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讲讲俄国在殖民地建立的大学吧。
俄国除了人烟稀少,在1867年被卖掉的阿拉斯加外没有“海外”殖民地,但波兰、芬兰、外高加索、中亚以及远东一般也被视为俄国的殖民地,而俄国在这些地方建立的大学自然也是符合题主要求。
1795年俄国同普鲁士、奥地利完成了对波兰的瓜分,但俄国所得主要是原波兰王国的乌克兰、白俄罗斯和立陶宛部分,到1815年维也纳会议,俄国才得到了华沙、卢布林等今日波兰境内的地方,并对这些地方维持统治至1918年。虽然俄国严厉压制波兰境内的民族运动、限制民族文化,但波兰的经济尤其是工业在俄国殖民时期还是有相当的发展。与此同时,俄国在波兰也开始创立大学,试图培养一批亲俄的知识分子和社会精英。
这些大学里最典型的是1816年创办的华沙大学,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在这一年冬批准在华沙成立有法学和政治科学,医学,哲学,神学和人文学科五个学院的大学,即今日华沙大学。在1935年华沙大学曾一度以独裁者约瑟夫·毕苏茨基命名。
虽然现在华沙大学的世界排名并不高(大约300名开外),但华沙大学在历史上仍然培养了很多世界闻名的人物,如钢琴家肖邦、以色列前总理贝京、波兰前总统卡钦斯基等人。
相比波兰有一些(不在俄属波兰境内)的历史较早的大学,芬兰的大学就相对年轻得多,根据wiki的芬兰大学列表,除了赫尔辛基大学,其他芬兰的大学都是独立后建立的,而唯一一座独立以前成立的赫尔辛基大学也是1640年创建的,远早于俄国开始统治芬兰的1809年,看起来俄国对发展芬兰教育并无贡献?
非也!赫尔辛基大学虽然把自身历史追溯到1640年,但这时成立在图尔库,名义也只是皇家学院,1828年才迁到赫尔辛基并从学院上升为“帝国亚历山大大学”。在芬兰独立后又改为现名。所以赫尔辛基大学的成立跟俄国也多少有一些关系。
四位诺贝尔奖得主、一位菲尔茨奖得主和Linux语言创始人都来自赫尔辛基大学。
相比波兰和芬兰,中亚、外高加索等地在沙俄时期要落后许多,也几乎没有现代化的大学,直到十月革命后这种现象才得以改观。
1918年2月8日,第比利斯国立大学成立,高加索地区有了自己的大学。
1919年,巴库国立大学成立。
1920年,列宁签署法令成立突厥斯坦大学,这是中亚的第一所大学,即今日塔什干大学。
1928年,哈萨克成立哈萨克国立大学。
这些大学在苏联解体后被各国沿用,至今仍然是最重要的大学。
港大,楔在香港人精神上的一颗钉子!在精神上,要你长跪不起。
这个问题很适合由拉丁美洲来回答。
首先应当说明,我们所说的“大学”(University)是一个内涵和外延非常明确的概念,就是一种发源于中世纪欧洲,在近代出现了从教学到研究转向,以分专业教学、学位授予为核心特征的高等教育机构。现代大学的制度和观念,有非常明确的欧洲背景。当然,古代世界欧洲以外的地区也有自己的高等教育机构,也有着重要的地位和繁荣的历史,但我们不必为它们算不算“大学”而争吵,否则就会在定义上空耗精力,也会让这篇回答无从下笔。
在确认了“大学”这一概念发源于欧洲文化语境之后,我们才能够探讨以下问题:
1. 欧洲人(以及日本人)在殖民地设立了哪些大学?
2. 大学是怎样从欧洲传播到其殖民地的?
3. 这个过程有哪些规律和特点?
