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浅水原之战到洛阳虎牢之战的普遍后勤状况:
《册府元龟》卷一一七《帝王部•亲征二》:
朕缅怀前载,抚躬内省,昔受钺专征,提戈拨乱,师有经年之举,食无盈月之储;至於赏罚之信,尚非自决。然犹所向风靡,前无横阵,荡氛雾於五岳,翦虎狼於九野,定海内,拯苍生。
同书卷一九《帝王部•功业》:
於时大乱之後,未有仓储,自河以东人情骚扰,各入城壁,莫有固志。军资粮食徵税无所出,帝乃出教示其祸福,令之所及,争来归款,自近至远,投附日多,然後渐收其粮以济军事。诸将咸悦,遂养兵秣马与贼相持。
五月,有自贼中来者云:“建德伺官军刍尽,必牧马於河北,因袭武牢。”
初,关中霖雨,至是大水,运粮阻绝,士卒疲於征役,甲仗不能坚利,而突厥大逼,举朝危惧。高祖独恃帝,委以捍御,既而器械不足以当敌,城池不足以据守,帝颇患之,诸将忧见於色。
《新唐书》卷二〇六《外戚传•独孤怀恩传》:
是时,虞乡南山多宿盗,而刘武周使宋金刚略澮州,帝发关中军属秦王,屯柏壁。由是怀恩与麾下元君宝、解令荣静谋引王行本军与武周连和,割河东以啖之,引群贼取永丰仓,绝秦王饷道,长驱三辅。
为何洛阳虎牢之战只是“刍尽”而没有粮绝?只可能多亏李世民占领了当地粮仓并获取了当地豪强的支持:
太宗遣行军总管史万宝自宜阳南据龙门,刘德威自太行东围河内,王君廓自洛口断贼粮道。又遣黄君汉夜从孝水河中下舟师袭回洛城,克之。黄河已南,莫不响应,城堡相次来降。……荥、汴、洧、豫九州相继来降。
《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二:
戊午,收阴世师、骨仪、崔毗伽、李仁政等,并命陇西公斩于朱雀街道,以不従义而又愎焉。
《旧唐书》卷六七《李靖传》:
高祖克京城,执靖将斩之,靖大呼曰:"公起义兵,本为天下除暴乱,不欲就大事,而以私怨斩壮士乎!"高祖壮其言,太宗又固请,遂舍之。
事实就是老李觉得李靖是壮士,李二坚决反对杀李靖,老李最终听从李二的建议。李大只是老李的工具人,一言不发只会喊人挥刀,别再脑补李大救李靖了。
题主问的本来就是怎么供应粮草,根本没提“后勤”这个词,也不知道某人杠个啥。
反正是一家人,这么干也无伤大雅。
后勤稳定到“师有经年之举,食无盈月之储”、“军资粮食徵税无所出”、“运粮阻绝”、“官军刍尽”、“甲仗不能坚利”、“器械不足以当敌,城池不足以据守,帝颇患之,诸将忧见於色”、“引群贼取永丰仓,绝秦王饷道”?都什么时代了,想骂老李不用拐着弯的。
《旧唐书》卷五七《刘文静传》:
会薛举寇泾州,命太宗讨之,以文静为元帅府长史。遇太宗不豫,委于文静及司马殷开山,诫之曰:"举粮少兵疲,悬军深入,意在决战,不利持久,即欲挑战,慎无与决。待吾差,当为君等取之。"文静用开山计,出军争利,王师败绩。文静奔还京师,坐除名。
同书卷五八《刘弘基传》:
又从太宗讨薛举。时太宗以疾顿于高墌城,弘基、刘文静等与举接战于浅水原,王师不利,八总管咸败;唯弘基一军尽力苦斗,矢尽,为举所获。
同书同卷《殷峤传》:
从击薛举,为元帅府司马。时太宗有疾,委军于刘文静,诫之曰:"贼众远来,利在急战,难与争锋。且宜持久,待粮尽,然后可图。"峤退谓文静曰:"王体不安,虑公不济,故发此言。宜因机破贼,何乃以勍敌遗王也!"久之,言于文静曰:"王不豫,恐贼轻我,请耀武以威之。"遂陈兵于折墌,为举所乘,军乃大败。
不知道李二到底指挥了个什么。
至于“恃众而不设备”、“食少兵疲”啥的,无法判断是绝对数量还是相对数量。樊哙觉得自己靠十万可以在匈奴横行,他用十万打匈奴几十万也可以是“恃众”,心里觉得够多就行了。
《旧唐书》卷五五《薛举传》:
