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讲讲超说明书用药,分为三类:
超适应症用药;超剂量用药;超给药途径用药。
药物治疗中超说明书用药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在普通成人用药中占到7.5%~40%。
一些论文里面也提到了,在某些专科当中,超说明书用药非常常见,比如儿科、皮肤科。
[1]黄亮,申向黎,陈力,王丽,张伶俐.正确认识并有效规范超说明书用药行为[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9,29(11):949-951.
众所周知,由于我个人具备皮肤科医师和中医医师的双重属性,属于超说明书用药的常客。
超说明书用药,虽然具有创新属性,可以给个体带来惊喜和奇迹,但对患者群体而言疗效证据等级不高,不确定性大;
对医生而言,这是一个弄不好就可能毁掉医疗生涯的高风险行为。
所以说,虽然我日常天天在超说明书用药,但是内心一直在打鼓。
自己天天为了疗效在动脑筋,但真的值得吗?
我们知道,大多数都是普通的人,善良的人,
世界的进步往往是少数天才牵头的;
而道德的沦丧,也是由少数坏蛋引领的。
很不幸,医学界的趋于保守,往往是由坏蛋们推动的。
而当个坏蛋,比当个天才容易得多。
可是话又说回来,医务人员群体里本身也有很多坏蛋。
比如一个著名的例子。
老军医治淋病梅毒,那是一招鲜吃遍天。
怎么个一招鲜?
无非是把青霉素、头孢曲松、红霉素、地塞米松撕掉标签,混在一起,就是个“老军医万能神药”。
一支可以卖1000块。
坏吧。
虽然目前的药事管理很死板,但能管住这帮坏蛋,我觉得意义也很大。
好,那么我们看看,法律规定下的医务人员正常义务有哪些呢?
①《执业医师法》第25条规定,医师应当使用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使用的药品、消毒药剂和医疗器械。除正当诊断治疗外,不得使用麻醉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精神药品和放射性药品。
②《处方管理办法》第14条规定,医师应当根据医疗、预防、保健需要,按照诊疗规范、药品说明书中的药品适应症、药理作用、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开具处方。
③《药品管理法》第27条规定,医疗机构的药剂人员调配处方,必须经过核对,对处方所列药品不得擅自更改或者代用。对有配伍禁忌或者超剂量的处方,应当拒绝调配;必要时,经处方医师更新或者重新签字,方可调配。
这就是涉及到了临床上的“双签名”制度,医师如果有必要超说明书用药,在履行告知义务,并签订知情同意书后,可通过双签名来揽责,以实施他的方案。
④《处方管理办法》第35条规定,药师应当对处方用药适宜性进行审核,审核内容包括:⑴规定必须作皮试的药品,处方医师是否注明过敏试验及结果的判定;⑵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的相符性;⑶剂量、用法的正确性;⑷选用剂型与给药途径的合理性;⑸是否有重复给药现象;⑹是否有潜在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⑺其他用药不适宜情况。
以前某医院曾经出过一档事,一个孕妇想要打掉宫外孕,需要使用甲氨蝶呤。可是开处方的医生看错了单位,把剂量直接加了1000倍。核对的护士也没有仔细复核,通过了。药剂科打电话询问,才发现问题。
所以处方审核有2个关口:门诊是药剂科;住院是护士和药剂科。药剂科作为类似“出纳”角色,责任其实也不小。
⑤《处方管理办法》第36条规定,药师经处方审核后,认为存在用药不适宜时,应当告知处方药师,请其确认或者重新开具处方。药师发现严重不合理用药或者用药错误,应当拒绝调剂,及时告知处方医师,并应当记录,按照有关规定报告。
⑥《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第18条规定,医疗机构应当遵循有关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临床路径、临床诊疗指南和药品说明书等合理使用药物;对处方、用药医嘱的适宜性进行审核。
这里就给了药剂科打回医生处方的权力。毕竟,发生医疗事故了,承担责任的是医院而不是个人,医院不是医生一个人的医院。
适当分权是必然的。
不过有时候还是会出事,比如药剂科员工祸从口出,看到自己不熟悉的用药,在患者面前讲医生坏话啥的。
或者跟某些关系不好,在审方流程上故意欺软怕硬,害得人家被扣钱啥的。
药剂科再傻逼,最多嘴上骂骂他们,制度还是要尊重的。
毕竟,制度起到的除了制约作用,还有一些保护作用。
早就听说广东省正在编写《超说明书用药目录》,先驱者们,辛苦了!
不过看表格,药物的新适应症,往往都是风湿科、血液科、肿瘤科的用药居多。
对我们皮肤科有意义的用药,就一个:
没了。
希望大佬们能照顾一下皮肤科用药,
毕竟儿科、皮肤科的超说明书用药是无可奈何的,
比如他克莫司软膏、卡泊三醇治白癜风;
比如螺内酯治疗湿疹渗出、女性型脱发;
比如孟鲁斯特钠治疗慢性荨麻疹、湿疮;
比如左西替利嗪治疗AGA;
等等。
还有个肉毒素,现在批准了减轻皱纹(动态纹),不过肌肉肥大、多汗症、疤痕好像还是没提,比如打天鹅颈,瘦小腿,下颌缘提升、腋臭、手汗、术后创缘解痉之类。
这些也都是指南上的推荐。
而且很多疾病,比如狼疮、behcet‘s、淋巴瘤、结核,很多时候皮肤科医生是第一发现者,在疾病的“三级预防”里面,皮肤科在早期发现方面还是很有地位的。
(其实这些纯为西医皮肤科同行发声。我自己?中医中药的疗效很香的,指南方案都是只给那些初诊患者体验体验,最后早晚有人回来寻求中医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