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崇祯元年的局面真的很差吗? 第1页

     

user avatar   cai-si-rui-56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说结论:一片大好,不是小好是大好。

当然这个大好不是跟秦皇汉武比,而是跟汉献帝、君士坦丁十一世甚至金哀宗这些人比,在亡国之君里,崇祯绝对是究极天胡开局了。

外无开挂强敌,内无权倾朝野的大臣,整个帝国都还在手里,军队也仍然忠于皇帝,内帑还有钱,江南还很富饶,沿海依旧在进行海贸,海主们对大明也依然敬畏有加,佛郎机人愿意跟天朝合作,各地的军队也愿意勤王,皇帝手中还有锦衣卫这样一支与文官集团斗争的决定性的力量,宁锦之战后金未有寸功,朝鲜和东江镇依然在侧面牵制后金,闯王没有造反,蒙古各部虽然被打的很惨,但依然还有不少心向大明或者观望骑墙的部落。

但是大明还是亡了,大送哪怕再烂,南宋还是坚持了一百多年,带明的崩溃速度实在的过于离谱,这是谁的锅呢?

想想后金吧,老奴死后留下的烂摊子,内有虎视眈眈的各大军头,包括老奴的亲儿子,外有蒙古,朝鲜,东江镇和带明天兵,树林里还有野人女真的残部。自己在辽东苦寒之地,小冰河期要受灾也是后金受灾最重,老奴最后几年,缺粮到了物价飞涨,人相食的地步。但是皇太极扭转乾坤,短短十几年东征西讨,南征北战,直接把守高地的局打成碾压局了,要换成崇祯,怕是直接自爆了吧。

我们经常看小说中穿越者到了明朝,造肥皂,造玻璃,生产白糖,水泥,炼钢,造拿破仑炮,造燧发枪,改革军制,搞排队枪毙,掷弹兵,胸甲骑兵等等。但假设一个纯文科穿越者,不懂任何技术,难道会比崇祯干的差吗?

不可能的。起码穿越者会用对人,知道应该信任哪些人,不信哪些人,也搞钱,打击晋商,想办法征税,想办法杀藩王的猪,想办法从海贸里薅羊毛等等,就算真的事不可为也会退守南京。哪怕不做任何改进生产力的发明,不改革任何军制和吏治,不做任何军事上的预言的指挥,单单用对人,用人不疑,想办法搞钱,这些就足够帮大明续命到他去世了。

崇祯元年的局面,给一个中等偏上的皇帝,都很难亡国,可惜崇祯从小是按王爷培养的,对政治和经济理解太浅,用人疑心重重,朝令夕改又不愿帮下属背锅,实在只能算中等偏下。


user avatar   ma-you-46-6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差个屁,没崇祯连续十几年如一日的逆向淘汰人才,明朝还能多挺几年。

袁崇焕千里勤王被凌迟处死。你看看后来的勤王军,跟在关内旅游团屁股后面“收复失地”,还被群嘲"诸官免送“。

卢象升去打关内旅游团,崇祯的爱妃杨嗣昌,不断的给卢象升断粮、分兵、断粮、分兵、断粮、分兵……终于把卢象升坑死了。

洪承畴带着全国的精锐去解救锦州,崇祯不停的催促进军、催促进军、催促进军,又把洪承畴坑的投降了。

陈新甲替老板议和,事情败露直接给老板弄死了。老板表示我不背黑锅。

孙传庭带着全国最后一支精锐野战部队,崇祯又来一遍,催促进军、催促进军、催促进军,又把孙传庭坑死了。

这些人可能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但都是真心实意为他老朱家卖命的,有一个讨着好吗?最搞笑的是卢象升战死,崇祯以为他逃了,过了八十天卢象升的尸体才得以收殓。卢象升的妻子、弟弟请恤,都不允许。直到爱妃杨嗣昌自杀后,朝廷才给卢象升正名。洪承畴投降了,崇祯以为他死了,哭的死去活来,动了真感情。孙传庭战死了,崇祯又以为他跑了,直到乾隆41年才给孙传庭谥号忠靖,中间隔了133年。

再看看崇祯手心爱将左良玉,拥兵自重,纵兵劫掠,一路火箭上升直至封侯,手背爱将吴三桂他爹吴襄,临阵脱逃、临阵脱逃,回头使点银子屁事没有继续升官发财。

以上内容重复十八年,是个智商正常的人都不会给老朱家卖命了吧?在多尔衮宣布剃发令之前,大清可是一路凯歌几乎兵不血刃从北京打到南京的,著名统帅史可法,守扬州守了半天就破城了。史可法的军事能力,和上面几位比就是萤火虫和皓月……到了弘光,有能力的早被崇祯坑死了。

崇祯朝总结一下——越是为老朱家呕心沥血的,下场越惨,越是为自己努力拼搏的,越活越滋润。这不亡国有鬼了。


user avatar   xi-nan-da-hu-y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非常差,毕竟经历过神宗和熹宗的折腾,大明没亡国都只能说是老朱保佑了,你还指望这江山交给崇祯的时候底子能有多好?别做梦了。

很多人认为崇祯底子好,给的理由都是崇祯大权在握,无论是文官中的首辅还是武官中的都督,基本上是想弄谁就弄谁,想杀谁都杀谁。这么说,没错,因为崇祯短短的十七年,用宰相五十人[1],诛总督七人[2],巡抚十一人[3]。但是你不能因为崇祯杀人多就认为他局面好,明朝末年的确没有出现汉末的外戚权势熏天、唐末的藩镇割据、宋末的沛然莫能与之的强敌压境,但是看一个朝代是否将要灭亡,看得不是这些表象,而是更深层次的经济层面的存在。无论你对文武百官的掌控力有多强、外戚多么听话、宦官多么顺从,没钱,一切都白搭。

崇祯一上台,穷到什么地步?

