多,因此很多企业能不换包装就尽量不换包装)
改了配方故意不改营养成分表,这也算是造假行为。所以,如果我的猜测是真的的话,那就是妥妥的标签造假。
不管怎么说,「标签不属实」是实锤,而且的确已经违反了国家标准的要求。企业的责任肯定是逃不掉的。
我觉得薇娅和丁香医生有点冤。我理解自媒体、微商在带货的时候,肯定要对产品的资质进行审核,如果产品本身有问题,那当然不能接。但问题是「这种审核到底应该严格到什么程度」?
对于大部分产品,它们配料表,营养成分表上写的信息,默认应该是可信的。如果一定要怀疑这一点,自媒体只能将产品送检,而且是事无巨细每种指标都测一遍。但这样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成本,而且即使这样都无法完全杜绝隐患(比如当年牛奶里加三聚氰胺的情况)。
「田园主义」全麦面包是主打健康的产品,因此在营养成分表上审核稍微细一点是应该的。如果商家已经给了「8月之前的检测报告」,上面显示营养成分都没问题,那媒体方很难预知到「8月后商家换了配方,而且导致营养成分表对不上」这种风险的发生。
注意,我不是说自媒体、微商一点责任都没有。产品不合格,接了产品广告的自媒体、微商应该承担连带责任,但如果自媒体和微商本身对「产品不合格」并不知情的话,你去骂他们,是搞错了对象。
所以我觉得要骂的话,还是骂企业比较有效,而不是带货的媒体。
事情到底是确有其事还是商业诋毁,现在还不好说。
但好欢螺的这个官方回应显然是不够专业的。
比如说,回应的第二段,商家一直在说「烘干达标后进行包装」、「经过巴氏消毒灭菌处理」、「十万级 GMP 认证车间」,给人的感觉是「我们的生产工艺很高端,所以不会发生虫卵问题」。
但这些工艺其实只能「在加工过程中尽量保证不混入虫卵」。如果原材料中本身就有虫卵的话,虫卵还是会一直保留到最后的。
「烘干达标后进行包装」:假设原料中就混入了虫卵,这一步只能保证虫卵在烘干步骤中被杀死,你还是会吃到虫卵,只不过是死虫卵。
「经过巴氏消毒灭菌处理」:这里有歧义,到底是「巴氏消毒处理」还是「灭菌处理」?这两者采用的温度完全不同。
上他们淘宝店看了一下,大部分产品都是常温保存的长保产品。因此它们使用的应该是「超高温灭菌处理」。说「巴氏消毒」也是不专业的表现。
「十万级 GMP 认证车间」:十万级指的是洁净度,也就是空间中每立方米尘粒的数目。GMP 指的是「良好生产规范」,是一套标准的食品质量管理体系。厂房采用「十万级 GMP 认证车间」,可以尽可能保证生产过程中的微生物控制不出问题。但还是那句话,如果原料有虫卵的话,生产过程再牛X,也不能把这些虫卵排除掉。
后面两段,商家有意想引导大家往「商业诋毁」和「假冒伪劣产品」上面想。
这两种可能性存不存在?当然存在。而且类似的事件也出过很多次。前段时间农夫山泉矿泉水里生蛆,就是典型的「从生产工艺看完全不可能,几乎可以肯定是商业诋毁」的情况。
但这次螺蛳粉这个,光按照现在的信息,还真的判断不出到底是确有其事,还是商业诋毁。
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应该老老实实向公众说明情况。
比如,可以说「目前还不确定是商业诋毁/假冒产品,还是真的质量问题。有商业诋毁的可能性。会深入调查,给大家一个交待。如果是商业诋毁,或者假冒产品,会坚决维权。如果真的是质量问题,会严格自查,改进原料/工艺,保证以后不再发生类似问题」。
像现在这种回应,不仅不专业,还直接暗示「肯定不是自己问题」。说实话,很坏路人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