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要分时代,大体上中国在明朝以前的大型都城【首都或者要塞】的城墙是要更加厚实的,但明朝中期之后,中国城墙的设计思路和设计重点就逐渐落后于欧洲了
从史前时期,中国就用巨大的防御工事把村寨环绕起来时就开始了。龙山时期(前3000年——前2000年),新石器时代的小邦城子崖(大约前2500年)就是由一段宽8—10米的长围墙环绕。[插图]到商朝(前1600年—前1046年),中国城市的城墙就更雄伟了。郑州的商城遗址一直是重大考古研究的对象,那里的城墙有10米高,底部超过20米厚,顶部也有5米厚。【可惜最近大水冲坏了一角,让考古学者们很心疼】
下一个千年,中国人继续修建高广的城墙。明朝,几乎所有县、省的省会都由高墙防卫,墙底部厚10米至20米,顶部厚5米至10米。
中国城墙是用古法夯实,筑起坚固的城墙。工匠首先用模板搭一个预定高和宽的框架,再往里铺上一层泥土,压扁夯实,接着再来一层,重复之前的过程,周而复始。直到城墙达到既定高度,工匠撤去木板,再利用它修建下一段城墙,这就是孟子“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一句的由来
这种土方夯实法造出的城墙异常耐久。有些古城墙经历了4000年风雨依旧不倒。为了避免腐坏,工匠有时要在土方表面包上一层砖头或石头,这个做法在宋朝(960—1279)开始流行。
到了明朝,有些城市也这么做,明朝重建的长城就是如此:石头和砖头包裹的是夯实的泥土芯(有时石头和碎石是掺在泥土里的)。
欧洲的墙就大为逊色了。罗马人是欧洲古代最擅长修建城墙的,罗马城墙通常有10米高——和中国很多城墙的高度差不多——但厚度只有1.5米至2米。罗马最宏伟的墙要数罗马城的墙,它的塞维安墙底部可以达到3.6米厚;在奥勒留皇帝统治下,重建的城墙最终达到约4米厚,6米高。[插图]远离帝国的罗马城墙也能达到4米厚,比如戴克里先时期的撒克逊海岸城堡城墙就有4.3米厚。这比同期的中国城墙薄了很多,后者通常在底部就有20米宽
古代西方最高大的城墙应该就在君士坦丁堡:有着外墙厚2米,内墙厚4米,中间间隔15米的无人区。“君士坦丁堡在文明世界里就是以城墙坚固、防卫严密而著称的。”还有人把君士坦丁堡叫作“最无懈可击的古代城堡体系”。但是君士坦丁堡外墙的厚度也只有中国主要城市城墙的十分之一,更为敦实的内墙也只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但其防御能力确实叹为观止,并且和中国长期使用的夯土城墙不同的是,欧洲文明使用的城墙材料大不相同,石块的常见的材料。
针对一些伪史论者所提到的西欧在中世纪的城墙情况,这也是分时期的,在1200年前,西欧统治者自己建立的城墙屈指可数,大部分依赖罗马遗存,这个时期的欧洲镇子是用壕沟、栅栏和低矮的泥巴墙围起来的,和当时西欧落后的组织形态有关,没有强大的国家体制和生产力只能如此。
在火器时代开始的13世纪和14世纪,全欧洲都筑起了新墙。有时候会赶上罗马城墙的厚度、高度和长度,但极少超过。中世纪后期,法国的大多数城墙厚度通常不超过2米。英国的更薄:南安普顿的只有0.76米厚,什鲁斯伯里的只有1.37米厚。英国其他城镇的墙和法国的厚度差不多:布里斯托的在1.5—2.5米之间,巴思的是1.9米,纽卡斯尔的有2.1米。
这也是西欧国家发展火炮攻击城墙的原因,而同时期明朝初期很少有用火炮攻击城墙的案例,轰开2米厚的墙当然比击穿15米的容易太多,但这还不是欧洲的城墙在火炮面前如此不堪一击的唯一原因。原因还在于它们修建的方式。欧洲墙是石制的,常常混合着砂砾和碎石,用石灰石灰浆作黏合剂,这种建造工艺可以上溯到罗马时代。中国墙则是泥土胚子,虽然在传统攻城法下容易被大水泡坏,但泥土工事可以吸收火炮的动能。它们在攻击下常常被打得千疮百孔,但每个孔洞都不会很深,也不至于整座墙都被击垮。
有趣的是,令人引以为傲的中国城墙虽然成功抵挡了火炮的威胁,但在历史的潮流中,却让中国经典火炮的发展陷入长期停滞,欧洲的君主王公不惜巨资,还是因为火炮值这个价钱。他们知道,火炮一定能洞穿敌城,甚至逼得守城部队投降。而在中国,炮兵就无法回报这样巨大的投资。当然了,中国人还是会用投石车,也许还有火炮,去打击城头的城楼工事,但巨型的夯土城墙是阻碍火炮发展的致命武器。就算是穆罕默德的怪兽巨炮也难以撼动西安城墙分毫。
中国的经典火炮和城墙的基本形态在明朝初期以后基本上失去自主发展的动力,此后的渐进式发展,更多是一直应激性反应,在明朝仿制了意外获得的欧洲火器之后,便进行了有限的仿制和改良, 从袁崇焕使用的仿制大炮,到清朝中期仿制的准噶尔人的赞巴拉克大鸟枪,此后的中国人对于火器的态度,一直是遇到敌人的时候产生的应激性反应,也在中国在军事科技领域上只剩下长久的遗憾。
以上是中国和欧洲古代城墙的比较,客观来说中国的城墙因为中国古代相对先进的组织形式和夯土制作的相对优势在体量上占据优势,但总的来说这一切都是基于文明所处的地域因地制宜的结果,和武器的发展一样,是因为地缘生态的需求所推动的,在对比这些要素时,切忌文明斗兽棋式的较量,那只会显得很幼稚。
本文参考了美国学者欧阳泰的著作《从丹药到枪炮》,里面详细对比分析了中西方火器发展和中西方城防发展的历史,总体展现出中国火器发展从领先到停滞,从停滞到中兴,从中兴到沉沦的过程,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