堂堂辽东巡抚毕自肃因为欠饷,被哗变的士兵逼辱,而死。靠袁崇焕才从崇祯那里要到点钱,但是,一转眼,钱又不够了:

关内外向缺八九两月饷,昨取发帑及户部新解,仅可补完八月,而九月尚缺。从此陆续解去,不过补完九月。目今十月矣,转盼又是十一月,则关宁终欠两月之饷,是户部终日解银,关宁终日缺饷也。[4]

为啥“治隆唐宋,远迈汉唐”(微笑脸)会穷到这么窘迫的地步?因为欠饷而幽愤至死的辽东巡抚毕自肃的兄弟、明末第一大经济师、大明户部尚书毕自严算了这么一笔账:

诸边年例,自辽饷外,为银三百二十七万八千有奇。今蓟、密诸镇节省三十三万,尚应二百九十四万八千。统计京边岁入之数,田赋百六十九万二千,盐课百一十万三千,关税十六万一千,杂税十万三千,事例约二十万,凡三百二十六万五千有奇。而逋负相沿,所入不满二百万,即尽充边饷,尚无赢余。乃京支杂项八十四万,辽东提塘三十余万,蓟、辽抚赏十四万,辽东旧饷改新饷二十万,出浮于入,已一百十三万六千。况内供召买,宣、大抚赏,及一切不时之需,又有出常额外者。[5]

简而言之,田赋、盐课、关税、杂税等等大头税种的实收总额加起来都不够边军用的,更别说还有京营这种干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的存在,再加上一些杂七杂八的费用,基本上大明有限责任公司过一年、亏一年,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但穷成这样的大明朝是崇祯的锅吗?显然不是,因为从万历末年开始,大明朝就已经穷得揭不开锅了:

今日见钱,户部无有,工部无有,太仆寺无有,各处直省地方无有。自有辽事以来,户部一议挪借,而挪借尽矣,一议加派,而加派尽矣,一议搜括,而搜括尽矣。有法不寻,有路不寻,则是户部之罪也。至于法已尽,路已寻,再无银两,则是户部无可奈何,千辛万苦,臣等只得相率恳请皇上将内帑多年蓄积银两,即日发出亿万,存贮太仓(国库),听户部差官星夜赞赴辽东,急救辽阳,如辽阳已失,急救广宁,广宁已失,急救山海关等处。除此见着急着,再无别法。[6]

这封奏疏真的是字字是血泪。

当时杨嗣昌(字文弱,左侯一生之敌)上这封奏章的时候,为万历四十七年(1619)。可见,万历末期基本上除了内府以外,各个库里面都能跑老鼠了。

按理说,张居正在万历前十年给大明朝打下了这么好一个底子:

十年来海内肃清。用李成梁、戚继光,委以北边,壤地千里,荒外警南。蛮累世负固者,次第遣将削平之。力筹富国,太仓粟可支十年,冏寺积金,至四百余万。[7]

为啥忽忽悠悠就穷了呢?三大征加两宫之灾,再摊上万历这么一个万事不操心、我死之后哪怕洪水滔天的货色,这一套组合拳下来,谁都受不了:

至二十年,宁夏用兵,费帑金二百余万。其冬,朝鲜用兵,首尾八年,费帑金七百余万。二十七年,播州用兵,又费帑金二三百万。三大征踵接,国用大匮。而二十四年,乾清、坤宁两宫灾。二十五年,皇极、建极、中极三殿灾。营建乏资,计臣束手,矿税由此大兴矣。[8]

连隆庆年间积累上千万的太仆寺马价银,在万历年间也被搜刮殆尽,真心是崽卖爷田不心疼:

太仆寺马价,隆庆年间,积一千余万。万历年间,即次兵饷,借去九百五十三万。又大礼大婚,光禄寺借去三十八万,而零星宴赏之借不与焉。至四十二年,老库仅存八万两,每年岁入九十八万余两,随收随放,支各边年例之用尚不足,且有边功不时之赏。其空虚乃尔,真可寒心。[9] 在嘉隆间旧库积至一千余万,盛矣。迨万历十八年西征哱借一百六十万,东征倭借五百六十余万,二十七年为边饷借五十萬,又为征播借三十三万,三十一年又为边饷动老库二十一万,马价三十万,三十二年又以年例借三十万余,先是二十九年以边饷不给頓借百万,前后所借在计部者已九百八十三万矣。而二十九年工部以大婚大礼借三十五万,三十一年光禄寺以年例借二万又借三十七万,今老库见存者二十七万耳[10]

惨成这样,真的是见者伤心、闻者落泪,由检由检,是不得不简啊!

当然,我也没有洗白崇祯的兴趣,黑的就是黑的,怎么都洗不白的。我只是认为,你说崇祯的一波波神操作加速了大明王朝的灭亡,我同意;但是你说崇祯让大明王朝灭亡,我不同意。

PS:对历史感兴趣者,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寒泉书斋”,让我们一起成长!