其实总的来看,殖民地大学的历史非常清晰,从创立时间来看可以分为两波,大致对应着近代史上欧洲的两次殖民浪潮:
第一波是在工业革命前(约1550-1800年),主要出现在美洲(准确地说是西属美洲和菲律宾)。
第二波是在工业革命后,世界去殖民化运动之前(约1850-1960年),这一次是遍地开花,亚洲和非洲的主要殖民地基本都拥有了自己的大学。
但是,观察这两波大学的创立,就会发现它们的背景和逻辑完全不一样。“第一波”与其说是欧洲高等教育制度的一次扩散,倒不如说是西班牙帝国独特的制度安排。
须知,在同一时期的英属美洲和葡属美洲,高等教育机构都只有学院(collage/colégio)。而西属美洲不仅有学院(colegio),还有建制完整的大学(universidad)。
如果说第一波殖民地大学完全是西班牙人特殊操作的产物,第二波殖民地大学的兴起则是具有普遍性的世界潮流。所有殖民帝国,包括新兴的日本,都在殖民地建立了大学,其中相当多的殖民地大学在今天仍然是独立国家的一流乃至最高学府。
所以,想要理解这两波殖民地大学的创立,就得分开来讲,因为它们差别很大。但是它们体现出的欧洲文化传统乃至殖民主义历史,又有一脉相承的地方。本回答将以殖民地大学名单为索引,分别介绍历史上两波殖民地大学的兴起,以及它们背后的一些历史逻辑。
在中世纪的欧洲创办一所大学,需要哪些条件?
有钱,有地,有老师,有学生?没错,但还远远不够。
在封建传统浓厚、等级制森严的古代欧洲,最重要的是“名分”,换句话说,就是国王和教宗的许可。有了许可,才有自治权,才有发放学位的资格。
因此,在12-16世纪的欧洲,设立大学不仅仅是对某地文教事业的鼓励,或对当地教俗事务的安排,更是一种赋予该地的“荣誉”。
到1300年,西欧共有20所大学;1400年,44所;1500年,72所。以今天的标准来看,中世纪欧洲大学是非常稀疏的,而且时间越是古早,大学的地位就越高,经常是一所大学代表一个王国。例如波西米亚的查理大学,波兰的克拉科夫大学。而且整个王国都没大学的情况也很常见——在1477年设立乌普萨拉大学,1479年设立哥本哈根大学之前,瑞典和丹麦(或者说整个北欧)都没有大学。
要知道,在古代世界,“荣誉”是至关重要的东西,也是决定一所“大学”能否成立的决定性因素。1575年,发起独立战争的新教荷兰发现自己境内没有大学(尼德兰的唯一一所大学是西班牙统治区内的鲁汶大学),于是决定在莱顿设立大学。虽然荷兰人当时正在和西班牙交战,但是西班牙国王仍是荷兰法理上的君主,而创办大学按理说必须要有领主的签名。荷兰人就干脆在许可书上直接为菲利普二世做了“代签”,“名分”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也就是说,对于延续中世纪传统的大学来说,“名”和“实”一样重要,甚至前者比后者更加重要——而这,就是解读殖民地时期美洲大学现实的关键。
熟悉美国教育的读者可能知道,英国在历史上的十三州殖民地一共创建了九所高等教育机构,它们当时的名字都是“学院”。除了威廉玛丽学院和达特茅斯学院之外,其余七所在美国独立后都改名成了“大学”,其中包括著名的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等。
那么,为什么英国人没有在殖民地时期就把它们变成“大学”呢?最重要的原因当然不是它们的规模不够大,或者实力不够强,而是在英国人眼中,北美殖民地不配拥有“大学”这样的荣誉。
无独有偶,殖民巴西的葡萄牙人也是这么想的。
在巴西,葡萄牙人出于对人才的实际需要,创立了一些神学院和专业技术学院,但从来没有大学。巴西的殖民地精英大多前往欧洲,特别是葡萄牙的科英布拉大学留学。在19世纪前,葡属美洲既没有大学,也没有印刷所,说是“文化荒漠”并不过分。至于葡萄牙人在非洲、亚洲的零星殖民地,就更没有拔尖的教育机构了。
然而,西班牙人的想法却不一样,在他们看来,为了统治美洲成百上千万的原住民人口,为了帝国的荣誉,有必要在各个海外王国创立和本土一样的大学。于是,1492-1800年间欧洲人在海外建立的28所大学,全部由西班牙人创设,其中26所位于西属美洲,2所位于菲律宾。
其中,比较重要的有以下几所:
1. 圣马科斯王室与宗座大学(Real y Pontificia Universidad de San Marcos)。1551年创立,即今秘鲁最高学府国立圣马科斯大学,美洲最古老的大学。
