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明朝时欧洲已经大幅度发展,为何明朝不像清朝沦为半殖民地? 第1页

  

user avatar   reseted1645324209000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是,大兄弟呀!

既然你认为是我无理取闹,没有能力反驳你,那你别给我拉黑让我能和你对话呀!总不能一边“哈哈!明粉根本都没有能力反驳我的观点”,一边又直接拉黑不让人家回复吧!


你倒是让我说话呀!


答案里说郑经主动把台湾让给日本人殖民

反驳我的时候又说郑经为了和日本人贸易,主动把台湾让给日本人殖民

你把“论点”重复念一遍就成为“论证过程”了?



郑经主动让日本人殖民台湾?你要搞懂殖民是什么意思!殖民则指强国向它所征服的地区移民,并掠夺原当地人民的利益。现指资本主义国家把经济政治势力扩张到不发达的国家或地区,掠夺和奴役当地的人民。

郑经为了与日本人贸易,允许日本商人居住在基隆,你管这叫邀请日本人殖民台湾。

你的整篇回答无不是过度夸大其词,牵强附会,纯粹是为了黑而黑,这还能倒打一耙?


user avatar   wei-yun-dong-zh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明朝不是东南亚黑番和印第安土著。


最早想征服明朝的是葡萄牙人,随着葡人在大航海时代抵达东南亚,并且征服满剌加等小国后。


按照其扩张政策是准备以东南亚为跳板,向他们“心仪”已久的明朝发起武力进攻的,让明朝沦为其殖民地以充当原料基地和市场。


1515年(明武宗正德十年)的时候,葡萄牙首次使华大使托梅·皮雷斯,根据其在东南亚搜集到的明朝情报,写成了意欲征服明朝的《东方简志》。


这货认为征服明朝很容易,难度应该不比印第安大多少。


满剌加总督欲制服中国(明朝),不需要人们所说的那么大的力气,因为他们弱不禁风,不堪一击。常去那里的人们及船长说,率十艘大船攻克满剌加的印度总督,不废吹灰之力,就能拿下中国(明朝)沿海各地。”

葡萄牙人前期在东南亚或明朝沿海,的确搜集很多关于明朝政治、经济,尤其是军事方面的情报。


当然搜集的都比较笼统和模糊,并不是非常的精确和详细,所以就给他们造成了攻打明朝很容易的错觉。

随着正德十二年后,葡人逐渐在广东屯门、南澳、东涌等地贸易,其带回的明朝商品在国内销售一空,巨大的贸易利益愈发刺激葡人对明朝的征服欲。

至正德末期,葡萄牙人开始逐步试探明朝的底线,一边在沿海地区烧杀劫掠、拐卖人口,一边占据屯门、东涌等岛屿,设置营寨、铜柱等“宣示主权”。

手法跟在美洲和东南亚的蚕食之举无异。

设立营寨,大造火铳为攻战具,占据海岛,杀人抢船,势甚猖獗。”(《名山藏·满剌加传》)


所以正德末年双方的矛盾逐步升级,但是明武宗朱厚照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尽管广东地区的文武官员已经反映过,但最后都是不了了之。

一部分原因可能是明武宗正宠幸一个叫“亚三”的葡人,没事还喜欢跟着他学习葡语,所以可能有被“蛊惑”的嫌疑。

所幸明武宗很快就驾崩了。


接替他位置的是嘉靖帝,嘉靖帝本人对于葡人没有好感;恰巧又赶上满剌加使者诉苦,希望宗主国明朝出面干涉,让葡人撤离满剌加以进行复国。


嘉靖帝是打算干涉此事的,他赞成朝臣的处理意见:


满剌加朝贡诏封之国,而佛朗机并之,且谄我以利,邀求封赏。于义决不可听!请却其贡献,明示顺逆,使归还满剌加疆土之后,方许朝贡。”(《明武宗实录》)


