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举个栗子,我们知道前三十年阶级斗争很厉害,有些人下意识地以为阶级斗争是前三十年的特殊的产物,但实际上,阶级斗争根本不是无产阶级的发明,恰恰相反,阶级斗争自从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就出现了,在古代,统治阶级阶级斗争那根弦绷得不要太紧,底层人见到上级动不动磕头,说话用词要十分小心,甚至连穿衣服的颜色图案都有严格的规定,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一不小心僭越的帽子就扣过来了,底层人民习以为常,甚至认为天经地义。前三十年非常特殊,变千年以来的自上而下的阶级斗争为自下而上的阶级斗争,现在底层人没有阶级意识,某些阶级的阶级意识可是深入骨髓,一切不过回归常态而已,这叫历史惯性。
马克·吐温曾说:
“只要我们稍稍回忆和思考一下,就会明白:法国事实上存在两个恐怖时代。一个在感情冲动下进行屠杀,一个是冷漠地、蓄意地进行屠杀。一个只持续了数月,一个则持续了千年以上。一个使千余人死亡,一个则使一亿人丧生。可是我们只是对那个小规模的、短暂的恐怖时代感到恐惧。然而,刀斧在一瞬间带来的死亡,能够比得上饥饿、冷酷的侮辱、残忍和悲痛的慢性屠杀吗?闪电在一瞬间带来的死亡,能够比得上炮烙之刑的慢性屠杀吗?短暂的恐怖时代所填装的棺材,只要城市里的一块墓地就能容纳下了,却有人不断告诉我们要为之战栗和哀鸣。可是,那自古以来的真正恐怖,那种不可名状,惨绝人寰的恐怖,其所填装的棺材,就连整个法兰西也容纳不下啊,却没有人告诉我们要看到这种恐怖的巨大规模,要寄予应有的同情。”
先说结论,因为处于不同阶层的人们,大家的生命轨迹大概是这样一个情况:他在走他的阳关道,你在过你的独木桥。
马克思主义说,在一个阶级社会中,每一个人都是阶级社会的产物,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他的思想也一定有着阶级的烙印。这种阶级烙印指的是他的那个阶级生态强加给他的影响,包括习惯,思维,性格的烙印。
具分析的话,我先给你看一个漫画,这里面有你要的答案。
第一次看到漫画,我的内心再也不能平静。原来人与人的差异是这样呈现出来的。
那么“理查德和宝拉”的差距到底是什么呢?在同一个阶层的环境下生长了那么多年,宝拉遇到更高阶层的同龄人理查德之后,他不会觉得自己和理查德有什么经济意识和阶层差异,只会觉得和理查德有一些不同,这种不同让自己觉得别扭。当他自己的生活阅历越来越多,当他自己遇到要用钱的时候,当他不断的去思考自己生长的环境与富人的差异之后,他才会有明显的阶级意识。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理查德,
理论上说,家庭阶层已经决定了一个孩子从出生开始的起跑线。理查德出生在一个良好的家庭:
一、优渥的教育条件
三、健全的人格培养
二、明确的职业目标
四、更多的生活保障
然后,他只需要甩开膀子用力去跑就对了。
再来看看宝拉,
原生家庭的穷困,伴随着她从受教育、生活到工作的全过程,也即从小到大。关键是成年后,戏剧性地在跟理查德碰上了——为理查德递盘子。尽管她突然意识到一丝尴尬,并且感到不安,但是往长远看,生活的轮轴依然会继续压过去,然后也就习以为常了。所以,你真的以为,白马王子会娶到灰姑娘?
