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理解 14 日发布的央行工作论文中提到「东南亚国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原因之一是「文科生太多」? 第1页

                 

user avatar   nogirlnotalk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刚写完了对这篇央行工作论文的掰扯:

但你们还是想听我吐槽这句对文科生的伤害。吐吧,闲着也是闲着。


一句话,倒果为因,逻辑错误。

以东南亚高等教育最过剩、我又比较熟悉的菲律宾为例(我在知乎上写过很多次了):

一,做过美帝的殖民地,冷战时总体和平的环境。于是50年代就实现了初级工业化,经济繁荣程度当年仅次于日本,人均GDP亚洲第二;

二,语言优势。塔加洛语混了大量英文单词,英语又是菲律宾的大众媒体通用语,接受美系教育资源门槛低;

三,美帝当年太年轻太简单,真心想把菲律宾建成个模范殖民地(年轻帝国的通病,喜欢老妓从良教化众生),狂热加码对菲律宾的高等教育投资;

三点五,独裁者马科斯给了菲律宾二十年的政治稳定期。

其后果,就是菲律宾在85年,就有公私合计1178所高校。

中国特么到今天才2956所,印度挂个牌子就敢开大学,也就8400所左右。而85年的菲律宾,人口才5400万人,照这比例中国能开3万所高校,印度能开8万所。

很多人不是梦寐以求要普及本科生比率嘛,不是把大学生数量视作一种“先进”的象征嘛,菲律宾当年老先进了。


然后?然后遇到中国的改开,东南亚承接欧美日承接到一半的制造业转移,开始大规模转移至中国。

走到一半的工业化被打断,好不容易攒了点钱,又拿去炒房炒股炒汇,97年再被索罗斯割一刀。

菲律宾半侏儒的工业体系无法为庞大的毕业大学生提供有效就业,严重到40%的高等教育毕业生,毕业即失业(06年10月数据)。不是短期失业,是长期。

经济不景气的年份,辍学率能到73%(04年6月)。

为什么十年前菲律宾北部的菲共和南部的摩洛人那么活跃?年轻人在马尼拉里混不下去嘛,与其待在贫民窟,不如北上加入菲共当林场主,或者南下加入摩洛人(有难度,要改信)做矿场主,收点过路钱。


这么个搞法,前面四十年的超前高等教育投入等于全部木大。

为了收回成本,不就得“降维打击”,让学商科的师范的工程的,都去海外做菲佣。

这就造就了全球质量最强的家政从业人员:一个月费用五千(人民币),每周只休一个白天(去教堂做礼拜),英语贼溜(尤其师范生),做家务带孩子都没问题。

香港人用了都说好,可惜大陆为了保护就业禁止引进。


严重的去工业化环境,你让国家怎么投入理工生的培养?特别是菲律宾这种外债缠身的,国家债务快2000亿美刀了,每年贸易逆差还有个三百多亿美刀。

家长也不愿意。孩子读个理工科,除非相当优秀,不然还不如去迪拜做工,或者到马尼拉的某个大酒店打工。本国的工业化太初级,提供不了多少有竞争力的薪资。

一旦去工业化进程启动,除非有强大的政治共识和外部干预,否则这个国家就注定陷在原材料产出地和商品倾销地里。因为工业化的成本,太特么贵了。

东南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其实就是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不能把锅甩给文科生,文科生背不起。这是整个地缘政治、冷战与后冷战国家关系、中国改开对全球工业体系的重塑、各国自身民族及殖民因素对政治体制的影响,等多个方面的共同作用。

你让菲律宾的年轻人只学理工科,毕业后多数人不还是菲佣和服务业?务虚避实,何必呢。


而且我们也别嘲讽东南亚,别集火文科生,因为我们已经出现去工业化迹象了。

十四五都在喊“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了。

至于现状,大可以去问问理工科的胖友嘛。别盯着C9问,问那些二本大专职校的胖友,问问他们有多少人会继续从事本专业。

哪有草,羊去哪,怎么老是一边薅羊毛一边挥鞭子逼羊啃烂草捏。


user avatar   cao-feng-ze-37 网友的相关建议: 
      