薛举,河东汾阴人也。其父汪,徙居金城。举容貌瑰伟,凶悍善射,骁武绝伦,家产巨万,交结豪猾,雄于边朔。初,为金城府校尉。大业末,陇西群盗蜂起,百姓饥馁,金城令郝瑗,募得数千人,使举讨捕。授甲于郡中,吏人咸集,置酒以飨士。举与其子仁杲及同谋者十三人,于座中劫瑗,矫称收捕反者,因发兵囚郡县官,开仓以赈贫乏。自称西秦霸王,建元为秦兴,封仁杲为齐公,少子仁越为晋公。有宗罗睺者,先聚党为群盗,至是帅众会之,封为义兴公,余皆以次封拜。掠官收马,招集群盗,兵锋甚锐,所至皆下。隋将皇甫绾屯兵一万在枹罕,举选精锐二千人袭之,与绾军遇于赤岸,陈兵未战,俄而风雨暴至。初,风逆举阵,而绾不击之;忽返风,正逆绾阵,气色昏昧,军中扰乱。举策马先登,众军从之,隋军大溃,遂陷枹罕。时羌首钟利俗拥兵二万在岷山界,尽以众降举,兵遂大振。进仁杲为齐王,授东道行军元帅;仁越为晋王,兼河州刺史;罗睺为义兴王,以副仁杲。总兵略地,又克鄯、廓二州,数日间,尽有陇西之地,众至十三万。
十三年秋七月,举僣号于兰州,以妻鞠氏为皇后,母为皇太后,起坟茔,置陵邑,立庙于城南。其月,举陈兵数万,出拜墓,礼毕大会。仁杲进兵围秦州。仁越兵趋剑口,至河池郡,太守萧瑀拒退之。举命其将常仲兴渡河击李轨,与轨将李赟大战于昌松,仲兴败绩,全军陷于轨。及仁杲克秦州,举自兰州迁都之。遣仁杲引军寇扶风郡,汧源贼帅唐弼率众拒之,兵不得进。初,弼起扶风,立陇西李弘芝为天子,有徒十万。举遣使招弼,弼杀弘芝,引军从举。仁杲因弼弛备,袭破之,并有其众,弼以数百骑遁免。举势益张,军号三十万,将图京师。会义兵定关中,遂留攻扶风。太宗帅师讨败之,斩首数千级,追奔至陇坻而还。举又惧太宗逾陇追之,乃问其众曰:"古来天子有降事否?"伪黄门侍郎褚亮曰:"昔越帝赵佗卒归汉祖,蜀主刘禅亦仕晋朝,近代萧琮,至今犹贵。转祸为福,自古有之。"其卫尉卿郝瑗趋而进曰:"皇帝失问。褚亮之言,又何悖也!昔汉祖屡经败绩,蜀先主亟亡妻子,战之利害,何代无之?安得一战不捷,而为亡国之计也!"举亦悔之,答曰:"聊发此问,试君等耳。"乃厚赏瑗,引为谋主。瑗又劝举连结梁师都,共为声势,厚赂突厥,饵其戎马,合从并力,进逼京师。举从其言,与突厥莫贺咄设谋取京师。莫贺咄设许以兵随之,期有日矣。会都水监宇文歆使于突厥,歆说莫贺咄设,止其出兵,故举谋不行。
麻烦看看上下文好吧,别剪裁史料。钟利俗也好,李弘芝和唐弼也好,没有办法证明他们这些军队一定参加了浅水原之战,只有估算西秦总兵力的时候可以参考下。
首先,刘感这句话,《册府元龟》记为“十万”。其次,这种鼓舞士气的话,当成实际数字用显然不合适。再次,就算刘感说的是真的,那也不是二十万。最后,唐朝统一后“举关中之众,以临四方”也才“积兵士十六万”(一说二十六万),就武德元年这“京邑初平,物情未附,鼠窃狗盗,犹为国忧。盩厔司竹,余氛未殄;蓝田、谷口,群盗实多。朝夕伺间,极为国害。虽京城之内,每夜贼发”(还是平薛举之后)的情况,老李把自己卖了都不能爆兵二十万。翁俊雄《唐代政区与人口》:
从武德元年(618)到贞观十三年(639),搞了约二十年的恢复,关内道(贞观时期才分天下为十道,我这里是用这些“道”来指代相关地区)人口才四十万户(约二百万口),虽说武德时期长时间进行战争,恢复较慢;但贞观时期的人口恢复是很快的。冻国栋《唐代人口问题研究》:
总之,武德元年的关内道人口远远不及二百万。此外,当时的关内道并不完全属于唐朝,比如梁师都、刘季真等。河东道主要防备东突厥和刘武周,剑南道忙于镇压蛮獠、羌人和进取山南道,不能支援多少人。这还刚损失数万士兵,怎么可能爆兵二十万?无论军队数量有没有二十万,这都不是增援。所谓“增援”,是“增加人力、物力来支援”。第一次浅水原之战,李二把指挥权交予刘文静,战败后回了长安,所以说第二次浅水原之战是“又为元帅以击仁杲”。是不是只有主帅自己募兵才叫后方没支援?