2. 墨西哥王室与宗座大学(Real y Pontificia Universidad de México)。1551年创立,今墨西哥最高学府国立自治大学追溯学统以之为源头。
3. 圣托马斯.阿奎那王室与宗座大学(Real y Pontificia Universidad de Santo Tomás de Aquino)。1538年创立,在1558年才得到教宗承认,因此挑战圣马科斯大学的最古老大学地位。今多米尼加最高学府圣多明各自治大学。
4. 科尔多瓦大学(Universidad de Córdoba)。创立于1621年,阿根廷最古老的大学,1918年大学改革运动溯源地,当时也是全国仅有的四所大学之一。
5. 圣罗莎王室大学(Real Universidad de Santa Rosa)。创立于1721年,今委内瑞拉最高学府中央大学。
6. 圣费利佩王室大学(Real Universidad de San Felipe)。创立于1738年,今智利大学前身。
7. 基多圣托马斯王室公立大学(Real Universidad Pública Santo Tomás de Quito)。创立于1786年,今厄瓜多尔最高学府基多中央大学。
8. 瓜达拉哈拉宗座与王室大学(Real y Pontificia Universidad de Guadalajara)。创立于1792年,今瓜达拉哈拉大学。
9. 圣托马斯大学(Universidad de Santo Tomás)。创立于1621年,位于菲律宾。
可见,西班牙人在殖民地时期创办的大学,许多至今都有重要的影响。其中有些是不间断延续至今(如圣马科斯和科尔多瓦),有些是中断办学后由后来的大学宣布继承学统(墨西哥和智利的例子)。但是与此同时不应忽视的是,许多殖民地“大学”的条件是极其简陋的,甚至会因为破产而消亡,在学科设置上更是基本只有神学。然而,殖民地人民还是高度看重大学的荣誉:1721年圣罗莎王室大学创立时,委内瑞拉的精英无比激动,这意味着这块边区的地位得到了空前肯定。
虽然不应该高估殖民地时期西属美洲“大学”们的实力,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比起葡属美洲和英属美洲,西属美洲的顶尖大学仍然是相当繁荣的。而且西属美洲大学造成的最重要后果之一,就是充当了自由主义的孵化场,为19世纪初的美洲独立战争提供了思想基础。
讽刺的是,在美洲创办大学的一部分目的,就是为了给土生白人和土著贵族精英提供高等教育,让他们服务于西班牙帝国的事业。然而正是在这些大学里,成长起了一批对殖民主义不满的本土知识分子,他们领衔了后来的独立运动。
西班牙人创立的殖民地大学,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能算现代大学,从制度来看,最多只是中世纪大学的某种延伸,因此并不能和19世纪末开始出现的第二波殖民地大学等量齐观。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同样作为高等教育机构,这些大学在殖民地发挥了相似的作用——从安抚本土精英,维护殖民统治的工具转化为孵化民族主义者,颠覆殖民帝国的利刃。
西属美洲大学,就是来自中世纪的诅咒和回响。
19世纪上半叶,杰出的普鲁士教育家威廉.冯.洪堡亲手打造出了世界上第一所研究型大学——柏林大学。从此,大学的形态和制度,乃至高等教育的使命,都开始出现转折性的变化。
在工业革命带来的新世界当中,大学的任务再不只是培养专家和官僚,而是要负担起学术和科学研究的职责,以造福居民,改造社会,乃至参与民族国家之间的竞争。相比中世纪大学,现代研究型大学牵涉的领域更广,需要的物质基础更丰厚,社会影响也更大。
如果非要说有什么东西变少了,那就可能是对“名分”的追求没那么重要了。但这不意味名分已经不再重要,事实上,大学仍被视为地区乃至民族国家荣誉的一部分。“学院”和“大学”仍有等级区分,尽管这种区别在不同文化当中并不一样。
因此,直到19世纪中叶,在殖民地设立大学仍然没有进入殖民帝国的议程。原因一是亚非殖民地尚未接受欧洲文化中的大学概念,二是许多贫穷的殖民地不具备创办大学的条件,三是殖民帝国没有兴趣设立大学体现殖民地的地位。
但是,就在欧洲的权势抵达顶点的同时,亚非殖民地也在酝酿着反抗和振兴的力量,这种力量在教育领域的体现之一,就是大学的出现。