相关性不等于因果性。“人才”通常是一个因变量,但却被很多人视为自变量。

通常来说,一个经济体是先有的市场地位,有大量未被填充的岗位,然后人对岗位进行适应,填充进岗位当中成为所谓的“人才”。这种市场地位往往是由于一些特殊的历史契机,或者暴力的抢夺产生的。

东南亚显然既没有历史契机,也没有暴力。他们就算培养出一堆优秀的理工科人才,在国内也不可能找到任何工作,只能去鞋厂组装鞋,或者移民。换句话说,不是因为文科生多所以落入中等收入陷阱,而是因为国家抢不来订单,落入中等收入陷阱,你培养再多理科生也是拾粪,所以只能培养很多文科生。


user avatar   whiteheart 网友的相关建议: 
      

文科生纯粹是挡刀。

我敢说,网上讨论这篇论文的绝大多数都只是看了几个新闻几个截图而已,真真正正读完的不多。

这篇论文的重点在于最后第五部分的“应对之策”,很明确的写了四点:

一是全面放开大力鼓励生育。

二是重视储蓄与投资。其中提到高度警惕储蓄率下降过快的趋势,还有消费永远不是增长的源泉(惊人的信号)

三是推进养老制度改革。其中提到养老由即时支付型转为储蓄型区分基本保障和个人账户尽快转制并轨

四是促进教育和科技进步。明确提到控制房价(点名批评深圳),然后带了一句重视理科教育。

这里面:第一条基本共识;第二条警示吹风;第三条唱对台戏;第四条直接打脸。

央行的干部知识储备水平比起网络键政大V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而且最重要的是必须要讲政治素养。文章内容反而次要,通过发文传递的时机信号才是最主要目的。

统计局年初就说过,将于4月上旬公布七普数据,而昨天就是4月上半月最后一天。这个时间点,你品,你细品。

文章发出后,热议的不是保储蓄不是养老改革也不是控房价信号,而是文中只有一句的理科教育,舆论瞬间变成文理对立。引导舆论抓住一个细节喧宾夺主打对立,套路很熟悉。

所以,文科生理科生谁更多更有用根本不重要,要的只是这个对立声量,把一些东西盖过去就行。


user avatar   lancelu 网友的相关建议: 
      

简单说一下中等收入陷阱吧。



1、小明是穷苦出身,中学毕业就去厂里打工了,由于踏实肯干,收入有了一定保障。并且小明加班加点的干活,收入增长很快,但是小明无论多么努力,哪怕天天同时打2-3份工,每天24小时的限制是无法逾越的,因此随着小明工作时间到达上限,小明的收入增长也会停滞。

这是第一个陷阱。



2、小明认识到了自己的瓶颈,于是返校继续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文化水平,毕业以后去了一个公司打工,收入要比之前在厂里高了许多,但无论小明再去读硕士,读博士,读mba,小明的学历所带来的收入增长总会碰到瓶颈,这个瓶颈可能是职位瓶颈,也可能是公司本身的人力成本瓶颈,也可能是市场上面类似学历的人带来的供过于求造成的瓶颈。

这是第二个陷阱。



3、小明愈发成熟,产业也混熟了,其中的规则也摸得差不多了,于是小明拉上了几个合伙人自己单干,开公司了。基于过去积累的技术和市场资源,小明的公司存活了下来,虽然不大,但是小明的收入已经远远超过了自己当初打工的状态。虽然小明的公司规模越来越大,但是到了一定规模之后就再难增长了,原因有很多,主要是几个方面:1)市场上同类公司竞争激烈;2)快速扩张需要资本,如果靠自己积累速度太慢;3)员工成本不断上升,因为公司越大,用的人往往就越好,而越好的人选择余地往往就越大,就越需要更多的成本;4)老团队有的人已经皮了,觉得现状也不错,没有动力了。

