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论文不能代表什么。
这次事件应该 @陈子杨Dr.outside 「今日**界」
回归正题。
体外实验是科学验证非常重要的一步,它可以为我们指明方向,减少一些盲目的动物实验,毕竟体外没效的体内基本不可能有效。
但体外有效的体内也并不一定有效,因为体内具有完全不同的环境,存在多个系统的相互作用。
——媒体报道了很多体外实验的事情,但却不能解释清楚,导致大众眼里的体外实验都被黑化了。
结论就是体外实验的结论离真的人体的结果还差着十万八千里,不能贸然直接等同。
虽然这篇论文用病人的血清像模像样的做了点实验,似乎想说「我做了人体验证」,但血清学的结论也根本站不住脚。
这里可以看 @智商捉鸡 的回答:
是一篇不严谨的论文,≈水文,然后被媒体放大了。
ADE被称为抗体依赖性感染增强,主要机制是抗体没有中和掉病毒,主要机制是抗体没有中和掉病毒,然后有可能出现3种结果:
(1)抗体上本身有一部分(Fc片段)本身就是指路明灯,就像特洛伊木马,诱惑着免疫细胞「来骑我呀」,免疫细胞哪顶得住,一口吃了,然后特洛伊木马就给免疫细胞送了一肚子病毒;病毒进去了还会抑制细胞内的抗病毒基因,增强病毒的免疫逃逸能力(也就是逃脱免疫系统追杀的能力)。
(2)抗体和病毒组成的复合物,吸引不同补体(C3、C1q),然后利用这些补体去吸引各种各样的细胞(不止是免疫细胞了),给这些细胞送去了一肚子病毒。
(3)抗体非但不是去中和掉病毒,反而变成了病毒的一个插件,改变了病毒的模样,让病毒与细胞更好地融合。
目前这种事发生得并不多,大家了解得最多的就是登革热,比如2020年新加坡就发生了登革热疫情,当时不少人也讨论了ADE。比如Fc片段那个指路明灯机制就是在登革热病毒上发现的。
目前来说,确实有体外实验发现了SARS-CoV-2某些抗体存在ADE效应。
比如下面这篇:
研究人员发现某些靶向RBD的抗体具有通过Fc受体进入淋巴瘤细胞的能力,但同时这些抗体也具有中和作用。
即使这些抗体在体内也会出现ADE效应,大家也不必担心,病毒进入人体后,我们会产生很多抗体,只要其他抗体能够起到足够的作用,某些抗体的微弱ADE并不能真正发挥出来。
知乎上讲ADE的是真的没几个讲对了的,之前我还见过有人说非中和抗体才能产生ADE的,大家也就少看点,避免自己心里发慌。
如果真的产生了ADE,我也会很积极跟进的,咱也不说那么高大上,这肯定代表了巨大流量。
先说结论,
1.这篇论文说的压根不是你们所担心的ADE。
2新冠病毒也没有发生ADE效应。
3.打疫苗也不会让你产生这个问题。
本来想着这是一个很专业的研究领域大家可能兴趣不大,收到了邀请好几天我也没准备写。没想到这项研究,被一群自媒体解读为新冠病毒发生了ADE,抗体不行 ,疫苗不行了。
来我们一条条的说。
首先明确ADE的概念,啥是ADE?
抗体协助病毒进入靶细胞,提高感染率,这一现象就是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Antibody—dependentenhancement,ADE)。
最早发现ADE是从登革热中发现的,这种由蚊子传播的疾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就是感染了以后大部分都会自愈。但是有登革热有4种类型,当你第二次感染如果感染了其他类型的登革热,就会发生非常恶化的情况。
原因是什么呢?
一般来说抗体的作用有不同功能,比如中和抗体就主要是中和病毒,使得病毒失去感染能力,另一些抗体虽然不能中和病毒,但是可以粘在病毒身上来引导免疫细胞吞噬。
按道理讲这个没毛病,但可能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病毒会突变的。假设假设你感染过病毒A突变,然后生成的抗体主要是针对A突变有效的,但是病毒有发生了B突变,即便它长的很像A,但是A抗体可能就没有那么好的作用了。
那会造成什么情况呢?就是免疫细胞吞噬了被抗体标记的病毒,但是因为抗体不对症,病毒没失活,反而进到免疫细胞里开始大肆复制。明明是国军,结果成了带路党。大概就是这个感觉。
然后我们来这篇论文里提到的所谓“抗体增强”是啥。
文章中提到,在人体针对新冠病毒产生的抗体中,有一部分抗体会跟S蛋白的NTD区域结合,不单没有中和S蛋白的感染能力,反而从某种程度上增强了S蛋白和ACE2受体结合的能力。
所以,这是ADE吗?根本不是好吧?
