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国宝,没皮肤的国宝就像白皮猪似的。
按照现有的知识来看,这只大熊猫宝宝应该是患了白化病,特征是黑色素生成不了,眼睛为红色,哺乳动物很多都有白化病患者,并不会影响发育和健康。看照片这个宝宝也是健康的,应该没有问题。但是,被人类发现了,很有可能会招来人类对他的围堵跟踪,只希望他能够好好地把自己藏好,不要再被人类发现并利用了。熊猫在野外基本上没有天敌,他的样子也接近亚成体了,所以只要藏好,应该没有大问题。我们不希望在动物园或者繁殖圈养中心圈住他,希望他能够在野外自由呼吸,自由恋爱,自由生活。陕西唯一的圈养棕色大熊猫七仔,就是因为肤色特殊被人类从他妈妈身边偷走并美其名曰“救助”的,希望他不要也不能成为下一个七仔。
图源网络,侵删!
生着生着没墨了系列
准确来说,这是是被拍下的第一个的白色大熊猫。
而第一只真正意义上被记载的白色大熊猫发现于1990年。
据陕西人民出版社《当代陕西大事辑要(1948-1990)》725页载,最早在秦岭南坡佛坪自然保护区发现白色大熊猫的时间是1990年11月15日。
那只大熊猫体高0.7米,除眼圈、四肢下部外,从耳朵、肩胛到整个胸脯,均为白色,堪称 “宝中之宝”。此后在1991年、1992年又相继发现了两只。
而第一只棕色大熊猫发现的时间就更早了,发现于1985年3月26日,科学家在佛坪自然保护区海拔1200米的大古坪马沟口碰到的,取名丹丹[1]。
这样,目前已知的大熊猫的毛色共有三种:黑白色、棕白色、白色。
哺乳动物毛色、肤色、眼睛颜色的决定来源于:黑色素[2]。
黑色素 (melanin) 是脊椎动物表层结构中最主要的色素,是一种不溶于水与几乎所有溶剂的无定型小颗粒,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
黑色素有两种:
动物毛色的形成是由毛囊黑色素细胞产生的真黑素和褐黑素之间的转换形成的。哺乳动物的黑色素合成有一个复杂的调控系统,而这个调控系统简单来说是由基因决定的。
因此如果说毛色出现了什么问题,都可以用一句话解释,基因出了问题,也就是基因突变。
关于基因的位点以及作用形式,这里就不多做介绍了,感兴趣的可以自己挨个基因去点上面的参考文献。
这些基因在不同的时期起着不同的作用, 从多方面调节动物毛色使动物毛色表现出种属的差异。基因编码发生了改变,就会影响控制色素沉着的酶蛋白,进而影响色素颗粒的沉积。
根据《自然通讯》在2016年的一篇文章中[9],用数学模型进行分析得到的结论:
因为花斑色(比如熊猫)的动物的黑色素细胞比单体色动物的细胞移动得更快,但它们分裂的速度却很慢。
这意味着没有足够的黑色素为发育中的胚胎的所有区域着色,有些区域染色来不及被着色,最终就成了白色。
所有区域都没来得及染色,就成了全白。
有些基因突变的影响相对比较温和,比如出现了白色猫咪,基本没什么坏的影响,也就没什么人管了,但潜在的危害还是很大的。
因为一个基因突变带来的表型变化有好多,白化只是其中一种,其他的遗传病还有很多。
以下内容引自自己之前写的一篇文章:
比如KIT基因的突变可能会导致胃肠道间质瘤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GISTs)。
这是一种发生在胃肠道的肿瘤,最常见的发生在胃或小肠。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KIT基因突变是在正常机体细胞中的突变,称为体细胞突变。这样的突变通常情况下不会传给后代,当然也有小概率是家族性遗传。
与之相关的还有肥大细胞增多症(Systemic mastocytosis)。
肥大细胞增生症的发病机制是肥大细胞在组织中的聚集,同时活化的肥大细胞释放介质。这是一种血液疾病,属于罕见病,通常出现在青春期以后,严重程度不一。肥大细胞最常累积于皮肤、骨髓、肝脾、淋巴结及消化道。轻则表现为过敏症状,比如皮肤瘙痒、潮红,重则休克。
这只是KIT基因突变的影响,还有其他基因突变带来的潜在健康影响就不多介绍了。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