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果唐朝初年没有李世民,隋末谁能统一呢? 第1页

  

user avatar   da-tang-jun-shen-li-yao-sh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唐初没有李世民会怎么样?”;而这又需要与“李世民在唐朝的建立和统一战争中做了什么?”相结合。

第一,李世民在晋阳起兵前“潜图义举,每折节下士,推财养客”,使得“群盗大侠,莫不愿效死力”(《旧唐书•太宗纪上》)。起兵时,他“与刘文静及门下客长孙顺德、刘弘基各募兵,旬日间众且一万”。李世民又“密严兵于外,以备非常”(《旧唐书•高祖纪》),帮助李渊杀掉杨广派来监视他们的王威和高君雅,为起兵彻底扫除了障碍。

平心而论,这些工作并不是非李世民不可,换了李渊及其他人也能做到。《资治通鉴•唐纪六》说:“上之起兵晋阳也,皆秦王世民之谋”,类似于此的史书记载大都由贞观史臣修改国史所致,应该谨慎看待。个人认为刘炬先生在《谁是大唐王朝的真正缔造者》一文中说的较为公允:


第二,在李渊入主关中战役期间,李世民与李建成一起攻下西河,打赢了起兵后的第一战,指挥义军取得渭北之战的胜利,与平阳公主会师,完成了北、西、南三个方向上对长安的包围,在霍邑之战和长安之战中也起到了一些作用;同时,他于贾胡堡和河东纠正义军的战略失误,这一点犹为重要,进入关中前,他又提出“请进师入关,取永丰仓以赈穷乏,收群盗以图京师”(《旧唐书•太宗纪上》)的计划。

客观来说,取得西河、霍邑、渭北、长安四次战斗的胜利并非难事,李世民在此时亦不具备不可替代性,只能说他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保证了战役的顺利进行。但是,李世民在战略上的纠正是不可或缺的。贾胡堡之时,若李渊执意返回太原,将来再度南下,速度必将慢于薛举集团,这时能否夺取关中就难说了。贾胡堡之事争议较多,下文再论。同理,如果李渊在河东采取裴寂“未若攻蒲州,下之而后入关”(《旧唐书•裴寂传》)的计策,其结果也是如此。

贾胡堡之事,按《大唐创业起居注》记载,李渊似乎并不主张撤退,然而,这其实是温大雅的曲笔。《大唐创业起居注》大量运用汉典,此处即用了张良反对郦食其“复立六国”(《史记•留侯世家》)之计,刘邦怒骂郦食其的典故。李渊既然说“懦夫之徒,几败乃公事”(《大唐创业起居注》),显然,他差点就要回太原了。《裴寂墓志铭》不记此事,《唐俭墓志铭》却有所记载,这实在是墓志铭类史料的正常现象。明人胡震亨曾指出《大唐创业起居注》中李建成与李世民往往齐名这一奇怪现象,并做出了一些推测;“哭谏追师”之事也不像是凭空捏造的,贾胡堡之事当以李世民为主,仅凭李建成恐怕无法改变李渊的决定。此外,李渊在河东兼采裴寂与李世民的计策是有很大风险的。以上两点,刘炬先生也在同一篇文章中有所论述:


第三,李世民在陇坻之战击退薛仁杲,遏制了薛举集团的东进。虽在泾州之战因部下违命而失败,但最终在浅水原之战中采取防守反击战略消灭薛仁杲集团,翦除了来自陇右的威胁,为后来的东征提供有利的战略环境。

击败薛举集团绝非易事,观刘文静、刘弘基等唐军名将均败于其手可知矣。更别说在防守的情况下转变攻守形势,一举攻占陇右了。如果没有李世民,李唐在国力优势虽然能在最后战胜薛举集团,但时间会大大延后,国力损耗也会增大,不利于将来的东征。若是拖到宋金刚南下之际仍未解决,还会陷入两线防守作战的危险处境。

第四,李世民纠正李渊“宜弃河东之地,谨守关西而已”的决策,率军“平殄武周,克复汾、晋”,收复了河东道这个“王业所基,国之根本”(《旧唐书•太宗纪上》)的领土,不仅解决了东征的北顾之忧,还遏止了东突厥的南下。

当时的刘武周集团“遣使附于突厥”,且“突厥立武周为定杨可汗,遗以狼头纛。因僣称皇帝,以妻沮氏为皇后,建元为天兴”(《旧唐书•刘武周传》),俨然是东突厥的附属和它在河东道的代言人。其时“王行本尚据蒲州,吕崇茂反于夏县,晋、澮二州相继陷没,关中震骇”,若东突厥以此为踏板,对李唐而言将会是灭顶之灾。即便形势向有利于李唐的方向发展,其消灭刘武周,再集中力量东征的进度也会大大减缓。且王世充于武德二年(619)六月即位称帝,当年十月暂时结束与窦建德集团的战事,此时若在西向进取关中,对李唐而言又会是一大麻烦。