参考

  1. ^ 《明史讲义》,孟森
  2. ^ 《明史·郑崇俭传》
  3. ^ 《明史·颜继祖传》
  4. ^ 《崇祯长编·卷15》,崇祯元年十一月
  5. ^ 《明史·毕自严传》
  6. ^ 《杨文弱集·卷二《请帑稿》》
  7. ^ 《明史纪事本末·卷六十一》
  8. ^ 《明史·陈增传》
  9. ^ 《湧幢小品》,朱国祯
  10. ^ 《明神宗实录》三十五年八月癸酉条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局面非常差。朱由检已经当上皇帝了,局面还能好到哪去?


user avatar   BizarreAdventur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毛主席点评24史的时候,在崇祯旁边写了一句话

叫问题扎了堆,就不好办了

其实崇祯面对的问题,明面上都好解决,但是内在很难,都是按下葫芦起了瓢


比如你是穿越的,你知道皇太极要从某个关卡进来,你下旨要防守,然后内阁直接给你退了回来,你没办法,想办法说服了内阁,结果六部给事中又给你退了回来

最后你只能下中旨,拨了十万两白银,让这个关卡维修一下,招募训练一下士兵

然后守军拿着到手的5000两白银,大家分了一下,

接着拿着你的圣旨去当地收钱,哦,不,叫“捐”

他们是肯定不敢去世家大族收钱的,只能找小门小户,

最后守军拿着五十两搬了几块石头,就算是修了城墙

然后当地小门小户活不下去了,皇太极拿几个大馒头就让他们倒戈了·······

结果比历史上更快的,皇太极打下了这个关卡


大家知道萧规曹随,不是曹不想干活,而是曹知道不管他下的任何命令,都会被下边歪曲,然后为自己某利益,所以很多人过来献计献策,曹都是好吃好喝供奉着,就是不干。因为在官吏还没理顺之前,你什么命令都是白瞎的。

其实穿越小说开的最大的挂就是人才挂,猪脚的手下全都忠心耿耿,把猪脚的命令都不折不扣的落实那种······

明宪宗面对的问题比崇祯还严重

但是宪宗时候,大臣们还没有退休后能修占地五十亩甚至上百亩园林的财力········

后来么,中国四大园林,除了清朝两个皇家园林,剩下都是明朝后期退休干部修的

广东四大园林之一,也是崇祯时候一个“清廉”的崇祯都送银子让他回家的大臣修的····



大家经常说的,崇祯要是啥都不干,自己在后宫里待着天天睡妃子,明朝都不至于亡这么快。


但是,这样的结果是肯定死

你折腾一下,还是要么死要么可能活的


崇祯折腾的结果是死了

不知道怎么才能折腾活


从崇祯当年殿试出的考题来看,崇祯也知道问题

但是无解啊

崇祯当时出的题目:“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所与共治天下者,士大夫也。 今士习不端,欲速见小。 兹欲正士习以复道,何术而可?东虏本我属夷,地窄人寡,一旦称兵犯顺而三韩不守,其故何欤?目今三协关宁,以及登津等处,各宿重兵以防虏也。 奴不灭,兵不可撤,饷不可减。 今欲灭敌恢疆,何策而效? 且流寇久蔓,钱粮阙额,言者不体国计,每欲蠲减。 民为邦本,朝廷岂不知之,岂不恤之? 但欲恤民,又欲赡军,何道可能两济? 即屯田盐法,诚生财之原,屡经条议申饬,不见实效,其故何欤? 至于漕粮为三军续命,马匹为战阵急需,折截挂欠,遂失原额,何道可复? 今虽东虏猖獗,河套有可复之机,边外尽可作之事。 但难于东虏窥伺,胡野匮乏。近降夷继至,作何安插? 插套连合,作何问破? 流贼渐逸郧广,海寇时扰浙闽,剿灭不速,民难未已,兼之水旱频仍,省直多故,作何挽回消弭? 又唐、宋曾以武臣为中书令、枢密使、文武似不甚分。 我太祖高皇帝曾以直厅为布政,典史为佥都,今奈何牢不可破? 尔多士留心世务久矣,其逐款对答毋讳。 朕将亲览焉。”


翻译一下:


1、跟朕共治天下的是士大夫,但如今士大夫品行不端,朕想让士大夫们恢复古道,有何办法?

2、女真人的地盘地窄人寡,一旦去攻打朝鲜,三韩不守,这是为什么?

3、如今三协和天津、登莱之处朝廷都有重兵把守,导致朝廷军费激增,有何办法消灭后金,恢复疆土?

4、现今流寇蔓延,朝廷缺钱缺饷,一些人不奉公体国,一味让朝廷减免钱粮,朝廷难道不知道抚恤百姓的道理吗?有什么办法既能抚恤百姓,又能充实军费?

5、屯田是解决军费的办法,为何总是不见实际效果?漕粮和马匹都是军队所紧缺物资,为何总是被拖欠?有什么办法杜绝此类问题?

6、如今有没有办法收复河套?对于归降的蒙古人如何安排?蒙古插汉部和河套部联合起来了,有什么办法将他们分开?

7、流寇势大,海盗也时常骚扰,加上水灾、旱灾频发,有什么方法应对之?