《旧唐书》卷二《太宗本纪上》:
九月,薛举死,其子仁杲嗣立。太宗又为元帅以击仁杲,相持于折墌城,深沟高垒者六十余日。贼众十余万,兵锋甚锐,数来挑战,太宗按甲以挫之。贼粮尽,其将牟君才、梁胡郎来降。太宗谓诸将军曰:"彼气衰矣,吾当取之。"遣将军庞玉先阵于浅水原南以诱之,贼将宗罗睺并军来拒,玉军几败。
我是没看出庞玉算什么神将,庞玉不来,李二换个人诱敌也不是不可以。
原来杀几个降将和谋反的就叫“亲自上阵指挥”了,感觉有点刺激。
《新唐书》卷一一《刘武周传》:
武周攻李仲文于浩州,不胜。遣将黄子英护饟道,骠骑大将军张德政袭斩之,虏其众,武周部将稍离。
《资治通鉴》卷一八八《唐纪四》:
金刚轻骑走,世民追之数十里,至张难堡。浩州行军总管樊伯通、张德政据堡自守,世民免胄示之,堡中喜噪且泣。左右告以王不食,献浊酒、脱粟饭。
很遗憾,不能确定张德政是否为老李派来的增援。
《旧唐书》卷五五《刘武周传》:
武周授金刚西南道大行台,令率兵二万人侵并州,军黄虵镇。又引突厥之众,兵锋甚盛,袭破榆次县,进陷介州。高祖遣太常少卿李仲文率众讨之,为贼所执,一军全没。仲文后得逃还。
武周复攻李仲文于浩州,频战皆败,又馈运不属,贼众大馁,于是金刚遂遁。
同书卷五七《裴寂传》:
武德二年,刘武周将黄子英、宋金刚频寇太原,行军总管姜宝谊、李仲文相次陷没,高祖患之。
很明显,李仲文出征在李世民之前,这哪里是增援?