所以嘉靖帝刚登基就把“亚三”处死,并且下诏杜绝与葡人的朝贡贸易,责令他们赶紧退出满剌加,对于骚扰广东沿海的葡人进行驱逐。

随后双方的敌对程度都进一步加深。

于是爆发了一场明朝对外的第一场战斗——屯门海战,占据兵力优势且主场作战的明军,重创了葡人的船队。

但屯门海战并没有解决葡人袭扰问题,也没有打消葡人征服明朝的想法。

真正让葡人“务实”的战斗,是屯门海战之后没几个月的——西草湾海战,明军重创了来华的末尔丁船队。

其船队大约有300多人,主力船队是从里斯本带来的4艘大船,抵达满剌加后又补充了2艘,大小共6只抵达明朝沿海。

末尔丁此番的任务就是搞殖民,葡王让他跟明朝完成三项使命:

其一、要求明朝割让或允许葡人,在屯门澳或其他适合居住、贸易的海岛建立要塞,由末尔丁担任“中国要塞”的司令;


这是在侵犯明朝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其二、要求获得明朝的治外法权;

如果明朝割让海岛或允许他们盘踞,则末尔丁身为中国要塞的司令官,凡是来华葡萄牙官兵、商民等人,都要接受末尔丁的全权管辖。

如果葡人触犯了明朝法律的话,则要交给末尔丁按照葡人的法律和惯例惩处,这仍然是侵犯明朝的主权完整。

其三、要求与明朝建立正式商贸关系


末尔丁船队抵达东涌后试图跟明朝广东方面洽谈,但最后要么就是不了了之得不到回音,要么就是直接被明朝水师攻击。

随后双方爆发了西草湾海战。

最终末尔丁船队被击沉焚毁2艘,末尔丁下令凿沉了1艘,其余3艘船只则突围出去,折损大约在一百人以上。

此战明朝最高指挥官是广东按察使汪鋐,海道副使胡琏,前敌总指挥是备倭指挥使柯荣,以及百户王应恩。


众兵齐进,生擒别都卢、疏世利等四十二人,斩首三十五级,俘被掠男妇十人。”(《明世宗实录》)

其中别都卢并没有被生擒,而是直接被明军击毙了;明军伤亡情况不详,但是百户王应恩不幸殉国。


战后末尔丁给葡王汇报:

我们在此(明朝)可用武之地,非我们想象那般(容易),敌人(明军)亦比我们想象的强大的多!”(《末尔丁·甫思·多·灭儿致国王函》)

也正是西草湾之战末尔丁船队的惨败,让葡人不得不重新审视明朝的实力,以及征服或殖民明朝的策略是否可行。

那当然是不可行的,所以葡人就放弃了征服,而是专心想跟明朝搞商贸,双方相互摩擦了二三十年后,直到嘉靖三十二年以后,才终于得到在澳门的居住权。

此后基本表现的跟乖宝宝一样,成为了大明朝廷的好朋友和老朋友,明末期更是出人、出炮帮明廷抗清。

以明军获胜而告终的西草湾之战,沉重的打击了葡萄牙殖民者的嚣张气焰,是葡萄牙海外扩张政策第一次受到严重挫折。


所以明朝自然不用沦为殖民地了。


后续西班牙也出台了征服明朝的计划,但最终由于多种原因没有落地施行,不过就算实施了也不会有太大效果。


毕竟这里是明朝,不是阿兹特克帝国。


西班牙人在美洲海岸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套路,在明朝是行不通的。


user avatar   qu-chi-tu-dou-ba 网友的相关建议: 
      

百科:汪鋐(1466年10月26日-1536年7月24日),字宣之,行荣四,号诚斋,祖籍婺源(今属江西)大畈人,明朝抵抗侵略爱国将领。

汪鋐在家族影响下,恤民爱国,正气凌然。葡萄牙侵扰中国东南沿海时,汪鋐率军驱赶,却首战失败。他总结失败经验,提出“师夷制夷”,积极仿制葡萄牙军队武器。终于在屯门击败葡萄牙海军,创造了师夷之长技以驭夷狄的首次成功战例,取得了中国历史上最早抗击西方殖民侵略的胜利。

学习态度对比:“传统”认为,明朝文人依然沉醉于天朝上国,只是极少数人愿意与传教士交往,但利玛窦的札记显然颠覆传统认知。统计显示,利玛窦书籍中提到的有名有姓的明朝人,至少有137个。这是直接提到的,没有提及的或更多。