8、唐、宋之时文武分的不是那么细致,本朝太祖对人才的任用也颇为灵活,有什么办法提升武将的地位?


user avatar   qi-ming-zi-16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真的很差,基本上无解

现在很多人只关注了 西北的匪乱 和 东北的 鞑乱

但实际上这只是冰山一角,如果只有这两个地方叛乱的话,不至于压垮大明。

当时明朝不止是 西北 和 东北乱了

西南的“奢安之乱”,前后持续了17年,比李自成反的时间都长,其规模不比 西北匪乱小,祸及 四川、重庆、贵州,这三个地方一直到清朝时候还没恢复元气,基本上收不上来税。

云南的 “沙普之乱”,前后持续了36年,这个持续时间更久,从崇祯四年开始反,一直持续到顺治年间,明朝都灭了,这个地方还没平定,吴三桂被封到云南之后才搞定的。

山东、江苏、浙江、福建也一度发生旱灾而产生民乱,当然,没有做大,很快被平定了,但对经济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整个东南受 倭寇的影响,虽然郑芝龙被 诏安了,但 根本不听朝廷的,别说是听 宣了,连调令都不听。还有人说 让郑芝龙的 船队干嘛干嘛的,人家压根就不鸟你,几千艘船在手,三万多水兵,台湾和吕宋都有他的地盘,他之所以接受诏安,就是因为招了安之后的,赚钱更方便了,你想从人家手里分一杯羹,也要看人家愿意不,最关键的是,人家不愿意,你也奈何不了人家。

崇祯朝,两京十三省中,唯二太平的两个省份是两广,广东和广西,为啥这两个省份太平,感兴趣你可以搜一下“藤峡盗乱”,是因为这两个省在崇祯继位之前已经反过了,100年间,反了三次,杀的是人头滚滚,朝廷对这两个省也不敢太过苛刻,没准啥时候就又反了。广西狼兵不是闹着玩的,没准啥时候就把枪口对准朝廷了。

如果我们把时间点再往前挪一挪,你就会另有发现!

比如说万历三大征?是不是很猛,都打赢了!但,真正了解政治的人应该明白,如果力量足够强的话,很多东西是可以在战场之外解决的,一旦诉诸于战争,那么就说明你已经走向衰落了,让别人觉得有机可趁!!比如中东又开始乱了,说明了啥?老大控不住场子了呗。

三大征始于哱拜之乱,也叫宁夏之役,了解历史的人应该知道,宁夏这个地方是防御鞑靼的重点地区,其重要程度远超其他地区的,因为明朝两百多年威胁最大的就是鞑靼,蒙古各部也只有鞑靼铁了心的跟明朝对刚,一刚就是两百多年。但是这个地方的人造反了!虽然被平定了,但已经说明问题了,明朝出了很严重的问题,在最不应该造反的地方,竟然有人造反了。之后是播州之役,遵义的土司杨家,杨家的历史比朱家的历史还要早500多年,人家当土皇帝已经当了700多年了,从唐朝开始,中间都换了几个朝代了,这个地方一直是杨家当老大,700多年来也没造过反,不管是谁做皇帝都是爷,但是在万历时期,杨家突然就反了,仔细想想肯定不是脑子抽风,一定发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呢?估摸着跟努尔哈赤、奢崇明发现的东西一样。机会来了,搏一搏单车变摩托。当然,日本也不甘寂寞,抱着个洗澡盆子划过了朝鲜海峡。宁夏之役赢了,把敌人灭了,播州之役赢了,把敌人灭了。朝鲜之役赢了,但没把对手灭掉,只是打退了,这就说明问题了,啥问题?

你真的不行了,日本蹦踏的那么厉害,你竟然没把他给灭掉,只是把它打退了,只是打退了、、、、,所以接下来,奢崇明反了,安邦彦反了,日本人接着闹腾,万历三十年入侵台湾,万历三十一年西班牙在马尼拉屠华,万历三十二年荷兰入侵澎湖列岛,万历三十七年西班牙二次屠华,同时林丹汗公然称成吉思汗试图一统蒙古,并开始持续进攻明朝边境,这一年努尔哈赤反了,万历四十五年日本再次入侵台湾~~~~~~

所以,有些史学家说,明亡于万历是没有问题的,正是万历当政时期,局势才持续恶化,以至于不可逆转。

如果天启时期能够及时扭转的话,还有机会,到了崇祯上位的时候,已经彻底没辙了。

军事、经济、官僚全废,全国大规模造反起义,还咋搞?

经济方面就更不用说了,很多回答说杀富济贫的,给的方案就是抄家,但凡是回答抄家的,你这辈子能干上村长不被人轰下来算我输。古代人杀富济贫怎么玩的,逼捐,就是逼着地主捐钱最典型的就是清朝,平定太平天国起义的湘军在江西、安徽逼捐,大头兵拿着刀到你家里去,很客气的告诉你:捐钱是自愿的。清朝可以干是因为清朝当权的是八旗子弟,让八旗子弟投票表决让汉人捐钱剿匪,肯定都同意啊,反正捐的钱也不是他的。但崇祯朝不行,让你投票表决你家捐一半家产用来剿匪你同意吗?你们想到的崇祯并不是没想过,甚至也尝试做了,但干不了。你之所以是皇帝,是因为地主乡绅认你是皇帝,因为你能保证他们的利益,如果你现在要搞他们,他们会用实际行动告诉你,换皇帝 比 逼他们捐款 简单太多崇祯也想逼捐的,但发现没人愿意干这事,尝试了几次都以失败告终。毕竟,像曾国藩这样的人不多(这样的人,现在被鼓吹为圣人,我只能说一句真TM牛逼),李自成为啥占领了西安之后,短短三个月时间就把崇祯给灭了,原因就是崇祯开始让北京的大户捐钱了,因为大家都看出来了,崇祯是真没辙了,下一步肯定是拿他们开刀,那就开城门迎闯王吧,谁做皇帝不是做。结果李自成来了之后,还是逼捐,那就把李自成也一块送走,迎来了满清朝廷。