换句话说,即便在患者体内出现了这种情况,也不会更糟糕了。这种抗体增加S蛋白与ACE2结合的能力,也就是会变相病毒的感染能力,但是我们考虑下具体场景,患者出现这个情况的时候势必已经是被病毒感染了,那么S蛋白的结合能力增强,或者增强几倍又有多大的意义呢?这就跟原始的新冠病毒进化到了D614G,在进化到了B117一样。单纯的增强结合力,并不会使得病毒变得更厉害。我们正常的免疫系统仍然会清除这些病毒。
我们还是回到自然界中,病毒感染人体以后的过程。
病毒进入人体后,病毒中的各种抗原,会被人体免疫系统所识别,然后把这些信息传递出来。这时候B细胞的细胞膜表面接收到了抗原的特异性受体以后,B细胞开始成熟,这时候B细胞开始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浆细胞会生成针对这种抗原的免疫球蛋白释放到周围的组织液里,这就是抗体。
但注意的是,因为抗原片段不同,B细胞生成的抗体也是五花八门的,比如针对S蛋白的抗体,M蛋白的抗体,N蛋白的抗体等等。同时即便是针对S蛋白,因为碎片不同生成的抗体也可能有许多种。科学家从新冠康复者血浆里分离出来的单抗有几百种,但这里边真正管用的不多。
只有少量的是真正有效的中和抗体,其他的可能没什么用,甚至可能会有少数的抗体会起到论文中发现的,帮倒忙的程度。这几乎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
但人体这个复杂的免疫系统并不是这么傻乎乎的,我们是有自我调节和筛选能力的。
这个能力叫做体细胞超突变。这个解释起来很复杂,但是可以通俗的理解为,我们身体免疫系统也知道生成的抗体有好用的有不好用的,所以就建立起了体细胞超突变体系,通过这个体系,免疫系统会进行筛选过程,淘汰掉生产不太给力的抗体的B细胞,多分裂那些生产优质的中和抗体的B细胞。顺便提一句,在注射第二针疫苗的时候,会极大的触发这个能力。
这个我们只能说,暂时没有发现。我们以前观察到的ADE情况,除了像登革热这种自然界发现的 以外,其他大部分其实都是在实验室里发现的。
为什么我要强调是实验室呢?因为它的出现并不是在人体中,多数都是在体外细胞实验里,尤其是某些实验为了在体外测定出ADE现象,故意降低中和抗体的水平,以及缺乏来自其他细胞的先天免疫应答,可能会导致细胞培养物中产生人工ADE。
比如在新闻报道在中包括SARS和MERS在内的多种病毒发生过ADE现象,都是这么来的。包括这个论文做的体外竞争实验我觉得也算是这一类的情况。
这些更多的是为了发个论文,要个好数据,说明个特殊情况,但是,这不代表着自然界的真实情况,这只是一种极端可能性。
这个担忧从疫苗设计之初就一直伴随这所有人,包括疫苗研发的科学家。
但还是那个情况,目前没有观察到新冠病毒的ADE情况。我们目前临床上接种了这么多疫苗,我们观察到的都是疫苗有效的起到了保护作用,而不是使得感染病情更重,所以这就是直观的说明了,没有ADE的发生啊。
这么直接的证据在这里摆着呢。
至于说未来会不会出现,现在谁也说不好。
那么比如有人担心说未来会有ADE,那现在不打疫苗是不是就可以了?
没用,考虑下疫苗更多的是模拟自然感染,假设你不打疫苗,然后被新冠病毒感染了,你一样会产生各种抗体,种类会比疫苗产生的抗体更多,更复杂,更不安全。
最少疫苗中的抗原还是筛选过的呢。
那大家说主动打疫苗安全呢,还是等着被新冠病毒感染安全呢?
当然有用,不然cell也不会发。但是这个论文更多的目的是探讨,这种帮倒忙的抗体,在重症或者死亡病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它是不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或者说他们之前的因果关系。
比如是因为出现了这种抗体才变成重症的,还是因为重症了,免疫系统不能进行筛选才造成了这种抗体增加等等。说白了就是还在探讨相关的机制,CELL发这个论文也就是让研究人员知道还有这种可能性。
总之,那些自媒体的解读,那些担心,一个都没有。
谢邀,
基本上所有高复杂性的问题,比如说天气预报、地球洋流、股票预测、大型生态系统演化、癌症、狂犬病等等。
具体一点的,湍流、堆积固体颗粒的流动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