这是第三个陷阱。



4、为带领公司走向更高的台阶,小明做出重大战略调整:1)大量投入研发,在市场上形成自己的独特竞争力,确保收入和利润;2)以稀释公司股权的方式对外进行股权融资,获得更多的发展资金;3)人力成本切割,一部分自己养,一部分用派遣和外协,控制人力成本;4)改组董事会,吸引人才进入,同时发起员工股权激励计划。在小明的规划下,公司逐渐成长为了行业中的少数几个巨头之一,并且多年的研发积累使得公司的产品不输其他传统巨头。但是,小明发现,传统巨头的采购成本往往更低,因为他们和原材料方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与此同时尽管质量差不多,但是小明如果一旦把价格提高到和传统巨头一样的时候,市场反馈就很差,许多客户表示,一样的价钱为什么不买xxx要买你呢?另一方面,由于股东多了,结构复杂了,小明决策也不那么方便了,很多时候协调半天事情都耽误了。

这是第四个陷阱。



5、小明通过一段时间的布局,再次发起了新一轮调整。1)收买一批股东,平衡一批股东,恫吓一批股东,确保自己的决策权;2)向产业上游的原材料采购环节伸手,建造自己的采购基地,把控源头质量和成本;3)全面启动品牌建设和渠道布局,一方面充分宣传自己,另一方面把控住C端,全面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和影响力;4)扶持相关行业里面的一些小玩家,形成自己的产业航母,集团作战。如此经过多年的耕耘,小明公司已经能够和几大传统巨头平起平坐,品牌影响力和收入利润水平已经在一个档次。但是,面对这样的局面,传统巨头背后的国家zf坐不住了,动用各种力量,用不公平且无视规则的手段,不断给小明公司的发展制造障碍。

这是第五个陷阱。



6、到了这个程度,已经不是小明公司自己的事情了,而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对“国际规则”与国际话语权的掌控度的比拼了。




央行这篇文章作者对陷阱的理解,大概在第一第二个吧。



user avatar   divinites 网友的相关建议: 
      

学科教育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倒是有一些,一般都是整体的受教育人数、比例之类作为变量,很少单独提到文科或者理科,因为文理分科并不是一个世界普遍的现象,像地理、经济、科技考古和金融这样的专业到底是文是理还值得商榷。有一篇很小的杂志上发表的文章,用中国台湾地区的数据来研究高等教育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1]里面确实提到文科和理科的作用。

Results reveal that higher education overall provided a positive and significant effect on Taiwan’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at engineering and the natural sciences majors played the most prominent role in this process.

提到高等教育,尤其是理工科对中国台湾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显著作用。但是这篇文章发表的杂志水平并不高,所以这篇文章只能说提供了一些实证的证据,但是并非高质量。

具体到中等收入陷阱,没有证据表明文科和理科生的比例对此有直接的关系。因为虽然说经济的推动力在于创新,但是这个创新是不是要把文科生排除在外,以及「文科」在创新,或者说全要素生产率上升之间有什么关系,目前尚未看到任何证据。光如何度量全要素生产率,经济学家之间就能打起来,当然有兴趣的话可以自己用这个作为课题。

并且这篇工作论文在讲这句话的时候,也没有提供任何的引用文献。所以这更可能是作者在文末稍微的表达了一下自己的个人观点。


@Burgundian 这位知友提到了2001年的QJE paper。[2]

这篇文章倒是提供了理论证据。文章把人才分成两种:创造者和寻租者。创造者创造价值,寻租者重新分配价值。人们在选择职业的时候,会考虑到两种职业取向的收益,如果当创造者更有利,那就去做企业家;如果当寻租者更有利,那就去做寻租者。

这篇文章是理论导向的,很遗憾在里面用「律师」来指代了寻租者:

如果原文作者真想佐证他们说的这句话的话,最接近「发展停滞是因为文科生太多」这个观点的,就是这篇QJE的paper。但是即便如此,文科生并不能等价于寻租者,企业家里面也有很多是文科生。很多理科生也一样可以做寻租者,比如技术公司里面不干活的中层等等;并且更重要的是社会的环境,一个让寻租者获得更大利益的社会环境,无论文理怎么分配,那也是不利于创新的。

