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害性不强指的是单纯从食品安全角度说,使用的漂白剂次氯酸钠,虽然是具有腐蚀性的化学试剂,听起来很厉害,但实际上用水冲洗一下就没多少了,再放在空气中,它就能自己挥发掉,可以做到在山药上几乎没有残留,对人体也就没有伤害。
次氯酸钠不能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但可作为食品消毒清洗剂使用,在这个案例中具体属于哪种情况我认为有点难以区分,我也说不好。
我认为,使用次氯酸钠浸泡山药的第一目的有可能不是漂白,而是消毒延长保质期(微博上一个评论说海外的华人超市卖的就是这种漂白山药,这符合长期储运需要更严格的消毒的逻辑)
作为消毒剂来使用要看浓度和浸泡时长,以及最终的残留,我现在也不好没经过检验就说完全没有危害,但我个人认为危害不大(新闻里也提到这一行为很难检测,因为上市的山药它的次氯酸钠成分往往都已经分解挥发完了,有一次检测到了是因为泡完之后水都没有干才检测出来了)
但同时我也同意这一行为欺骗性极高,因为从报道来看,厂家和商人刻意向消费者隐瞒了漂白行为,用褐色山药漂白后「冒充」本来就是白色的山药,企图卖更高的价格。
虽然使用次氯酸钠漂白的危害性不大,但他们在选择漂白的时候可不一定知道,还说自己不吃等话语,还在市场上以次充好把褐色山药冒充价格更贵的「小白嘴」山药,存在主观恶意和客观欺骗,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认为这行为还是比较恶劣的。
本来我是完全支持媒体对食品安全隐患进行监督披露的,但是目前情况,新京报在今天315发布了这篇报道后,微博上已经一边倒的说中国食品没法吃了,什么特供、生育率、中国人毒中国人之类的言论又出来了。。。我对这一类的风向有点担忧
这篇报道将次氯酸钠重点定性为【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这一引导也有不妥,整篇报道除了说次氯酸钠有腐蚀性和过敏性,别的危害都说不出来。实际上腐蚀性和过敏性确实有,但那要浓度比较高,而且我前面说了,次氯酸钠有挥发性,到消费者手里估计什么都没有了。
当然了,相对于以往各种更夸张甚至虚假的食品安全类曝光文章,新京报这篇文章还算克制了。
只是在食品安全草木皆兵的现在,发布这样的文章,很明显是想搞个大新闻,这样做对于全社会来说是否合适?
总之,总体来说,我认为这个事情食品安全危害没有那么夸张,大家不要太害怕了,但这个行为仍然属于欺骗消费者,具体还是等市场监管部门的调查和处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