1592年,利玛窦来到江西之后,立即为江西文人包围,成为争相交往的对象。

《利氏致澳门孟三德神父书》:在这座城市里….…众人都好奇的想见我一面 有这么多群众来看望,还有重要的文人与要人(官员),真使我兴奋异常。

来访者络绎不绝,会不会只是看一看洋人,俗话叫“看稀奇”?还真不是,因为不少士子要求拜利玛窦为师,请他传授西方学问,以至利玛窦疲于应付。而且,当时白鹿洞书院的院长章潢获悉利玛窦在南昌,甚至邀请他到书院讲学。后来,江西藩王乐安王、建安王还曾邀请利玛窦家中作客,询问欧洲一些事宜。

1598年,利玛窦来到南京,引起了更大的旋风,因为南京是明朝文化中心。《利氏致高斯塔神父书》中记载,“中国人来拜访我,有些人好像发了狂,争先恐后,络绎不绝……有的要学数学,有的对伦理科学感兴趣”。明人并没有自恃天朝而盲目自大,明朝文人有好奇心,更有追赶的雄心。

一,在和葡萄牙、荷兰等殖民者的交战中,明人认识到只有加强武器装备才能“制夷”的不二法门,因此热心学习、引进西方的火器,并迅速缩小了双方的差距。与葡萄牙的屯门海战中,汪鲩第一个提出“师夷制夷”,引进葡萄牙大炮,最终打败了葡萄牙舰队。

二,在与西方传教士交往过程中,明朝人认识到了自身不足落后。1629年,徐光启给崇祯皇帝的奏折中提出“欲求超胜,必须会通;会通之前,必须翻译 ,字字珠玑,发人深省。可见,当时不少文人已经意识到了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这才是开放的态度。

三:1536年黄衷(1474年~1553年)著《海语》,记录东南亚史地与中国南洋交通情况。1639年,顾炎武开始编著《肇域志》(大型地理类型的书籍),《天下郡国利病书》(历史地理类型的大型书籍),遗憾的是,在清前期才成书,在清那种高压局势下,没能刊印流传,并没有起到应有的知识普及价值。


1607年,李之藻(1565年~1630年)撰《浑盖通宪图说》,介绍西方天文观,阐释浑天说。1617年张燮(1574年~1640年)著《东西洋考》,这是记载东南亚地区地理和历史的书籍,还记载了海洋气象或潮汐等知识。


1629年,崇祯帝批准并下令设立历局,由徐光启领导,修撰新历,并要求他“广集众长,虚心采听,西洋方法不妨兼收,各家不同看法务求综合。” 四:徐光启在给崇祯帝上奏《条议历法修正岁差疏》中说“盖凡物有形有质,莫不资与度数故耳”,提出“分曹”料理,即分学科研究的思想,并论述数学和其它科学的关系,及数学在生产实践中作用。他认为数学是“从用之基”,提出“度数旁通十事”:治历、测量、音律、军事、理财、营建、机械、舆地、医药、计时。在他掌管的“历局”内开展以数学为根本,兼及气象学、水利工程、军事工程技术、建筑、机械力学、大地测量、医学、算学及音乐等学科的研究工作。历局(类似科学院)有了科学研究机构的雏形。崇祯帝对此积极反应和支持,下旨批示“度数旁通,有关庶绩,一并分曹料理,该衙知道”。徐光启开创的“格物穷理之学”,由李之藻、李天经、孙元化、王徵、方以智、王锡阐等发扬。

而形成的鲜明对比的是《海国图志》在清国滞销 根本就卖不出去,但拉到日本之后却立即脱销,几次加版印刷都不够卖,书籍非常热销。最终战争结果说明一切


user avatar   wang-you-ling-4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教科书没教你工业革命是什么时候发生的吗?


user avatar   miao-niao-1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明朝与清朝和欧洲当时的社会环境,经济状况不同。

明代虽然执行的是朱元璋的海禁政策,但是其海军军事实力一直都是世界一流的,因为它从立朝开始,就和倭寇作战,虽然经常战败,但是其防守能力还是很强的。也就是说,在冷兵器时代,想打开中国的大门,有点困难。