“关于社会阶层”
我们历来崇尚学而优则仕,因为高考实质上就是一座独木桥。它是为选拔也即淘汰而定制的。教育确实可以改变一个人的阶层,但是生活中还有许多无形的手把你拉回去。
不如,我们先来看看自己所在的阶层吧(需要横屏)。
这样的阶层划分不一定准确,但是应该能帮助你找到自己的位置。
过去的发展经验表明,在初级阶段的体制结构下,财富再分配以及上面褥羊毛的方式大多是在4-8之间展开。在这样的社会结构里,个人奋斗固然不能停顿,但在这之外的因素,如,路线的选择、婚姻的质量、领导的看法、同事的关系、晋升的空间、时局的把控、工资的水平也显得无比重要,而这是一个人在不同的阶层成长环境下,长大以后的差异体现。如果这些因素都没有掌握好,还谈什么历史的进程。
王昕覃:阶层话题 | 找找自己在哪里
所以人生有太多不确定因素,普通人困惑、忧惧、胆怯的过了不平凡的一生。
同时必须看到的是,生活从来不是单打独斗,古代是利益集团的相互碾压。现在也一样。理查德在这一生都会比宝拉跑得快,因为他从来都不是单打独斗。他是幸运的,因为可能有几代人早已为他打好了基础,所以他对未来有明确的规划、他更有教养、他的成长也无忧无虑。
“差异、差距与自己的路”
政治学告诉我们要达到众人之治,就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但,漫画似乎告诉我们,所谓“机会均等”的概念如同一场闹剧。现实中,当然会有人会像宝拉一样从右边开始,通过努力工作,再加上一些运气最终变成左边的理查德。但,又有多少人有这种自觉与努力呢?
我们再发挥一下联想能力,想想城市化、想想阶层差异、想想你自己的经历。你会发现人与人、家庭与家庭、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差异与差距。但正是如此,“命自我立”,要学会在这些差异与差距之间,看到真正存在的机会。正是差异和差距让人看到不同,发现不同的发展速度、不同的需求、不同的步伐,人的社会流动才具有了活力。
因此,不管是否已为人父母,这幅漫画都试图告诉我们教育和努力工作的价值。也希望你将这些常识一样的价值观灌输给你的兄弟姐妹、你的子女、朋友,还有你自己。因为,很多人的一生没有理查德那样幸运。
我们这一生,会遇到很多人。
他走着他的阳关道,你过着你的独木桥。
说点题外话,阶层或阶级这个话题,其实在我读研究生以及毕业的头两年思考过很多。
包括我在自己的公众号,达尔斯顿王,也写过5篇关于阶层话题的文章讨论,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查阅一下,应该说把教育和阶层、努力工作的意义,以及突破阶层的可能途径都认真捋过。在这个问题下的这个回答,也就是我那5篇文章中的其中一篇里面摘取出来的。
过了两年又回头来思考这个问题,又发现这个问题其实不值得过分深究。因为我们都是一个有限的生命体去应对无限的外部环境。
除非你的人生开了光,否则很难实现阶层的巨大跨越,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不可避免地都是上层撸下层羊毛。从底层往中层走,可能路径相对简单但也极其困难,意味着你得快速挖掘到人生的第一桶金,或者进入体制,受到体制性保护;但是想从中层往高层走,不可控因素太多,以及天花板,很容易就碰到了。但是不管怎样,对于普通人来说,包括我自己,一定要努力去体会和践行我们在文中提出的两个建议,一定要珍惜受教育的机会,一定要懂得努力工作,因为人生的改变都是缓慢且突然的。
自20世纪中叶以来,阶级意识的衰落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但导致阶级意识衰落的原因则是复杂和不断变化的,涉及到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几乎各个方面。而对于阶级意识的衰落的根源的考察,无论国内外也都有大量的实证性的社会调查和研究资料。面对浩如烟海的结论,我们大抵可以总结出几个普遍被公众认可的原因,我们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
首先在经济层面上。我们看到随着社会化生产快速发展,社会生产分工的进一步细化,生产力的进步并没有直接促进工人阶级意识的觉醒,相反受社会分工和收入分层的影响,工人阶级的集体意识在这一时期,是明显受到加速瓦解的作用。
