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以下内容节选自这篇文章:
今年(2019)初的一项分析发现,预印本服务器bioRxiv成立5年来,共有37,648篇研究成果发布在上面。分析发现,2018年科研人员在bioRxiv上发布的预印本数量超过了前四年的总和。
分析还显示,该网站的每月下载量已达到100万次。bioRxiv旨在发布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预印本,到去年11月已经满5年了。
负责此次分析的研究人员建立了一个包含所有bioRxiv预印本的交互式数据库,并将其公开发布在一个名为Rxivist的新网站上。本次分析结果也在1月13日发布在bioRxiv上。
2016年或之前发布在bioRxiv上的预印本,有三分之二后来发表在同行评议期刊上,大多数发表时间是在预印本发布后的六个月内。
在bioRxiv上下载次数较多的预印本,相比那些下载量相对少的预印本,其最终发表的期刊的影响因子一般更高一些(参见“预印本的最终结局”)。
研究指出,预印本让读者能够早先一步了解最新研究成果。
“预印本使我能在研究进行时就看到研究的趋势,并且还能看到关于所涉研究的评论。”《神经科学研究期刊》的总编Eric Prager说,“我认为这可以让同行了解正在进行的研究以及有可能取得的进展,也可以对尚未投稿的论文提出有益意见。”
Rxivist还通过下载次数或Twitter提及次数对bioRxiv预印本进行分类和筛选,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生物学研究的趋势。
Abdill说:“将Twitter提及次数与关于论文内容的经验判断挂钩显得投机。”但是,这是找到最受关注的论文的有效方式,即便这种关注是负面性的,他补充道。
耶鲁大学神经科学家、《神经科学杂志》总编Marina Picciotto说,预印本网站还能帮助研究人员交流那些可能无法被同行评议期刊发表的内容。(《神经科学杂志》是发表预印本数量居前二十的期刊之一。)Picciotto表示,她所说的包括不那么吸引人的基准数据,比如阴性结果,这些内容很少发表在期刊上。“预印本服务器可以与传统期刊发挥互补作用。”她说。
原文发布在2019年1月22日的《自然》新闻上,作者:Joshua Rapp Learn
Nature|doi:10.1038/d41586-019-00199-6
更多阅读:
arXiv/BioRxiv等预印平台与传统Journal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不需要同行评议。
在传统Journal上,一篇论文能否发表,并不完全取决于编辑。实际上,很多编辑就是一个文字秘书,没有能力来评价你的研究。因此,编辑会将你的稿件转发给学术界的同行。这些同行往往是研究方向与你十分接近的专家,有足够的能力来评估你的研究。根据同行对你稿件的评价,编辑才能决定是否发表你的论文,这个过程称为同行评议。
通常来说,一篇论文从投稿到发布,大概需要几个月到一两年时间。在这期间你需要反复的修改你的稿件,与同行审稿人斗智斗勇,直到他们在鸡蛋里挑不出骨头。但即使你付出了100%的努力,你的稿件也有很大几率被拒,这时候你又得换一个Journal,重新开始上述战斗。
而在arXiv/BioRxiv等预印平台上发文并不需要通过同行评审,跟发篇知乎专栏没有本质区别,上传的稿件几天就能够online。
对大多数科研人员来说,同行评议过程都是漫长而痛苦的,能够跳过这一过程当然是极好的。但这并不是我们需要预印平台的主要原因。
把文章挂到预印平台上,能够有效降低“撞车”的概率:假如学者A完成了一项研究,投出去接受同行评议。而在审稿的期间,学者B并不知道A已经完成了这项研究,于是B投入大量精力,去做A已经做完的工作。对整个学术界来说,这种就是用两份力气去做一件事情,是非常低效的。
如果A在完成研究后,就把自己的成果挂到arXiv上(A仍然可以投稿至Journal上,二者并不影响)。那么B在看到这项成果后,就可以换一个没有研究过的问题,避免浪费时间。甚至基于A的成果进一步深挖,发现更多有价值的结果。
而把文章挂到arXiv,对A来说也是有好处的:同行评议所需的时间是不确定的,可能需要一两年才能正式发表。如果在这期间,B用更快的速度完成并发表了该研究,那么这项研究的成果可能就不属于A了。
甚至有这种可能:A的审稿人看到稿件后,觉得思路不错,拿过来改一改,换个地方抢先发表了A的成果。这种事情在学术界并不少见。
把研究成果及时挂到arXiv/BioRxiv等预印平台上,能极大缩短公开成果所需的时间,降低不同学者重复研究同一问题的概率,减少idea剽窃、论文抢发等恶性竞争,从而提高整个学术界的研究效率,这些才是预印平台的主要价值。
当然,去掉同行评议也是有其缺点的。arXiv的general physics板块里就有很多“民科”文章,这会降低arXiv文章的可信度,提高信息筛选成本。所以arXiv可以用于追踪前沿文献,但看arXiv的时候一定要多留个心眼,不能说啥就信啥。
事实上,BioArt在5月份就针对了这个问题发表了一篇文章,欢迎各位补充相应的资料和观点。
