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天花病毒和人类较量中为什么输了? 第1页

  

user avatar   jue-ming-yao-shi-50 网友的相关建议: 
      

1,宿主单一

新冠就不会有这个问题,基本上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跑的,一视同仁。

2,结构保守,不易变异。

双链DNA病毒,变异难度大。谱系更迭缓慢,容易针对,简单说版本跟不上。

新冠就不会有这个问题,单链RNA病毒,绝不保守,走在时代的前列腺上,版本更迭速度极快,快到不同服务器之间版本不均衡,各版本恶性bug频出,有修复的,也有的直接沉淀底层结构。

3,因为保守,所以宿主终身免疫。

相对的,新冠因为突变频繁。很容易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哲学点说,昨天的天花还是今天的天花,我认得你;今天的新冠都不一定是今天的新冠,只它认得我。

所以群体免疫就是一个大培养基啊,一个型号的新冠进去了,一堆衍生型号的出来了。太给免疫系统找事儿干了。问题免疫系统不怕,胸腺里各种识别信号储存的够多,时间够还是能形成免疫力的,问题来来回回的患者有那么多时间么。

4,杀伤力强,普遍症状重。

宿主患病出现症状进入传染期体能都支持不住跑出去十几里的,然后大概率就是一个村,这个村闹病期间出不去,都走不动,大家好了又终身免疫,天花能传染那么久那么广泛才是挺不容易的。看看埃博拉,没有欧美医疗队,能不能走出非洲都是问题。

但是新冠不一样,为了散播,有无症状感染者。这些人就是新冠选中的幸运儿,新冠不会把他们怎么样,只是想要他们帮忙捎一段路。

(2022年这里更新一下,根据最新的证据,无症状可能是自己没感受到,但是实际损伤已经发生,这玩意是20年写的,当时证据不足。)

5,总结

所以天花最终被人类克制然后消灭自然存在了。因为他的专一不变的热烈。

而像新冠这玩意,大概会在和人类的角逐中,通过双向选择最后变成像流感一样的存在。

就是那个坚持热烈的走不到最后,那个善变烦人的缠缠绵绵无法断绝。

真神奇。


user avatar   li-hao-yi-80-3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毫无疑问,中国的治安状况放眼全球也是第一阵营,每10万人谋杀率为0.8,与瑞士指标差不多。那么,问题来了,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人均GDP全世界排名70名左右,为什么治安状况能达到富裕的发达国家水平?甚至超越美国?

几个原因都很有中国特色:

1 消灭贫民窟

首先,中国基本消灭了贫民窟。

贫民窟简直就是城市的毒瘤、犯罪的温床,全世界有无数精英提出过无数的方案,都没办法解决贫民窟的问题,这个问题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难题——包括我大美利坚,也是有贫民窟存在的。一个城市只要有贫民窟存在,犯罪率就下不来,治安状况就好不到哪里去。

来源:新浪

印度贫民窟

来源:新浪

巴西贫民窟

来源:新浪

美国贫民窟

我有朋友在洛杉矶看房,某个中产阶级社区的卖房中介明确告诉朋友,这里不通公交车,没有沃尔玛,所以不用担心房价会下降——这个神奇的逻辑让朋友觉得不可思议。细问才知道,如果开通公家车,流浪汉就会搭车过来,占领社区的公共资源——图书馆、公园等等。美国流浪汉大多是吸毒者,所以毒贩也会跟着过来,犯罪率就会急剧上升。沃尔玛也是同理,美国沃尔玛是可以使用美国政府向社会底层发放食品券的超市。有沃尔玛的地方一定聚集很多失业者与低收入人群,流浪汉+失业者+低收入人群聚集地就会成为一个危险人群的聚居地,这种地方就是犯罪的温床。

所以,从社会学的角度,贫民区成为城市的毒瘤就不难理解了。

那么,中国政府是怎么消灭贫民区的呢?

两个办法,控制增量,消除存量。

所谓的控制增量,就是我们的城市化是一种渐进式的过程,每年城市化率大致增加1.2%,这个指标的意思就是每年会吸纳1000万+的农民,这个数量在中国经济保持7%左右的增长率的背景下是能够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的。同时农村土地制度一直停留在承包制这个阶段,改革开放40年,农村土地制度一直没有搞大的变革,就是担心土地私有化后,将大量农民推入城市影响社会稳定。

消除存量就是旧城改造——或者叫城中村改造、棚户区改造。这个改造不但能让城市功能更加合理,最重要的是,将底层人民打散居住,让高、中、低人群混合——高端人群需要贫困人群提供家庭劳务与配套商业服务,贫困人群也可以依托高端人群获得更多就业的机会,这种搭配是最合理的。

过去三年,中国政府完成2000多万套棚户区改造,18——20年还要完成1800万套棚改,两者相加就是4000万套,这不仅至少可以干掉上万个城中村,而且可以让4000万个底层家庭获得一笔不菲的拆迁收入。到2020年,中国在县级以上城市将全面消除所有的城中村与贫民区。

——当然,能做到这一切的根本原因还是经济保持较快增长。

来源:人民网

人民网棚户区前后对比照

2 打击犯罪

对有组织犯罪的严厉打击,包括所有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有组织活动统统纳入打击范围。

中国的体制下没有黑社会,是的,你没看错。黑社会要长期生存一定是要有制度土壤的,而不是依附个别官员,这种土壤只有西方皿煮体制才能提供。

在西方社会,常常有这样的情况,所有的民众都知道某个人是罪犯或者黑社会大头目,但是司法机关就是拿他没办法。

来源:武家的历史

绑架过李嘉诚儿子勒索10亿的张子强在香港无罪释放

来大陆试试?