第一,从工作环境和收入待遇上来说,工人阶级内部社会分层明显。管理型工人以及熟练技能型工人与非技能工人之间工资收入差别极其显著。这使得这些人之间很难产生任何身份上的认同。特别是后福特制的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中,拉尔夫・达仁道夫在《现代社会冲突》中就指出,工业发展的变化,在工人阶级内部带来了非常明显的分化,特别是在高级技术工人和无技术工人之间。这使得即使同一行业内部,工人之间也很难形成一个统一的阶级意识和斗争目标。
另外,从不同职业角度来说,受工作环境和社会身份地位的影响,医生、教师虽然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也属于雇佣工人行列,但是他们却很少会对车间工人产生无产阶级认同,而是在自我认知上,表现出强烈的中产阶级倾向。
第二,弹性工作制的出现,也使得工人阶级难以凝聚集体意识。其中,最明显的就是正式工与非正式工之间的关系。正式雇佣工人通常和雇主签订长期稳定的合同,同时受到工会和国家法律的保护。但是在正式雇佣工之外,存在着大量非正式工,钟点工和自由职业者。他们往往处于企业生产工作的外围,流动性大,无稳定工作。而在物流行业、加工包装行业,这些临时工只有在生产旺季,短暂地参与到企业的忙碌生产高峰中来。而当生产淡季,雇主则会毫无迟疑的剥夺他们就业机会。而在平常,这些人的剩余价值不仅受到雇主的剥削,因为没有工会的保护,同时也受到工会的工人贵族的歧视和压迫。
在西方,正式工与临时工的区别造成最显著的事实是,正式工相比临时工更为团结,因为他们背后有工会和国家法律作为支撑,同时也有与资方的健全的协商机制。因为受教育高的缘故,他们也更注意保护自己的利益。但是他们斗争矛头并不是针对资本主义制度自身。正如英国邮政工人罢工后,齐泽克的一系列评论中指出的,今天参与罢工的工人大多都是所谓的社会上的体面人,即教师、警察、公交司机、邮政工人等。他们之所以敢罢工就是因为他们本身是这个社会的既得利益群体之一。而且他们罢工也不针对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不过是按闹分配罢了。而在安德烈·高兹来看,这些人其实已经不算过去传统意义上的工人,“他们拥有自己的文化特征,生活习惯、道德准则和价值追求。”
对比之下,这个社会中真正受压迫的底层,比如超市的临时工,钟点工等。因为他们工作流动性大,就业不稳定,难以建立稳定的社会关系等原因,他们经常被迫如同候鸟一般在不同地方、不同工作之间进行季节性的迁徙,这也使得他们往往很难结成一个稳固的团体,他们更像是现代社会的高度个体化的四处漂泊的游牧民、吉普赛人。而艰苦的生活、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也让他们很难孕育出反抗意识。对此,我们可以参考三和大神。
第三,工业社会的高度专业化的职能分工体系,使得工人在生产过程中,越来越远离创造性的生产活动,使得他们成为现代大机器和大工业的流水线一部分。其中,碎片化的工作内容,复杂的工序流程,都严重的干扰了工人阶级意识的形成。分化的生产过程使得工人在缺乏总体性的思维方式和反思能力。工序的分开与操作的分解,是对生产效率的提升,却也是对工人劳动能力和创造力的弱化。这使得他们对自身的劳动缺乏足够准确的认识,很难认识到自身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工人不再为他们的作品骄傲,因为他们没有完成一个完整作品的能力。他们越来越像一颗流水线上的螺丝钉,麻木地生活着,成为一种失去活性和创造力的机械性的存在。用涂尔干的一段话来说,就是“分工的发展越艰难、越缓慢,集体意识越明确,越有活力。相反,分工发展越迅速,个人就越容易与自己的环境和睦相处。”
第四,资本家只是资本的人格化的载体。但是随着现代企业的管理权和所有权的分离。科学治理技术越来越发达。资本不再是以人格的形式,以压迫者的身份直接出现,而是以科学管理、现代专家官僚制的形式重新出现。资本的流动也越来越脱离直接的生产领域,而是以金融网络等高度抽象的形式在发挥作用。同时,资本主义国家也不再是以统治者的身份塑造自身的合法性,而是凭借于一种大学话语、专家话语。政府也越来越以经济社会管理者的面貌出现,国家治理也以专家治理、科学计量的面貌,借助数据统计、计量经济等方式对社会进行统治。不管是从霍克海默的“理性的衰落”的角度出发,还是用福柯的生命政治理论来看,经济主义的工具理性的文化和思想都已经逐渐瓦解了传统集体意识,同时也扼杀了可能孕育出对抗意识的种子。这正如利奥塔在《后现代知识状况》中指出的,在距离我们最近的20世纪,关于社会的描述基本有两种模式。一种是社会构成一个系统性的功能整体。这种模式的代表,是帕森斯和他的社会结构功能学派。此类主张以控制论为基础。而另一个描述则是社会分为两个趋向对立的部分。此种类型则以马克思主义思潮为主流。而近二十年来,随着我们现在进入到专家社会和风险社会,整体功能论正逐渐成为社会和国家的主流。社会冲突论越来越淡出主流话语。