1857年,也就是印度民族起义发生的同年,英国创办了孟买大学、马德拉斯大学、加尔各答大学。用来培养殖民地本土精英,把他们吸收进英属印度体制。
也是在19世纪,英国也开始把一些位于移民殖民地的高等教育机构(即学院)转化为大学,同时创立新的大学。1821年,加拿大的麦吉尔学院得到皇家特许状,升格为麦吉尔大学;1850年悉尼大学创立;1870年新西兰大学创立;1874年南非学院改组为开普敦大学。这几所学校是19世纪加、澳、新、南非等地新设大学的代表。值得一提的是,马尼拉雅典耀大学也是这个时期创立的(1859年),当时西班牙正在进行把菲律宾本土化的努力。
然而总的来看,作为在殖民地创办现代大学的先锋,19世纪的英国人仍然是非常保守的。大学大多还是位于欧洲人故乡和移民地,在印度和日本以外的亚非原住民国家几乎不存在。这种局面在20世纪初发生了急速改变。
1906年,饱受越南民族主义折磨的法国人终于批准创办印度支那大学(今河内大学),以回应当地精英的诉求。在十几年内的东南亚,许多大学纷纷创办(不少是由已有的学院扩充或合并而成),德里大学、香港大学、仰光大学、印度尼西亚大学纷纷成立。除了亚洲以外,20世纪初的非洲殖民地也开始出现第一批大学,如阿尔及尔大学、开罗大学等。亚洲的一些独立/半殖民地国家,包括日本(起步较早)、韩国(被吞并前)、中国、暹罗等,也是在20世纪初开始创办自己的大学。
风潮转变如此之快,以至于部分地区无法适应。1922年,英国在东非殖民地创办乌干达大学(今乌干达最高学府麦克雷雷大学),竟遭到当地人抵制。因为在他们看来,大学是专属于欧洲移民的教育机构,英国人此举是在为移民占领乌干达做准备。日本人则迅速跟进欧洲的新动向,在1920年代设立了京城帝国大学(首尔大学前身)和台北帝国大学(台湾大学前身)。在社会变迁巨大的20世纪上半叶,大学在亚非殖民地迅速推广,成为殖民统治和殖民地发展的必要工具。与此同时,在这些大学当中,殖民地本土知识分子酝酿出了强烈的民族主义意识。“大学代表着所在地的荣誉和地位”作为中世纪的遗产,到20世纪居然还能发挥作用——有大学的殖民地,就有和宗主国叫板的勇气。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殖民体系开始土崩瓦解,在东南亚、加勒比和非洲独立之前,英国殖民者还创立了一些新的大学。例如西印度大学、马来亚大学、加纳大学、伊巴丹大学、津巴布韦大学,都是在二战几年后快速建立的,但是英国人创立的这些大学并没有阻挡殖民地走向独立的历史潮流,正如法国人拒绝在殖民地创建新大学的努力也无事于补一样。1962年,在非洲独立战争中顽抗的葡萄牙人决定在莫桑比克和安哥拉殖民地分别建立蒙德拉内大学和阿戈什蒂纽·内图大学。然而到最后,无论创立大学与否,无论创立是早是晚,英法葡等殖民者的命运都是一样的,那就是丧失整个帝国。
另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从殖民地时期开始,到独立国家成立,这些大学都是民族主义和当地社会发展的顶梁柱。欧洲殖民者为了自己的利益把现代大学传播到殖民地,而这些大学反过来毁灭了他们。其实没有人比他们自己更清楚,创立大学在欧洲文化传统当中意味着什么,但是他们不得不这么做,不得不把荣誉和发展交给自己的殖民地。
归根结底,大学及其代表的独立地位,是殖民地人民争取来的,而不是殖民者施舍的。
1981年,在几个中国人的“请求”下,澳葡政府建成东亚大学(今澳门大学)。葡萄牙人统治澳门已有四个多世纪,却从未在此建立大学,只有几座零星的学院。20世纪末设立大学,并非因为葡人迟钝,方才开窍,而是因为1966年一二三事件和1974年四二五革命后,葡萄牙人在澳门已经逐渐做不了主了。
没有人民的抗争,就是再等四个世纪,也等不来殖民地国家的“大学”。
爱知大学,前身东亚同文书院大学,始于1899年日本人在南京建立的私塾,1939年大学成立于上海,建立者是第五代东亚同文书院大学院长近卫文磨。1945年因为日本战败废止,1946年搬家到名古屋继续,改名为爱知大学。
事故已经定则了,说明已经过了执法机关了,这时候还扯个屁?
如果事故定则你没有责任,那你咋办都可以,别说三不一没有了,你全部都没有都行。
如果事故定则你有责任的话,你三不一没有只能让执法机关认为你在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