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擦边球行为。美国人打擦边球功夫并不差。美国的学术界、商业界等本来就是高度政治化的。
南大洋长期以来一直被科学家所承认,但由于国际上从未达成一致,我们从未正式承认过它。不过这个特定区域的海水够独特,有它自己的独立生态,因此我们决定将其独立出来,与原先四大洋地位相等,成为世界五大洋之一。
把”南大洋“换成”台湾“,重新念一遍,就是他实际想说的内容。你以为他真的是关心这个几十年都没变过的”南大洋“吗?
去过十几次南大洋的来回答一下,先来介绍一下南大洋的背景知识:
毫不夸张地说,在去南极的船上,每天我们都能听到很多很多遍Southern Ocean。整个南极行程中肯定会有一个专门的讲座讲南极辐合带(Antarctic Convergence)和南大洋(Southern Ocean)。
简单地说就是南极周边有个超强的环南极洋流(Antarctic Circumpolar Current, ACC),有多强呢,环南极洋流的水量是1.3亿立方米每秒。可能大家对这个水量还是没什么概念,我搜索得知三峡大坝的最大泄水量是10万立方米每秒,也就是说相当于1300个最大排水的三峡大坝~
这个环南极洋流使得南大洋和北边与之相连的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有了个界限,这个界限就被称为南极辐合带。南极辐合带两边的海洋有着水文、生态上的的差异性(比如温度、盐度等)。我们坐船从南美往南极去的时候,就会定期测量海水的温度和盐度,经过南极辐合带的时候,海水温度会下降2°C左右,这时我们知道已经进入了南极生态圈,同时我们也能明显地感觉到气温的降低。
但是南极辐合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not a precise line),每年的不同时段、不同年份的同一日期都可能稍有变动,这也是我们去南极时会定期测量的原因。
然后我们就会把南极辐合带以南的海洋称之为南大洋(Southern Ocean),从生态意义上讲,它确实是和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很不相同,就如美国国家地理所说“这个特定区域的海水够独特,有它自己的独立生态”。
下面是我从wiki上下载的一个南极辐合带的示意图:
背景知识介绍完毕,回到这个问题本身:
1,“南大洋长期以来一直被科学家所承认”
确实,从18世纪起就有了南大洋的说法,因为确实如上面的背景知识介绍所言,南极辐合带以南的海洋与北边的是有着独立的生态,所以从生态、科学的角度,这的的确确是一个独立的大洋。
2,“国际上从未达成一致”
原因比如其他答主提到的“大洋中脊”,还有各种政治上的角逐,以及南极辐合带本身的不确定性。
即使是答主 @Glance 提到的承认南大洋的国际组织国际海道测量组织(International Hydrographic Organization,简称IHO,又称国际水文组织),它给出的南大洋的边界也是一直在变化着的:
3,美国国家地理所认可的南大洋
美国国家地理给出的南大洋的边界并不是南极辐合带,而是南纬60°。
南纬60°和《南极条约》所规定的南极的范围吻合,但是这就成了政治意义的概念,脱离了原本需要的生态、地理上的概念。
但比较好玩的是,美国国家地理给出的南大洋的边界,又把南纬60°里面的一部分水域给去除了…下图南纬60°以内有一块绿色区域(斯科舍海的一部分)仍然划归给了大西洋,这又似乎给这一划分增加了点儿地理上的考虑…
4,美国国家地理正式承认的原因?
我通读了一下美国国家地理报道的英文原文(链接在此:There’s a new ocean now—can you name all 5?)
美国国家地理这次在世界海洋日做出这一决定,更多的是出于海洋保护的考虑,是想引起大众对急需保护的南大洋的重视:
The change, he adds, aligns with the Society’s initiative to conserve the world’s oceans, focusing public awareness onto a region in particular need of a conservation spotlight.
By drawing attention to the Southern Ocean, the 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 hopes to promote its conservation.
著名的深海女王西尔维亚·厄尔(Sylvia Earle)大力赞扬了这一举措:
“While there is but one interconnected ocean, bravo to National Geographic for officially recognizing the body of water surrounding Antarctica as the Southern Ocean,” Earle wrote in an e-mailed statement. “Rimmed by the formidably swift Antarctic Circumpolar Current, it is the only ocean to touch three others and to completely embrace a continent rather than being embraced by them.”
但是,从上面这段文字也可以看到,作为科学家,深海女王认可的南大洋的边界还是Antarctic Circumpolar Current,即前文提到的南极辐合带。
5,我们的地理课本、地图会改动吗?
首先,美国国家地理并非官方组织,虽然的确美国国家地理很有影响力,他们的这一举措有可能推动官方组织去做改动~
其次,南大洋的边界到底是南极辐合带还是南纬60°,这个在可预见的将来依然会有争议…即使美国国家地理的那篇文章里也无法自圆其说(说着an ocean defined by its current,但却给出南纬60°的边界…):
所以,我觉得短期内,我们的地理课本、地图应该不会加入第五大洋…
更新:很多人不知道看完了没有。。并不是说美国一句话,四大洋就变成五个。归根结底这是学术问题,哪个国家、个人或机构的观点都不是绝对的标准答案!
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的观点,归根结底不过是一家之言而已。
跟九大行星变八大也不一样。行星的数量和定义变化,有当时最新天文观测证据。且于2006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大会上,经过包括中国在内全球天文学家表决通过的结果,可以认为是官方的唯一定论。而几大洋,并没有放之全球而皆准的唯一标准答案。
以下原回答:
刚在另一个回答下面被邀写了一篇,贴过来吧
南冰洋(Southern Ocean)的概念早已有之。传统上,在四大洋的方案中,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都是延伸至南极大陆的。
但是,因为南极周围有贯穿三大洋的洋流——西风漂流。这个洋流环绕南极,贯穿所有的经度,并穿过了三个大洋。因此,就有了西风漂流区以内应该是一个单独的大洋的观点。
不过,有观点认为南冰洋没有自己的大洋中脊,因此并不构成独立的大洋。国际海道测量组织(IHO)在1953年发布的文件“Limits of Oceans and Seas”第三版中,将全球大洋分为四个:就是我们熟知的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并不承认南冰洋的存在。但 IHO 已有了该文件第四版的草案(2002版),这一版承认了南冰洋。然而,2002版中因为韩国和日本对“日本海”的国际命名存在争议,在这个问题解决前,该版无限期延迟生效——因此,目前 IHO 生效的文件依然只承认四大洋。
不同的国家、组织对此也有不同的观点。比如澳大利亚是承认南冰洋的。美国的国家地理学会也在6月8日承认了南冰洋。我国官方来说,很明显并未认可南冰洋,国内的规范地图均采取四大洋方案,而无南冰洋。
说到这些,顺便提一下。其实对大洋的划分并不止四大洋和五大洋两种方案而已。甚至有从一大洋(世界洋)至七大洋的各种方案。
所以到这也很明显了,几大洋并没有绝对固定的答案。到底有几个洋,取决于地图采纳哪个机构或个人的方案,取决于语境,个人理解,或者需要。(当然,如果是在我国制作和使用正式地图的场合,除非特别的研究需要,应当要与国家的规范地图一致的哈)
参考文献:
维基百科. 大洋.
Australian Government Department of Defence. 2017. Names and Limits of Oceans and Seas around Australia.
Fourcy and Lorvelec. 2013. A New Digital Map of Limits of Oceans and Seas Consistent with High-Resolution Global Shorelines.
IHO. 1953. Limits of Oceans and Seas 3rd edition.
National Geographic. 2021. There’s a new ocean now—can you name all 5?
Wikipedia. Southern Oce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