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领域。
本来打了一大串名字,最后发现——
补充个冷门知识:
南丁格尔(Florence Nightingale)是英国皇家统计学会的第一个女成员,对卫生统计学贡献极大,也是玫瑰图之母~
这是我目前使用手机中的第一张照片。当时我刚换了新手机,去学校图书馆借书时,在一面墙上看到了这幅画像——她,就是吴健雄女士。
吴健雄(英语:Chien-Shiung Wu;1912年5月31日-1997年2月16日),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在核物理学领域卓有贡献,其在实验物理学方面的造诣常令人将她与居里夫人相提并论。吴健雄是美国物理学会的第一位女性会长,常被人称为“中国的居里夫人”、“物理研究的第一女士”、“核子研究的女王”以及“世界最杰出的女性实验物理学家之一”。
她最重要的成就有两项——
关于吴健雄女士的一些其他事迹:
参考:
化学领域,或者准确说物理化学领域
国内的中年女性科学家,就有几个很厉害的,前些年网上冲浪的时候看到过一个帖子,问哪些女科学家近些年会评上院士,就有人以“化学届X朵金花”这样的称号来称呼于吉红老师、迟力峰老师、吴骊珠老师等几位化学届女科学家~现在几年过去,于老师和吴老师都已经是科学院院士了~迟老师应该也快了~
吉林大学 于吉红院士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吴骊珠院士
苏州大学 迟力峰教授
当然,我还是更想提一个在物理化学-表面与界面领域发展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女性——Katherine Blodgett。
Katherine Blodgett,1898-1979年。
提到这个名字可能大家不是很熟悉,不过如果学过大学化学,尤其是物理化学,就很可能听过LB膜,LB膜全名叫Langmuir-Blodgett film,这个Blodgett便是这里所说的这位。LB膜或者说这种方法实在是太厉害了,可以说今天的很多光学、电学的元器件都是基于这种方法做的,网上的介绍挺多的,我就不赘述了。
关于这位科学家,MIT有一个介绍,我可以附上来~
可以说,物理化学表面与界面领域发展历史早期,尤其是在单分子膜这个方向的研究中,如果提4个人名,那应该就是,Benjamin Franklin,Lord Rayleigh,Irving Langmuir,和这里所说的Katherine Blodgett,前三位知名度远超Blodgett,所以我希望这个回答能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位了不起的她。
谢海阔邀 @Serendipity ,这个问题下好多熟人~
虽然三八国际妇女节已经过去有一段时间了,但是女性的光辉一直在科技领域闪耀!
计算机领域 @白小鱼 @Serendipity @桔了个仔 @平凡 几位大佬已经回答的很全面了,物理化学领域 @小飛 也做了介绍, @ag獭 介绍了人类学,那么半导体领域我就当仁不让,介绍一下那些了不起的她!