参考

  1. ^ Lin, Tin-Chun. "The role of higher education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 empirical study of Taiwan case." 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 15, no. 2 (2004): 355-371.
  2. ^ Murphy, Kevin M., Andrei Shleifer, and Robert W. Vishny. "The allocation of talent: Implications for growth."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06, no. 2 (1991): 503-530.

user avatar   love-sala-94-77-5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文科生纯属背锅

问题的根源不是文科生太多,而是文科的主导权往往被西方掌控了。

我们中国有强大的中央组织、有社会主义思想、中华文化还好一点。对于一些国家而言,他们的文科从思想、体系、制度、文化都完全照搬西方的那一套,以西方为唯一真理,结果就是培养出一大堆跪舔西方的文科生。这些文科生什么都不会做,只会充当西方的慕羊犬。

提高文科的教学质量是未来的关键。有些东西,你不去占领,敌人就会去占领。

参考我们的香港,西方怎么悄悄洗脑他们的?

说来很讽刺,香港回归后,中国历史课竟然不是必修,而是综合课程里面选修。学莎士比亚的,能考大学(申请欧美学校有用);学中国历史的,对考大学没有用,大学开设的课程也少,人数也少。

学美国法律的,能赚大钱;学中国法律的,没有用。

从小以说英语,读莎士比亚为荣

.....

这样教出来的学生,美国人说什么都是对的,一切以美国标准为世界标准。你指望他们去建设新中国?

再比如电影圈那帮人,他们以得奥斯卡、欧洲三大奖为荣,有些人发自内心地看不起内地的奖项,他们怎么可能拍好“爱国主义”题材?结果,往往都是夹带私活,明里暗里黑中国,成为fh势力的重灾区。

民族自信需要我们的文科生去忽悠外国人,去建立价值观高地。

同一部电影,拿了奥斯卡,内地票房惨败,就是内地人不懂欣赏(审美差)。

欧美无人问津,内地票房大卖,还是内地人审美差。

横竖我们的电影好不好,话语权都在外国人手里。

过去几十年,从媒体到从业人员,崇洋媚外到了极致。产生了很多“方方”的人。

中国发生一件坏事,全中国都是这样的,上升到民族的高度。

外国发生一件坏事,这只是个别事件,社会有自我修正机制。

中国发生一件好事,形象工程,官方造假。

外国发生一件好事,这就是国家的力量、民族的力量。

只要你黑中国,什么BBC CNN就会给你颁奖,然后,群众还觉得BBC CNN高人一等,内地的电视台不可信,这怪谁?


user avatar   bj365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从标题上看,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大前年,带媳妇去她同学家聚会,原宿舍一帮女人聊到工作和自己的专业时,直接灵魂拷问自己:我们大学学什么了?


她们还是在华中某大城市“武立国”大学毕业的。不过宿舍四个人有三个的论文是在我的帮助下完成的。有一个是我直接完成的。


文误国,理兴邦!


user avatar   ning.mao.wilso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能理解作者的意思,因为马来西亚自己也说,“不要让公款留学生去埃及和苏丹学什么经学,要多学有用的东西,例如工程机械”。换言之,观点有道理。

但我想说的是,中国人很容易犯一个想当然的错误,就是用自己的喜好和标准去评价衡量别人。而忽视,不同文化不同环境,孕育出的思想是截然不同的。举个例子,我们习惯给国家分三六九等,觉得只有大国才有尊严,小国就是仰人鼻息,就是被人欺负。但多年多国生活对比后,我发现这种思想是动员大于事实。我随手截图九个泰国朋友的生活分享,你就会发现,他们的生活轻松没压力。是多数国人奋斗一生的目标。