第五,李世民在义宁元年底(617)“于宜阳、新安置熊、谷二州,戍之而还”(《旧唐书•太宗纪上》),为日后东征王世充奠定基础。《册府元龟•帝王部•功业》说“平定王世充之基始於此矣”。武德三年(620),李渊欲发兵东征王世充,“众议多有不同,唯秦王请行,封伦赞成此计”(《旧唐书•封伦传》),此事被李渊类比为西晋时张华支持司马炎灭吴,可见李世民和封德彝给予李渊的巨大支持。之后,李世民指挥唐军取得洛阳虎牢关之战的胜利,“擒充戮窦四海清”(《七德舞》),大大加快了李唐统一的速度。此战功勋之大,使得李世民被李渊封为天策上将,李渊听说这次胜利后更是说:“闻获建德竟如汝所料画策者虽吾平定者汝也。吾闻黄河千年一清乃当今日汝功一也。隋氏分离崤函隔绝两雄合势一朝清荡汝功二也。兵既克捷更无死伤无?鬼为臣不忧其父汝功三也。吾今开怀抱养苍生尽其天年心无外虑汝功四也。”(《册府元龟•帝王部•功业》)当然,“画策者虽吾”这句话只是李渊往自己脸上贴金罢了。若不是李世民“遣伦入朝亲论事势”说(《旧唐书•封伦传》)服李渊,唐军早就按照他的想法撤退了,还谈什么洛阳虎牢关之战的大胜呢?

如果没有李世民的话,武德三年很可能就不会发兵东征王世充,即便东征了,没有了李世民的杰出指挥、新安宜阳二镇的基础和李世民封伦说服李渊放弃撤兵,也不可能取得如此之大的胜利。这般情况下,能够全身而退已是大幸,要是在退兵途中遭伏击可就麻烦了。如此一来,统一的进程会极大地减缓,王、窦二集团会有更多的发展时间。李唐再想取胜,就是难上加难了。

第六,刘黑闼第一次起兵后,李世民在洺水之战歼灭其主力,再次平定河北,且为下一次李建成击败刘黑闼奠定了基础。刘黑闼死后,李世民阻止了李渊“命太子建成取山东男子十五以上悉坑之,驱其小弱妇女以实关中”(《新唐书•太宗纪上》)的昏招,扼杀了河北再叛的苗头。

若是没有李世民在,彻底平定河北的难度会增大很多,作战时间的延长会给东突厥更多的可乘之机。

第七,李世民在长安救了李靖的性命,为李孝恭、李靖平定萧铣、辅公祏奠定了基础。

读两《唐书•李靖传》可知,李唐能迅速平定南方实赖李靖之力。所谓“因为曹操、苻坚等人都没能平定南方,李孝恭却做到了,所以李孝恭很强”的论调不足信。要不是李靖两次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李孝恭如何能平定南方?唐人刘餗在《隋唐嘉话》中写“始以白衣从赵郡王南征,静巴汉,擒萧铣,荡一扬、越,师不留行,皆靖之力”也能说明一些问题了。

第八,李世民曾多次组织李唐与东突厥的外交、利用东突厥的力量建唐(详见陈寅恪《论唐高祖称臣于突厥事》),又击败当时东突厥扶持的傀儡政权,极大的削弱了东突厥的力量和威望(详见王永兴《唐代前期军事史略论稿》),还多次击退东突厥入侵、组织李渊焚烧关中、迁都山南,并加速了东突厥的分化瓦解。

如果只是组织李唐与东突厥的外交、击退东突厥入侵,还不算太难,其他人也可以胜任这一工作。但若是没有李世民,谁来击败这些强大的东突厥附属势力?谁来阻止李渊迁都?关中是当时李唐的政治中心、关陇贵族势力的核心地区以及经济发达的富庶之地,焚烧关中的后果不堪设想。移都山南后,再想反攻东突厥亦是难之又难。

历史节点的改变所造成的影响往往具有连锁效应,我不敢断言以上的众多改变究竟会带来什么,但如此之多的负面影响叠加在一起,李唐的处境只会更加艰难,统一的难度只会更高。在这种情况下,我不认为李唐可以统一;退一步说,即使李唐将统一,只怕李渊也看不到那一天了。


我看好窦建德。


user avatar   feng-kuang-shen-shi-9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汉族/华夏族自古以来就是伐山破庙,屠神灭佛的民族,砸个佛像而已,还重罪?我不给他定罪就不错了!




  

相关话题

  在唐朝,身为一名内亚男儿,是种怎样的体验? 
  日本的剑术最早是否大量借鉴唐朝双手剑技术? 
  唐朝为什么灭亡? 
  唐朝名将王忠嗣为什么不出名? 
  唐朝在「安史之乱」后,为何拖了将近一个半世纪才灭亡? 
  武则天都一把年纪了,为何还要广纳男宠进宫侍候? 
  李恪是否真的比李治优秀?比之李泰又如何? 
  魏博的牙兵是什么存在?成为一个牙兵需要什么条件? 
  吕后干政,武周篡唐,慈禧垂帘这三个时期哪个时期对中华民族危害最大? 
  唐朝时的吐蕃真有网络上说的那么强大,甚至「吊打」唐朝吗? 

前一个讨论
学生党想和室友拼小棕瓶精华,怎么分配合适?
下一个讨论
《入殓师》有哪些戳中你的细节?





© 2024-11-2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