李爱珍是我国“半导体”研究领域的科学家,也是中国“半导体”行业发展的功勋人物。
李爱珍,1936年生于福建省石狮。彼时正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前夕。他的父母亲在菲律宾打工,一岁的她则被留在中国长大。1954年,李爱珍考进了上海复旦大学的化学系。
大学毕业后被调到了中科院上海冶金研究所。到八十年代后,为响应国家的号召,留学美国学习电子工程,她的导师是国际半导体研究方面的权威科学家——米尔纳斯(Milnes)。
归国以后,她八年的时间里,先后在国际相关领域内取得了多项成绩。1998年,李爱珍发表了亚洲首篇量子级联激光器的SCI论文。
她所取得的成绩,一开始就受到了老院士郭景坤的关注。因此,郭老院士从1999年至2005年之间,三次推荐她评选“中科院院士”。可惜,始终未能如愿。
第四次的拒绝,对于李爱珍来说,这也就意味着,以后不管自己研究出什么重大的成果,都是和院士没有关系的了。
2007年5月1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所研究员李爱珍成为第一位获得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荣誉的中国女科学家。据报道,迄今为止,中国共有11人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李爱珍是惟一一位没有国内院士头衔的,她在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一轮评审时就被淘汰,甚至未能进入初步候选人名单……
不得不说,我国评院士的制度是否应该改进呢?毕竟现在烟草院士和白酒院士都大行其道,而这位半导体领域的巨擘,做出的贡献不知道比他们高多少倍!也许放在芯片被卡脖子的今天,李爱珍也能被评为院士吧。
林兰英1918年生于莆田,1940年毕业于福建协和大学物理系。1945年夏,在李来荣教授的帮助下,林兰英赴美留学深造。
林兰英先在狄金逊学院攻读数学,成绩斐然,获得荣誉学会颁发的“金钥匙”。后来,她的导师埃尔教授要介绍她去芝加哥大学深造,她因已决定研究固体物理学而婉言谢绝。在美国,单晶体作为神奇的固体材料已经崭露头角,而我国的这门科学还是一片空白。她为了报效祖国,前往明尼苏达州大学改学固体物理,先后获得固体物理学硕士、博士学位。毕业之后,为了接近美国半导体材料研究的前沿,她在著名的斯盆尼亚专业公司任高级工程师。林兰英掌握了固体材料研制方面的学问后,便积极筹划回国。
1957年,林兰英以旅行为名领到一张签证,毅然返回祖国。她的爱国行动受到祖国人民的热烈欢迎。回国后,她先后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半导体研究所工作,历任研究员、研究室主任、副所长等职务。
林兰英是我国半导体材料科学的领路人与开拓者,中国科协第二至四届副主席,中科院技术科学部委员。在锗单晶、硅单晶、砷化镓单晶和高纯锑化铟单晶和制备及性质等研究方面获得成果,其中砷化镓气相和液相外延单晶的纯度及电子迁移率,均曾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谢希德,物理学家 1921年3月19日生于福建泉州祥芝镇赤湖村。1946年毕业于厦门大学。1951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8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0年被选为美国文理学院外籍院士。2000年3月4日逝世。 曾任复旦大学教授、副校长、校长,上海市政协主席。主要从事半导体物理和表面物理的理论研究,是我国这两方面科学研究的主要倡导者和组织者之一。
1969年,苏姿丰出生于台南市,在三岁的时候。她的父亲Dr.Tom Su在哥伦比亚大学就读研究院,苏姿丰随父入美。
1986年,苏姿丰进入麻省理工学院(MIT)主修电机。大二时期研习SOI技术(硅技术),这一技术也是今天半导体行业的主流技术。在大学时代,她就经常到各工厂参观学习芯片的制造流程。24岁的时候,苏姿丰在MIT获得了自己的电机博士学位。这也是当时台湾人中最年轻的MIT EE(Electrical Engineering)博士。
博士毕业后,苏女士进入德州仪器工作,在德仪工作一段时间后,苏姿丰博士转入IBM研发部门工作。那时候是半导体发展的黄金岁月,因为大学时代的SOI技术。苏姿丰博士为IBM创造了巨大的产值。她也升任IBM研发部门主管,CEO特助。在此期间,苏姿丰增强了自己的领导能力和谈判技巧。
后来,IBM创立新部门开始研发Cell芯片,这一芯片大规模运用于游戏主机,家用电子产品等领域。2002年,苏姿丰入选 MIT Technology Review “全球百大科技最有创意者”。
2007年,苏姿丰被飞思卡尔挖去担任CTO(首席技术官),此时的苏姿丰,不仅在技术上有丰富的经验,更是在领导能力,谈判能力等方面才华过人。
2014年10月,苏姿丰担任起了AMD首席执行官的职务,这也是AMD成立以来首位女性CEO。作为AMD的掌门人,苏妈的成绩就不用我做过多介绍了吧?列一下苏妈的辉煌成就吧~
2002 年获选麻省理工学院《Technology Review》100 位杰出青年创新者。
2009 年获选为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成员。
2014年获选 EETimes“2014年杰出领导者”及 EDN 2014 ACE 大奖。同年出任AMD CEO。
2018年入选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2019年,苏博士入选彭博50人物,全球百佳首席执行官。年度商界最具影响力的女性。
2020年入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2020年10月,以5.3亿美元财富位列福布斯2020美国白手起家女富豪榜第44位。
2020年12月3日,入选2020年《财富》年度商业人物,位列第2。
苏妈这样辉煌的履历,以及在按摩店的卓越贡献,和在英特尔的竞争中逐渐扩大市场份额,早就是我心中yyds!