第五,国际资本的跨国生产,劳动力在国际间的自由流动,也促进了工人阶级的对立,特别是本土民族主义情绪的激化。民族身份认同逐渐压倒阶级认同。比如发达国家工人对于第三世界,特别是拉丁裔、亚裔外来务工者的仇视情绪。特别随着国家开放程度提升,这种对立情绪就越明显。
第六,受消费主义影响。现代社会的认同更多发生在消费领域,而不是在生产领域。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中说道:“阶级差别的平等化,显示出它的意识形态功能。如果工人和他的老板享受同样的电视节目并漫游同样的游乐胜地,如果打字员打扮得同她雇主的女儿一样漂亮,如果黑人拥有凯迪拉克牌高级轿车,如果他们阅读同样的报纸,这种相似并不表明阶级的消失,而是表明现存制度下的各种人在多大程度上分享着用以维持这种制度的需要和满足。”
实际上,社会上大量充斥的消费品正在充当工人阶级自我麻醉的麻醉剂。比如在大都会所谓进出过“高端场所”,见过“大世面”的工人,会瞧不起在县城打工的工人。比如玩知乎的工人,会瞧不起玩快手的工人。相形之下,他们可能更认同跟他们用同一平台,玩同一网站,追逐同样明星的资产阶级。特别是田园女权,他们往往更认同,或者说更崇拜跪拜在强权,特别是资本的强权之下。而对同阶层的男性,则不屑一顾。这正如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中描写的,当阿Q在省城见过砍头、玩麻将这种城里人的高级娱乐之后,他反而看不起未庄人,而是隐隐以精神城里人自居。
其次,我们再从西方社会的政治、文化领域来说,其中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第一,代议制民主选举,一方面确实缓和了阶级矛盾,保护了部分工人群体的利益。但另一方面,在经济危机时期,代议制民主选举也充当了资本主义制度自身的减压阀。周期性选举为愤怒的民粹情绪提供了一个可以暂时发泄的出口。还有必要提及的一点是,代议制民主也成为加剧各行各业工人冲突的分化工具,不同工人往往没有站在工人是一个整体的角度思考问题,而是站在各行业的特殊利益角度,与本行业的资本家一起,利用民主这一政治平台,来反对其它行业的工人。
第二,自70年后期以来,世界主要国家的新自由主义政策,出台了一系列限制劳工和工会组织的法案,使得劳工组织性进一步被打压。
第三,多元主义的身份认同,去中心化的后殖民主义、后现代话语下,打着各色旗号的新社会运动正逐渐瓦解过去社会主义传统遗留下的阶级认同和阶级叙事。
第四,主流媒体对资产阶级主流价值观的积极维护。最明显的就是《阿甘正传》《当幸福来敲门》这种鸡汤电影,鼓励大家做奋斗逼。
第五,现代教育体系下的文化和社会教育,淡化阶级意识,强调市场公正和个人奋斗。特别是现代学校残酷的竞争养蛊机制,一开始就是对阶级等集体意识的打压,并把强调个人竞争的窝里斗意识成功的灌输到每个人头脑里。
但在另一方面,也正如法国社会学者布迪厄所说的,“教育通过掩饰以技术选择为外衣的社会选择,通过利用把社会等级变为学校等级从而使社会等级的再生产合法化,为某些等级提供了这种服务。”这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尤为明显,社会阶层分化所带来的等级意识的固化往往初中之前就已经彻底完成。越来越多人在中学前,甚至在上小学时,就看到自己的命运,并不再反抗命运,而是安然地接受社会等级的再生产。我们看到,在高度分工社会中,正是现代教育的快速发展,加速推动了教育在社会分层过程中对底层人的淘汰作用。在布迪厄看来,当下越来越难以跨越的教育门槛已经成为了合理性淘汰下层人的工具,成为了上流阶级对自己身份地位合法化的证明。正如越来越多的底层人对名牌高校生的自发性崇拜一样,特别是广大群众对那些藤校毕业,履历光鲜、多才多艺,少年成名的天才企业家的跪舔式崇拜。
可悲的是,在今天,我们奇怪地看到这种教育机制在大批量地培养出了一种特殊的两面人,一方面是安然接受自己的阶级天花板存在,臣服于命运的人。另一方面却又是养蛊式的坑害自己同阶级同胞,以不断换取微小的职场上升空间的人。换句话,今天这种教育方式培养下的公民,一方面疯狂地和同阶级进行殊死的竞争以谋求丁点利益,另一方面却又对比自己高阶级的人不敢产生一点反抗之心,特别是对企业家和社会成功人士的偶像式的崇拜。即养狗又养蛊,正是这种教育的可怕之处。
阶级是一个客观的概念,而阶级意识是一个主观的认识。这二者并不是一回事。