整顿兵防,崇祯皇帝掌权之后就开始做了,整顿京师大营,但基本上没什么卵用,没钱,没粮,没法整,天启皇帝只顾着玩木头了,一个靠谱的大臣都没给崇祯留下,16岁的孩子登基之后,发现屋顶上全是窟窿,朝堂之上除了贪官就是清流。前线还欠着半年饷银呢,人家没有造反就不错了,你敢砸人家饭碗,人家就敢打开城门迎清兵,皇太极崇祯二年入关的时候,一路畅通无阻,所到之处,基本上城门大开,开城门的就是那些被裁掉的兵!别把自己太当回事,有饭吃,你是皇帝,没饭吃,你屁都不是。还有人意淫,说袁崇焕不被抓就能在皇太极第一次入关的时候大败皇太极,可能还没睡醒,你但凡多看一点历史书也不会有此判断,当时的情况,明军基本上连饭都吃不饱,面对清兵可以说望风而逃或者望风而降,即便是装备精良的袁崇焕的部队也是在北京城下实在没办法了才硬着头皮跟皇太极对打,因为袁崇焕很清楚,根本打不过。实在没招,干脆自己练兵,勒紧裤腰带弄出来几十万两银子打算练新兵,派人去福建请洋鬼子帮忙,结果洋鬼子刚走到江苏地界被江苏的乡绅给撵走了,拿着圣旨都不好使,不让过就不让过,管你有没有圣旨,玉皇大帝说的话都不好使,何况只是个皇帝。后来练了三万新兵,发现也是废物点心,整个基层都废了,不管干啥都废,啥也干不成。

很多人说抄宗室的家,藩王三十多个,郡王九百多个,抄家充公,解决财政困难,我表示呵呵了,暂且不说难度哈,即便真抄了,也是杯水车薪,你们真以为藩王各个富可敌国?李自成进入北京之前,河南,湖北、山西和陕西四个省全都被他给占了,而且是在两年的时间内,别说这四个省的藩王、郡王了,就连大户都被抄家了,结果呢?到了北京城,还是没钱,只能在北京继续抄大户。相比于一个帝国而言,即便是再有钱的大户,财产也是杯水车薪,抄大户绝不是一个正常的君主应该干的。而且其造成的影响是很严重的,首先你连你的亲戚都不放过,说明你这个人薄情寡义,谁还敢跟你混?此外,你只要抄一两个宗室的家,剩下的估摸着就打开城池迎闯王了,藩王造反,白送农民起义军一个口号!即便不迎闯王,如果打开粮仓,招纳难民,直接来个清君侧,你们说会不会再出一个朱棣?换个角度想,如果你是当时的某个明朝王爷,现在你知道崇祯皇帝要抄王爷的家了,你会怎么做?会不会鼓着掌,欢迎欢迎,热烈欢迎,欢迎钦差来我家抄家~~~~。再说了,即便抄家了,你们觉得抄来的钱有多少能到朝廷里,你们百度一下,魏忠贤被抄家,一共抄出来多少银子?十分之一能到朝廷的口袋就算不错的了。

很多穿越网文最大的问题就是 高估了皇帝的权利,当一个朝代处于乱世的时候,皇帝的权威是极度下滑的,崇祯刚即位的时候,就已经面临这样的问题,如果他的命令对别人有利,别人才会听他的,如果是不利的,好多人都阳奉阴违,对命令大打折扣,甚至干脆不听!

袁崇焕砍了毛文龙请示过崇祯吗?没有,直接砍了,崇祯咋办?只能说,砍就砍了吧,还能咋办?让袁崇焕把毛文龙的头再给接上去?袁崇焕被抓,祖大寿二话不说带着兵走人,祖大寿请示过崇祯?劳资想走就走,你算老几,劳资认你你是皇帝,劳资不认,你屁都不是。崇祯不还是求着袁崇焕写了封信才召回了祖大寿。

崇祯皇帝上位的时候,明朝基本上处于失控的边缘,文官阳奉阴违,武将打得过比划两下,打不过扭头就跑。东南清流恣意诽谤朝廷,钱谦益招了一大帮人对朝廷指手画脚,这干的不行,那干的不行,谁谁谁是阉党,谁谁谁是汉奸,敢这么干,在任何一个朝代不砍他人头也要流放三千里,但朝廷拿他一点辙都没有。

张家口晋商八大家无视朝廷禁令,暗自与皇太极通商,朝廷咋办?不办,为啥,办不了。你抄了这八大家,又出来八大家,你能抄的完吗?只要利润超过100%,就有人敢铤而走险。毒贩子为啥屡禁不止,你要是能把毒贩子给抓完了,我就相信你能遏制住私下里跟皇太极通商的商人,而且还是在今天这种太平盛世的情况下。长城各个关口四处漏风,你堵得住吃不饱饭的人走私吗?造反和走私你先灭哪个?

就像当年李鸿章所说的一句话,这就是一个破房子,他所做的不过是糊裱匠的活,崇祯做的也是这个,拆了东墙补西墙。

崇祯这个皇帝,已经做得很好了,你所熟知的一些能臣 干吏,崇祯都用了,要知道他哥哥临死的时候毛都没给他留下,一个17岁的孩子刚登记就提拔了一大批能臣干吏,你17岁在干啥呢?袁崇焕,孙承宗,卢象升,孙传庭,杨嗣昌,陈奇瑜,曹文诏,何可纲,满桂,赵率教,毛文龙,祖大寿,洪承畴,满 桂,秦良玉,徐光启,侯恂、、、、、、

没有重用,而名气很大的,事实证明,也确实很烂,如钱谦益、史可法之流。

有些人会说,虽然用了能臣,但不长远,动不动就撤职、砍头。

如果你要认真读一下明史,就会发现,其实撤职也好,砍头也好,都不是心血来潮,而都有很深层次的原因。

比如大家津津热道的袁崇焕,他死的冤不冤?如果你觉得他死的冤的话,那是因为你根本不知道他是为啥处死的,如果你觉得他不怨的话,那是因为你根本不清楚他立过哪些功劳!明朝很多大臣,并不能用一个怨或者不怨说得清楚的。