据传闻说,英特尔想要邀请苏妈代言,不知道这波是小蓝蓝极限偷家,还是按摩店高地虐泉?
最近也收到了很多女同学的咨询,女生是否适合在芯片行业发展,就我来看,这个行业对女生还是很友好的,需要的是智慧,并且加班并没有特别严重,尤其外企大厂,work life balance。
最后,再次致敬半导体领域这些了不起的她,路漫漫其修远兮,向前辈们学习!
卸腰。
题目问的是科技领域,可能切入点稍微小了点。以前考研考过人类学,倒是可以介绍几个人类学领域的女学者。
人类学本身就是门蛮神奇的学科。在中国,人类学一般指文化人类学,考研学科分类里属于法学类的二级学科。而在美国,人类学则是门大学科,包括文化人类学、语言学、考古学和体质人类学四大分支,横跨了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领域,有很强的整体性和跨学科色彩。
通过长时期田野调查考察人类族群的民族志研究,是文化人类学最鲜明的特征之一。民族志研究既要有非凡的耐心,也需要高超的沟通和共情能力,这正是许多女性学者的强项。也正因为如此,人类学(至少文化人类学)成为了象牙塔中少数女性学人占比超过男性的学科。
根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数据,2005-2015年,美国取得人类学博士的人群中,女性占比有61%。在人类学的历史中,不少重要的学者,都是女性,举例子——
鲁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1887-1948),在那个男性学人占据主导的时代,她是早期人类学家中少见的女性。也许大家不一定知道这个名字,但一定知道她写的《菊与刀》。《文化模式》是本尼迪克特的另一本代表作,在这本书中,她通过对美国三个印第安族群的研究,引用尼采的论述,将三个民族的文化分为酒神、日神和夸大型三种类别。认为人类的文化就如同个人,存在着无穷的可能,不分优劣。而不同的文化模式,则决定了人们的价值观和生活的方式。
玛格丽特·米德(Margaret Mead,1901-1978),美国现代人类学发展阶段的重要学者,代表作是《萨摩亚人的成年》。在这本书中,米德探讨了萨摩亚少女的性和家庭风俗,并以此反思美国社会对待青少年的方式。之后,她又在《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中,探讨了性别这一遗体,奠定了性别的文化决定论。
玛丽.利基(Mary Leakey,1913-1996),英国考古学家、人类学家。她和丈夫路易斯·利基一起,在东非发现了大量史前人类和类人猿的化石。包括第一具原康修尔猿和傍人的头盖骨化石。一生中,共发现了15种远古生物。
珍.古道尔(Jane Goodall,1934—),英国人类学和灵长类生物学家。1957年,为了完成动物研究,古道尔来到东非的肯尼亚,在这遇到了楼上的丈夫路易斯·利基。利基给了他一份通过研究灵长类动物以揭示早期人类行为模式的研究计划,并对她进行了培训。此后,她扎根东非,对黑猩猩进行了连续近50年的田野调查,大大改变了人类对黑猩猩社会的认知。
*.冷知识,在生物学中,黑猩猩属于人科动物。
另外,奥巴马的妈妈,是学人类学的,著名的歌手齐豫,也是学人类学的。
其他,之前正好回答过,贴过来——
夏特莱侯爵夫人(Émilie du Châtelet,1706-1749,哲学、自然科学)
关键词:假设、伏尔泰
夏特莱侯爵夫人出生于法国的贵族家庭,原名Gabrielle Émilie Le Tonnelier de Breteuil,是启蒙时代非常重要的女性科学家、哲学家。她更为著名的身份也许是作为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的情人,伏尔泰评价她是“一个伟大的人,她惟一的缺点就是不幸生为女人。”她在为其13岁的儿子撰写的《物理学研究》(Institutions de Physique)中,系统地介绍了笛卡尔、牛顿、莱布尼茨等人的理论,将科学的思想传播给了大众,并首次介绍了“假设”这一词汇。在离世前的一年,她完成了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的法文翻译和评注,这一版本至今仍是法语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经典版本。