我们先谈一下客观的阶级。众所周知,阶级这个外来词是源于日本的翻译引入。对于这个翻译本身而言,答主个人认为并不是很妥当。将class翻译成阶级,更多的强调了主观上身份色彩的区别,而忽略了原文应有的客观性。
事实上,class有一个同样有名的翻译,那就是类。无产阶级,可以理解为一类无产者的总和。这一类无产者并不持有生产资料,故而必须采用出卖自身劳动力的方式来予以维持生活。在这里,无产的产,指的就是生产资料,即有形的机器,设备和办公场所,和无形的品牌,技术和供销渠道。
无产者就是不拥有这些生产资料的人,资产者就是拥有这些生产资料的人。从客观的经济角度,把所有不拥有生产资料的人做一个集合,就是一类无产者,即无产阶级;把所有拥有生产资料的人做一个集合,就是一类资产者,即资产阶级。
为什么在这里要用类,而非之前的阶级的翻译呢?因为答主要在这里强调一个事实,即阶级的客观性。这个客观性体现在哪里呢?就是一类资产者对一类无产者的剥削和压迫,这不是一种有整体预谋和计划的集体有意识的行为,而是一种没有整体预谋和计划的集体无意识的行为。
有些人看到这里,就可能大惊失色,惊慌失措道:难道你这是为资产阶级辩护吗?事实恰恰相反。如果说这是一类资产者集体有意识的行为,那他断然不能做的如此恶劣;而正是因为这是一类资产者集体无意识的行为,才会显得是一种完全的没有底线般的禽兽行径。
在这里,答主对集体无意识举三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譬如说北京有一个学生A,上海有一个学生B。这两个学生,从始至终都没有联系,可以认为他们是两个孤立的个人。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两个学生之间不存在任何的预谋或计划的可能性,所以说这二者之间是无意识的。那么突然之间,教育部下文要求说将学校要将假期延长;无论是北京的学生A,还是上海的学生B,他们两个对这个要求都是支持的。而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两个学生之间又构成了一个集体。虽然他们两个从来没有见过面,但是他们的诉求是一样的。这就是一种集体无意识。
第二个例子,譬如说广州有一个老板C,深圳有一个老板D。这两个老板,从始至终也没有联系,也可以认为他们是两个孤立的个人。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两个老板之间不存在任何的预谋或计划的可能性,所以说这二者之间是无意识的。那么突然之间,经济形势下滑,产品销量受损;无论是广州的老板C,还是深圳的老板D,他们都会想方设法地拼命营销以扩大收入,裁剪多余的员工以削减成本。而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两个老板之间又构成了一个集体。虽然他们两个也从来没有见过面,但是他们的行动是一样的。这也是一种集体无意识。
第三个例子,譬如说武汉有一个房东E,哈尔滨有一个房东F。这两个房东也是一样,也可以认为是两个孤立的个人,是无意识的。那么当他们遇到租户的时候,都会想方设法的从租户的口袋里掏钱,用各种刁钻的角度去苛责他们房屋的租户。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两个房东之间也是一个集体。同样没有见过面,同样是一样的行动,这也是一种集体无意识。
这种集体无意识最为恶劣的地方在哪里呢?在这种集体无意识中,没有人认为自己是属于一类人的,他们只把自己当作一个合情合理的个体。就像那句名言所说的一样,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这句话反过来就是,正因为每一片雪花都觉得自己非常无辜,所以最后必然会引发雪崩。
你和一个老板去谈,让他对自己手下的员工好一点儿,让他多给员工发一些工资或福利;他可能就会立刻跟你翻脸。因为他采用雇佣劳动这种形式,本身就是让他自己盈利的。你让他对员工获得利益,那就是违背了这个原则;房东也是一样。这对于一个人的逻辑来说,是无法被反驳的。
但是问题是,在微观上谈论一个人的逻辑是情有可原的,但是在宏观上谈论一类人的逻辑那就是不可饶恕的。这就是非常简单的一个逻辑:所有的老板都想靠裁员节约成本,那被你裁掉的员工就没有收入。没有收入的员工就会更少的去买东西;买东西的人越少,你的东西越卖不出去。这就陷入了一种完全的恶性循环中,最后导致经济彻底崩盘。这就是卡尔·马克思所撰写的《资本论》,通篇最核心的一个观点。
答主和自己的老板朋友聊天,说现在买东西的人越来越少,想破了脑袋都不知道怎么办,只能大批的裁掉员工。答主对他发问,那所有老板都跟你一样裁员,那买东西的人不就更少了吗?那不就更卖不出去了吗?
