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交待一下背景知识:英语是一种正字法较存古的语言。语音是会随历史发展而变化的,但英语的拼写并没有跟上这种变化,导致我们现在用的是几百年前表示当时发音的拼写来对应目前的语音。在中古英语时期,除了开音节尾[1]的⟨e⟩之外,基本没有什么不发音的字母。
回到daughter这个词上,拼写来自中古英语。这个⟨gh⟩是个字母组合,在中古英语时期曾经和现在⟨sh ch⟩之类的差不多,用两个拉丁字母表示一个发音——/h/。在现代英语中,/h/只能出现在音节首而不能出现在音节尾,而⟨gh⟩这个组合表示的正是在音节尾的/h/,具体应该读作其变体[x](在/i e/等前元音后变为[ç])。也就是说,当时daughter[2]这个单词读作类似于*dauxtәr[3]。然后,在中古英语晚期到现代英语早期这段时间内,[x ç]逐渐消失(有些地区的[x]并入了/f/,比如laugh,但所有[ç]都没有了)。
不过……既然拼写中带⟨gh⟩的正字法已定,那在拼写时一定要带上这两个“累赘”的字母了。况且制定正字法是个很乱的过程,因为一个单词在不同地区有不同发音,进而也导致不同地区有拼写差异。像daughter和laugh中⟨gh⟩读音的差异,就当时而言是共时层面的方言语音差异,放到现在就成为了不规则形式要求强记了。[4]
P.S. [x ç]的消失发生在元音大替变之前。从当时*dauxtәr变成现在的/dɔːtәr/不太明显,但night就很明显了。当时是*niçt,随[ç]的消失,元音发生代偿现象[5]而拉长为*niːt,大替变之后则双化为现在的/naɪt/。
要想搞笑,低俗是最快速的手段。
日本的志村健在三俗的路上走了快40多年了,
现在依然还是依靠这个维持人气的。
可是,一直依靠低俗笑料
迟早会遇到玻璃天花板的。
日本有个叫 快乐亭黑的混血,是说单口相声的,
说的全部都是下三滥的笑料,不是一点,而是全部。
结果就是没人敢找他上电视,广播,或者剧场演出。
翻过来说,保持一点三俗笑料不用,纯靠幽默和擦边球的相声演员,
依然不多。
而且要一直维持这种作品的风格是极其困难的。
侯老,马老就是典范。
(马老后期说的很多小段,其实就是外国笑话,当然是自己加工过的)
反过来说
七口人这个死杠死口 的内容
说了有一百年了吧?
不用解说大家不还是听的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