再看国内朋友,不是广告,就是贩卖焦虑,再就是毒鸡汤。我一直好奇一个问题,为什么只有国人特喜欢在社交网络上卖东西,甚至人人皆微商,这到底是为什么?是因为别国人傻,看不到商机,还是国人要靠这钱救急活命?(其实多数人也卖不出东西)后来我想通了,因为多数国家的人,不考虑那么多与自己无关的事。接着我进入第二阶段,我们从小就被告诫,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现在不考虑,未来会不会大祸临头?其实所谓的远虑和长远目光,基本是内卷思想体系的前置部分,听上去冠冕堂皇,很有道理,但结果除了内卷,有什么具体益处吗。最后我想到这个视频,我们的社会总有一种宣传,这种宣传是实际需要的,但却是不对的,勿让人以为别国都分分钟死人,都饥民遍地,然后庆幸自己的幸运。而不清楚,这只是宣传。回到主题,中产陷阱是概念,是宏观观念,而老百姓需要的是生活。什么是好的生活,就是安心的生活,对于多数国人,其实没那么高的物欲,安安稳稳就行了。中产如果都不能安安稳稳,那还叫中产吗?世界不是有钱人才能活,但资本家会告诉你,不奋斗就会死,不然谁给他们卖命。其实就这道理。


user avatar   yu-guang-ting-92 网友的相关建议: 
      

结论完全正确,文科生的确太多,理科生的确太少。本来论文限于篇幅也没有必要在此展开论据,其他对策无一例外不列论据。

看看我们的战略竞争者怎么说的:

Republican Senator Tom Cotton lit up social media on Sunday by suggesting Chinese students shouldn't be allowed to stud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t U.S. universities, and should focus on Shakespeare instead.

这个议员(汤姆 科顿)建议禁止中国学生去美国大学学习科技,而是去学莎士比亚。连个议员都知道阻止中国发展要靠限制科技,再去学文科岂不正中美国下怀?

甲骨文CEO拉里 埃里森也说:

If we let China train more engineers than us, let Chinese technology companies beat our technology companies. Then we are not far from the day when our military technology is also behind.

如果中国培养了更多工程师,中国科技公司就会打败美国科技公司,那么就离美国军事科技落后时日不远了。

到底是谁能让美国如坐针毡一目了然。


user avatar   li-da-ren-50-3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哈哈哈哈我半夜直接笑醒好嘛,央行这个论文太真实了,我太爱了!!

你以为央行是在开玩笑?是在歧视文科生?

太天真了兄弟。

你看看前文:

要做好社保体系,让我们知道即使创业失败也能有饭吃、有房住、有病看,这样我们才会有冒险精神。

再看看后一句,创业主要靠年轻人,但年轻人多半没钱(真实),高房价会把年轻人都逼走。

我直接泪目了好吗,这难道不是说到知乎er的心坎坎里去了吗。

为什么又说东南亚国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是因为文科生太多?这不是嘲讽啊,这也很真实啊!

我们一直都说中国改革开放有“人口红利”,但各位听没听过现在的中国有“工程师红利”

各位知道经济增长靠什么吗?

在北大林毅夫教授的《解读中国经济里》,就很明确的提到,从工业革命以来,经济增长的表象就是人均收入水平越来越高

而人均收入之所以能提高,是因为劳动生产率水平提高

劳动生产率怎么提高?

第一是技术创新。现有产业里不断进行技术创新,让每个劳动者生产出的东西越来越多,越来越好。

比如,第一次工业革命发明了蒸汽机,用煤炭这种自然资源作为动力进行生 产,解放了以人力为主的手工作业,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第二是产业升级。新的产业的附加值要比原来的产业附加值高, 可以把劳动力和各种资源从,从低附加值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转移。

比如,美国的苹果公司主要做高附加值(高利润率)的产品设计和品牌管理, 把低附加值(低利润率)的生产制造转移给中国的富士康。

再者,还要完善的基础设施。随着技术发展、产业升级后的劳动生产率水平不断提高,规模经济越来越大,产品市场范围越来越广,一个乡镇企业生产的产品比如娃哈哈矿泉水要行销全国,那就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如电力、交通。

最后,还要有制度保障法律、保险以及金融,来保护市场自由竞争(比如反垄断法)、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比如买保险规避火灾风险)、帮助企业融资(债券和股票市场)。

从林毅夫教授分析经济增长的模型中就可以看出来,经济增长最底层的逻辑还是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这其中的工作难道不是主要由理工科专业的人负责的吗?