这个老板朋友就说,至少我少赔点儿;至于其他人,我也没有办法。
答主又和自己的房东朋友聊天,说自己的租户很老实,全家都在这个城市打工;这个家庭非常依赖他的房子,他就想涨房租。答主对他说,那你这行为就是欺负老实人,所有房东都跟你一样涨房租,那租房子的人不就更少了吗?那你房子不就砸手里了吗?
这个房东朋友就说,我不对他家多挤点儿,我家孩子奶粉钱你来付啊。
所以如果你从这个角度来看,就会明白资产阶级最可怕的不是集体有意识,而是集体无意识的去剥削和压迫无产阶级。或者说一类资产者,是不在乎一类无产者的死活的;他们不认为他们在广泛的制造贫穷,愚昧,痛苦甚至仇恨,他们只是认为他们是按照自己的规则在独立的行事。
就像答主曾经说的一样,你拿锤子锤钉子,不代表你恨锤子,也不代表你恨钉子。绝大部分无产者在绝大部分资产者的眼中,就是锤子或者钉子,就是如同工具一般的存在。工具用顺手了就多用,工具不能用了就扔掉。这不代表爱或者恨,甚至都不能说成是一种情感。人的情感是对和自己相同的人所使用的,而不是对工具所使用的。资产者不会对无产者产生情感,不是因为资产者没有情感;而是因为在资产者的眼中,无产者就是一种随处可被替换的工具。
而这种集体无意识行为,就是客观的。即阶级是客观的,不会因为有个别的资产者善待自己手下的无产者,就会为这种一类资产者对一类无产者的普遍的绝情所辩护。有些网络文章就喜欢博人眼球,谈论自己认识的旧社会地主有多么多么勤奋和友善,多么被冤枉。这用一句俏皮话就可以概括:挨个枪毙肯定有无辜的,隔着一个枪毙一个肯定有漏网的。如果你真的觉得自己很无辜的话,就应该试着改变些什么;而不是一边说着社会就这样,我也没办法,一边继续的做出苛责无产者的行为出来。
那么谈完了客观的阶级,接下来我们再谈一下主观的阶级意识。刚才已经谈过,你属于某一类人,这种属于是客观的。而你认为自己是否属于某一类人,这种属于是主观的。
换句话说,我本身的确属于一类人,但我认为自己并不属于这一类人;甚至我对是否存在这一类人都没有具体的认识,这都是合乎情理的。做一个同等的比喻:我们现在站在地球上,但我可以认为地球这个东西是别人编出来的;甚至我都不知道太阳系中有个球体叫做地球,这也是合乎情理的。这不是其他的原因,而是缺乏教育的结果。
但在这里又引申出一个问题,即我个人认知的合乎情理,和客观规律的具体运行,这二者之间是没有直接必然的关系的。任何人都可以认为他从高楼上跳下去而摔不死,但实际上跳下去会怎样又是另外的一件事。逐渐恶化的事实最终会逼迫一类无产者认清自己的身份,这就是阶级意识的觉醒。我们之前谈过了,这种经济的恶化是一类资产者所带来的,而一类资产者正不断的逼迫一类无产者产生这种阶级意识。这甚至里面都带有一些达尔文的适者生存的法则在里面:如果你是无产者,要么你觉醒阶级意识,以斗争求生存;要么你继续执迷不悟,最后成为资产者的炮灰和燃料死掉。和一个庞大的无产阶级相比,一个无产者个体的死活是无足轻重的。这不是无产阶级无情,而只能怪你不会承认你具有无产者这一类的身份。
我们已经谈论了客观的阶级,和主观的阶级意识。那么我们最后再回到题主的题目:
——为什么有的人,没有阶级意识?