玛丽.安宁(Mary Anning,1799-1847,古生物)
关键词:化石、古生物
玛丽.安宁是英国的古生物学家和化石收藏家,出生于英国多塞特郡莱姆里吉斯的一户商人之家。从父辈一代开始,莱姆里吉斯就成为了海滨度假胜地,不少当地人都靠向游客出售“古玩”(也就是化石)来赚取收入。耳濡目染之下,安宁也开始了她的化石收藏生涯。1811年,12岁的安宁和家人一起挖掘出了一具鱼龙化石,并将它转售给收藏夹威廉布洛克。这具化石对当时深受圣经创始说影响的英国学界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在之后的人生中,安宁还发现了第一具完整的蛇颈龙化石,在英国首次发现了翼龙的化石,并成为了一名出色的古生物学家。尽管安宁在古生物学上做出了非凡的贡献,但在男性垄断科学话语权的19世纪,安宁的贡献并不被很多科学家认可,她也无法加入当时的皇家地质学会。
洛芙莱斯伯爵夫人(Augusta Ada King, Countess of Lovelace,1815-1852,编程、数学)
关键词:程序员媛之母
洛芙莱斯伯爵夫人原名奥古斯塔·阿达·拜伦(Augusta Ada Byron),是英国诗人拜伦的女儿。阿达刚出生不久,母亲安娜·伊莎贝拉就与拜伦离异,在母亲的影响下,阿达从小便经受了严格的数学训练。1833年,阿达结识了计算机的先驱—查尔斯.巴贝奇(Charles Babbage),此后,阿达为巴贝奇的差分机设计出了世界上最早的计算机程序和算法,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位程序媛。
科瓦列夫斯卡娅(Sofia Kovalevskaya,1850-1891,数学)
关键词:数学、女权
科瓦列夫斯卡娅是现代意义上第一位获得数学博士的女性,第一位成为数学教授的女性,也是第一批科学期刊的女性编辑,被认为是20世纪之前最著名的女科学家之一,她的姐姐Anne Jaclard是著名的革命和女权活动者。科瓦列夫斯卡娅出生于莫斯科的贵族家庭,从小便接受了高水平的教育。科瓦列夫斯卡娅的大学生涯是在德国度过的,在当时,女性在俄罗斯无法进入大学深造。1874年,在外尔斯特拉斯的推荐下,她获得了哥廷根大学的博士学位。在数学领域之外,科瓦列夫斯卡娅也是一位文学家和社会活动家。
迈特纳(Lise Meitner,1878-1968,物理学)
关键词:原子弹之母
出生于奥地利的犹太物理学家,1906年成为维也纳的第二位女博士。1907年,迈特纳开始了和德国物理学家奥托.哈恩的长期合作。迈特纳最伟大的贡献在于发现了原子核裂变的理论基础,因这一贡献,她也被认为是“原子弹之母”。遗憾的是,由于迈特纳的犹太人和女性身份,她并未因这一发现而获得诺贝尔奖,取而代之的则是她的合作者奥托.哈恩。迈特纳是一位和平主义者,至死都致力于推动和平利用核能。
计算机安全领域的话,我第一瞬间想到的王小云院士
王小云,1966年8月生于山东省诸城一个普通家庭,家里兄弟姐妹五个。
1983年王小云从山东省诸城第一中学毕业,考入山东大学数学系。
1987年获取山东大学数学系学士学位,1990年获取山东大学数学系硕士学位,并于1993年获取山东大学数学系博士学位。
毕业后,王小云于1993年起于山东大学数学系任教,至1995年升至助理教授一职,并于2001年正式成为教授。
2005年受聘为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杨振宁讲座教授