袁崇焕之所以被杀主要原因是因为 战略构想 跟朝廷发生了分歧,袁崇焕当时主和,希望跟皇太极和谈,趁谈和期间练兵富国,等强大了之后再去消灭皇太极。他的战略构想可以说是比较正确的,但是在当时而言不合适。为啥呢?因为崇祯皇帝刚刚即位,皇位还没坐稳,你现在就想搞和谈,皇帝的面子往哪搁?连赵构和秦桧都不敢这么干,而且朝堂之上都是鹰派,死战派,当时的朝堂氛围也不允许谈和,这不是对不对的问题,而是态度问题。打个不恰当的比喻,藏南地区,今天有一个人敢说放弃吗?平头老百姓敢说的话,肯定被喷死,军区司令敢说?你想一下后果!而且更为关键的是啥,是因为皇太极入关了,如果没入关,大家都当没看见你谈和的事,都可以装作不知道,反正大家都知道,确实暂时打不赢,连维持和平的状态,等把兵练好了在打,但问题是人家打过来了,那你这个主和派肯定要背锅的。袁崇焕就是因为这个死的,所以他死的时候,孙承宗都没有求情,你说咋求情?政治上的事情,是很复杂的,并不能简单的用对错来衡量!至于袁崇焕死的那么惨,主要是由于他的性格造成的,袁崇焕这个人自视甚高,性格比较孤傲,如果他的性格没那么刚硬的话,不至于死那么惨。前线总兵官说砍就被他砍了,事被他做绝了。

还有,卢象升,很多人说卢象升死得冤,其实,这个也不能用冤不冤来下结论,因为卢象升也是因为“”还是“”的问题死的。崇祯十年的时候,朝堂之上已经有一部分人意识到,必须要跟皇太极谈和了,因为如果不谈和没法搞。朝廷的兵力就那么多,如果派去西北剿匪,通州这一带就会防御空虚,皇太极就趁机而入直捣京师了,把剿匪的兵派到京师防御,西北的乱民就会趁机做大,双拳难敌四手,摁起葫芦起了瓢,唯一的办法就是先搞定一个,再搞定另一个。朝廷最开始尝试,先对西北的乱民招安,集中力量搞定皇太极,结果失败,皇太极没摆平,乱民又反了。所以才有了崇祯十年的尝试,先跟皇太极谈和,集中力量摆平乱民。但是呢,卢象升坚决反对,崇祯皇帝找卢象升谈过,结果不欢而散,卢象升态度很坚决,死战到底,绝不言和,搞的崇祯皇帝很没面子。后来崇祯皇帝让杨嗣昌跟卢象升聊聊,结果卢象升把杨嗣昌臭骂了一顿。没办法,所以崇祯皇帝授意下,杨嗣昌收了卢象升的兵权,本来卢象升节制天下援军的,后来改为刘宇亮。卢象升只剩下本部人马三个总兵一万多人,卢象升依旧铁杆抗清,朝廷索性又调走了一镇总兵,最后卢象升麾下只剩下杨国柱和虎大威两总兵五千多人马,朝廷想着5千多人你总该不会折腾了吧,结果没想到卢象升帅着这五千人马朝清兵发起了自杀式攻击。这个是谁也没想到的结局,卢象升一死,而且死的那么悲壮,和谈自然搞不下去了,所以一直到明朝灭亡,明朝始终陷于两线作战的困局。

洪承畴,全军覆没,有人说是崇祯催战导致的!崇祯为啥催战,因为不催不行了,再不催,李自成和张献忠就称帝了。洪承畴崇祯十三年出兵解祖大寿之围,全国最精锐的兵基本上全被他带去了,但是一直跟清兵处于僵持状态,洪可能觉得打不过清兵,另外,他手下的那些总兵也不敢打,所以一直对垒到崇祯十四年八月,才被崇祯催着出兵,但崇祯催的也不是很急,而是希望他持重的情况下主动出击。崇祯十四年发生了什么事?李自成打下了洛阳,杀了福王,围困开封,执杀明总督傅宗龙。张献忠大败左良玉,刘士杰、郭开力战死,并攻克襄阳,杀了襄王和贵阳王,明军经受了前所未有的大败。杨嗣昌也因兵败身死。再不派重兵围剿,河南和湖北就彻底丢了,而重兵全在洪承畴这边,所以才令洪承畴持重的情况下出击,刚开始打的还算可以,锤爆多尔衮,没办法了皇太极才带病出征,13岁以上60岁以下喘气的全出征,结果皇太极一拼命,明军扛不住了!洪承畴本来还想死战呢,因为清军这个时候也不好受,拼的就是最后一口气,谁能抗住谁胜,但是明朝那些总兵不想拼命,力主各自突围,结果十几万大军,一哄而散,洪承畴被抓!这场战争之所以败得那么惨,主要原因,武官已经不怎么受控制了,只想着自保。

崇祯十四年其实昭示了明朝的灭亡,也是从这一年开始,明朝的将领开始公然的不听调令,朝廷的权威荡然无存。

有些人说推广番薯、玉米种植,缓解灾情的。想法是好的,但未必能实现,为啥?如果能实现的话,为啥徐光启 没去做?徐光启是受到朝廷重用的,官拜内阁次辅,甚至自己尝试过种植番薯,而且也推广过,但收效甚微!后来就不了了之了。

很多东西想是一回事,做是另外一回事!如果靠想象就能做成事的话,那么任何一个人都是成功者。

至于说屯田养兵的,这不是啥新鲜事,孙传庭、卢象升、孙承宗都干了,虽有成效,但不足以解决明朝的困局。

还有说收商税的,明朝不是没收,但解决不了问题。官商勾结,贪腐成风,有人说惩治贪官,让谁去惩治?你去吗?你不还是要靠官员去惩治,但去惩治的官员有可能就是贪官,你让贪官去惩治贪官,你不是开玩笑嘛?当然,你说你找清官去惩治,这里面要涉及一个概率?什么概率?贪官有多少?