在生物学领域,文章即你的通行证。然而,文章的发表是一个耗时耗力耗心血的过程,从投稿—送审—收到修改意见—修回—接收,少说也得有3-5个月,这还是在一次性成功的情况下。更常见的是多次修回的,拒稿重投的,耗上个一年半载甚至数年也是常事(Nature论文修回的时间不限,修个两三年也是很常见的事情)。当你急需文章需要毕业或者申请职位或基金时,一个不需要同行评审的预印本发行和存储服务—BioRxiv(发音为bio-archive)或许能帮助你,并且该服务是免费的。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BioRxiv: 它由非营利的研究和教育机构冷泉港实验室在2013年发起并运维,将其作为一种促进学术交流的方法,目前只接收英文手稿。由于不需要同行评审,所以耗时短。只要你的文章通过了攻击性和/或非科学性、剽窃抄袭等基本筛查即可发表。BioRxiv不是杂志,所以没有影响因子。当你将手稿提交到BioRxiv后,你可以收到同行的反馈意见。手稿可以在提交杂志之前或杂志评审阶段发布在BioRxiv上,但如果已被杂志接收,则不应发布。在期刊正式接受文章之前,作者可以随时通过点击作者区域内的“提交修订”来提交文章的修订版本。一旦发布到biorxiv上,文章就可以引用,因此无法删除。
BioRxiv有如下几点优势:1)可以尽早地公开自己的发现,当你的手稿在线发表在BioRxiv后,BioRxiv会显示发表时间,这可以避免以下尴尬:在这漫长的投稿-发表过程中,你的竞争者捷足先登,在杂志上发表了和你类似的发现,这可能会打乱你原来的发表计划,转投其他杂志,或者再补充新的数据超越前者。而BioRxiv因为其时效快,48小时内即可显示,可以作为先后顺序的证据,或引导你和竞争者背靠背发表。2)发表在BioRxiv上的文章也可以作为申请基金或者岗位的筹码,大多数研究资助者开始将预印本“合法化”。目前,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NIH以及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都鼓励受资助者在基金申请书中引用预印本,而不只是经过同行评议的论文。陈和扎克伯格基金会(CZI)甚至要求受资助者在论文被提交给期刊的同时发表预印本。
作为当下生物领域最大的预印本发行服务,BioRxiv的流行度如何呢?哪个专业的文章发表最多呢?发表在BioRxiv上的文章最终发表在哪些杂志上了?这些文章的引用率和下载量如何呢?明尼苏达大学的Ran Blekhman 和Richard J.Abdill就这些问题对2013-2018年11月的37,648篇文章进行了数据分析,他们发现发表在BioRxiv的文章量呈逐年逐月递增趋势(图1a),下载量也成递增趋势(图1b),同时选择发表在BioRxiv的作者数目也在增加(图1c)。其中2018年投稿数目为18,825,比之前四年的总合还多,这里面神经科学和生物信息学方向的文章数目和比重最高,分占一二席。单2018年10月就有2,000投稿量。下载量方面,单篇文章的下载量中位数是279,其中基因组学的单篇下载量中位数最高,为496,但由于神经科学文章量最多,使其在下载总量方面于2018年10月首次超过生物信息学。目前已有十万六千多作者在BioRxiv上投稿,2018年新增了84,000作者。这些数据都显示 BioRxiv越来越被认可。
那么这些预印本手稿的发表情况如何呢?如果手稿已发表在杂志上,BioRxiv网站会在文章题目下方给出手稿发表杂志的链接,参照这一数据,迄今为止已有42%的文章被发表。其中进化生物学发表率最高,神经科学发表数目最多(图2)。不过这一统计结果有个小问题,因为有些预印本在发表过程中改变了名称,所以实际上这一数据更高,并且2017年以前上传的预印本发表率基本上在60%以上, 2018年的发表率约为20%,拉低了平均水平,但也可以理解,毕竟2018年新上传的手稿需要足够时间发表。
另一个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是:预印本都去哪儿了?发表在什么杂志上了呢?数据显示这些文章最终发表在1,531种不同杂志上,其中Scientific Reports 发表了最多(828),其次是elife(750)和PLOS ONE(741)(图3)。虽然数目不多,还是有预印本发在高影响因子杂志上,如:至2018年11月,已有35篇文章发表在Cell上。那么这些文章的发表周期如何呢?作者统计了从预印本上传日期和杂志发表日期的时间间隔,发现发表周期中位数是5.5个月,75%的杂志能在8个月内发表,90%的杂志能在一年内发表,而最长记录是三年七个月。Nature Genetics的中位发表周期最长,约9个月;G3杂志最短,约4个月。
预印本的下载量可以表征该预印本的受关注程度。作者结合杂志影响因子和预印本下载量发现,高下载量的文章通常也发表在高影响因子杂志上,具有较高的正相关性(图4)。发表在Nature Methods和Nature Genetics杂志上的预印本单篇下载量最高,而PLOS ONE上单篇下载量最低.
最后作者安利了他们自己设计的Rxivist网站:https://rxivist.org/。其最大优势是帮读者筛选和过滤感兴趣的或最受关注的文章。基于Twitter转载量和总下载量了解兴趣领域近期(Twitter)或一段时间内(总下载量)最受关注的预印本。
怎么样?是否也打算将你未发表的手稿先发布在bioRxiv预印本上呢?
撰文 | 小隐
责编 | 兮
原文链接:
9012年了姐姐,我怀孕到八个月都是叫外卖好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