与明朝时代相对应的欧洲虽然有了大幅度发展,也是和中世纪欧洲相比,与明代相比,他们也处于冷兵器时代,而且其经济实力也不足以支撑他们跨越大洋,征服中国。说白了,对于中国这块肥肉,他们是有贼心,没有贼胆,所以葡萄牙人贿赂了明代的官员,用无耻的行为占据了澳门。

清朝时代的欧洲就不同了,经过新航路的开辟,地理大发现,欧洲已经开始大踏步的迈入资本主义世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建立,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急需要原料来源地和商品倾销地,大轮船等设备的研发,近代枪炮工业的产生。已经具备了远洋航海的能力和跨洋作战的能力,而清代基本还处于明代冷兵器时代。这时候的欧洲已经胜过清朝,清朝战败是时间上的问题了。


user avatar   xiao-xiang-18-28 网友的相关建议: 
      

之所以明朝没有和清朝一样沦为半殖民地,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因为明朝时期殖民者的威胁不够大,第二是因为明朝中晚期时中国周边海疆并不是空白。

第一,明朝时期殖民者威胁不够大。

全球性殖民活动开始于明朝中期,大约是弘治皇帝时期,殖民者主要是荷兰人、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殖民的主要对象是南美和非洲;一直到明朝晚期,也就是万历、天启和崇祯年间,殖民者才开始入侵远东地区,包括我国的澎湖和台湾等地。

而清朝晚期,殖民者已经转变为英国和法国人,且他们已经在印度和东南亚站稳了脚跟,有更大的实力来殖民远东。

明朝弘治年间,也就是1500年(弘治十三年)左右欧洲开始大航海时代,哥伦布1492年(弘治五年)发现新大陆,麦哲伦船队1522年(嘉靖元年)完成环球航行,此后欧洲开始对外殖民和扩张。

欧洲第一波殖民者是荷兰人、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他们扩张的重点是南美洲,原因也很简单,这里发现了金银矿,1533年皮萨罗征服了印加帝国,明朝是嘉靖十二年。

在亚洲,殖民者的步伐越来越向远东进发,1510年(正德五年)葡萄牙人侵占印度果阿、次年占领马六甲,1557年(嘉靖三十六年)葡萄牙人侵占澳门,1602年(万历三十年)荷兰人成立了东印度公司,1619年(万历四十七年)荷兰人占领雅加达,1622年(天启二年)侵占我国澎湖,1624年(天启四年)侵占台湾,已经到了我国周边地区。

但这只是殖民者的触角和前哨,殖民者的主要精力在南美和印度,对于远东暂时无暇投入太多资源。

所以明朝晚期,中国几乎没有感觉到西方殖民者的入侵,只是有一些额外的骚扰。

第二,明朝末期,中国的海域并不是一块空白。

明朝中晚期,朝廷对海域控制一直比较弱,前有倭寇,后有以郑芝龙-郑成功为代表的海上力量在海域横行,且多次和西方殖民者发生冲突,客观上阻碍了西方殖民者的殖民。

明朝末年,我国对于殖民者来说依然是一个庞然大物,尤其是明末战乱,虽然官方从海洋退缩,但以郑芝龙-郑成功集团为代表的民间海上力量的日益扩张强盛,荷兰船只一在中国海露面,就为郑芝龙截获,为此,天启七年(1627年)还发生一场驻台荷军与郑军的战争,结果荷军败北。

崇祯初年,郑芝龙有部众3万余人,船只千余艘,为明廷守备沿海以防海盗倭寇和荷兰人进攻,官至总兵。

崇祯六年(1633年)7月,新任荷兰台湾长官普特曼斯﹙Hans Putmans﹚为迫使明朝开放贸易,企图用武力强占大陆沿海,派出8艘战舰,不宣而战,明朝的厦门官员在驻军遭到荷兰人痛击后,采取息事宁人态度,找人与荷兰人疏通,然求和失败,福建巡抚邹维琏檄调诸将,大集舟师,准备痛击荷兰侵略者,身任“五虎游击将军”的郑芝龙担任战斗前锋,在澎湖的遭遇战中,焚毁荷船一艘,生擒荷将一名,击毙荷兵数百, 10月,由郑芝龙带领,明军150艘左右的帆船(其中50艘为大战船)在金门料罗湾追上荷兰军舰,郑芝龙报仇心切,奋勇当先,使用铁钩钩住敌船纵火焚烧战术,共焚毁荷兰快艇一艘,并捕获另一艘快艇,普特曼斯狼狈退回台湾。