3天网

互联网技术推动的天网工程。

中国已经建成世界上最大的视频监控网,视频摄像头超过2000万个。这是守护公共安全最重要的“天网”。而且,中国在天网监控中最先应用人脸识别科技,这项科技将在预防犯罪、民用搜救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在智能安防系统的建设上,中国已经领先美国、欧洲、日韩等发达国家。未来几年内人脸识别科技在天网工程普及后,所有的在逃罪犯、暴恐分子、拐卖儿童犯罪将无所遁形。

多啰嗦一句,天网工程+智能摄像手机的普及不但可以降低犯罪率,对于提升民众整体的道德水平也是很有好处的。

来源:凤凰网


4 警务系统

警务系统很给力

和平年代,中国警察是牺牲最大,奉献最多的队伍,没有之一。

据公安部统计:

2013年至2017年的5年里,全国公安民警因公牺牲2003人,因公负伤或致残2.5万人。 2019年全国公安机关就有280名公安民警、147名辅警因公牺牲,6211名公安民警、5699名辅警因公负伤。

另外我们牺牲的警察平均年龄只有40几岁,他们在家庭也是为人父、为人夫、为人子,仅2019年,就有的427名警察家庭为了这个国家的安宁奉献了家庭的顶梁柱,平均一天就有一名警察牺牲!

来源:新浪微博 平安武汉

5年来因公牺牲的公安民警头像组成的一个特别的警徽

正是我们公安干警以及辅警的奉献,我国命案破获率连续10年超过90%。

从来都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5 禁枪禁枪

公知们长期吹嘘美国民众拥有持枪的权利——据称民众持枪就可以约束政府不作恶。这么清奇的逻辑让我实在无力吐槽。然而公知们却对一个事实却视而不见——任何枪支泛滥的国家必然带来治安环境的恶化。

讲一段中国的历史。(以下内容来源于:人民日报海外网两高联合发布禁枪新规 为何如此严格?

上世纪90年代,一方面由于枪支管理工作相对滞后,另一个方面不少企业、个人大量非法生产枪支,导致民间非法枪支数量大增,恶性事件不断。
公安部统计,1991—1995年全国发生杀人、抢劫、强奸等持枪犯罪案件1万多起,其中1995年光是持枪的恶性案件就有3000多起!
仅1991—1995年,全国收缴各类非法枪支105万支,其中包括1.3万支军用枪。为进一步严格枪支使用制度,1996年出台了至今最为严厉的《枪支管理法》。
这部法律完善了枪支管理制度,确立了“非法持枪就是犯罪”原则。公务用枪范围被再度缩小,完全废除了党政干部配备枪支的可能。

96年之后,持枪恶性案件逐渐下降,时至今天,这类案件已经成为一个遥远的回忆。

6 文末

最后强调一点:

治安环境本质上还是与经济发展有关,中国日以良好的治安环境根本上得益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如果停滞甚至崩溃,所有的治理措施统统失效。比如委内瑞拉,一个几百万人口的小国,每年死于谋杀的人数高达几千人。

委内瑞拉街头恶性案件

来源:北晚新视觉网

良好的治安环境对于经济发展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的。

比如,中国的夜生活就是全球最发达最丰富的

我们可以无所顾忌的在深夜出去搓麻K歌桑拿,撸串开房保健——即使不考虑消费对经济的贡献因素,就是我们自己,是不是生活因此而更精彩?

繁华的中国夜生活

文章首发微信公众号,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猫哥的视界、猫哥的世界

知乎:花猫哥哥,哔哩哔哩:花猫哥哥713

相关阅读:

原创 | 管理层的宏观调控思路出现重大变化

原创 | 印象不是真相:执政党的支持率到底有多高?

原文阅读: 中国治安状况为什么可以超越发达国家?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央视翻译文章:《美国科学家:武汉绝不是新冠病毒源头》? 
  你在疫情期间遇到过哪些保安「拿着鸡毛当令箭」的事情? 
  人类是否可能像蝙蝠一样成为某种病毒的宿主而且能够共生? 
  如果埃博拉病毒首先爆发在中国,中国人会被一波带走吗? 
  如何看待美国一只老虎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 
  如何看待丹麦宣布取消所有新冠防疫措施?是不是选择了以后与病毒共存的生活? 
  英国新冠病毒变异传播力高出 70%,大批民众逃离伦敦,英国首相称不能按原计划过圣诞节,目前情况如何? 
  如何看待美国一只老虎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 
  可不可以用病毒代替农药来消灭害虫? 
  吃蝙蝠为什么会导致病毒性疾病? 

前一个讨论
用硫磺皂真的能去除后背的痘痘和痘印吗?
下一个讨论
求助各位临床大神,请问一个cra是监察能力更重要呢,还是沟通能力更重要?





© 2024-11-0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0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