如果贪官少的话,可以整治,如果贪官超过了一个比例,那就整治不了了,为啥,你问问蒋介石和蒋经国,他们会告诉你答案!

你朝廷天天打仗,如果大规模惩治贪官,必然会造成一段时间的权利真空,这段时间可能收不上来税,可能会爆发动荡,但是朝廷需要的钱一刻都不能少,少的话,前线士兵就哗变了,你说你敢哗变,我就杀人,人家会用实际行动告诉你,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你不发工资,还杀人,爷不陪你玩了,打开大门迎清兵,实在不行迎闯王。

包括抄大户、逼捐的,崇祯尝试过,干不了,逼捐谁去逼?崇祯亲自轮着袖子带着人上门要银子?别人没人愿意干!

崇祯年表:

崇祯元年七月,浙江台风海啸,卷死数万人;
崇祯元年至二年,各地久旱,陕西流贼大起;
崇祯三年,各地久旱;
崇祯四年,大旱,朝廷求雨;冬,陕西暴雪;
崇祯五年六月,河南洪灾,河水决堤;
崇祯六年,山西大旱一年不雨;
崇祯七年,山西大旱,安徽洪灾;
崇祯九年,山西大饥荒,人相食;
崇祯十年,全国旱灾;河北、江苏、山西大旱;河南、山东蝗灾;
崇祯十一年:河北、江苏、河南、山东,大旱灾、大蝗灾;陕西山西旱灾;
崇祯十二年:河北、山东、河南、山西,旱灾、蝗灾;
崇祯十三年:各地久旱灾,朝廷求雨;河北、河南、江苏、山东、山西、陕西,旱灾、蝗灾,人相食;
崇祯十四年:朝廷久旱求雨;全国大鼠疫。北京疫病死二十万;大名府疫病死亡50%~60%;天津大疫;河南全省大疫,部分县人近乎死绝;山东大疫;安徽大疫;庐州府病死90%;
崇祯十六年:北京鼠疫大疫,日死万人,丁户尽绝,十室九空;死尸遍布北京城,而无人收尸,恍如鬼城。

就是说,明朝到了崇祯这,已经积重难返,他不是说只有一个问题,而是所有问题一齐来了,就好像一个重病患者,全身都是病,没法治,治这个病,加重了那个病,治那个病,加重了这个病,下一剂猛药,一块治,结果,卒。

——————————————

此处讲讲为啥没有朝代能超过300年。

古代,包括现在,生产力有限,不可能实现共同富裕,所以社会是有层级的,简单的可以分为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

任何一个王朝都是由皇帝和统治阶级构成一个利益群体,管理及治理被统治阶级。

王朝初建的时候,统治阶级是厮杀出来的,这里面任何一个人可以说都是天之骄子,功勋赫赫,被统治阶级即便心中有所不满,但也搞不过他们,毕竟他们是在战争中优胜劣汰中胜利的那一方。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王朝初建者都会死掉,他们的爵位 和 财富都会遗传给子孙后代,自然他们的子孙后代就成了统治阶级,但很明显,他们的子孙后代 可能部分有能力,但大部分就是普通人,才不配位,控制不住场子,为了维持统治,他们需要吸纳被统治阶级中的一部分精英份子进来,跟他们一起治理这个国家。但是随着时间越久,靠祖上 遗传下来的统治阶级人数就会越来越多,他们占据的财富 和 土地也越来越多,但是他们的能力却很差劲,完全靠的是现有体制或者制度的约束才维持了这么大量的财富。而在被统治阶级中会涌现出一批有能力的人,但他们在现有体制下没办法拥有更多的财富,自然心生不满,当社会发生变化,这部分心怀不满的人自然就涌现出来,打破原有的体制,建立新的统治阶级。而如果旧的统治阶级能够控制的了局面,那么王朝继续,如果控制不了,那就改朝换代。

——————————————

毛主席好像评过这段历史,连毛主席都没辙,估摸着没人有办法,意淫的除外!


user avatar   linkc-1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提名1919席卷美国的猩红之夏。

图示是一名被处以私刑的黑人,他的尸体正在歧视的火焰中毕剥作响。

迫害黑人似乎并不那么残暴,但是这是发生在黑人解放后将近六十年之后的全国性迫害热潮。其残暴不仅仅在于对黑人的残暴迫害,更是对民主,对法治,对平等,甚至对人理的残忍暴凌。所谓的政治精英与民主卫士,正是迫害的最大推手。

不知道美国有什么脸面去说民主与平等。

(给文章点赞时麻烦给这个回答也点个赞同吧,如果能点个关注就更好了。祝各位新春快乐。)

哦,还有美国人在瘟疫时期的鬼才操作

外加一个加拿大的

那些评论烦死了!之前因为评论还被知乎制裁了,现在评论区封闭!


