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清朝为何没有建立像明朝一样的厂卫制度? 第1页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八旗制度,组织化的制度对暗箱恐怖不是特别需要。国民党就需要中统和军统,我党就不需要,我党组织这么严密呢。

至于情报工作,那是哪朝哪代都有的。


user avatar   li-you-xi-3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更新:补充关于明代所谓文官政治的公开性的说明

因为不需要了。

那么明代为什么需要呢?

因为日益增强的君主独裁专制与公开透明的文官政府之间产生了矛盾。

明代的宫廷政治运作是跟着制度走的,皇帝的意见和群臣的意见都会通过传抄公示,继而成为公共话题。因此就容易引来官僚系统内部的斗争或对皇帝进行牵制。这种事情在明代屡见不鲜。

皇帝在这种官方体制内不容易贯彻自己的欲望时,就要绕开它另谋出路。厂卫系统作为皇帝意志的代表,可以直接对官僚系统进行干预。或控制官员,或绕开体制,这些行为都是皇帝独裁欲望的具体表现。

到了清代,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清代的专制由一个人变成了一群人,满洲作为一个组织是有别于文官系统的,它们本身都是皇帝直属的"家里人",其性质和宦官一样,而且更好用,因此作为皇帝控制官僚体系的手段,宦官便失去了地位。

另一个变化是「秘密政治」的出现。清代发明了奏折制度和军机处,使得过去公开的国家事务变成了彻底的密室政治。皇帝和重要官员之间的政治讨论是不公开的,只有结果定调之后再出文件,皇帝以此确立了自己对官僚群体的有效控制,更不需要厂卫用低级的流氓手段贯彻自己的意志,因此厂卫制度就彻底的消失了。

----------------------------------------------------------------------------------------------------------------------------

上文中的黑体字是对明代政治运作中锦衣卫产生的原因进行的概括,然而并没有进行充分的说明,故而在此做一下延伸,具体地谈谈到底什么是“公开透明的文官政府”,它体现在什么地方?

简单点说就是:公事公办,大家能看。

那在明代要办个事儿呢,要过的手续可是不少,我们就来看看中央的决策流程大概是怎么样的吧。

奏题---通政使司(审查/校对/分拣)---文书房(备份)---内阁(票拟)---皇帝(批红/留中)---六科(抄发/封驳/备份)---部署衙门(讨论/执行/覆命)

(以上是明代奏题流转的大致流程,并不完整)


由上可见一份文件要走过多少步骤才能完成一次决策。


在明代中书省被裁撤以后,尽管皇帝才拥有彻底的决策权,但朱元璋对政府的改造并不彻底,还没有把文官政府彻底变成皇帝的工具,因为有几项重要的政府机关和其职能仍然被保留下来了。


尽管文官政府尽管失去了决策权,但制度设计保障了他们的知情权与话事权。官员的奏章在进入通政使司的那一刻起,其内容就已经对政府公开了,再经过文书房和内阁,可以确保一项议题在到达皇帝之前并不是私密的。而在皇帝的命令下放之后,六科进一步地将信息传达到各级政府,并通过邸报将其在官场内公开。六科本身也担负着反驳和建议的权力,通过他们上疏的鼓动,会带动更多的官员进行奏章轰炸,继而引来全国范围内的讨论。


这种制度设计下,政治议题始终是对官员公开的,大家都知道什么事情在发生了,发生着。而官员知晓的前提是公事公办,如果绕开了政府流程,那么政治必然会成为秘密政治,也就成了清代的官场一般了。




  

相关话题

  如果没有清朝,中国现在的版图可能会是怎样?如果没有辛亥革命,中国现在的版图可能会是怎样? 
  明朝皇帝几十年不朝为什么可以正常运转? 
  清朝灭亡后,各地的革党有没有对旗人进行大规模报复? 
  李氏朝鲜始终视明朝为父母之国吗? 
  孙承宗和王在晋哪个战略更的当? 
  阿里巴巴内部的有哪些类似于「东厂」「西厂」这类代号?分别是什么意思? 
  请问大佬们一下,清朝相比于明朝在那些方面是有进步或者说是做的更好的?理性提问? 
  请问清朝各省的附郭县目前情况如何? 
  大明嘉靖年间,到底是世宗皇帝把严嵩父子,徐玠高拱这些人耍的团团转,还是文官集团把朱厚熜玩弄于鼓掌之中? 
  如何看待《大明王朝1566》在豆瓣上将近两万人评分,高达9.5分!?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资治通鉴-柏杨白话版》?
下一个讨论
中国古代有什么霸气的宣言?





© 2024-11-2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