李孝基等人跟李二没有明确统属关系,攻不下夏县却全军覆没,独孤怀恩更是“与麾下元君宝、解令荣静谋引王行本军与武周连和,割河东以啖之,引群贼取永丰仓,绝秦王饷道,长驱三辅”。这种负面作用的“增援”就别提了。当然,可以试着学习某粉吹李孝基牵制宋金刚主力,尽管宋金刚只用寻相和尉迟敬德就把他们全歼了。
《秦怀道墓志》还是不要乱用:
唐初名将秦琼之子秦怀道的墓志铭可信吗? - 「已注销」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05357389/answer/1330619018
唐初名将秦琼之子秦怀道的墓志铭可信吗? - 秋菊落英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05357389/answer/1324321547
唐初名将秦琼之子秦怀道的墓志铭可信吗? - 海东侯孔方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05357389/answer/1327284429
不得不说,你是个很有创意的史料裁缝。《资治通鉴》卷一八八《唐纪四》:
(四年二月,)世民使宇文士及奏请进围东都,上谓士及曰:“归语尔王:今取洛阳,止欲息兵。克城之日,乘舆法物,图籍器械,非私家所须者,委汝收之。其馀子女玉帛,并以分赐将士。”
秦王世民围洛阳宫城,城中守御甚严,大砲飞石重五十斤,掷二百步,八弓弩箭如车辐,镞如巨斧,射五百步。世民四面攻之,昼夜不息,旬馀不克。城中欲翻城者凡十三辈,皆不果发而死。唐将士皆疲弊思归,总管刘弘基等请班师。世民曰:“今大举而来,当一劳永逸。东方诸州已望风款服,唯洛阳孤城,势不能久,功在垂成,奈何弃之而去!”乃下令军中曰:“洛阳未破,师必不还,敢言班师者斩!”众乃不敢复言。上闻之,亦密敕世民使还,世民表称洛阳必可克,又遣参谋军事封德彝入朝面论形势。德彝言于上曰:“世充得地虽多,率皆羁属,号令所行,唯洛阳一城而已,智尽力穷,克在朝夕。今若旋师,贼势复振,更相连接,后必难图!”上乃从之。世民遣世充书,谕以祸福;世充不报。
不看加粗的这几句,还真以为老李是超级好队友。老李的增援是李二费尽苦心争取来的,不过这确实是老李增援得较好的一次。
《旧唐书》卷二《太宗本纪上》:
其所署筠州总管杨庆遣使请降,(太宗)遣李世勣率师出轘辕道安抚其众。
同书卷六七《李勣传》:
武德二年,密为王世充所破,拥众归朝。其旧境东至于海,南至于江,西至汝州,北至魏郡,勣并据之,未有所属,谓长史郭孝恪曰:"魏公既归大唐,今此人众土地,魏公所有也。吾若上表献之,即是利主之败,自为己功,以邀富贵,吾所耻也。今宜具录州县名数及军人户口,总启魏公,听公自献,此则魏公之功也。"乃遣使启密。使人初至,高祖闻其无表,惟有启与密,甚怪之。使者以勣意闻奏,高祖大喜曰:"徐世勣感德推功,实纯臣也。"诏授黎阳总管、上柱国,莱国公。寻加右武候大将军,改封曹国公,赐姓李氏,赐良田五十顷,甲第一区。封其父盖为济阴王,盖固辞王爵,乃封舒国公,授散骑常侍、陵州刺史。令勣总统河南、山东之兵以拒王世充。及李密反叛伏诛,高祖以勣旧经事密,遣使报其反状。勣表请收葬,诏许之。勣服衰绖,与旧僚吏将士葬密于黎山之南,坟高七仞,释服而散,朝野义之。而窦建德擒化及于魏县,复进军攻勣,力屈降之。建德收其父,从军为质,令勣复守黎阳。三年,自拔归京师。四年,从太宗伐王世充于东都,累战大捷。又东略地至武牢,伪郑州司兵沈悦请翻武牢,勣夜潜兵应接,克之。擒其伪刺史荆王行本。又从太宗平窦建德,降王世充,振旅而还。论功行赏,太宗为上将,勣为下将,与太宗俱服金甲,乘戎辂,告捷于太庙。
李勣是哪门子增援,同步派来给李二当下手的增援?
罗艺的作用就是在李二牵制住刘黑闼主力时歼灭其偏师,消耗其有生力量,并收复部分失地而后南下与李世民会合,形成对刘黑闼的包围。唐军之所以取胜靠的李二的战略,而不是罗艺,罗艺真有这能耐就该和李神通一起揍死刘黑闼。
最后说一句,感觉某些人跟那啥似的,看到增援点兵就兴奋。出征时的军队数量是根据战前预算决定的,需要增兵的情况有两种:第一,损失太大。第二,希望扩大战果。总之就是兵不够用,而李二显然是第二种情况。朝廷战前预算出误差了,将领出征后为了扩大战果报告增兵,有什么问题?
《旧唐书》卷五四《窦建德传》:
自起军至灭,凡六岁,河北悉平。
不知道怎么就起兵十年了,不至于当个山贼都算起兵吧?
罗艺跟窦建德打仗,胜仗全是抱薛氏兄弟大腿,自己一出手就中伏,一直被动迎击,明明城池坚固、兵精粮足,还要找高开道求救……这可能就是“吊打”吧?
