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在科学实验中,你能用饮用水来代替蒸馏水吗? 第1页

  

user avatar   luyao-z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正如 @Phosphates 所说,取决于你做什么实验。

但你要问能不能,当然可以。我之前一篇文章中就直接用了自来水[1](主要是我懒得问系里那里去接蒸馏水了)

我们做高精度光谱实验的,如果不涉及化学反应,只测稳定分子的话,一般来说杂质什么的都不是问题。光谱里全能分得清清楚楚,99% 和 99.99% 纯其实没啥区别。

但如果要涉及化学反应,杂质往往就说不清了。这时候还是能用纯一点的就用纯一点的好

参考

  1. ^ https://doi-org/10.1016/j.jms.2016.04.010

user avatar   phosphates-3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取决于你是什么样的实验,但是一般来说不建议。相比于蒸馏水来说,饮用水多了一些金属离子,但是两者的pH值还是接近的。

如果你想做酸碱滴定实验的话,那么用饮用水代替也未尝不可——因为这不会影响你的实验。

但是如果你想做络合滴定实验的话,那么那些金属离子的存在很可能会影响你的实验结果了,所以不能代替。

一般来说,能用蒸馏水就不用饮用水,尤其是对于一些未知的探究性实验——鬼知道饮用水中的杂质会不会影响呢?甚至有些时候还需要用更纯的二次蒸馏水呢!

而对于一些很已知的实验,并且你确信饮用水不会影响的话,就用饮用水吧。

我不禁想起本科时有位学长,做的分子自组装体系。他的小分子(全都没有手性)可以自组装形成具有手性的结构。按道理,如果没有引入任何手性分子的话,最终形成的一定是左旋和右旋相等的。但是在他的实验中,却发现其中一种多于另一种。最后他找到了原因——我们实验室用的Milli Q水,里面进了极少量的细菌,而细菌中含有一些手性分子从而诱导了手性结构的产生。




  

相关话题

  由《星际穿越》中的“一小时等于七年”想到中国古人的“天上一天地上一年”,古人是怎样获取这个概念的? 
  人类有没有可能是被设计出来的? 
  人类对深海的探索程度甚至不及对宇宙的探索程度有什么依据? 
  为什么偏要把一些科技制作能手称为“民科”,而不是“赤脚科学家”或者“科技爱好者”? 
  为什么温度存在下限? 
  为什么烤红薯大多是200~230℃,查了下美拉德焦糖反应是在110~180℃呀,如何最大化甜度? 
  从世界上看,我国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哪个最落后,这四门科学分别位于哪几个梯队? 
  年轻人会因为哪些原因对科研「望而却步」,如何帮助他们安心做研究? 
  为什么东方文明没有受到宗教对部分科学的严格拘束,反而少有重大发现,没有西方科学史丰富? 
  为什么几乎每颗西瓜中间都有个奔驰车标? 

前一个讨论
这道化学题是怎么算出来的?
下一个讨论
你有哪些游戏《荒野乱斗》的精彩回放视频?





© 2025-04-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4-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