经此一役,郑芝龙声势大振,荷兰方面转而表达今后想在台湾、而不是强势前往福建寻求对华贸易的意愿,由郑芝龙派船到台湾进行贸易。

后郑芝龙集团投入对清朝斗争,荷兰人乘机占领了台湾。

1661年4月(清顺治十八年,永历十五年),郑成功亲率将士二万五千、战船数百艘,自金门料罗湾出发,经澎湖,横渡台湾海峡,击败荷兰人,收复台湾。

1662年(康熙元年),郑成功攻下台湾后,遣使到菲律宾向西班牙总督递交国书,谴责其杀戮掠夺华侨的罪行,但西班牙人反而因此在马尼拉进行了第三次对华侨的屠杀。郑成功闻讯大怒,决定挥师征讨菲律宾,为华侨报仇,但不久病逝。

继承者郑经也于1670年(康熙九年)和1671年(康熙十年)两次准备派舰队征讨马尼拉,但因为三藩之乱,郑经率军西渡福建支援耿精忠而没出兵菲律宾。

由此可见,明末时代,中国的海疆并不是空白。

清朝则完全不同。

17世纪,在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被英国消灭及荷兰3次对英商业战争均遭败北后,荷兰人海外扩张的优势已为英国取代。

18世纪,英国开始同法国争夺殖民霸权,1689~1763年间,两国有过4次战争,每次都以英国的胜利而告终。

1843~1849年英国完成了对印度的征服,进而以印度为基地向印度外围的缅甸、阿富汗进攻,并迫使荷兰将新加坡、马来亚划归英国。

可以说鸦片战争时期,尤其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英国人已经不是劳师远征了,而是依托印度和马来亚,离中国已经很近了。

而就清朝来说,清朝的大一统和禁海令,严重削弱了民间的海洋贸易,虽然没有了海盗,但是也让海洋成为空白,清军自己只有水师,可没有能够远洋作战的海军。

故而英国及其他列强来到时,中国的海疆几乎是不设防的,只能通过陆地被动防守方式抗击英国侵略者。

这就是明朝时期中国尚能维持独立自主,但清朝晚期却沦为半殖民地的原因。

——————————————


user avatar   si-wang-5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当时的第一代欧洲殖民者直接被带明打趴下了。


user avatar   chi-ban-zan-san-l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是呀,战争结果说明一切:

泥萌在萨尔浒被人打爆了,泥萌在松山被人打爆了,你汉在一片石被人打爆了。

被先进的欧洲文明熏陶了几十年,然后被大清彻底亡天下了。

皇汉是三料亡国奴、鲜卑人后裔冒充的汉人,就像金发的日耳曼蛮族冒充罗马一样好笑。


user avatar   li123456789-2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我大明是以民族主义立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君主立宪的民主国家,和鞑清这种通古斯殖民政权完全相反

我大明百姓安居乐业威武雄壮拥护朝廷


user avatar   huan-shi-l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觉得因此去学一门学问显然是不需要的,攻壳提出的东西更多的是一个思考的话题,而不是一种思想哲学体系。一遍看不懂也正常,因为这个动画在各个方面制作优秀,第一遍往往会更注意在动作场面或者剧情等其他方面的东西。很多事情来不及思考就到下一个剧情点了。所以弄懂攻壳中想说的思想,TV动画2周目以上是必须的。