如果李世民才能一般,李渊还能统一全国,建立唐朝吗?隋末群雄谁最有机会统一全国? - 永远滴神李药师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46024604/answer/1752902690
抱歉,没搞懂因为窦建德<袁绍,所以窦建德<李渊是什么逻辑。
不能,因为亲兄弟也要明算账不是。即使一个人,他有很多领地,也没办法把它们合并,何况不同领地的继承顺位也是不同的。欧洲这些王室疯狂乱伦,也没统一欧洲。不过查理五世的领地加起来是相当庞大。算血统,欧洲那些王室都是世代联姻的亲戚。
查理五世(1500年2月24日-1558年9月21日),即位前通称奥地利的查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519年-1556年在位),西西里国王(称卡洛一世,1516年-1556年),那不勒斯国王(称卡洛四世,1516年-1556年),低地国家至高无上的君主。 他在欧洲人心目中是“哈布斯堡王朝争霸时代”的主角,也开启西班牙日不落帝国的时代。
查理五世是哈布斯堡王朝广泛的皇室联姻的最终产物。他是出身于哈布斯堡家族的西班牙国王腓力一世与卡斯蒂利亚的胡安娜(疯女)之子,阿拉贡的斐迪南二世与卡斯蒂利亚的伊莎贝拉一世的外孙,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克西米连一世和勃艮第女公爵玛丽的孙子。
查理于1506年(他的父亲死于那一年)继承了低地国家和弗朗什孔泰。当他强悍的外祖父斐迪南二世在1516年去世后,他成为一片巨大领地的拥有者,这片领地包括他母亲的卡斯蒂利亚和斐迪南二世统治的阿拉贡、纳瓦拉、格拉纳达、那不勒斯、西西里、撒丁, 以及整个西属美洲(在他统治时期,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地由于征服墨西哥和秘鲁又扩大了好几倍)。
在祖父马克西米连一世去世后,查理又得以继承哈布斯堡家族在奥地利的产业。通过向选帝侯行贿等手段,他在1519年战胜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当选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1555年在击溃新教力量的最后努力失败后,查理五世就开始脱离政治生活。他把自己的个人帝国——西班牙和低地国家传给了儿子腓力二世;把神圣罗马帝国传给了弟弟斐迪南一世(1555年10月25日放弃尼德兰王位给腓力;1556年1月16日放弃西班牙王位给腓力;1556年9月12日放弃皇帝帝位给斐迪南)。
查理五世的家庭
妻子:葡萄牙公主伊莎贝拉,1526年结婚
子女:
腓力二世(菲利普二世),他的王位继承人,享年71岁。
玛丽亚(1528-1603),嫁马克西米连二世,享年74岁。
胡安娜(1535-1573),嫁葡萄牙太子若昂,终年38岁。
马克西米利安二世(1527年7月31日-1576年10月12日)是哈布斯堡王朝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564年至1576年在位)。1548年至1550年马克西米利安摄政西班牙,1562年被选为波希米亚国王(1564年-1576年在位)和罗马人民的国王(1562年至1576年在位),1563年又被选为匈牙利国王(1564年至1576年在位),1564年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他也曾试图成为波兰国王,但没有成功。
马克西米利安1527年出生在维也纳,父亲斐迪南一世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556年至1564年在位),母亲安娜是波希米亚和匈牙利国王弗拉迪斯拉夫四世的女儿。1548年马克西米利安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1530年至1556年在位)的女儿玛丽亚结婚,查理五世同时也是马克西米利安父亲斐迪南一世的哥哥,即马克西米利安的伯父。(堂兄妹乱伦)
腓力二世。西班牙国王 (1556年-1598年在位)和葡萄牙国王(称腓力一世1580年-1598年在位) 。查理五世儿子。1570年马克西米利安将女儿安娜嫁给了腓力二世,成为他的第四个妻子。安娜是腓力二世妹妹玛利亚的女儿,生下腓力三世。(甥舅乱伦)
腓力四世,娶奥地利的玛丽亚·安娜(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斐迪南三世之女,母亲玛丽亚·安娜是腓力四世的亲妹妹)。(甥舅乱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