因为阶级是客观的,而阶级意识是主观的。你所处哪个阶级,和你认同自己是否属于这个阶级,二者没有直接的必然联系。换句话说,前者是社会的事,而后者是你个人的事。你身为一个具体的个人,当然可以否认社会的运行规律是这样的;或者更准确点儿说,你可以否认社会的运行规律是按答主所描述这样的。这是你自己的事情。
那么我们再说的远一点儿,为什么有相当一部分的无产者,没有自己属于一类无产者的意识?这个原因,也是教育的结果。注意在这里,这种教育并非指某种阴谋论式的集体有意识的周密计划,而是指一种集体无意识的广泛洗脑。
我们看一般的小说,电影,电视剧,动漫,游戏;实质上都是一种源于现实而抽离于现实的人造产物。从源于现实而抽离于现实这点来看,这一类精神产物的特点都是围绕着以“我”作为中心。无论是一部文学作品还是一部电影,他都会期望自己的受众去带入一个角色。而这种角色的带入,一般都是去淡化阶级,至少是淡化一类无产者身份的。
为什么他要特别的去淡化一类无产者身份呢?不是因为他阴谋论,而是因为他想尽最大可能把自己的作品推销出去。什么样的作品容易受到欢迎呢?让受众感到舒适的作品最容易受到欢迎。而显而易见的,一类无产者在实际的生活中并不是舒适的,而是麻木,压抑甚至苦难的。把冰糖卖给别人,总比把黄连卖给别人要容易得多。所以说你看绝大多数的文艺作品,无论是何种题材,他都不会特意的描绘人物角色的无产者身份。就算是描绘了无产者的身份,也要反复营造出一种无产者生活的很温馨的假象。在日本动漫中,要么就是与世无争的校园生活,要么就是欢乐和谐的职场气息,再不就是彻底超脱于现实逻辑的异世界冒险,而很少有其他更多的东西。
而从人造这点来看,这一类精神产物都是由作者创造的,而绝大多数作者都拥有自己作品的收益。从这点来看,现实中的作者的观点,都是更加贴近于自给自足的小商贩,而非具有严重人身依附性的无产者。人的经济决定了人的意识,而作者的意识则投射到了作品的三观。所以说你看绝大多数的文艺作品,无论是何种题材,他都不会去站在一个宏观的具体的世界运行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所有的问题,都是微观的人与人之间的小问题,而不会上升到宏观的群体和群体之间的大问题上来。在日本动漫中,一写人的情感问题,那是丝丝入扣;一写社会的运行问题,那就是贻笑大方了。
这里再次重申一遍:这种文艺作品的普遍的洗脑,不是一个集体有意识行为,而是一个集体无意识行为。就像资产者认为他的行为只是单纯的给自己赚钱,而不是酿造经济危机一样;绝大多数的作者认为他的行为只是单纯的用自己的世界观去描绘一个有趣的作品,而不是普遍的洗脑。就在这种创作者们集体无意识的行为下,无产者很难认清自己的一类无产者的身份。但是问题的关键,始终不在于无产者主观上是否认清了自己的身份,而是无产者客观上的确属于这一类的身份。就像答主之前所阐述的一样:历史的车轮始终在向前缓缓滚动;你作为具体的个人能否认清自己属于一类的身份,实在是一件无足轻重的事情。
以上。感谢您的阅读。
————————————————
关于一类资产者,在集体无意识下终将最终玩崩全人类的逻辑推理,可以参考答主过往相关回答:
有些人没有阶级意识,是真没有。
然而有些人貌似很有阶级意识,幻想可以联合佃农斗地主,没想到自己不是佃农,而是年猪。地主跟佃农斗赢了,地主杀年猪吃;地主斗输了,佃农杀年猪吃。
没听说过佃农跟年猪联合斗地主的。
那是因为他们还没有看见事实。
很多特权阶级的行为,是隐藏起来的。因为社会大环境不允许他们太赤裸地表现出来。
有些人是用财富来划分阶层的。你和他/她的财富相差一个数量级或以上,他/她连理你的兴趣都没有。
最经典的话就是某集团实控人说的:那些一年赚几百万就觉得自己有钱的可怜人。他说这句话的时候,是2009年。