你以为央行这篇嘲讽文科生的论文只在第一层,你在第二层。

实际上呢?央行这波在大气层!


再聊深一点,聊点未来,聊点跟大家财富增值相关的投资。

我们知道现代社会的经济增长主要由科技创新推动,那中国的技术创新能力强不强?

这里我分享李录在一次演讲中的内容:

考虑到中国的高等教育现状,考虑到中国的人均GDP和人均研发费用时,你就会发现中国潜力很大。

中国去年毕业了750万大学生,其中470万是STEM专业。对比之下,美国大学STEM专业的毕业生人数,在大约50万左右,只有中国的十分之一。

2年后,中国预计总共会有近2亿大学生,已经接近整个美国的工作人口。中国即将享受到巨大的工程师红利。

类似的情况发生在1978年初,当时来自中国农村的数亿年轻人搬迁到大城市,不管工作难易,薪水高低,他们都愿意全力去打拼。中国这几十年的经济起飞正是得利于劳动力红利以及全球化带来的工作机会。

今天我们即将迎来工程师红利的时代,享受工程师红利带来的经济转型升级和富足社会。

华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华为雇佣了约15万名工程师,这些工程师都至少拥有工程学学士学位,其中大多数还有硕士以上学位。

华为支付给他们的工资报酬大概只相当于西雅图或旧金山硅谷同等职位的一小部分,但华为的工程师都以刻苦敬业闻名于行业。他们的聪明程度、所受的专业训练绝不亚于那些西雅图或旧金山硅谷的工程师。中国即将释放出的竞争潜力就在于此。

再给大家看一个中国在研发上投入的费用数据:

2017年,中国人均GDP接近9000美元。就人均GDP而言,中国与巴西、墨西哥和泰国相当,但中国的研发支出所占GDP的比例要远高于这些国家,达到2.13%。

相比之下,巴西为1.27%,泰国为0.78%,而墨西哥只有0.49%。中国研发支出占GDP的比例甚至比西班牙、葡萄牙这些国家都高。

西班牙的人均GDP是中国的3倍,葡萄牙的人均GDP是中国的2倍。也就是说,中国的研发支出占GDP的比例高出了那些人均GDP是其2倍、3倍的国家,而且远远高出那些和中国拥有同等水平人均GDP的国家。

现在你知道为什么,巴菲特、芒格、李录这些投资大师,都说全球最好的投资机会在中国了吗?

所以,知乎上跟我一样的年轻人们,如其抱怨房价高,抱怨社会内卷,不如多花点时间深度思考,如何利用自己的优势,在全球经济增长最有潜力的中国,搭上这趟高速向前、人类文明有史以来经济增速最高的列车吧。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字节跳动有意把TikTok总部从美国迁往英国伦敦? 
  第二级价格歧视需要阻止消费者之间的转卖吗? 
  为什么懂经济学却看不懂经济? 
  有哪些在世学者已做出诺奖级别工作,但恐一生与诺贝尔奖无缘? 
  知识产权有可能是不合理的吗? 
  央行 2020 年 8 月人民币贷款增加 1.28 万亿元,M2 同比增长10.4%,释放了哪些信号? 
  当代是否依然存在马尔萨斯陷阱? 
  井底之蛙体现了哪些经济学知识? 
  承包一个两万人大学的快递,转让费90万,合算吗? 
  城市道路是不是对没有车的人不公平?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 2021 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 18.3%,实现稳健开局?
下一个讨论
凯迪网于2021年4月15日发表了《凯迪网编委会致广大网友的一封信》,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 2024-11-0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0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