你提到哲学和社会学2个方面,那我也谈谈这2个方面我的看法吧,当然攻壳不只是谈了这2个方面。

其实攻壳抛出的哲学思考话题很简单,就是当处于一个网络极度发达,信息技术极度发达的科技水平下。当记忆可以复制,转移,消除,修改的情况下。传统的区别人类个体的方式就开始产生矛盾。或者说人类在抛弃宗教影响下,还缺乏一种真实区分人类思想个体的标准。这个问题在现实中还不会产生问题,但在攻壳那种信息科技水平下就会产生问题。攻壳中,区分人类思想个体是GHOST,放到现实中意思是鬼,幽灵,灵魂。但是这些词在现实中都是或多或少含有宗教含义的,科学定义下是没有这些东西的。大部分字幕组都采取不翻译这个词,直接放出英文,我觉得是正确的。因为用现实中的定义直译,太容易联系到宗教意味。而这个词实际想表达的是科学定义下的灵魂,删去宗教定义的灵魂,或者另一个比较接近的词是意识。攻壳就是想谈谈这个GHOST是什么。

我之所以说这个涉及到一些哲学意味的话题并不难,因为现实中每个人肯定都想过。科学上解释大脑的运作,是一个极度复杂的神经网络系统利用生物神经信号来获得记忆,并且利用记忆进行各种复杂的基于神经网络的思考活动。但对比电脑,发现有一个东西是缺失的,我们用电脑,电脑主机CPU对应大脑的运算功能,主板对应各种神经型号的传递,内存和硬盘对应储存记忆的皮层,那么使用电脑的USER是对应什么,没有USER电脑根本不知道该做什么。那么对应到大脑,是谁在作为USER指挥大脑去做事情。一般现实中会想到意识这个词,但是意识是什么科学上现在说不清楚。所以当人脑对应电脑时,就很容易发现这个问题,而攻壳的世界观下,恰恰是一个人脑电子化的世界,所以这个世界下,这个问题就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其实攻壳也无法给GHOST定义,只能说是用很多事例来说明必须有这玩意的存在。比如说少佐和笑脸男共享了记忆,但他们并没有变成一个人。

最近上课,老师谈脑机接口,也扯过这些东西,所以谈的比较多,其实上面废话较多,精简下来估计也就几句话。所以另一方面,社会学的方面就不多谈了,直接精简吧。

社会学方面就是赛博朋克作品普遍要谈的东西,就是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反乌托邦。这种作品包括攻壳,一般都会描述政府,大公司大资本家,会利用发达的信息技术来加强强权,而主角队,无论是革命者,犯罪者,还是什么其他种类的挑战者,也往往是利用发达的信息技术科技来反抗这种强权压迫。攻壳的主线,TV1中做微型机械的医疗公司(名字忘了),警察局都是强权的这一方。九课和笑脸男是对他们的挑战者。而TV2中久世英雄是挑战一方,但他们太激进了,实际用的压迫手段让观众更觉得他是强权一方。所以社会方面,谈的阶级统治和我们现实的社会没有本质区别,只不过随着人类普遍认知的提高,上层阶级要维持统治,会倾向于尽量的让下层民众感觉不到自己在被压迫被统治,就是反乌托邦作品中的要反的这种表面理想的社会。而赛博朋克作品作为一类的反乌托邦作品,特别的是,其中信息科学技术的发达导致信息可以操控,甚至记忆可以操控,使得思想的操控和反操控成为一个焦点。攻壳也是表现这方面的东西。




  

相关话题

  为什么现在人们对清朝评价大多都是负面的呢? 
  以明朝后期对后金的颓势和自身朝政的糜烂,当初朱棣迁都北京算不算是个败笔? 
  为何清朝没有出现像明宋两朝比较「任性」的皇帝? 
  为何明朝会有正德、嘉靖、万历这样的奇葩皇帝,清朝没有? 
  同样是靠国家财政供养,八旗要承担作战任务,而明朝宗室却不用,是不是明朝政策的失败? 
  怎么吹大清,才最令人信服? 
  为何英国可以灭亡莫卧儿帝国却不能灭亡同为大国的清王朝? 
  斯里兰卡为什么不属于英属印度? 
  很多说清朝人均耕地没有明朝多,那么清朝是怎么养活这么多人口的?? 
  1936年民国与甲午时期满清的军事实力对比?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动画《英雄联盟:双城之战》中范德尔明明有号召黑巷的能力,却不愿意与皮城放手一战?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王力宏爸爸手写信称李靓蕾要求数亿新台币,以及李靓蕾的回应?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