2017年11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小云院士多年来主要从事密码理论及相关数学问题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密码哈希函数的碰撞攻击理论,并实践破解了一部分国际通用哈希函数算法,学术成果诸多。
MD5和SHA-1,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先进、最安全的国际通用加密算法,现阶段几乎不可被破解,也正因如此,其被广泛使用在了各种程序语言中。
然而,王小云院士则以摧枯拉朽之势,使得这个几乎坚不可摧的密码堡垒轰然崩塌。
在2004年的国际密码讨论年会(CRYPTO)上,王小云及其研究同事展示了MD5、SHA-0及其他相关散列函数的散列冲撞。
王小云做完报道后,台下几乎全体起立鼓掌,掌声经久不息。
Arjen K. Lenstra 回忆当时的场景时说道: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起,我参加过几乎所有在国际上最重要的密码学会议(亚密会、美密会和欧密会),但我从没有经历过像今年会上的盛况。”
几个月后,2005年的RSA大会上,王小云院士在攻破MD5后,再次破解被视为“最安全的国际通用密码之一”的SHA-1算法。
当时美国《新科学家》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为《崩溃!密码学的危机》,对这项工作给予了措辞极为强烈的肯定与赞扬。
此后,王小云还和国内其他专家设计了我国首个哈希函数算法——SM3,安全性也得到了国内外的高度认可,现已经在我国很多重要经济领域广泛使用,并于于2018年成功纳入了 ISO/IEC 国际密码算法标准。
王小云在密码学中做了绝对开创性贡献
毫无疑问,王小云院士是我国乃至世界网络安全领域的顶尖人才,绝对配得上「了不起的她」这五个字!
感谢世界上有像王院士这样了不起的人,一直默默地守护着我们。
参考资料:
谢邀,没有法外之地,孩子还小,但作为监护人有负相关监护责任,不谈法律问题,只谈这种家长的观念,这是“惯子如杀子”,熊孩子迟早要受到社会的毒打,父母欠下的“教育债”早晚要还的!
孩子在车库拿大刀刮花奔驰,让他知道“错了就要付出代价”,这种代价由父母承担,但是作为父母也要反馈给孩子,这可以说是有一个教育孩子的绝佳机会,然而家长却选择推卸责任,这就是纵容,“子不教父之过!”
法律约束不了?这家长就是法盲,就这样家长,能教育好孩子?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这话一点没错!
谢邀,没有法外之地,孩子还小,但作为监护人有负相关监护责任,不谈法律问题,只谈这种家长的观念,这是“惯子如杀子”,熊孩子迟早要受到社会的毒打,父母欠下的“教育债”早晚要还的!
孩子在车库拿大刀刮花奔驰,让他知道“错了就要付出代价”,这种代价由父母承担,但是作为父母也要反馈给孩子,这可以说是有一个教育孩子的绝佳机会,然而家长却选择推卸责任,这就是纵容,“子不教父之过!”
法律约束不了?这家长就是法盲,就这样家长,能教育好孩子?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这话一点没错!
谢邀,没有法外之地,孩子还小,但作为监护人有负相关监护责任,不谈法律问题,只谈这种家长的观念,这是“惯子如杀子”,熊孩子迟早要受到社会的毒打,父母欠下的“教育债”早晚要还的!
孩子在车库拿大刀刮花奔驰,让他知道“错了就要付出代价”,这种代价由父母承担,但是作为父母也要反馈给孩子,这可以说是有一个教育孩子的绝佳机会,然而家长却选择推卸责任,这就是纵容,“子不教父之过!”
法律约束不了?这家长就是法盲,就这样家长,能教育好孩子?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这话一点没错!