有些人是用权力来划分阶层的。这就不细说了。
你只看到JackMar在电视里高瞻远瞩,却没看到他阴沉着脸连一个字也不愿意多说。
你只看到自己的经理指挥自己做这做那,却没看到他的老板杯里水没满他就一个箭步冲上去倒水
你只看到某人在给你办手续的时候鼻孔朝天,却没看见他连酒席上少喝一口的胆子都没有
因为大多数人所属的那个阶级目前还是自在阶级,而非自觉阶级。当大多数人成为自觉阶级的时候,阶级社会就要消亡了。
看来这里还有些误区,不是说认识到自己是穷人,感受到压迫和绝望就叫阶级意识,坐稳的奴隶和奴才不叫阶级意识。阶级意识是指看清楚自己属于某个阶级,并清楚知道这个阶级在生产关系中的位置和作用(认识到阶级的力量)。
不至于不好,但不够好是肯定的。
你不参与,只是以后简历更难写一点,和人打交道比别人更要费精力一点。
也就一点罢了。
因为决定以后好不好的,还是你自己的专业技能。
专业技能够硬,这些就是锦上添花。
专业技能没有,那那没有舌灿莲花的水平也不过杯水车薪。
当然啦,为自己着想,还是参与一个吧。
也别太勉强自己,一个不那么巧言令色的人让他面对这么多黑压压的人头,把心态搞崩了也不行呀。
想交真朋友就去真心喜欢的社团(真朋友爆率不低),想提前学话术进学生会,想填充简历干货去当班委。各有各的好,就看需要什么。
没有顿悟的能力,那么提前积累经验是很重要的,这样走出学校,才不至于彻底一无所靠。
反面例子在此。我骑着鲲溜了四年,啥也懒得参与,爽是爽,只是溜到最后,发现自己身无长物,情商为负,还心高气傲,一度自我厌弃到哭。
现在学乖了点,在人前慢慢磨炼我那负无穷的情商。
我没什么经验可以提供,反正就是告诉你无论如何不能像我这样。可以不参与社交,但不能无技傍身。
总要有个嚼透了的东西。揣在怀里,才有安全感。
两个原因造成的,一个叫信息不对称,一个叫考核时间短。
首先信息不对称是最严重的原因,你说的对,学历高的人不一定能力强,学历低的人也不一定能力差,但问题是强不强弱不弱,不是你自己说了算,别人怎么知道的?脑门上又没刻着字,刻的字也可能是你自己刻的……所以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就需要一些公认的显性信息来辅助判断学历就是最明显的东西。你会发现同样学历的人,大家也更加注重你的学校好不好?你的英语你的证书……越是显性,越是有公认标准,越是客观可以衡量的东西,大家越在意。
其次,考核的时间很短。一个人去找一个工作,也就出事,面试几次见下来面谈的时间。一个人真正的能力,必须在长时间的实践中慢慢的看出来。但找工作的过程容不得给你很多时间,慢慢的观察,你总不能先让你干个一年半载,然后再决定要不要你吧。所以在面试这种很短时间接触就需要做决定的情况下,就需要一些有客观标准可循的东西作为决策辅助。
而事实上就算是要了,你也会设置三个月到6个月的试用期,本身就是弥补上述问题的。但这是建立在我先要你,我才有权利让你在这儿试用给我看,而不能用三个月到6个月的时间作为面试期来考核你。那这对应聘者也是不公平的。
元宇宙就是大型网游,那些什么元宇宙里的资产就像网游里的装备。
问题是现在还没确定以后谁的元宇宙是统一标准,现在投资根本就不知道你投的这个元宇宙能不能成为标准。
这就好像你现在你想给趁一个游戏火之前先充满氪金以后卖账号,但是你怎么知道哪个游戏会火哪个不会火。
一样的道理,我完全赞同以后元宇宙里的资产会很值钱,现在投资会很赚钱,但是你投哪里啊?你投了Facebook的元宇宙,过两年facebook倒闭了,苹果发布VR眼镜成为元宇宙主导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