user avatar   pa-ge-ni-ni-77-4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只emo不看书的典型,满清屠城不封刀的实际情况是按地位按破城功劳依次序分区域规定时间内入城屠掠,主要目的是抢夺财物和奸淫女人,至于杀不杀人可以自行决定。一般多尔衮或多铎等是一两个旗旗主带领旗兵配有一定的汉八旗或绿营协从军,蒙八旗也是一样。破城以后,一般是满八旗先占最富饶的区域,比如皇城东到朝阳门市坊就分给正黄旗,西直门市坊就分给镶黄旗,德胜门东直门之间就分给正白旗。剩下的穷地方分割清楚了就分给蒙八旗,汉八旗或绿营。部队太多,地位低功劳小的部队因为地方不够分就在城外等着,规定的某只部队劫掠时间到了,就换他们接替着抢,关于战利品的分配其实是作战前最重要的作战安排之一。

甚至在当时的作战动员下,你都能听到先破城门者可据朝阳门市坊之类的口号。正黄旗攻哪几个城门,正白旗攻哪几个城门,镶黄旗攻哪几个城门,蒙八旗攻哪几个城门,汉八旗攻哪几个城门。先破城门者据哪些市坊,都是预定作战方案。

部队入城,市民自然躲藏起来,金银早埋藏起来了,掘地找钱不容易,抓个大活人肯定容易,抓到白胖的男人就拷打要钱,一轮轮的让你把钱都找出来,一般会趁找钱的时候机会逃跑,跑掉了就再躲,跑不掉就被一刀剁了,你要是老实找到钱了,继续拷打问你还有没有,没有就继续拷打,直到你死,或者接上一个轮回。对年轻女性就是奸淫,老婆子就是伺候,洗衣做饭喂马,端茶倒水,不配合的就杀掉。当兵的兵头躺在窑卧里过几天神仙日子,当兵的也趁机奸淫掳掠。抓到的人拷掠奸淫完了,就去再抓一波再来一遍。

在这种情况下,不存在明朝降军不抢掠就能保全市民。古代官宦商贾地主多以不动产和贵金属为主,迁移不便,而且城破还在城中的市民几乎都是官宦商贾地主老财和他们的仆人丫鬟。贫民百姓孑然一身逃的早,不会待在战争区域的城市里,只有舍不得财产的这些人才愿意待在城中。所以说,明朝降军不抢不杀,自然便宜了后面的满八旗兵,蒙八旗兵。

简单总结穷人和女性就伺候当兵的,伺候舒服了,杀不杀看心情,被认定为富人了抓住了基本上会拷打至死。少部分躲的找不到,少部分可以躲逃几轮活下来。

在注定被劫掠的情况下,不应该问明朝降军为什么不放过他们,就算明朝降军放过他们那只是便宜之后进驻的满军蒙军。而要问既然注定被劫掠为什么不把钱财全部都献给明朝降军算了。

但他们要是有这种见识,这些欠饷缺粮的明朝降军根本轮不到投降满清。当然江南大城被屠的这些富户也不是最可恨的,最可恨的是投降满清的江南大儒(肥大户)。当然之后满清彻底实行的农业税收,摊丁入亩,官绅一体化纳粮,文字狱,让这些习惯抗粮抗税的明朝既得利益者全部吃瘪,也确立了满清三百年江山的稳固。


user avatar   di-ta-ye-qiu-f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人类的大脑实在太神奇了。

我出生以来,它24小时不间断工作,但却偏偏在考试的时候,大脑会猛的开始循环播放各类沙雕歌曲。

不会的题越多,想起的歌词越多。

题目越难,想起的歌词越沙雕。


user avatar   yingxiongdemengxi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识字率

明代:

明朝对社学的入学年龄规定:“民间幼童十五以下者。”即15岁以下的孩子都可参加,入学时也不需要考试,招生数额也没有限制,凡是愿意读书的,都可以来参加。

《明史·杨继宗传》中记载了这么一句话,即:“成化初,用王翱荐,擢嘉兴知府.......大兴社学,民间子弟八岁不就学者,罚其父兄。”

明代小说出版业繁荣,有大量的人购买这种休闲通俗读物。

传教士记载:利玛窦等合法传教士的著作,他们不约而同地记载道:他们惊讶地发现明国老百姓识字率很高(而那个时候他们使用二十多个拉丁字母的西班牙葡萄牙母国的识字率可能还不如用几千个汉字的大明),并且把识字率高的原因归功于两点:1.中国人特别注重文化教育2.中国各地方言差异大,要互相理解必须靠文字作为桥梁。

清当局:

第一,生员不得言事;

第二,不得立盟结社;

第三,不得刊刻文字。

第四,大兴文字狱

第五,篡改历史文献

第六,禁毁和篡改汉语著作

通过以上手段,经过两百年黑暗统治中国人识字率终于达到历史最低的 1% (清当局学部在1909年的统计,当时中国人的识字率不足1%)





     

相关话题

  为什么明朝初期不能像唐朝那样彻底打败北元呢?明朝也收复西北产马地,明初军队战斗力不弱啊? 
  为什么总有人觉得明朝很弱? 
  熊廷弼为何被杀? 
  为什么明朝皇陵都存的都比较好?相比清朝的皇陵却被大肆盗掘呢? 
  看看这位94岁的明朝老奶奶,你觉得像谁?? 
  明朝是唯一一个被农民起义推翻的封建王朝,这个说法是否正确? 
  明朝末年的白银究竟哪里去了? 
  李自成为何不在建政后首先攻打南方? 
  李自成的军队能否跟当时的清军硬拼? 
  论文治武功,清朝能「吊打」明朝吗? 

前一个讨论
明末抵御后金有哪些比较可行的方案?
下一个讨论
如果你有一瓶永远也喝不完的矿泉水(农夫山泉,500ml),你会怎么做?





© 2024-11-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